范文大全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篇1

  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

  理体系流程再造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本科就业 对策

  行政管理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政治学的恢复、重建与发展,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治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行政管理学已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育人方面 ,都洋溢着一派喜人的景象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合并潮的兴起,高校追求大而全,原主要在文科类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在大量的理工科类院校开始开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国内高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500所,以国家行政院学的成立为源头,各层级政府也在原来所属党校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行政学院,对本级政府组织的公务员开始系统的培训,行政管理专业呈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

  与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喜人景象相比,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却呈现出越来越令人忧虑的状况。

  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变化

  1.刚设立时的就业状况

  198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相继恢复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象征,在实行单位分配制、双向选择以前的年代,一出校门就是干部身份,如果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还能以专业不对口的名义正当地向组织提出要求,并加以更换。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面向政府组织,那时候毕业的本科生更多地在各级政府组织或者事业性单位里面从事机关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外专业的学生看来,他们既体面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双向选择后至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以前的就业状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应当同其他劳动力一样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这就是对大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的理论基础。90年代初大学生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推行,大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了毕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由于当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刚刚颁布,政府组织用人还没有实行或全面实行“逢进必考”的机制,大量的大学生通过与政府组织的“双向选择”后,就可进入政府机关或执行行政事务的事业单位工作。特别是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由于专业对口,有着政府组织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尤其受到各级政府组织与行政性事业单位的青睐,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段时期,应该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黄金时期。

  3.实行公务员考试制度以后到2003年之前的就业状况

  随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逐步深入实施,要求对公务员实行统一考试录用的呼声日益高涨。以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实施对公务员统一考试录用为契机,各级政府组织开始遵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借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的具体做法,先后程度不同的开始实施“逢进必考”的制度,到1998年左右,基本上各级政府组织都全面地推行统一的考试录用制度。这对于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较之以前无疑增加了许多的障碍。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都得参与这样的竞争,与原来的“宠儿”一下成为“贫民”,失去了往日的竞争优势。但2003年以前,虽然大学普遍已实行了扩招政策,但1999年第一届扩招的大学生尚未毕业,政府机关就业受阻,大学生们还可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由于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认识程度不足,大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接纳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从事办公室管理与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2003年以后的就业状况

  2003年,是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后,第一届扩招生毕业的头一年,当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了212万,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同时,由于高校大量的合并热导致的高校追求“大而全”的办学体制,行政管理专业不 再是原来由文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许多理工科院校不顾实际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的不足,盲目的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造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空前的增多,给他们的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据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处统计,2004年,该校第一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50多名学生中,在毕业前,仅有9名同学实现就业,就业率仅18%。9名同学里面还包含保送与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同样的情况,在其他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出现。1即使是国家“211”工程的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其就业状况也相当不理想,一次性就业率也仅在60%左右。

  二、2003年以后行政管理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受扩招总体环境的影响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大规模的扩招加剧了社会的一般性就业矛盾,即由于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使得4年之后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趋于白热化。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2万,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52万人,2005年则急遽攀升到338万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则高达413万人。2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在内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的影响

  行政管理专业主要研究行政管理活动,其中包括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但在公务员考试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并没有额外的照顾。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是资格考试,根据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条件,其中之一是要求报考者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因此,一般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均可报考国家公务员。但具体到某个职位或岗位时就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了。如,外交部2006年拟招考的职位对外语的要求是:“外交业务类考生,无论本人所学专业为外语或其他文科专业,其外语水平都应达到能独立开展对外工作的要求;行政技术类考生,其英语水平要求能处理一般对外事务;专业匹配:考生所学专业须与外交部的要求一致,对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不同者,其任一阶段所学专业与我部要求一致的,可视为专业匹配。”在公共科目考试方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职位对专业以及专业知识的要求大大限制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报考以及录取,从而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机率,加大了其就业的难度。

  3.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来,和其他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样,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而应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4.学校制定的就业方向不明确

  翻看一下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在对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介绍时,将其就业定为:“毕业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熟练运用英语及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秘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掌握我国行政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并能运用办公自动化处理日常工作,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各大、中、小型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从以上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上看,缺乏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明确定位。定位泛而滥,这也是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5.教学与就业的矛盾

  (1)教学:要保持学科的性质

  1997年学科调整以前,行政管理学完全归属政治学,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因而大都明显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

  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政治学类的课程比重过大,纯管理类、经济学类、定量分析方法类、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则较低,力求在教学上保持学科的一致性。对学生的培养偏重学术性、理论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其突出的表现是不重视案例教学,不重视实践 环节等;很少有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行政伦理方面的内容等。

  (2)就业:企业方向居多

  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已经降低,大多毕业生选择到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企业方向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相应地,毕业生对管理类、经济学类、技术类等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的需求日渐加大。

  教学是就业在实践上的脱节,加大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以及顺利承担工作任务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

  一个体系完整、功能齐全、信息灵通的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社会中介系统。现代社会,中介组织以其特有的身份,发挥着政府和企业难以起到的作用,充当着微观经济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着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规范地运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改革仍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还很多,从而,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迫在眉睫。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承担的可以由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应该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政府部门不得直接干预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具体业务。为此,应当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使之成为承担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者和运作者。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学科性质,将拥有更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就业的难度。

  2.贯彻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引导毕业生到基层政府当中去

  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出现的结构性就业问题,使得基层面临着人才匮乏且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公务员法》实施以前,基层的体制内单位编制少、经费紧,公务员晋级空间狭小,一个大学本科生进入县级机关一年确定为科员后,由于缺少职位等原因,可能在很多年内没有职务晋升的机会,这使得众多毕业生对基层公务员岗位望而却步。而公务员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福利都与职务高低挂钩,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上不去,合理的福利收益就难以保证。且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有待改善,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很难吸引毕业生。

  现行《公务员法》第十九条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这些规定克服了以往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幅度不合理的弊病,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规定晋升级别,这就为中低职务层次的公务员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一规定使级别成为体现公务员待遇、地位和荣誉的又一基本尺度,公务员在职务晋升受到限制时,可以在级别晋升的同时享受由级别晋升带来的待遇,这些都有利于吸引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并激发其积极性。

  在完善《公务员法》的同时,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调控力度,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度环境。

  3.设置既能体现学科特性又能满足就业需要的课程体系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思想,显然已不合时宜。在各学科知识日益分化又高度综合及社会生活区域复杂化的时代,完善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助于管理人才开阔视野,从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使管理者在岗位职业发生变化时有较快适应的能力。而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其应经常审视和不断调整课程和内容。传统的行政管理学的课程设置的政治化倾向,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就业难度日益增加的今天,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要既能体现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又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性,考虑到整体优化。一方面要能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越进步,一个人一生中变换专业或职业就会越频繁,宽广、扎实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在人才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增强适应性,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今后继续深造和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后劲。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专业口径,扩大服务面向,适应就业方向的变化,调整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除了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要适应形势发展,努力开设新课程,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适应办公自动化的社会需求,以此提高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适应性。

  4.加强师资的引进与师资的培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新的生产主要依赖知识的创新、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必然对高等院校的师资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在合理的培养模式也无法取得成效。要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必须在师资建设上下大功夫。可以采用引进、培养、聘请等措施:①引进国内外、境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新教师新的师资力量。②在教师的培养上,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另应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赴国内外名校进修。③可聘请国内外、校内外专家学者到校任教以弥补专业教师在行政实践上的不足,努力造就一支与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5.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认识的升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社会经济变革也使得实践能力日益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看求职者的文凭和学历,而且要看其能力,看其是否有真才实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日益吃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普遍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视自身实践能力培养、眼高手低等现象,不仅加剧了大学生毕业生当前的就业难度,对其以后的发展也非常不利。为此,必须加强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其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加深其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术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 及创新能力;抓好毕业实习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机会与发展空间,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晓聪,陈瑞莲,蔡立辉: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年第4期

  【2】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中国行政管理》【J】,2001年第10期

  【3】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0年版,第3页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53-0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各高校纷纷恢复开办行政管理专业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行政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本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探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

  (一)知识结构目标嬗变: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

  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总体上仍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是学生实践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普遍不足、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实际工作能力弱,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课程,或者虽有实践活动但却流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1]。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呈现为理论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理论知识的传授占绝大部分课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技术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的部门增多,层级增加,需要规范的机关管理和控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也在逐渐增多。为保证管理指令的畅通,执行力提升,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而高校死守传统观念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显不符合企业需求,使得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及创新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

  (二)就业结构目标嬗变:由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

  纵观国内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培养国家公务员为目标,培养在政府机关工作所需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面向教学与研究领域,培养在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从事学术性研究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这两种培养模式的就业结构目标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2007年11月6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公务员录用等做出了全面规定,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想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人事部门的公开考试才能进入,任何专业包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特权,而真正毕业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的学生非常少,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遭遇到就业危机。学生感到在学校学到的与走向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不一致,从而导致专业教学、专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及时转变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结构目标,把就业重点转向私人部门,尤其是企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

  二、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现实专业建设中对这种变化却反应迟缓,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逐渐显现。

  (一)学用脱节导致“纸上谈兵”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二)“官本位”思想导致“杂念丛生”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三)企业重视不够导致“自暴自弃”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方面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偏见也导致人才浪费。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研发等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企业活动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像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直接涉及企业效益,这就导致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普遍不重视,因而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滞后。在企业管理中负责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的部门受到重视,业绩也容易量化考核,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晋升机会也较多,而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部门往往围绕生产和营销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加之企业行政工作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导致企业行政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因此,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么希望转到企业其他部门,要么“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由于企业对行政工作的不重视,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没有职业归属感,难以施展才能,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双方职业规划矛盾突出。

  三、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述,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双方产生诸多矛盾,这既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也是人才供需双方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

  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图1 校企信息、资源共享流程图

  2.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客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除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外,校企资源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信息的流转在校企之间不断往复,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无不涉及校企资源的调整和整合,而资源共享正是打破校企界限的关键。由此可见(见图1),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至关重要。校企应为资源共享分别进行内部组织管理设计:第一,高校应积极发挥知识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或解决方案,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企业薪酬管理、供应商(销售商)管理、管理层级设置以及行政效率提高问题等,从而使高校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资源;第二,企业应积极利用实践平台资源,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困难转化为高校的教学案例资源,从而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业务流程再造

  前文所述以“客户”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在宏观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然而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在微观上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业务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企业行政管理”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秉持什么样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设置至关重要。许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偏重政治学理论,缺乏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行政管理”重新整合现有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应逐步减少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稳步增加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课程。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由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主讲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等;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技能类课程,例如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与策划等。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

  3.毕业论文(设计)引入“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毕业生撰写论文[3],着力打造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项目化,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双导师制”,积极实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项目化、实践化、个性化。转变过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于理论化的倾向,鼓励学生根据实习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实践应用型的毕业论文课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校内导师指导论文撰写,校外导师对具体业务问题给予指导,论文答辩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将“双导师制”模式引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有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克。社会需求视角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篇4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公共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服务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城市与城镇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即“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是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发展能力所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然而,行政管理专业作为社会科学学科,普遍地在理工科大学的整体发展中稍显滞后,与同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相比,在专业建设历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设计、专业实验与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必将为其培养服务西部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鉴于此,笔者选择以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作为突破口,在对西部地区多所地方性理工科大学(1)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重建与发展,行政管理所属的公共管理学科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学科之一。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东、中部知名高校相比,在学科建设历史、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实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选择了10所设有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为分析对象,包括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四川理工学院等,通过对其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基本上与东中部地区的一流名校一致,而且政治学类和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明显多于其他类别课程。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意个别大学的特殊之处: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视法学类课程,开设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主要课程。此外,也有部分高校的核心课程中没有法学类课程,如重庆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电子政务的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电子公文及档案等主干课程;⑶重庆理工大学确定了现代秘书方向,并开设了商务秘书实务、策划学等课程。

  三、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核心课程体系存在趋同化现象,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不够鲜明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其多数文科专业的建设工作普遍处于起步不久、发展滞后的阶段,与全国范围内同一学科发展良好的大学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与本校诸多优势理工类学科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行政管理专业,许多大学更是在最近十年、甚至五年内才开始兴办。因此,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难免会以东中部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历史长、科研教学实力强的一流名校为榜样来进行设置。东中部地区的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西部地区正在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客观上存在着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不同。尤其是当前西部大开发进入到第二个十年的关键时期,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更应该立足当地实际,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留得住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科学、合理的定位,如何能够体现出本校该专业的特色,是我们优化课程体系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里更加突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关注。而作为交叉学科诞生的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非常鲜明,理应注重专业人才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作为以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见长的理工科大学,更应该在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为西部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同时,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相对于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课程而言要大一些,有些高校的核心课程甚至没有包括法学类、政策学类课程。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而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的地区、部门、层级等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培养适宜于基层地方政府建设和企业等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较大,则易产生“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另外,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均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策学等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支撑。由此,笔者认为,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而相对忽视其他学科,尤其是对提高行政管理实践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学科,一定程度上会给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核心课程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我们知道,理工科大学一般以工科为主干学科,并且以相关理科为支撑学科。其培养的学生主要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因此,“具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等就成为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理应学习和吸取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长处,突出“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同时,随着行政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日益深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定量分析和工作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数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仍然过多地倚重抽象理论,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相关课程数量较少,主要有政府经济学(含公共经济学,8所)、经济学(6所)、社会统计学(4所)等几门定量类课程。作为理工科大学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如果缺乏“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特征鲜明的定量类课程,既无法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行政人才量化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无法体现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色,从而失去相对文科类大学而言的比较优势,并最终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

  四、优化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一)在深入分析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导课程的设置如同当前中国东、中、西部区域间存在着现实的发展差距,我国高等院校的地区间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当前,我们无法要求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向中国一流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看齐,无论是在办学“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现实的差距。因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西部地区政府管理、企业发展以及公共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对本校办学特色的准确把握,从而确定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立足川南、面向四川、服务西部的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无论是生源地还是就业地区均具有典型的“西部”特征。而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十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无论是城市、城镇还是乡村,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上升均成为该区域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该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紧密地把握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培养能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服务西部,推动西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而有效地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

  (二)在系统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历史上均以某一类理工学科作为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在系统地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优势理工类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学科天然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在本学科基础课程规律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专等三所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理工科大学,合并之初所创建的行政管理专业既可以依托原有的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学科平台打好专业建设的根基,又可以借鉴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理工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既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又注重培育其科学精神,形成“基础扎实、文理兼融、能力至上、发展多向”的办学特色。一方面,理性地对待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容易形成的“单一政治学取向”或“单一管理学取向”,应“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3],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某一类学科的取向之中,应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地将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策学类等课程包含其中,突出行政管理学科的复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另一方面,广泛地学习自然科学思想,合理地加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锻炼,通过对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科技创新等相关课程的了解和把握,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其将来在地区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管理等实践领域打下基础。总之,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三)克服基础理论类课程比重大、定性化取向突出的问题,在核心课程设置上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同时,它又是根植于政治学和管理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上并融合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基础理论轻实践要求”或者“重定性轻定量”等思路都是不足取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一般都以“重基础、强实践”作为自己的办学指导思路,强调培养能够服务具体生产领域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在此类院校中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更应该强化“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帮助学生主体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综合能力。这样既很好地体现了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又能够满足西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兼顾学生主体的就业要求,可谓一举多得。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合理地安排基础理论类课程与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尤其是需要适当地增设定量化课程。鉴于学分制的具体要求,包括课时数和选课学生数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很难将所有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学习需要的课程都开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减少基础理论类课程的比重,相应地增加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或者采取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以做到:

  (1)保持原有的核心理论类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市政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并有效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课堂讨论、学习型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增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地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型小组,并分别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

  (2)适当地增加定量类课程,尤其是面向西部基层地区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更加应当重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定量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例如,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等,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设有关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镇开发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

  (3)依托理工科背景优势,合理利用和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搭建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的比重,重点关注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环节。一方面积极争取学校资源支持,推动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比如构建电子政务实验室,为电子政务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统计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深入城市政府、街道、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去学习和锻炼,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专业探索的兴趣;同时邀请政府、司法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开设讲座或直接参与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行政绩效评估技术、公共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政府部门审计技术、谈判分析等[3])。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1351.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
下一篇:汽车优惠促销活动方案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