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例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商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1(c)-179-0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态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提升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对管理精英人才的渴求;高校招生的逐步放开和竞争加剧促使高校努力寻求提升竞争力和发展的蓝海途径;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种种变化都催生着高校对卓越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管理人才的工商管理专业理应顺应历史潮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从而改变当前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与企业管理人才难求的“怪圈”现象。

  1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定位

  据调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比重上升较大,占70%左右,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商贸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时有70%是面向本科毕业生,需求的主要部门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物流运输部、财务部、行政部等部门。高校卓越工商管理者的主要培养定位应是立德、立言、立行的大型企业事业部及中层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与创业者。

  2工商管理三维管理体系

  根据工商管理过程中核心管理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可以将工商管理划分成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管理层次维、职能管理维和管理职能维,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管理层次维,按照一般的管理层次的划分,可以把管理层次分为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职能管理维,企业的职能管理将分为两大类型,即业务管理和资源管理。业务管理主要是安排和协调企业的供、产、销等职能活动,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行,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研发管理等。资源管理主要是分配和协调配置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各项资源,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的效果和效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有形和无形资源。管理职能维,根据学术界对管理职能的一般划分,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3构建基于工商管理三维管理体系的卓越工商管理者,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调查和历届工商管理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主要的职业岗位(群)是营销管理、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投资理财管理等岗位(群)。在对这些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内容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卓越工商管理者要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应构建紧密联系的融专业技能、课程知识和实践训练于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

  3.1专业技能维:构建卓越工商管理者职业能力体系

  根据业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卓越工商管理者应建立以下相互联系的四层金字塔能力结构体系。3.1.1基本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卓越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可以概括为能说、会写、细算、美德,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管理素养。3.1.2通用管理能力卓越工商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适应所有领域和行业以及不同管理层次的能力和才干。具体表现为:修身——自我发展管理与性格修炼;齐家——团队建设管理;治国平天下——资源使用与运营绩效管理(任务管理)。3.1.3核心管理能力卓越工商管理者从事中层职能管理、项目综合管理等应具备的高于通用管理能力的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四大核心管理能力:营销与客户管理能力、企业内部营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能力和投资理财管理能力。

  3.2课程知识维:构建富有特色的卓越工商管理者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体系,打造相互联系而内容不重复的课程模块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3.2.1通用教育课程模块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养,包括:信息技术、数学、外语及基本职业素养等课程群。3.2.2通用管理课程模块又称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本模块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写作、逻辑学、统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群。3.2.3核心管理课程模块又称为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群)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设置。本模块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管理能力,包括:营销与客户管理课程群、内部营运管理课程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投资理财管理课程群。3.2.4特色课程模块根据地方、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而开设的相关课程,如:战略决策、企业管理项目、商业智能、行业趋势分析、现代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群。

  3.3根据卓越工商管理者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设置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3.3.1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实验实训利用校内办公软件、外语教学、数学教学、应用写作、演讲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训练。3.3.2通用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经济学沙盘、企业管理沙盘、物流管理沙盘进行实验、市场调查和通用管理能力实训体系进行实训。在校外,进行企业见习、观摩和每学期为期2~3周的管理实践,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3.3.3核心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投资理财管理软件、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等进行试验实训。在校外,每学期至少进行2~3周的顶岗实训或管理助理实训,全面锻炼学生的核心管理能力。3.3.4创新创业与综合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创新创业、ERP沙盘、ERP软件和综合仿真实验实训进行锻炼,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校外,通过毕业顶岗轮换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4构建基于三维培养体系的“三维一体协同发展”培养模式

  “三维一体协同发展”是指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维主体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联动、内外交互、协同发展是卓越工商管理者培养的新型模式,可以彻底解决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

  4.1“三维一体协同发展”的构建

  学校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能够提升高校形象和竞争力,推进学校发展。同时,在构建合理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在企业的参与协助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改革,可以采取高校教师参与企业顶岗锻炼或者聘请优秀主管加入师资队伍等方式,促进教师类型的多元化。4.1.1团队培养学生从进校起就分团队进行学习,以培养其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团队规模的大小根据课程性质和能力训练要求进行划分,团队成员一般为3~8人不等。团队的学习模式以模拟公司真实运营的方式进行,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4.1.2分类培养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按企业行业性质、职业岗位群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培养,既可以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又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和兴趣,提升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4.1.3分段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采用学程分段进行。大一主要完成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管理基础理论学习与通用管理能力训练;大二上学期主要完成营销与客户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二下学期主要完成企业内部营运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三上学期主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三下学期主要完成战略管理和投资理财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四上学期完成创新创业管理、特色课程的学习与综合管理能力训练;大四下学期完成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实战性管理训练。每个学期根据所学课程完成2~3周的校外管理助理训练,因此从大一开始,就应将人才培养根植于企业的管理实践。4.1.4帮扶培养首先,组建校内专业、人生导师团队,指导学生人生发展、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内的实验实训。其次,遴选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成立卓越工商管理者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组建企业实训导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校外的实践实训。最后,组建同辈帮扶团队,高带低、梯队扶持,发挥学生之间接触多、交流易、渠道宽等优势,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训练提升管理能力。4.1.5竞赛培养在校内,组织学生参与各项专业技能训练和比赛,锻炼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技能。在校外,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部级甚至国际级学科专业竞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管理思维和能力。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自身能力,又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2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生维:学生接受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学习,认真完成各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相关活动和竞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打好管理理论基础并灵活运用,提升综合管理素质,实现自我发展。

  4.3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维:校企联动是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的有效途径。企业要获得优秀的管理者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应做到:第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际的需求标准;第二,提供人才能力训练的实践岗位和就业岗位;第三,检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将企业管理项目融入高校课堂;第五,校企联合开发特色课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既培养和选拔适合企业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又可以得到高校的理论指导和支撑,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卓越工商管理者”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突出管理思维训练、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管理潜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有了合理的培养体系设计与实施,以及学校、企业的精心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刻苦锻炼,学生必将成长为“会分析、善决策、精管理、能创新、重美德”的高素质卓越的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例篇2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极为迅速。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学生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我国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性强、富于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往往忽视专业分支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学生虽然广泛涉猎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对专业纵深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能胜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又无所适从,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低。

  传统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顺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阶段:解冻。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现实,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并彻底打破与旧培养模式相关的结构、制度、行为等,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决裂。

  第二阶段:变革。首先,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领导应指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方向,变革的方向必须是全体教师认同的、能够凝聚人心的愿景。然后,由全体教师在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组织系统、规范系统以及物质设备系统四大类。成员是主持及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全体教师;组织系统是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模式或相互联系的框架,包括学校级、学院级和专业级的组织结构;规范系统包括限制或约束成员行为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是成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远景目标和职业道德等;物质设备系统主要指教学设施(如实验室、教具等)、行政工作设施(如会议室、办公用品、宣传工具等)和信息网络设施(校园网、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法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所在地的企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认知等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内容包括树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立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全体教师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再冻结。当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这种模式必须被“重新冻结”或固化,即需要利用必要的强化手段使其固定下来,保持变革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使教师有机会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强化,尽快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行为规范。

  1.解冻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会给参与变革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损失,使他们反对变革。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熟悉并适应,而变革则带来不确定性,教师很难确切知道变革后将是什么情况,因而使他们感到不安全。而且培养模式的变革会改变教师原有的工作方式、奖励和分配制度,教师个人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影响等。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第一阶段,虽然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认识到变革势在必行,却忽视了帮助基层教师“解冻”受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影响,并使他们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变革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使这些教师成为了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阻力。

  为保证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成功,在变革的三个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

  1.解冻阶段。为了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愿意改变现状,实现“解冻”,学校的管理者应让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搜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令人满意的客观证据的工作中,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变革问题,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变革的解冻阶段就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尤其是下情上达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及时将有关变革的完整信息传达给基层教师,并将基层教师的立场反映给各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如教师态度调查、各层管理者之间的讨论、非正式的提意见座谈会等,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消除教师的心理抵制,以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此外,学校的管理者应注意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使相关教师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减少变革的心理障碍,提高变革成功的信心。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中,组织气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影响方面,支持性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变革的推进。构建有利于变革的气氛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教师的个体自主性是指在变革过程中,教师对自身工作决定权及参与变革决策的程度;(2)工作结构是指变革目标和变革方案的清晰程度,以及教师针对这些信息的获得和理解的程度;(3)体谅、温暖和支持是指各级管理者对教师的关心及同事间互相关心的程度。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以人本管理的理念为指导,对个体成员进行关注,对成员自身的工作给予较高自,提倡员工参与变革决策。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例篇3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工商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极为迅速,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学生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

  我国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性强、富于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往往忽视专业分支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学生虽然广泛涉猎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对专业纵深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能胜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又无所适从,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低。传统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顺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协同式”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2.“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前期培养不分专业,在后期的培养中,学生可以根据对自身、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重新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定位。

  3.“模块式”模式。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细化为不同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业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情况选择相关模块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深厚的造诣。

  4.“校企合作式”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对人才进行培养,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

  本文利用卢因的三阶段变革过程模型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解冻—变革—再解冻。

  第一阶段:解冻。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现实,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并彻底打破与旧培养模式相关的结构、制度、行为等,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决裂。

  第二阶段:变革。首先,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领导应指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方向,变革的方向必须是全体教师认同的、能够凝聚人心的愿景。然后,由全体教师在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组织系统、规范系统以及物质设备系统四大类。成员是主持及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全体教师;组织系统是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模式或相互联系的框架,包括学校级、学院级和专业级的组织结构;规范系统包括限制或约束成员行为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是成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远景目标和职业道德等;物质设备系统主要指教学设施(如实验室、教具等)、行政工作设施(如会议室、办公用品、宣传工具等)和信息网络设施(校园网、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法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所在地的企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认知等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内容包括树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立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全体教师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再冻结。当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这种模式必须被“重新冻结”或固化,即需要利用必要的强化手段使其固定下来,保持变革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使教师有机会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强化,尽快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行为规范。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解冻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会给参与变革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损失,使他们反对变革。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熟悉并适应,而变革则带来不确定性,教师很难确切知道变革后将是什么情况,因而使他们感到不安全。而且培养模式的变革会改变教师原有的工作方式、奖励和分配制度,教师个人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影响等。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第一阶段,虽然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认识到了变革势在必行,却忽视了帮助基层教师“解冻”受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影响,并使他们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变革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使这些教师成为了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阻力。

  2.变革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及模式的设计一般由学校、学院及专业的领导完成,高校的管理者只将基层教师视作变革的接受者,而很少考虑他们的意见。这导致变革的方向认同度较低,变革的执行力差,变革阻力较大。

  3.再冻结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忽视了利用强化手段固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变革的稳定,即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了,但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并没有随之变化。教师即使尝试和检验了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也没有获得奖励,而继续遵循原有的态度和行为也不会被惩罚,使得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有名无实。

  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解决对策

  为保证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成功,在变革的三个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

  1.解冻阶段。为了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愿意改变现状,实现“解冻”,学校的管理者应让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搜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令人满意的客观证据的工作中,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变革问题,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变革的解冻阶段就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尤其是下情上达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及时将有关变革的完整信息传达给基层教师,并将基层教师的立场反映给各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如教师态度调查、各层管理者之间的讨论、非正式的提意见座谈会等,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消除教师的心理抵制,以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

  此外,学校的管理者应注意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使相关教师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减少变革的心理障碍,提高变革成功的信心。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中,组织气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影响方面,支持性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变革的推进。构建有利于变革的气氛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教师的个体自主性,是指在变革过程中,教师对自身工作决定权及参与变革决策的程度;(2)工作结构是指变革目标和变革方案的清晰程度,以及教师针对这些信息的获得和理解的程度;(3)体谅、温暖和支持是指各级管理者对教师的关心及同事间互相关心的程度。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以人本管理的理念为指导,对个体成员进行关注,对成员自身的工作给予较高自,提倡员工参与变革决策。

  2.变革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在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时,应吸取相关教师的意见,顺应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规律。要让所有教师认识到,进行变革是形势的需要,变革方向的选择是科学的、合理的,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见。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过程中,积极鼓励相关教师参与,并保证教师不致因变革而遭受损失,能够分享因变革而带来的利益。培养模式变革的方案应从多角度、多侧面至少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进行评价、选择。

  3.冻结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要及时修订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正面强化教师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稳定变革的成果。并且奖惩制度一定要公平执行,因为不公平感一旦产生,就会使教师失去对新培养模式的信任,从而产生不满的情绪,反映到教师的行为上则可能出现对变革的消极抵制。同时系统地搜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获得成功的客观证据,并把这些情报经常地提供给参与变革的所有教师,提高他们进行变革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孝胜。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5):42-44.

  [2]唐时俊。 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92-94.

  [3]阎恺。 卢因三阶段理论在企业激励政策中的应用[J]。 中国氯碱,2010(6):40-42.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例篇4

  石油企业更要加强经营管理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选择科学的培养方式对其进行开发培养。

  (一)加强对培养对象的培训和学习

  培养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复合型人才要经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习,对培养对象进行组织培训和督促其进行自我开发。首先,组织培训是通过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规划下的培训教育,按照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开发,例如开展攻读学位、学习考察等。其次,自我开发主要是通过发挥人才自身的积极能动性,针对自身情况和企业需要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例如向先进学习、参加培训、参与考察等。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有多种,各有其优势和作用,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规划中,要综合选用不同的方法。

  (二)加强对培养对象的实践锻炼

  通过培训学习能够达到武装人才大脑的目的,但是理论知识要经过实践的应用于检验,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实践总结,石油企业的实践锻炼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⒈基层锻炼。根据不同情况安排培养对象到基层任职锻炼,使其对石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熟悉掌握,了解基层活动中经营问题和解决方式;⒉岗位平移。安排培养对象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岗位进行任职,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其多方面能力,积累多种岗位经营;⒊台阶式锻炼。安排培养对象从基层干起,逐步走向工作岗位,这样培养出的管理人才具有对企业各方面的认识,对其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具有可靠的保障性作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包括常见的如压担子培养法、挂职锻炼、以老带新等培养方法,这些培养方法的应用和选择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培养对象的个人水平等因素做出决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形势下也进行了全面的股份制改造,在现代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想提高企业的效率,就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规范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中对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的激励约束是石油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重点内容,因为传统的国企经营模式存在着各种不利弊病,没有充分调动起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对此,在石油企业激励机制完善中首先应当建立起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形成一个以竞争为基础的经营者选择机制,实现企业挑选最好的经营管理人员的目的;此外还要建立起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用年薪制、股权或期权激励等实现调动经营管理者积极性的目的,用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和相应的绩效考核等形成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通过以上两项机制共同来促进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将其所获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紧密联系,能够鼓励其以更加负责的态度为企业服务。

  三、结语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例篇5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降本增效”,这就增加了对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广泛社会需求。我国经济逐渐步入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的“新常态”阶段。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内部管理潜力的发掘,增强企业自我价值创造力,转变发展方式。为此,财政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强调要着力抓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1]去年初财政部楼继伟部长就加快培育我国管理会计人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明确要求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出一批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会计师。大学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担负着培养出“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过硬的管理会计人才的使命。而大学自上世纪末以来面临逐步大众化教育,竞争局面越演越烈,大学的发展也逐步转向核心竞争力,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方面的竞争。大学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就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改革。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了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工作要求。目前,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普遍不够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各类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大学治理结构完善探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大学治理与大学治理结构1.大学治理“大学”最初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自治联合组织。《世界教育词典》中对“大学”的解释是“高等院校中以学术为媒介培养人和进行高等专业教育的机构”。我国各级各类高校,主要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其功能和意义均起源于西欧中世纪的大学演变发展而来,一般是泛指为教学和研究提供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随着治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应用,治理的理念引入到了大学管理领域,大学治理便产生。最早研究大学治理的著作是1960年美国学者约翰•科森的《大学和学院治理》。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1973)公布《大学的治理》报告,指出大学治理与行政和管理不同,它是大学如何进行决策的过程和结构。罗伯特•伯恩鲍姆(2004)从内部董事会法定的权力和教师专业权力的角度对大学治理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学会认为: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即为大学治理。[2]在我国,张维迎(2004)从大学的利益相关方、制约与平衡等多角度提出大学的逻辑。国内外学者目前对大学治理的研究角度大都集中在制度变迁、组织理论、利益相关者和融资结构等方面。“治理”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操舵”,意思是引导、操纵和控制。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该词主要应用于国家公共事务方面。治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在西方开始,研究过程中,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者们赋予了其多种多样的含义。直到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才给出了“治理”的权威概念界定:它是个人或公共机构管理其公共事物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它是协调冲突和利益并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它由必须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以及自愿服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两部分组成。[3]2.大学治理结构威廉姆森(1975)最早提出了“治理结构”的概念,认为治理结构是推动组织成长与发展的制度核心。治理结构在狭义上是指各利益主体权力关系的安排。治理结构在广义上是指协调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达到组织目标的一整套体制安排。国外对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集中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两方面。Jones(1985)和Erik(2000)分别从大学角度和院系角度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Kennedy(2003)研究外部环境如何影响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张维迎(2004)认为大学治理结构就是为实现大学目标和理念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综上所述,凡涉及大学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配置决策权的问题属于大学治理研究的范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凡涉及其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问题则属于大学治理结构的范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静态模式。大学是一个多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大学内部有董事会、校系领导层、师生员工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大学外部则有政府、社会、市场、家长和一些认证机构、基金会、学术性协会、外部评估机构等。因此,大学治理结构可以分为用于协调外部关系的外部治理结构和用于协调内部关系的内部治理结构。由此看来,包括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用人单位、大学与投资者、大学与学生及家庭等等与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责任义务均属外部治理结构范畴;而由代表政治权力的党委、代表学术权力的教授、代表行政权力的校长等大学内部各利益群之间的权力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均属内部治理结构的范畴。

  (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可以作为范本、模本的式样”。一般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在国外很少使用,没有明确的概念,系统研究较少,主要针对大学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研究。国内真正开始研究其培养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原国家教委制定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199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指出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家教育部1998年指出“学校的一系列教育学生的方式体系和为实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等教学目的的各种途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4]。其组成部分有培养目标、培育内容、培养方法或手段、师资保障等。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可见,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项规范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含了对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设计和管理及具体运作过程的整体框架。

  (三)关于大学治理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不同的治理结构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治理结构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以党委为领导核心的校长负责制,既有横向上的行政、学术、监督三种权力主体,又有纵向上的校、院、系三级层次管理模式。其中,党委领导起到贯彻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作用,决定着学校事关全局的重大事件;校长处理学校的日常行政事务;学术治理机构主要由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是校长领导下的学术性评议咨询机构,它对学校的具体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起着咨询和建议的作用;大学的监督机构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等。校务委员会代表着行政权力一方,其人员组成有大部分行政人员、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其主要任务是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改革方案、系科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术委员会代表着学术权力一方,其人员组成是以教授、副教授为核心的大学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与科研计划和成果等学术事项。目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远远大于学术权力,学术组织声音微弱。而公办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以中央和地方党政主管部门为权力主导,立法、司法权力及社会权力参与大学治理程度很弱。笔者认为,行政权力在大学中居于主导,不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代表学术权力的教师,他们处在教学一线,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和师资保障最具发言权。大学应该增加教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治理,这样才能有助于增强教师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最终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能为社会做贡献,社会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应该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以咨询委员会的方式参与大学外部治理,参与到实训教学中,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三、在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基础上对优化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笔者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应该主要从培养目标、内容方式、师资保障三个方面进行:

  (一)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财政部于2014年10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才建设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关键。为解决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以及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应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抓紧培养一批管理会计人才,重点是提升管理会计实务能力。因此,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确定,例如财政部出台的《指导意见》,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的宏观治理。另一方面,要结合市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具体需求来制定,这就体现了社会通过市场机制参与大学的科学治理。当前形势,国际经济气候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企业经营困难较多,依法治国的“新常态”下创建新型国家,这些都对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定位在培养既能熟练掌握传统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够较好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性支持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评方法,既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德才兼备的管理会计专门人才。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管理会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1.开设管理会计专业一方面,学术委员会应该作为权力主体负责审议学科的专业设置问题,教授、副教授等专业教师能通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的相关意见。另一方面,大学所开何种专业还取决于国家的宏观导向以及深入社会调研和考察市场需求状况。从宏观导向看,目前国内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匮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原秘书长丁平准在2011年时就已指出全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高达300万人之多,时至今日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如何从人才培养的摇篮里补上这个缺口,首先要在高校会计学科中增设管理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从市场的需求看,我国企业面临剧烈的全球性竞争环境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壮大就必须走精益化的内部管理道路,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因而管理会计的作用更加彰显。鉴于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渴求程度强烈,在高校中开设管理会计专业已迫在眉睫。2.整合管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管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除应主要以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外,还应吸纳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证券事务所和银行等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咨询委员会的意见。他们拥有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应用经验,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课程的知识,以及知识的要求深度,有助于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达到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管理会计专业课堂课程应该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和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为适应当前管理会计职业化、国际化的趋势,建议专业必修课中加入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内容的相关课程;管理会计专业非课堂课程应由课外教学、课外实习和毕业论文组成,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需加大课外实践的课时。3.优化管理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上述设置的所有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除以院系授课教师的参与为主导外,还应积极咨询和吸纳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来参与。因为他们身处基层第一线最了解目前管理会计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和最新的变化动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及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所教所学更接近实际应用,更有利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相关各方社会力量的参与还可以充实和优化管理会计各实训课程,使之更为丰富,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通过与教师一起开发实训课程案例或担负实训案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训水平,更好地实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4.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行之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既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还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大力协助,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方面,应更多地重视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尽可能使管理会计人才从实务当中得到提高。总之,通过与校外企业的管理会计专家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平台以及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校外实习,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走出去”的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务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大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储备深厚,学术层次较高,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多种措施并举,下大力狠抓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对于学生求学成才过程中的授业、释疑、解惑至关重要,首先在保证理论“充电”和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优势,尽可能多安排管理会计专业的教师“走出去”到不同类型的企业、银行和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参与管理会计应用的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务操作能力。其次精心选择适合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的单位和部门建立较为固定的教师实践基地,并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学校给教师们举办专题讲座,“请进来”面对面座谈,帮助教师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汲取更多书本以外的营养。最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校际学术交流,尽可能地安排管理会计专业教师多参加相关培训,及时掌握本专业前沿学术成果,还可聘请外籍管理会计专业教师来校任教或举办学术报告会,促进师资素质的提高。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3937.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下一篇:转正工作的总结怎么写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