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记承天寺夜游篇1

  一、模式名称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

  宋代无可《藏海诗话》有“意脉连贯”之谈,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则有“意脉直贯”之说。意脉,指诗文深层结构里蕴含的情感脉络,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如同经脉相连,贯穿全身,它使文章得以成为生气灌注的艺术整体。作者设计九曲幽径,而又禁口不言,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其审美意境。(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所以,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学十二韵》)在散文教学中,遵循情感思路,品析意脉,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层结构,深刻理解文本。

  《记承天寺夜游》摄取一个短暂生活片段,叙事简净,写景如绘,抒情深微;表达了夜游之感悟、感慨,蕴含了贬谪中豁达乐观而随缘自适的情怀,也隐含了自我排遣的失意心境。文章意脉,于尺幅之内数经流转,由入夜之孤独、寂寞,而高兴,而又生落寞,而又再轻松、愉快;又及赏景而沉浸,而惊喜、赞叹,最后终结于顿悟、感慨。真是行止自如,摇曳生姿。课文最后的抒情,蕴含了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即辩证面对得失,依乎自然,返归本真,随遇而安,就能超然物外,超越人生困境,到达生命的自由境界。

  二、基本环节

  感受意脉——品析意脉——内化文情

  (一)第一环节:感受意脉

  这一环节,主要是整体感受,在初步感受内容时,感受思路,一是文本的外在结构;二是内在的情感线索。每一环节设计,又因具体课文而定。《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紧扣意脉,围绕夜游之“因”——“景”——“感”,设计“诵读:感受意脉”、“研读:领悟文意”、“美读:内化文情”三个主体板块,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情怀,提升阅读感悟,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导入课文后,设计如下板块: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目的在于因声求气,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熟悉课文内容。

  2.结合注解理解文意,围绕“夜游”,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填一个字,分别概括每小节大意,并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1段:夜游之____________;

  第2段:夜游之____________;

  第3段:夜游之____________。

  首先是对照注解读课文,这是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因为课文注解较为详细,所以学生基本能够翻译课文,初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段意。这样也就理出了课文的写作思路:叙述夜游之因,交代背景和原因;描写夜游之景,蕴含惊喜之情,又生发了夜游的之感;抒写夜游之感,则很自然地表达了夜游的所感所悟。从表达方式上看,全文叙事、写景、抒情紧密结合,浑然一体。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梳理文脉,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而梳理文脉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感受意脉的过程。

  (二)第二环节:品析意脉

  这一环节,是整篇文章教学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品析要尽可能紧承第一环节,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生。所以,第一环节设计,要为第二环节教学,埋好线索,做好铺垫。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在感受文脉的基础上,紧扣夜游之因——景——感,设计三步品析:

  1.作者夜游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引导学生先发现,直接原因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再追问,为何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由这两问,带出全段品析:

  “夜,解衣欲睡”,是全文意脉的起点。入夜不久即眠,本也正常;但对贬谪者来说,没有了送往迎来,就显得清闲,甚至有些无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入户”,乃平常现象,何况既非望日,更非中秋,为何起行,而且是“欣然”的?看来作者并无睡意,只是闲无聊赖。由此就可体会到了作者“解衣欲睡”的孤独与寂寞。所以,可能觉得“月色入户”,如访而至,油然欣喜,而起行赏月。情绪由低落转而高兴。“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包含心理纠结,即渴望“与乐者”,却偏偏“无与乐者”。可见贬官于此,门庭冷落。虽有赏月之情,却又生落寞之感。一个“寻”字,也很有意味。张怀民是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亦被贬谪黄州,暂寓承天寺。曾在黄州建亭,苏轼名之“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称其“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馀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可见其旷达的胸怀、随遇而安的品格。而作者不是去“请”、“邀”,而是去“寻”,能不能寻着,也就说不定。由此,作者的落寞得到了更深的表达。“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为赏景做过渡,并暗示了立足点。“亦未”,渗透欣喜之情,因怀民似乎心有灵犀。(直称)“怀民”、“相与”,都显得亲切、友好。“步”,散步,显得闲适、自在。此刻的心情,又转为轻松、愉快。

  这样学生在品味语言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也就体会到了作者贬谪生活的孤独寂寞人生。夜游的原因,有喜爱月色,清闲无聊,孤独寂寞,排遣郁闷,寄情自然等;但孤独寂寞,自我派遣是主要原因。

  2.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描写夜游之景的精妙之处。首先,让学生翻译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抓住“盖”字,理解先前所见,都是错觉,并指出两种错觉。然后提示欣赏角度,根据提示的5个词语——比喻、衬托、悬念、动静、照应,发现两种错觉对写景的妙处。这样可以明确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形成学习板块,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同时,也尽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各有收获。

  (1)比喻,原文“积水空明”,“空明”,清澈透明,以清澈透明的积水比喻月光,使皎洁的月光有了令人想象的形象性。用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强化月光如水的感受。

  (2)衬托,原文以“藻荇”的影子衬托“水”的清澈透明,再以“水”的清澈透明,衬托月色的皎洁,两层衬托,更加突出了月色澄澈。

  (3)悬念,比喻连用,似乎院中果真积满了清澈透明的水,而造成悬念,最后以“盖”,点出所谓“藻荇”,乃竹柏之影,给人恍然大悟之感,也暗示了作者的错觉的醒悟,对月色澄明的觉悟,对贬谪人生的感悟,饱含着惊喜之情;这就为下文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

  (4)动静,原文“积水空明”,为静景;“藻荇交横”,“交横”,斜横交错,给人以动态的联想,蕴含着竹柏的摇曳之美。

  (5)照应,“积水”的“积”,紧扣“庭下”,照应上文“步于中庭”,暗示了由中庭看庭下的立体感,又自然有了“水中”之感,更激发人想象月色泻满庭院的澄明景象。

  3.领悟夜游之感,主要设计两项练习:

  (1)第3段两个反问句表达的内容,并不合乎客观事实,你如何理解?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情由景生,感慨因赏景而来。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语气语意都显得十分肯定而强烈。但并非每夜都有明月,每处都有竹柏。这种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与客观事实的矛盾,极力强调了美的事物,随时、随处都有,具有普遍性。因而,禁不住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根据第三段语境,补写句子:

  每夜都有明月,每处都有竹柏,只是世人因为____________,所以不能欣赏到美好的事物,而我们两个闲人因为____________,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通过这样的补白,引导学生体会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怎样?更多的世人(与“闲人”相对的“忙人”)又怎样?根据语境可试作补白:“闲人”清闲,世人忙碌;“闲人”从容而优雅,可以脱离喧嚣与污浊,世人汲汲于名利,难免身心憔悴;“闲人”或许会有孤独、寂寞,但却能感受自然中的美好一切,世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暇也无心欣赏生活中的美景,令人感慨而遗憾。

  另一层含义是,自古以来贬谪者甚众,“如吾两人者”盖寡。比如柳宗元,他游小石潭的最终感受是“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的夜游却是审美的发现与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普遍存在,对“闲人”而言,恰有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前赤壁赋》)。

  这样,学生可以理解,作者夜游中能够感悟到,美的事物随时随地都有。虽然自己遭遇贬谪,却正好能有闲情逸致,欣赏到美好的事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作者正是以这样顺其自然,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修养了旷达的心胸,从而在孤独寂寞的贬谪人生中,感受到了生活快乐。

  (三)第三环节:内化文情

  如何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最基本手段,还是诵读。不过,这应该是设身处地的美读,也就是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达到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朗读过程中,尤其要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因为这是深化学生情感理解,促进文情内化的重要方法。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要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寂寞——欣喜——惊喜——感慨。具体来说,要把握住每段的关键词句,第1段交代时间句,宜读得平缓,“解衣欲睡”、“念无与乐者”,宜低缓,“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包含的欣喜之情,宜轻快;第2段前两句两种错觉,要读出宁静、沉浸之感,最后一句读出惊喜、兴奋之情,读出高潮;第3段前两句,要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读出一种顿悟感,后一句要读出意味深长的感慨。

  当然,文言文教学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兼顾文言词句的理解与掌握。为了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益,《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还更多地考虑了以下两方面:

  一是“立体化”,主要指教学目标三维度立体构建,相互促进;教学板块设计有机联系而内容、层次、角度、方式不同的阅读活动,努力使不同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多方面获益;文本解读内容和形式兼顾,将文言文词句理解,随机融入语言品析之中,力求灵活高效。“立体化”旨在避免教学的狭窄化、片面化,增强学生阅读效益的综合性、整体性。

记承天寺夜游篇2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有散文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篇幅短小,全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短文写了“承天寺夜游”这样一个生活片段。虽然正文只有85字,但叙事简洁清晰,写景如诗如画,抒情暗通款曲,结构匠心独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均内蕴在这巧妙的结构之中。正如唐代孟郊在诗歌《赠郑夫子鲂》中云:“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一、叙事简洁清晰

  短文寥寥数语,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十月十二日夜” ,不仅仅是交代夜游的时间,也是刻骨铭心的难以忘怀的人生记忆;地点承天寺,是好友张怀民被贬谪的临时寄居之地;人物是两个同被贬到黄州,此时的夜晚,都不能入眠的同病相怜、心有灵犀之人;缘由是主人“解衣欲睡”之时,偏有“月色入户”而难以入眠,不免生发“念无与为乐者”的寂寞凄凉,因此,不禁“欣然起行”,想找一个能够同乐的人。

  二、写景如诗如画

  “月色入户”下的庭院是怎样的?作者只写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三句,仅仅18字,可谓惜墨如金,但集中写出了月下中庭的美景。月色如水,洒落庭院,似乎在院中泻成了一潭积水,空灵明澈。竹柏在水中的倒影,就像交错相生的水草。作者把照在中庭的月光比喻成积水,想象巧妙传神。实写、侧面写月光、竹柏,虚写、正面写积水、藻荇,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静写月光积水,动写竹柏藻荇交横,静中有动,动中见静。营造出冰清玉洁、空明澄澈、清丽淡雅而又似真似幻的意境美。

  三、抒情暗通款曲

  作者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写心理活动,含有无人共赏美好月色的憾意,情感荡起第一波微澜。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情感荡起第二波微澜:一个“遂”字,不假思索,透露出作者与张怀民之间的相知相惜之情;“寻”字表达了作者访友赏月的急切心情。“怀民亦未寝”,着一“亦”字,作者的惊喜、意外、遂愿之情跃然纸上,情感荡起第三波微澜。夜色如水,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心绪恬淡闲适。至此,作者的情感波澜、款款情思在信步漫游中,在似真似幻的庭中美景里,一波一波散开,归于平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是点睛之笔,作者的情感波澜再次掀起,在似乎自我解嘲中,透露出按捺不住的因被贬谪而生的悲凉心境,因人生暂处低谷而生的百无聊赖之感,因抑郁不得志、壮志难酬而生的苦闷。“闲人”如苏轼、张怀民者,“闲事”如承天寺夜游者,“闲景”如月下之中庭者,都绾结在这浓浓的“闲情”之中。“忙处抛人闲处住”,当然,这“闲情”也内蕴着如苏轼般的中国封建士大夫们悠闲自得、从容自足的高雅情趣,内蕴着身处逆境而乐观豁达的精神自赎。

记承天寺夜游篇3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3、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来源:文章屋网 )

记承天寺夜游篇4

  一、承天寺记游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文思,堪称中国文人的典型之思。

  1 闲游

  见月有情,是因久无人情。

  按常理,苏轼为“乌台诗案”被贬已经四年。亲朋不会再为此纠纠葛葛的了:按常理,亲朋的诗和来往该是比较频繁的了。可是,四年中除了弟弟苏辙,能敢于来往的又有几个呢?“月色人户”,便也觉有情。因此,见月相约欣然起行,当也在情理中。月亮不止一次来寻这位命运坎坷的词人,诗人也多次为月洒情了:思妻之月,在松冈;思弟之月,在朱阁……月是老月了,人却是新心情夹着老心情。“念无与乐者”,写尽了苏文豪的境遇:寂寞得有点感伤。于是,选择只有一个:去承天寺,去找新贬的张怀民。

  承天寺,在湖北黄州城南,是一个比较僻静之处。南唐初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为第一山门横匾上有“月台”两字。故又称“月台”寺。

  苏轼此时去承天寺怕是在寓所闷久了之后的一次情感释放。若不是这样他为什么去这么僻静的承天寺?去找不知道在不在承天寺、有没有睡觉的张怀民?月亮固然是明澈的。怕也是坡候久了的。要知道,坡一生被贬多次,可以说是痛苦坎坷陪伴他一辈子。

  久闲的苏轼,需要在清风皓月下,去作一次没有闲心的闲游。

  2 闲月在心

  巧了,苏轼到承天寺,张怀民也在庭中。稍作寒暄之后,两人便在庭下闲走闲聊。

  不觉之间,月儿更见明澈了。“庭下如积水空明”,不是眼瞅明月,却是心中月色皓然。如果不是与怀民聊得投机,心中怎见如此纯明?如果不是心中纯明,怎会眼中如此纯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月在心,闲思无限;见景发思,悠悠闲月。

  心中郁闷,难见闲心。这是苏轼在被贬之后,久违的闲心,淡然见月,淡然诉情。这是豁达的苏轼,留给文坛的一个隽永的月色。

  3 闲问追人

  苏轼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不是没有意气风发的时候。请看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从中可见苏轼的壮志踌躇,同时也表达了他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可是,“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看似见景追问,无什么深意。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这哽在喉口、更是哽在心中的“闲”愁。苏轼不是不愿为朝廷出力,而是朝廷不识他这份忠心,怨气无由而出。怨气问中而出,怨气“闲”透而出。这份“闲”思,怎一个“闲”字可了?

  闲心闲思,怎样了呢?归禅!

  二、苏轼的归禅

  据史料记载经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信佛学禅,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即由一个儒家积极人世的人生观到佛教无物无我、心性明静的人生观蜕变,用禅学理念来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他为什么历经坎坷还是那么平静、乐观和旷达的原委。

  禅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禅不仅来自印度达摩大师的传播,还来自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传统。它的精义就是“无我”、“无为”的理念。禅给苏轼另外一种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想进人那种自由忘我的境界。正像禅师刘悟元那首参禅的诗所说的“堪破浮生一也元,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徒。终朝谁在鸿蒙窍,一任时人牛马呼”。因此,了解坡这样一个复杂而又极其丰富的历史人物,仅仅从政治斗争或文学艺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在黄州,苏轼认识了一位禅僧,叫佛印了元。这个人对苏轼影响很大。佛印在黄州一个佛教院里当主持,两人互相参禅论道,使苏轼真正相信了禅学“四大非有,五蕴皆空”的理念。他开始反省自己所有苦难的原因,是多欲,禅宗讲无欲则刚,要想取得心理的安宁,必须去欲。要那么些名利干啥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开始练瑜珈、练气功,还总结了一套练功术。同时他也学到了许多养生之道,学会了做菜,比如东坡肉等佳肴。他还结识了画家米芾,与米芾讨论绘画艺术形与神的关系。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小妾朝云也信了佛。前妻死后,朝云转正为夫人,一直陪伴着他,直到海南岛。在黄州,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遁儿。苏轼为儿子写了一首自嘲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些都反映了他人佛之后的平静心态。

  因此。可不可以这样看:苏轼在《承天寺夜游》中把承天寺庭院内的月亮写得如此纯明,如此人味,如此人心,怕的也是一次潜意识的归禅。

  禅定后的苏轼,其文思其作为,自然非与佛有缘不可阐释。

  三、禅思的风扬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85462.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竞选演讲稿
下一篇:本人述职报告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