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峨眉山游记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本文目录一览:

★、峨眉山游记篇1

★、峨眉山游记篇2

★、峨眉山游记篇3

★、峨眉山游记篇4

峨眉山游记篇1

  开场白

  亲爱的旅客朋友大家好:

  先来一个自我介绍吧,我是这一次的全 陪导游。姓马,就是马到功成的马,一马当先的马,虽然也是马虎的马,但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可是很认真的在此次行程里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大家叫我小马或马导都可以不过,我还是觉得叫我小马亲切点。全陪就是全程陪同导游,到了地方还会有地接导游,现在请大家记一下我,不是我偷懒,大家记我一个容易,我要是在第一时间记全所有的客人实在是不太容易,体谅一下。)还有小马我海拔偏低不到一米七,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手机号:XXXXX车牌号:XXXX,紧跟队伍不要离队!

  沿途讲解

  (峨眉山景点的沿途导游词可以从乐山市到峨眉山景区的途中展开),此次我们的路线是从乐山市前往峨眉山景区。大家看窗外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乐山市市区,

  乐山,古称嘉州,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00公里。成都平原南部中心城市。乐山呢古代也是人才辈出,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乐山的名人(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状况增加乐山市的美食、旅游交通、下榻酒店等信息)

  景点讲解

  这一路不觉,马上就到我们此次旅途的目的地--峨眉山。下车前叮嘱大家一下,请带好随身物品,记好我们的车牌号还有我的手机号。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难怪明代诗人周洪漠由衷地咏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倾倒无数古人的十景吧。

  我们先来到入山第一大寺,这里有传说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圣积晚钟。据载此钟于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每击可历一分五十秒,近能闻洪壮之声,静能闻韵澈之声。

  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这就是我们美不胜收的萝峰晴云,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因十二因正是点染了这个绝尘脱俗的好地方。而峨眉山十景之胜的灵岩叠翠古刹坍塌,灵岩依旧殿宇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

  来到与龙门洞合称水圣双绝的清音阁,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黑白二水拍击着岿然不动的牛心石,我们再来看看龙门峡上浑然天成的九龙吐水九龙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与壮阔。

  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我们现在就很荣幸的看到这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古树,亲身感受自然地神韵。

  晴雪初霁,幽峭精绝,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态大坪霁雪。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妙绝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的象池月夜。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得赞叹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绍的是峨眉山的精华所在金顶祥光。它包括浩瀚壮阔的日出奇观,正所谓:不徙高寒处,安知天地宽,说的正是它的博大;还包括变幻万千,气象雄伟的云海;神奇玄妙,圣洁会赢的佛光;还有人称万盏明灯朝的圣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赢得万千宠爱的十个景点吧?

  旷世之作十方像凝结了海峡两岸艺术家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观赏审美价值。

  接着,我们看到的这些可爱活泼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灵,它们嬉闹顽皮滑稽可掬而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同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呢。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在晨或暮,我们有机会听到古朴庄重的祝愿古钟,可消除各种烦恼与杂念。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峨眉时曾语重心长的做了指示,而为了缅怀这位伟人,便有了今天的邓小平登山纪念亭景区。

  来到清音平湖,我们会不由得赞美大自然的秀丽多姿:绿树浓荫,蝉鸣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

  接下来我们要领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蕴的第一山亭。巧夺天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情洋溢的迎宾石滩庄严凝重而又古朴典雅的名山起点,山高云低而又雄秀缥缈的

  欣赏完这些美景,大家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那我们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点吧?

  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轻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应该很想一睹为快吧?

  经历了400年之内的18场地震,却安然无恙,大家应该很想看一下这座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吧?

  两岸对峙,险如刀削,倾崖壁立,一线天能不能带给我们曲径通幽之感呢?

  在抗战时期曾经收留了的洪椿坪,能不能让我们找到一丝历史的气息呢?

  在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应该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吧?

  还有气势如虹的伏虎寺,传奇的神水阁,必定会使你深深迷醉,流连忘返。

  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乐山大佛了,这个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部级风景区范围,更是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难怪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

  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佛教徒多半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相信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峨眉派吧?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术界的地位呢?它就是震威全国,誉满全球的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啦。

峨眉山游记篇2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麓栖鸾峰。峨眉山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雄秀的自然景观,典型的地质地貌,完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地处世界生物区系的结合和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珍稀濒危物种繁多。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科研、科普和游览观光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1996年,根据世界遗产遴选标准,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峨眉山-乐山大佛有如下描述:“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他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峨眉山―秀甲天下底蕴丰厚

  峨眉山的神秘来自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和似乎难以穷尽的空间,一些惊人的数据可以让人解读其中的种种细节:多达1600种的药用植物,令人想到神话中的仙草;超过3000种的高等植物,2300余种动物,构成这个灵性的世界;从温婉的谷地中突兀而起的山峰,海拔高度达3000多米。与这些绝对数字相应的,是这片秘境中种种令人难分真幻的自然奇观。

  《杂花经・佛授记》中说到:“震旦国中,峨眉者,山之领袖。”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峨眉山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的主峰。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望峨眉山,有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峨眉山景区由高、中、低三大主题游览区组成。景点分为传统十景和新辟十景。传统十景为“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近年来,峨眉山深度挖掘历史遗存、文化内涵,新开辟了十个景点。峨眉新十景为“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滩”、“名山起点”。

  在高景区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令人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中山区的清音平湖则是峨眉山自然景观的代表。低山区的第一山亭和美食廊集中展示了峨眉山博大精深的人文文化和时尚休闲潮流。

  由红珠休闲区、中国第一山文化长廊、瑜珈河异国风情长廊、温泉养生康疗区、现代人文景观区和天颐温泉乡都六大休闲功能区,构成了目前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完善、设施最先进的温泉度假国际会议中心,昭显着景区旅游的高品质。峨眉山景区已成为集休养、养生、文化、娱乐、观光、美食为一体的全新多功能复合型的魅力新景区;峨眉山旅游线已成为最人性化、最个性化、最让人心动的旅游热线。

  此外,峨眉山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全山现存寺庙30余座。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峨眉山景区的精华所在,世界上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贤坐落于此。这尊金佛高48米,总重量660吨,端坐在大象和莲花坐台上,宏伟庄严,瑞气万千,是佛教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完美体现。同时,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属建筑群,气势雄伟的金殿、银殿、铜殿。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自然观景台,可观赏峨眉山的云海、日出、佛光、圣灯、金殿、金佛等“六大奇观”。峨眉山造就了佛在人中、人在景中、景在佛中的人间天庭。

  乐山大佛―世界奇观弥勒道场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由凌云寺海通禅师发起修凿,竣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时90年。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屹立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伟岸雄壮,超凡脱俗,是世界最高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像。

  乐山大佛造像艺术与文化内涵深厚。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乐山大佛是中国唐代弥勒信仰的代表,是象征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开凿乐山大佛平息水患的愿望和弥勒慈悲、平和、包容的人文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乐山大佛造像艺术与文化内涵深厚,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共称为中国文化遗产“五大石窟”。作为弥勒造像的乐山大佛,以其特有的气势和文化内涵,被赵朴初先生称为“中国五方五佛”中的西方大佛。

  宋代邵博《清音亭记》云:“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乐山大佛景区历代名人题咏众多,文物古迹丰富。包括九曲栈道、凌云寺、灵宝塔、东坡楼、麻浩崖墓、乌尤寺、乌尤离堆、巨型睡佛、海师堂、注易洞、沫若堂、梅园、月榭、璧津楼、载酒亭等在内的古迹数不胜数。景区人文历史内涵深厚,且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吸引着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目光。

  在众多古迹遗址中,“九曲栈道”位于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栈道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凌云寺”因位于凌云山上而得名。又因凌云寺的前边是乐山大佛,所以又称为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面的灵宝峰巅,故名之。塔建于唐代,相传海通法师圆寂之后,其骨灰即存放于塔中。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13级;“东坡楼”建于宋朝,是凌云山的著名古迹之一。它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载酒堂”,取的是坡“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做凌云游”的诗意而建。“麻浩崖墓”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汉代崖墓,麻浩一带较为集中,为四川崖墓的典型墓葬,在其门楣上刻有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的结跏佛,对我们研究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南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乌尤寺”座落乌尤山顶,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代,北宋时改名为乌尤寺。现存庙宇系清代以后的建筑,是四川省内保存较完整的寺庙之一;“巨型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奇观。“巨型睡佛”头南脚北,卧于岷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米。乐山大佛位于“肩”、“胸”内,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此外,新建全长600余米的古街嘉定坊,也为景区新添魅力。嘉定坊是一条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休闲元素的景观古街,也是进入大佛景区必经的精品长廊。分为嘉定食府、青衣里、望月堂、歌凤台、嘉定院子等多个建筑群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融餐饮、文化娱乐、土特产经营、会所等多种业态为一体。每年春节“嘉州大庙会”,在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上,展示出“古嘉州”的历史文化风韵。

  乐山大佛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1300多年的光阴就像大佛脚下的江水一样,不舍昼夜地流过,在如洗的碧空之下畅想,在如歌的江涛之上仰望,在佛脚平台上醉云听风,山佛同存,神韵常在。乐山大佛,因风景而美丽,因历史而厚重。1300多年的挺拔,1300多年的期待,见证了不同时代的荣辱兴衰,也见证了嘉州古城的前尘往事。它用高度堆砌着一种精神,它用时间积蓄着一种圣洁,昭示着沧桑、凝重和光明。

  乐山大佛是昔日的经典,它的留存和显赫,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现代文明的象征。“圆顶直透光明空”,世界之佛如此大,个人生命何其短,是该亲近才对,是该珍惜才是,乐山大佛让我们充满敬意,让我们刻骨铭心。

  茶旅融合 智慧旅游

  峨眉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秀美,还在于其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魄力和有益实践。茶旅融合一直是峨眉山努力探索的一大重点。

  2016年4月29日,以“茶汇乐山 缘结天下”为主题,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大众化”为特点的首届峨眉山国际茶博会在峨眉山启幕,这也是峨眉山茶叶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四川重要的茶叶产地,峨眉山正以节为媒,以茶会友,通过茶旅融合发展、茶叶“触网”转型升级等实践,将百亿茶叶产业的蓝图一点点变为现实。

  如今,竹叶青生态茗园、仙芝竹尖生态园、峨眉雪芽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等一批以茶为主题的综合性景点相继推出,并获得国家A级旅游区认证。在茶园休憩赏景、品茗观俗等,已成为前往峨眉山游客的消费新热点。

  贯穿峨眉山茶史与禅茶养生文化中的千古香茗“峨眉雪芽”,一直以来都被道佛两门视为健康养生之佳品。“峨眉雪芽供佛法会”是中国茶叶界最高规格的盛典之一。峨眉山通过每年举办“峨眉雪芽供佛法会”,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峨眉山禅茶加持的传统仪式,感悟真正的“禅茶一味”。

峨眉山游记篇3

  峨眉山真是“山路十八弯”。一大早我们一家就乘坐着旅游大巴出发了。在路上是我差点把五脏六腑给吐出来,刚刚转过一个弯还没缓过神来又一个急转弯,让人意外不已。

  终于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半山腰的雷洞坪车站。下车时我才感觉到峨眉山的温差真是太大了。这时正是秋天,我在山下穿一件衣服都觉得比较热,但一下车我就感到寒风刺骨,不经打了一个寒战。我赶紧把厚衣服穿上,虽然比以前暖和了一点但还是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哆嗦。

  峨眉山真是千奇百怪。我们走在上山的路上时突然听见有人大叫起来。我们凑过去一看,也不由的楞了一下,因为我们看到了一条有蛇那么大的蚯蚓!幸好我们的导游在车上给我们介绍了峨眉山的千奇百怪,我们才没有像其它游客一样惊讶不已。我们爬山爬累了于是就坐在椅子上休息,突然我听见一阵美妙的琴声但有找不到弹琴人,我又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琴声是从一只青蛙的嘴里发出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来到了生态戏猴区。这里的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个个长得肥头大耳像猪一样!

峨眉山游记篇4

  [关键词]宋代;峨眉山;佛教;道教;民间传说

  一、白蛇传与峨眉山佛教

  明代话本《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流传较广泛的版本,其故事发生在南宋淳熙年间临安。故事的大概情节:蛇妖白素贞与小青,慕于人间生活,来西湖游玩,邂逅了一位官人许宣,之后白娘子与许宣喜结良缘,却因法海的迫害,使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出家为僧。此版本所演绎之情节,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整理编辑才形成的。

  (一)白蛇故事的起源与大致演变

  关于《白蛇传》的发展演变,学界成果颇丰,如《白蛇传故事嬗变研究》一文,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故事的起源和发展。《白蛇传》的版本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宋时期的初创阶段,明清时期的充实、完善阶段和明清后的臻于完美阶段。

  最早关于白蛇的传说,见于唐谷神子所撰《博异志》,其中“李黄”一节云:

  元和二年,陇西李黄,盐铁使逊之犹子也。因调选次,乘暇于长安东市者,见一犊车,侍婢数人于车中货易,李潜目车中,因见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

  见此状,李黄上前搭讪,并赠予钱物锦帛,后随其到一住处,同居三日而归。回家后,李黄渐已恍惚,

  谓妻日:“吾不起矣。”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大家大惊慑,呼从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有一皂荚树,树上有十五千,树下有十五千,余了无所见。问彼处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

  这则故事是白蛇与人接触的雏形。到明代,洪搬所撰《西湖三塔记》中,讲述了杭州西湖的三个女妖精,用妖邪手段迷惑男人,并割心害命,伤及不少无辜的性命,后为道教真人所擒,镇于三塔之下。其中有一条就是白蛇精。此为杭州西湖最早的白蛇传说。

  到明万历年间,随着民间演唱形式的多样化,《白蛇鳌分械闹饕人物白素贞,小青,许仙和法海都已出现。明末,文学家冯梦龙将《白蛇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变和整理,形成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之后故事的发展,都是以《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为坐标原点,或添加,或删减,使故事充满吸引力,流传至今。

  (二)峨眉山与白蛇传

  《白蛇传》故事情节生动活泼,故事中主人公的来历充满了神秘感。目前流传的版本“断桥相遇”一节云:

  传说在峨眉山上,有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修炼,终于出道成仙,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但是,两位蛇仙身居大山,寂寞难忍,极羡慕人间,向往凡人生活。于是,她们化作两个年轻美貌女子,相伴来西湖游玩。

  可见白娘子与小青发迹于峨眉山,而且根据千年修炼成仙说,其应属于峨眉道教一系。

  在“法海作祟”一节中,白娘子与许宣为生计,开了一家药店“仁爱堂”,经营较好,根据书中所记:

  “仁爱堂”的名声越传越远,金山寺主持法海也闻得其名。法海不知白娘子为何方人氏,后查明得知,是四川峨眉山白蛇精修炼而化,遂下定决心要除掉白娘子。

  之后白娘子为法海所收,小青回峨眉山继续修炼而结束。整个故事中,峨眉山扮演了白蛇与小青修炼之地的神秘角色,使人印象深刻。其实以往的故事均未提及峨眉山与白蛇传故事有何关联,峨眉山是在《白蛇传》故事成形时期才加进的元素。

  似前所述,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确立了“白蛇传”故事的雏形,但是其中并未提到白娘子与小青的修炼地峨眉山。到清代乾隆年间,方培成所撰《雷峰塔传奇》中《付钵》一节始出现峨眉山。其云:

  今日慧眼照得震旦峨眉山,有一条白蛇,向在西池王母蟠桃园中,潜身修炼,被他窃食蟠桃,遂悟苦修,迄今千载。

  这是白蛇传故事首次将峨眉山加入,自此以后,在民间流传的多数版本中,峨眉山一直作为白蛇的修炼场所而出现的。编者将峨眉山作为白蛇修炼的场所,笔者以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峨眉山的特殊性,即曾经是道教仙山,宋以降又为佛教名山,并且从魏晋时到明清时期,都有佛、道之间的相互斗争。到了明清两代,峨眉山虽然已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但是,仍有关于道教神仙的传说。

  其次,白蛇传故事发生于南宋淳熙年间,南宋时,峨眉山佛教兴盛,并输出很多得道高僧,对外界影响深远。另外,有宋一代,是峨眉山佛教发展超过道教,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时期。

  最后,道教传人峨眉山后,峨眉山有以白龙和青龙命名的两个洞府,古人有龙即蛇的观念,因此,相传两洞是白蛇和小青的修炼之地,也为这种传说提供了可能。以上原因,给白蛇传故事流传中,将峨眉山融入提供了可能性。

  (三)法海与白蛇传

  《白蛇传》中,法海这一角色的出现的比较晚,在白蛇传故事形成初期,这个角色是由道士来充当。例如,在《西湖三塔记》中,最后的白蛇精及其他两个妖精,是为宣赞的叔父奚真人所收。据记载,明嘉靖年间,有盲人以陶真的艺术形式来演唱《白蛇传》,但是,《白蛇传》具体内容未见记载。明万历年间,冯梦龙在其《警世通言》中收入了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始出现法海,并与佛教有了联系。

  《白蛇传》中虽然反映了正、邪之间的斗争(法海与蛇妖的斗争),但是斗争的背后也可以折射出佛、道的斗争,其中法海正是佛家的代表,显占上风。另外,法海进入《白蛇传》后,故事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随之出现了有关法海和白蛇曾经结怨原因的不同传说,并不断被写入剧本,使剧本充满了因缘际会的色彩,内容更为有趣。如清代方培成所改编的《雷峰塔传奇》中写道,某日西天如来佛祖在大殿云:

  今日慧眼照得震旦峨眉山,有一条白蛇,向在西池王母蟠桃园中,潜身修炼,被他窃食蟠桃,遂悟苦修,迄今千载。不意这妖孽,不肯皈依清净,翻自堕落轮回,与临安许宣,缔成婚媾。那许宣原系我座前一捧钵侍者,因与此妖旧有夙缘,致令增此一番孽案。但恐他逗入迷途,忘却本来面目。吾当令法海下凡,委屈收服妖邪,永镇雷峰宝塔,接引许宣,同归极乐。

  遂唤法海,赐予钵盂,从此之后,演绎了一场《雷峰塔传奇》的故事。其中明显带有佛教因缘轮回说。随着故事的不断流传,在《雷峰塔传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有些章节结合本地的习俗,将传说与本地存在的风物相结合,甚至有将其重新改编。如《西湖民间故事》记述的白蛇与法海结怨的原因是在西湖边,白蛇与法海(实为乌龟精)在争夺吕洞宾的仙丹中,因白蛇获胜而结怨,后乌龟西走,在如来莲座下听了几年佛法,偷走宝物来到凡间,遇白蛇和许仙,遂演绎了后面的故事。

  此版本的背后已经安排出了佛、道之间的较量(吕真人的仙丹与如来佛祖法术之对决),似与峨眉山佛教无关。但在后期的流传中,人们将以上故事进行了充实改编,如《中国地方风物传说》中所记载的峨眉山白龙洞的传说,其将峨眉山佛教与道教和《白蛇传》故事紧密的联系到了一块。

  相传西天如来佛祖莲台下,有一只乌龟。这只乌龟藏在莲台下听经,因想修炼成人,享受人间乐趣,遂驾云出走,至峨眉山。在峨眉山的修炼中,因争吃孙真人的仙丹,而与同在峨眉山修炼的白蛇结怨。五百年后,乌龟为报仇,在杭州找到了白蛇,遂演绎了《白蛇传》的故事。

  总之,从整个《白蛇传》故事的起源发展演变来看,峨眉山是在宋以后加入《白蛇传》的元素。峨眉佛、道两家之关系也在故事中或直接或间接的有所反映。在《白蛇传》的故事中,法海的法术始终是占上风,法海来自佛家,白蛇修炼道家法术,传说中,两位皆来自峨眉山,故事又相传发生于南宋淳熙年间,整个来龙去脉,真切的反映了宋代峨眉山佛教在民间的影响,也反映出了佛教对于道教地位的提高在宋以降民间文化中的作用。

  二、峨眉山佛教与济公传说

  (一)历史上的济公

  济公(1148-1209),南宋高僧,原名李修缘,天台县永宁村人,法名道济。因其故事在民g流传广泛,人们又称其为“济公”。在众多佛教典籍中,常以济颠的名字出现。关于济公的大致出身及生平,清人所撰《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载:

  书记禅师,出浙东天台李氏贵族,名道济。母梦吞日而孕,娩时红光烛室。国清本禅师,以为法中之宝,摩顶而谶之。济年十八,走灵隐,见瞎堂远公,远即为济斩发。未逾年,神悟绝伦,远为印可。

  济公出家之后,因为性格特别,心怀善念,为民间广为传颂。《补续高僧传》记载:

  济颠者,名道济。明颠者,名明,二师示迹同时而各郡。然皆以素风颠,人因称“济颠”、“明颠”。

  济颠之颠为尤甚。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着,裨形媒露人,姗笑自视,夷然出家灵隐寺,寺僧无不唾骂,逐之,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诗日:“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济公和尚确实秉性异常。概是因为性格奇异,好“息人之争,救人之死”,满足了社会多数群体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因此,在宋代浙江一带为人们广为传颂。

  (二)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的演变,今亦有研究成果。论述较为详细的有《济公故事演变及其文化阐释》一文。

  有关济公的形象,经历了从普通人到历史故事,再到民间传奇的过程,在传说的过程中,未免夸张。《济公传》的多数版本出自清人之手,典型的有清人郭小亭所著《济公全传》和王梦吉所著《济公全传》。从内容来看,王梦吉版稍多些内容而已,其他二者则几乎完全相同。

  王梦吉版的《济公全传》第一回“李节度拜佛求子,真罗汉降世投胎”言:济公乃真罗汉降世,“临生时,红光照院,异香扑鼻,员外甚喜。”显然属于虚构。其他章节与第一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多具虚构色彩,其将济公和尚描述成了一个降妖除魔,扶危济困的神僧,这些与历史上的济公已相去甚远。目前流行的版本,是经过了《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济颠罗汉静慈显圣记》、《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醉菩提》、《评演济公传》等众多版本的流传,及其通俗小说的虚构与演变,经过后人总结形成的。在这些传说中,济公经历了从宋代道济禅师的僧人形象,明到清初,济公的圣僧形象,清中后期到民国济公的神侠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三)济公与峨眉山佛教

  济公与峨眉山佛教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是根据《五灯全书目录》,道济禅师乃瞎堂慧远禅师之法嗣,临济宗杨岐派传人。慧远禅师乃峨眉临济宗高僧,济公承慧远禅师法脉,亦自然成为峨眉山临济宗传人。清朝人白融所撰《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记载:

  济年十八,走灵隐,见瞎堂远公,远即为济斩发。未逾年,神悟绝伦,远为印可。然济性狂简,出入僧堂,每大言忤众。众以济犯规,白远。远日:“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自后常出冷泉亭。与少年扑跤,或狂歌酒肆,或去呼猿洞,引猿同翻斗,或携荤酒,污看经处。主事复白远,远惟以颠僧保护之。

  由此可见,济公与慧远禅师之机缘,若非慧远禅师的袒护,济公很可能因为其放荡的行为而被驱出佛门。另外,慧远禅师也很欣赏济公的神悟绝伦,这或许是济公能成为慧远禅师法嗣的一个重要原因。

  瞎堂慧远禅师乃峨眉山临济宗杨岐派传人,道济禅师被列为禅宗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可见济公承传峨眉山杨岐派法脉之实。

  济公在民间的形象经历了得道高僧到圣僧,再到神侠的演变,其道法高深,品性和善,在很大方面或许是受到了峨眉山临济宗杨岐派佛学思想的间接影响,这也可能是济公的传说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峨眉山僧道事迹传说

  除以上介绍的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之外,有人们不甚熟悉的有关峨眉山佛教的传说,这些传说多带神秘色彩,令闻者回味无穷。

  (一)僧与猴的传说

  今凡游览过峨眉山的人,大多对峨眉山猴子的印象深刻,这些猴子多数有灵性,与峨眉山僧人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僧猴关系。宋代峨眉山僧人与猴的奇异关系更是广为流传,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根据骆坤琪先生编著的《峨眉山掌故传奇》记载:

  宋代孝宗年间,峨眉山麓灵岩寺老僧慧远在一次去九老洞的途中,遇到一只大猴,牵着他的衣角,睁着乞怜的目光,不住用爪比划。老僧会意,是要禅师收它为徒,便把它带回灵岩寺,用黄布缝了一件袈裟给他穿上。

  据传说,此猴通人性,若有游人或外寺僧人访问慧远禅师,它便往方丈寺通报。慧远禅师每次出行,猴行者都如影相随,如师徒一般,传为佳话。慧远禅师圆寂之后,猴行者坐慧远床上,手捧着经卷,似在诵念,经卷所书:“勾折秤锤,掀翻露布。突出机先,欧飞不变。”字样。最后,禅师火化后,猴行者便归丛林了。

  根据《峨眉山志》所记载的峨眉山高僧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来看,此处的峨眉山灵岩寺老僧慧远禅师。根据《续传灯录》记载:

  临安府灵隐瞎堂远禅师,生于眉山金流镇彭氏,年十三投药师院僧宗辨出家祝发受具,即往成都习经论,还峨眉云岩寺。

  灵岩寺老僧即宋代峨眉山灵岩寺瞎堂慧远禅师,瞎堂远公乃宋代峨眉山名满天下的高僧,因此,其与猿猴关系的传说在民间也颇具传奇色彩,为人们所熟知。

  峨眉山万年寺有清代人所题楹联:

  龙藏钵,虎参禅,野性都从空里化。

  鹿含花,猿献果,天机总向谒中生。

  和清代赵熙题于洗象池的楹联:

  岩前汉武寻仙药,池上猿公印佛心。

  从以上两幅楹联也可看出,峨眉山猿猴通佛性的传说。总之,在宋以降的民间传说中,峨眉山僧与猴的传奇关系,是峨眉山佛教传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传说对于人与动物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画僧道宏的传说

  宋代峨眉山僧人道宏是著名的画僧,其因为画艺精湛,行为怪异,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宋人邓椿《画继》记载:

  道宏,峨眉人,姓杨氏。受业于云顶山,相貌枯悴,善画山水、僧佛。晚年似有所遇,遂复冠巾,改号龙岩隐者。其族甚富,宏不复顾,只寄迹旅店,惟一空榻,虽被袱之属亦无所有。每往人家画土神,其家必富,画猫则无鼠。往往言人心事,辄符合。族妇烹鱼,宏命留食,既去。其侄不知,辄先尝,宏归视鱼日:“此窃食之余也。”妇方隐讳,侄遂吐出先尝于地。又凡如厕,必出郭五里外,乡人怪呀,每随而窥之,既就溷,则无复便利,但立而独语,再四乃出。此皆异事者,后竞坐化店中,年八十余,成都正法院法堂,有所画高僧。

  据材料,道宏法师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僧人,概是因为其行为古怪,故关于道宏法师的奇闻异事在民间流传广泛。骆坤琪先生所撰《峨眉山掌故传奇》也将此列为传奇故事:

  宋仁宗年间,峨眉山上五显岗农村里,有户社员,因家里鼠害甚厉,猫不能捕,便请中峰寺僧人道宏,在纸上画了一只雄猫,贴在墙上,鼠害遂平。……道宏晚年,常出门远游,在住店时,床上不用被褥,只是躺在床上,不论冬夏,都是如此。在八十五岁时,死于客店之中。据峨眉山老僧传说,道宏生有异技,故所画动物,似有生气。

  《峨眉山掌故传奇》所撰之故事一部分与邓春《画继》记载相同,相异处是其总结了峨眉山老僧的传说及民间传说,对故事做了很大补充和润色,使关于道宏禅师的传说变得更为有趣。

  (三)峨眉僧道合力降龙虎的传说

  宋峨眉山佛道皆有发展,并处于共存之中,因此,关于宋代峨眉山佛、道两家的关系,也成了宋以降的民间传说中的一部分。《峨眉山掌故传奇》之“僧道合力降龙虎”的故事就反映了当时佛、道两家和谐的关系。

  相传在宋代,峨眉山九老洞外的老林里和牛心寺深峡的一个山洞里,分别藏着一只猛虎和一只巨蟒,因伤及无辜,致使游人绝迹。

  牛心寺的老僧功德大师……不得已到九老洞去向林源道长求助。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88272.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下一篇:党校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