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安全管理机构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1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1、一周例会学习内容,树牢新发展理念,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以服务对象安全为宗旨,切实维护民政服务对象安全权益,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民政服务对象获得憾、幸福感、安全感。牵头科室:办公室、机关党办责任科室:各科室

  2、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病毒肺炎疫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要求,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积极指导,主动督促各县(市)民政部门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科室:各科室

  3、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州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部署要求。主动抓好《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各项安全生产会议在民政领域的落地落实。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科室:各科室

  二、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4、全面推行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按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科学管用"的原则完善各类安全管理清单,将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形成务实、高效、管用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持续抓好《民政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民政服务机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消防安全责任清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责任清单》的完善、落实。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属地为主安全监管”的原则,指导督促各县(市)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对标《2024年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清单》要求细化落实监管责任和机构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牵头科室:办公室参与科室:养老服务科、社会救助科、社会事务科、儿童福利科、基层政权科

  5、持续推进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结合年度业务工作,积极指导各县(市)民政部门认真做好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殡葬服务和婚姻登记机关等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活动,建立隐患整改台账,督促限时整改到位。责任科室:养老服务科、社会救助科、社会事务科、儿童福利科

  6、持续推进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防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各县(市)民政部门持续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切实保障儿童福利服务对象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通知》《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做好儿童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安全管理相关工作。责任科室:儿童福利科、养老服务科。

  7、全面做好社会组织管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重点围绕全州性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两个工作环节,推进民政局登记的社会组织按照管理要求开展自查整改,有序有效消除安全风险隐患,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行为;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加强处罚力度,及时公布被撤销、取缔的社会组织名单;扎实有效开展全省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强力挤压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空间,持续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指导推动各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责任科室:社会组织管理科、政策法规科按职能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整治督导工作

  8、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按照《民政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重点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民政办[2020)97号)具体安排,扎实抓好民政领域各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阶段的各项任务落实,对重点难点问题,引导服务机构向属地民政部门请求支持,确保集中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责任科室:养老服务科、社会救助科、社会事务科、儿童福利科按职能职责分工负责。

  9、扎实开展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根据州政府统一部署,按照《民政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州民政服务机构房屋建筑和人员聚焦场所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民政办〔2024]22号)安排,持续加快推进全州民政服务机构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面排查辨识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切实消除房屋事故隐患。责任科室:养老服务科、社会救助科、社会事务科、儿童福利科按职能职责分工负责。

  10、突出重点时间节点和明查暗访工作。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科(室)要利用下基层调研、检查业务工作等时机,把指导、检查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债给办公室汇总,统一上报局领导或视情况在局党组会通报。针对庆祝建党100周年重大活动,岁末年初、全国全省全州“两会”“清明”“国庆”等关键时间节点,强化工作部署,以铁肩担硬责,当好守护民政安全发展的“战士”“勇士”“斗士”,做到铁心布置、铁面检查、铁腕执法,按照“四不两直”加强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切实推动安全防范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对明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并按“举一反三”要求,查找制度漏洞、监管盲区和短板,做到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落实针对性举措,坚决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责任科室:养老服务科、社会救助科、社会事务科、儿童福利科按职能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安全宣传培训。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煤炭需求的迅速增长,使得煤炭的开采深度和开采区域不断扩大,煤矿生产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大,对煤矿生产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破坏了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近年来先后发生了多起恶性煤矿安全事故,给目前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1.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煤矿建设现在处于发展阶段,面对煤矿环境复杂多变及空间狭小、气候恶劣、工种繁多等特殊条件。我国每年都在陆陆续续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给国家的安全稳定、企业的健康发展、职工的幸福美满构成严重的威胁。其次,随着科学技术和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更新进步,一些落后的安全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体系也制约着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故,面对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这一实际现状,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综上所述,编制并实施出一套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我们实现快而好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搞好职工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和顺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

  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近些年全国发生的几起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说明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十分尖锐。因此,有必要也必须寻求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矿井灾害严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与其他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赋存条件较差,煤层倾角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高、高瓦斯矿井比较多,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瓦斯防治与巷道支护难度越来越大,采掘失调和水平接续也越来越紧张。特别是在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预测、监控等方面,有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其次,安全管理意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煤矿安全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随着煤矿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一些煤矿管理人员在经济效益面前,逐渐放松了煤矿安全管理意识。

  2.2生产技术管理薄弱,安全管理投入较少

  虽然在近年来,我国一直都在推行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但是由于煤矿工作环境上的特殊性质,有很多工作环境都没有得到改善,一些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石门揭煤,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都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管理维护跟不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根据国内相关专家的测算,我国煤矿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但是发达国家在煤矿安全方面的投入则高达3.3%,造成了我国煤矿自主科技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煤矿在高危险条件下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远远不能抵御煤矿灾害的发生。

  2.3监管力度不够,安全检查走马观花

  煤矿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危险源在工作过程中随时出现也可能消失,但现行的这种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监控动态化、系统化,致使事故的超前预防形同虚设。其次,我国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安全检查方法,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专职安监人员,凭着自身的经验、责任心、技术水平到现场去检查,安全检查人员只是盯着显山露水的地方使劲。此外,现在关于煤矿的安全检查形式很多,有自检、互检、旬检、月检、季度大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管理,但因为各种检查的时间,路线大部分是既定的,基层生产单位对检查的规律都已了如指掌,这样就会使基层单位应付各种检查,使得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

  3.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要点

  3.4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监督机制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机制,除了要考虑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符合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客观需求。本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煤矿各类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各项责任制度,这些制度要要涵盖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其次,加强对监察、监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依法进行过错追究、责任约束、违纪查处。认真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对不合格工程责令重新整改,对不查处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要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奖罚分明。

  4.结论

  总之,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协调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体系,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和安全专项资金投入,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建平,王珍,路聚堂。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2(01):105-106.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level structur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hoping to gain more secure protective measures on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level structure。

  关键词: 安全意识;安全生产责任制;预控

  Key words: safety consciousness;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76-01

  0引言

  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虽然采取了现行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管理监督不善或者保护设施不完备等问题以及高层结构机械化本身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使得其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也是高层结构施工事故发生的根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人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改善保护设施以及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安全隐患。现行的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一般都是从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加强机械化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安全控制管理的,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一一进行论证,从而以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增强需要力度

  许多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增强几乎是所有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当中最基本的一条内容,然而往往由于它是最基本的而遭到忽略或是不重视,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通常一句注意安全草草了事,这是安全意识贯彻所存在的问题。施工安全意识的普及是施工人员必备的素质,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充分和完整的掌握并且做到每个细节都要关照到,高层结构由于自身的高度会给小失误带来扩大化的危险,往往就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的一时疏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小心。而且由于高层结构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机械化设备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因此而言,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就更应该增强,不但要掌握安全机械操作内容,而且还要在安全操作的基础上预防突发性的事故的发生。除了预防以外,施工人员还要具备事故处理能力,在危险事故发生后要有快捷有效的处理方式和能力,这不仅需要随机应变能力,更需要的是平日安全演练能力的积累,以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危害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方面采取奖惩措施,实施责任到人,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前提下,以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使得施工过程在安全中进行。对技术人员进行机械使用的安全使用培训,避免由于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明确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需要普遍明确、互相监督

  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安全问题人人有责,安全并不是单个人的问题,是所有高层结构施工方共同的责任,因此,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是每个人必须注意的问题,不但要保证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安全,如果发现安全问题,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范围,都应该及时予以清除以保证高层机械化的施工安全。要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但要负责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还要互相监督检查,彼此合作,共同消除安全隐患。这不但需要施工方内部的监督合作,还需要施工方与建筑市场监管部门的合作监督,制定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禁使用不合格机械施工,一切以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的等级作为选择标准,杜绝非法转让等违法交易的发生。还要保证施工方有能力投入足够的机械化工程的安全措施经费,安全措施经费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便会造成机械的维修保养等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造成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在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3机械化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要互相结合,做到实时效果

  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然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情况,在以往的机械化施工过程中,由于一味按照事先方案进行操作而不考虑实际变化的情况,再加上机械化施工本身灵活性的限制,给高层结构的施工带来不少安全问题。我们可以改进的是让预测方案与实际结合,增强人为灵活性以弥补机械化操作的先天不足。机械化的操作必须要做施工前的调查研究,从而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操作方案,这就需要严格的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争取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将所勘察的情况一一向高层结构机械化操作人员详细介绍,并要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和机械化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做好安全保护举措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让所有与工程安全相关的人员参与到安全措施布置的工作当中,这样在后期实际工作操作中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失误的发生。施工中,在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实时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4结语

  高层结构机械化安全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安全施工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安全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使高层施工的安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4

  一、为了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预防事故和应对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简称“安委会”)作为公司最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二、为了对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体系,根据本公司生产规模,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即安全管理部门并且该部门应该独立设置,与其他职能部门为同级部门,是公司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部门,履行如下职责:

  1、根据上级布置,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向公司领导适时提出相应的建议、意见,及时转发上级有关安全文件。

  2、负责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年终安全生产考核。

  3、负责对企业所属各单位(部门)、科室、车队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安全产生法律、法规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负责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处理、调查收集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有关资料,督促有关单位(部门)、科室、班组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承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和日常工作。

  5、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和培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编印安全生产信息。

  6、做好本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做好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检查,做好防汛、抗旱、战备应急预案和准备工作,积极参加安全月、反三违月等活动,依法查处“三违”行为。

  7、负责收集安全生产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做好对有关资料存档工作。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5

  【关键词】风险预控 危险源辨识 煤矿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68―01

  1、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遵循危险源辨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①危险源辨识;②危险源监测;③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其辨识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2、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虽然流程是科学的,但没有制度、规范、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相配套,也很难保证流程的良性规范运转。一般来说,机制包括两部分:制度、体制。制度是根据安全管理应该遵循的规律来制定的,体制是依据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动力源而制定的,有了制度,必须有相应的体制作支撑,才能真正使制度落到实处。本文从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两个方面设计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依据是风险预控原理,方法是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其运用风险预控全息动态监控信息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在此,有三点需要说明:①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中的措施并不限于图2所列举的;②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中的措施并非绝对完全的一一对应,一项体制可能支撑多项制度;③风险预控全息动态监控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发现、收集、分析、管理、反馈安全信息的平台,是一种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办法,较传统管理方法规范、有效,能显著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3、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要点

  3.1理顺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煤矿安全需要国家、行业、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形式和监督体制,以保证煤矿的长治久安。因此,从国家相关部门到行业协会,从省、市、县到煤炭企业,应该形成上下一致的机构设置,从而实现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的管理功能,各管理实体各司其职,各尽其则。此外,安全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明确国家部门、行业协会和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形成健全的责任体系,建立安全工作问责制度和评价考核标准,并严格落实。

  3.2实施危险源闭环管理,实现风险预控

  危险源闭环管理就是对危险源实施辨识、监测、控制、反馈的闭合管理程序,任何一个危险源都必须重复这一过程,形成首尾相接、闭合循环的安全管理流程。危险源闭环管理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其强调持续改进,每经过一轮循环,安全管理就迈向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对危险源实施闭环跟踪控制管理,能够提高对危险源的安全监管能力,有效实施风险预控,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结果、有反馈,不留安全死角。

  3.3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首先应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培训目标体系。其次,要分析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或工种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再次,要重点实施行为矫正培训,即针对煤矿员工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后,要建立起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准入管理,如班前抽考不及格不允许入井,没有取得区队长和班组长资格证不能担任相应职务等。

  3.4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实行奖惩激励

  将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考核方法可以采用绩效评估法,该方法针对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体现组织调查、全员参与、发展回馈、多元评估系统等多个组织绩效原则,而且能够体现风险预控的思想,找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指导,充分保障煤矿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强化安全考核制度,必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得考核结果与职工收益挂钩。在奖惩激励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信息透明,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布,接受员工的监督,反对奖励平均主义和重罚轻奖的现象。激励要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梅国栋,刘璐,王云海。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3):84-87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6

  关键词 总承包 前期 安全管理

  在如今建筑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市场竞争日趋加大的环境下,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以其一体化、集成化的特点,在加大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有力优势,逐步顺应当今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的首选模式,受到目前国家、社会、行业的极大关注而不断引用并优化。然而因模式变化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该模式的优化发展。此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水、电、暖、土建等专业高度集中,分包队伍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各地方安全管理政策文件存有较大差异,给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难题。为此前期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设完善尤其重要。

  1.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涉及专业繁多,分部分项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项目总承包尤其如此,单一的以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机构,无论从时间、精力、专业技术等方面无法全面胜任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造成工程项目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隐患。因而一个专业配备合理,设置齐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由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工程师及项目所有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共同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达到全员参与,专业突出,齐抓共管的目的。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活动开展的首要规范条件,一项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组织及参与组织的人员的行为,通俗而言,制度需要告知组织及其人员如何规范的实施行为,如何运行,其范围如何,其程度如何,是否符合等。

  工程建设总承包安全管理制度鉴于其安全责任的负总责原则,其制度制定需要包括的范围、层次、深度如何确定?

  工程总承包作为建设项目管理责任的主体,单线管理上与各分包单位唇齿相依、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多线管理上是各分包单位之间协调、管理、督促的纽带,总线上需要全面顾及项目整体安全环境的保证,安全制度的建立据此展开。

  2.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2.1.1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是工程总承包现场同时针对项目本部及分包单位的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是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纲领性文件及依据,规定中需要明确项目本部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制定哪些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制度的审批、执行、修改程序及其实施范围、有效期限等;同时也明确提出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必备的安全条件,针对施工行为所必须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对各种制度符合与否的奖惩措施。其制定报批程序为:项目部负责编制,总部审核、批准、备案或提出意见返回项目部修改,项目部实施,如因外界因素发生变化需要修改,修改程序遵照报批程序。

  2.1.2 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参与组织活动人员伤亡、财产设备损失、环境损害并恢复组织活动环境的重要措施。

  介于上述原因,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无需具体针对具体事项,但需要对其附件即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起到方针、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依据、构成体系、原则、工程项目概况、主要风险分析、组织机构、预警原则、响应程序、人员职责、后期处理及该预案的保障措施等。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其目的、适用范围,构成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针、政策性规定,为其余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其编制、审核、批准、执行、修改程序遵照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程序,评审方法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

  2.2单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项目部某种组织活动所定的安全管理守则,制度中需要清楚明确该制度针对事项,实施人员,以及具体操作细则等要求。其编制、执行等程序为:项目现场专职安全工程师制定,项目部全体会审,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

  2.3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某专项组织活动、施工行为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其重点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部门文件等资料,要求编制严谨,符合规定,数据精确,操作性强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可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

  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中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应重点参考行业标准,严格声明其中需要明确的数据和要求、依据的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编制。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等文件资料,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格式编制,同时充分分析某组织活动或危险的状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及不同级别、状态下的应对方式,明确事故应急组织单位、响应程序、处置方式、现场恢复方法,并说明该应急所需的资源储备及储存场所和使用方法等。

  现场处置方案由于针对较为固定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其制定应根据设施等的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要求更加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做到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执行等程序参照单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方法同样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并将评审过程记录留存备案。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7

  作者简介:田博(1986-),男,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冶”,安全始终是一个既敏感又沉重的话题。2014年8月9日,20岁的重庆女大学生高渝因“搭错车”不幸遇害;21日,22 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火车站误上一辆黑车,被司机绑架、囚禁4天,并惨遭多次殴打、;28日,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半个月后确认遭抢劫并杀害……8月份以来,我国各地已连续发生了数起女大学生被害事件,令人扼腕。近日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学生家长们纷纷呼吁,希望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高校的安全管理。对于高校而言,安全管理可谓点多、线长、面广,大学生安全管理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基础,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当前,在深化改革中高校如何有效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多维视角: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

  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目前还处于摸索前进状态,由于高校安全管理具有校园开放度高、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监控面积大、监控点多,经济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具有前瞻性,要求综合利用等特点,且各地区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使得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适合所有高校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校园园区及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

  高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涉及食品卫生安全、实验药品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及车辆安全等方方面面。同时,高校人才聚集,信息资源丰富,国内外交流频繁,是意识形态、国家安全领域中极为敏感和脆弱的地方。尤其是随着地方高校地理空间的拓展,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存在多校区办学,甚至新建校区或跨行政区办学的客观现实。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高校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恶化与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在周边社会环境浸染下,人员庞杂所构成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并冲击着大学文化氛围。以地方高校的校园为例,园区内不仅有服务师生的教学区和生活区,还包括家属区、居民区以及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由此带来的社会人员和高校师生之间的人员往来对地方高校安全管理的挑战\[1\]。

  (二)新媒体的传播与网络舆情管控难度加大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取信息并与外界交流的纽带,然而,新媒体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动态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严重挑战。首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和效率高的特点,少数不法分子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向高校学生群体散布不实信息、组织非法活动并引起群体恐慌的事件时有发生,新媒体诸如此类的不良信息加大了高校校园安全风险。其次,地方高校作为一个网民数量相对集中的场所,学生集体宣泄情绪所形成的网络集群性,以及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增大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更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最后,移动新媒体较之传统网络更强的隐匿性和虚拟性增大校园安全风险控制难度,新媒体信息开放性及裂变循环式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校园安全风险防范变得困难重重。

  (三)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盲区

  虽然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形式可谓多种多样,譬如公安、消防、交通管理等专业人士开展的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和应急处置指导,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应急演练和拓展训练。可以说,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早已经走出课堂、走进日常生活。但对大学生而言,对防范和维护自身安全和校园安全仍然存在着种种模糊认识。比如,使用大功率电器问题,最近因为违章电器着火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他人的教训还在耳边,有些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在宿舍烧水、做饭,极易引发火灾,宿舍又是人员密集区,安全问题显而易见。因此,安全知识的学习并不等于安全意识、安全自觉的建立;对地方高校而言,定期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常规的安全宣传并不能等同于建立起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意识的缺失和安全文化的匮乏构成了地方高校安全管理的重点。

  二、逻辑机理:高校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近些年来,高校的安全事故、事件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不仅是高校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校园暴力、酗酒、火灾、抢劫、故意伤害等问题屡禁不止,而为何会产生这类遗憾甚至是悲痛的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安全环境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导致我国安全环境越来越复杂,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也在不断增多。一些反动势力利用宗教的幌子在大学生中间进行产主义的宣传,而类似“”、“”势力也从未在高校中停止活动。反动势力利用大学生判断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勾结一些民族极端分子和组织在大学生中宣扬反动思想,煽动、利用大学生进行一些破坏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定的事情。譬如,“”等非法组织利用电台广播、邮寄信件书刊与光盘、张贴和散发传单小报或利用网络进行盖惑宣传,或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煽动闹事,企图破坏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2\] 。此外,由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想找到好的工作更难,所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到好工作、好高骛远的特点,设置招聘陷阱,使得部分防范意识不强的大学生人财两空,甚至有大学生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

  (二)网络:负值效应的扩张性和渗透性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的一部分具有双面性,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人们有负面的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网页上的垃圾广告、带有信息的网站都会对大学生有消极的影响,同时网络还经常会出现谣言、鼓吹反动思想挑拨煽动制造事端、财物诈骗等情况,有调讼允鞠嗟币徊糠执笱生会受到相关信息的影响。可以说,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学校:安全管理的不健全和不到位

  一些高校的管理者虽然在高校发展大局中一再强调安全问题对于高校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对高校安全管理不够重视,高校领导的顶层设计理念中各项相关安全问题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实施不到位比较普遍。在高校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很难发挥其整体优势,相比来说覆盖面不够,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第一,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多是适用于在校大学生,专门针对毕业生制订的安全制度相对较少;第二,高校毕业生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利于统一管理,这也是安全管理中不能回避的客观问题;第三,宿管员和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欠缺,辅导员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宿管员是宿舍的直接管理者,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往往双方没有好好沟通,信息不对称,直到出了问题才想到要沟通;第四,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缺失,没有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相关考核也没有体现,管理人员对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麻痹大意、走形式现象。

  此外,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不合理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维稳的效果,比如高校辅导员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安全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增加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作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力量组成部分的安全保卫人员的素质不高也影响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和效果。

  (四)个体:自我身心复杂和自保意识淡薄

  首先,大学生生源结构的多层次化,不同的学历水平、人生经历、道德水平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差异很大,这种学历层次上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其次,在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中,有的家庭环境良好,有的家庭环境困难;有的是独生子女,有的有兄弟姐妹;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这些复杂的情况也给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带来重重困难。再次,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复杂化,社会生活的压力和就业竞争的压力让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有甚者会出现大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自杀和伤害他人的行为,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违法、犯罪时往往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高超,不会被查获,存在藐视法律的心态。大学生主观地以身试法,常常酿成人生悲剧\[3\]。最后,大学生自身安保意识的淡薄也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管理效果。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家庭条件较好,有的专科班的学生,没有毕业家里可能已经为他找好了工作,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辅导员,出了问题可以有依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伤害或者事故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安全防范意识非常淡薄。当其遭遇某些挫折时,如学业困难、就业失败、情感困惑、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人际关系紧张等压力时,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缺乏必要的社会应对经验,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大量案件表明,大学生安全意识差,缺乏个人防范意识,缺乏应急策略意识,往往是受侵害或侵害他人的主要原因\[4\]。

  三、实践取向:高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高校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将社会、高校与家庭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5\]。

  (一)加强主流思想引领,打造健康校园文化

  引导大学生抵御外部不良思想的影响,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注意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增强其政治理论素养和社会分析能力,克服思想上的困惑和对社会现实的质疑,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打造一个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大学生从思想上抵制西方反动势力的蛊惑和引诱,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和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思想上克服西方反动思想对高校安全管理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改善学校后勤保障和加强周边环境建设。高校管理部门和安全部门要联合学校周边社区行政和公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设施的改善,打击违法犯罪和违规经营行为,从外部为大学生的校外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注重对高校校园内人员进行校园安全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养和普及,使高校管理人员、大学生和高校其他从业人员都能够熟知校园安全法律规范、具备高校安全法律意识。

  (二)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培育环境保护机制

  高校要加大校园网络管理力度,完善网络技术防控体系,构建应急工作机制,积极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为大学生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围绕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增强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对网络内容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筛选,保证大学生处于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并且在思想上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和现实生活,避免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合理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避免大学生在困难压力之下选择不健康的情绪宣泄方式。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大学生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环境,减少大学生因为不良的情绪宣泄造成的对社会和对自己的伤害。

  (三)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就高校而言,安全教育常态化、安保队伍专业化、法律法规制度化及评估体系科学化,可以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应突出“四全”的动态安全管理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治安管理。在高校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学生志愿者在安全管理、信息调研中的“前沿阵地”作用。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要谋求实现从校领导到部门领导再到师生员工的全覆盖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安全无小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高校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信息沟通。通过每个人的努力,维护每个人的安全,实现学校的安全,实行安全分级管理,加强毕业前的安全监管。所谓安全分级管理,其实就是要加强宿舍长、宿管员、班级干部、毕业班辅导员、系部和学院之间的信息传递。这些人员之间不论分几级,都是实行责任制,责任到人、分工明晰、考核到位,有问题及时沟通,平时也要做好信息传递,掌握每位学生的动向。尤其是学生毕业前是最不易控制的时期,只要各级管理人员都负起责任,毕业班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能做好。

  完善高校毕业生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建立高校校园安全评价体系,高校处理突发事件领导机制以及高校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人防、物防、技防”安全防范“三位一体”的新机制决定了三者缺一不可。加快大防控体系建设,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点、不留死角”的100%全方位完善的指标要求势在必行。在日常管理方面,高校关于安全管理的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尤其是针对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更应该作为重点来进行管理,用制度来作为管理的依据;在人员配备方面,毕业班辅导员要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宿舍管理人员也要进行量化考核,好的制度只有落实下去才能发挥效力,才能为高校安全管理服务。

  (四)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健全自我管理机制

  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安全素养,提高大学生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参与度。在校期间,学校要合理安排好专题讲座,利用社团积极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各类安全消防演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各院(部)要通过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各种社会招聘信息的分辨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辅导员要与毕业生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毕业生的行踪,一旦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受骗事件发生,必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通过多方位的掌控,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由此提高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大学生应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是刻意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而是提高对即将发生事情的风险进行判断和控制的能力。尤其是走出校门之后主动规避危险,需要避免单身夜行;随时联系家人或同学,告知自己的位置;打车尽量选后排座位坐;一旦发现不对劲,及时拨打110报警。大学生自身也要主动自觉增强安全管理能力,提高生命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意识等。人身保护意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在危险面前,大学生能够实施自我保护,在遭遇不法侵害的威胁时,能够理性、正确地做出判断和应对\[6\]。为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在课上教会学生必要的防身技巧。加强大学生对不法侵害人体型特征等的记忆,及时向公安保卫部门报警等防范全过程的教育。增强教育的实际效能,保障大学生掌握相关的自保本领,在遭遇人身威胁时,能够思路清晰,冷静应对,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综上所述,对高校的管理而言,安全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针对校园安全问题指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不是一所合格的学校;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7\]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高校安全管理不但包括治安环境上的平安校园,还包括教学科研中的生产和实验安全;不但包括思想文化领域的正确导向,还包括网络舆情的和谐有序。面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安全管理机制,从战略高度认识并管控网络安全与网络舆情;并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努力将安全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以校园安全文化带动高校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雾霞,李红革。高校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25.

  \[2\] 胡晓,潘申洲。新时期构建高校维稳机制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168.

  \[3\] 黄迎乒。大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5):179-181.

  \[4\] 李树刚。现代大学生安全知识\[M\]。中国出版集团,2010:106.

  \[5\] 张长安。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探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6.

  \[6\] 金忠明,葛大汇,唐安国著。东海夜话――教育与社会问题对话\[M\]。香港: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2006:56-59.

  \[7\] 刘刚。被安全的校园\[J\]。中国新闻周刊,2010(17):36.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University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New Period

  TIAN Bo

  (Wanfang Technology Institute,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400, China)

安全管理机构十篇篇8

  我省七个地市三十二个县区都分布有尾矿库,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格局,要规范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行为,提高全省尾矿库本质安全程度,持续保持我省尾矿库安全运行,就必须建立健全我省尾矿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从责任落实、监督管理、鼓励和惩罚,从政府的领导、监管人员、投资者、从业人员,多层面、多方位探索研究。下面就构建我省尾矿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尾矿库安全信息库和尾矿库预警监控系统,强化尾矿库动态监管,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查清全省尾矿库基本情况,建立尾矿库安全信息库,及时掌握尾矿库安全整治和运行状况,加强尾矿库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并清除尾矿库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落实尾矿库闭库管理工作,持续保持在役尾矿库达正常库标准:要在四等以上尾矿库开展尾矿库在线预警监测试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尾矿库运行状况预警监控水平。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全面查清全省尾矿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整治病库以上的尾矿库,督促企业整改,全面达到正常库标准;对一旦溃坝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尾矿库,应对下游影响区域内的居民区、企业实施搬迁,或实施闭库;对设计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和下游影响区域有居民区、企业、饮用水保护区、重要设施以及含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尾矿库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实施在线预警监控,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污染环境事件。

  (三)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准入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将尾矿库安全条件论证作为尾矿库选址项目的前置审批机制,严格尾矿库项目审批和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强化在建尾矿库监管,严格按程序履行审批验收手续,严格市场准八条件。凡未经“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不准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规进行建设和投产使用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厉处罚。

  (四)鼓励采用干式堆坝和尾矿资源回收再利用,制定尾矿库闭库管理保证金制度。为有效减少全省尾矿库数量,应探索研究尾矿资源回收再利用途径(如回填采空区、水泥填充料、建筑填方、制砖填充料等)和奖励办法以及尾矿库下游影响区域内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鼓励尾矿资源回收再利用补偿奖励制度,如鼓励选用干式排放法,对改用干式排放实施技术改造补贴,对每回收1立方米尾矿补贴10元等措施,促进我省尾矿资源变废为宝,实现我省矿产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降低尾矿堆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效减少全省尾矿库数量,提高全省尾矿库本质安全水平。对未能积极有效探索研究尾矿回收再利用的企业,可实施尾矿库下游影响区域内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尾矿库使用成本。

  为促进尾矿库企业加快隐患整改进度,确保尾矿库闭库治理工程和闭库后的尾矿库维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尾矿库安全整治和闭库管理保证金制度。

  (五)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减少事故损失。应急救援机制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环节,是遏制事故发生或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保证。一是各级各部门、各尾矿库企业要制定一套完善、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形成主次分明、衔接合理、内容完善的预案体系,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体系,各尾矿库企业培养现场应急救援力量,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预案演练,完善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各救援队伍的配合能力。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0293.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
下一篇: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