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篇1

  (一)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

  班级活动蕴含着班级精神文化精髓,深受班级制度文化规则的约束,而班级的行为文化规范功能主要通过班级活动来实现。当蕴含行为文化的班级活动的整体要求落实到班级全体成员的个人行为时,活动对其个人发展的影响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班级行为文化的影响下,班级成员能够不断调整其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透视目前高校学生的个人行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是规范高校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保障,它的有效建设能够促进班级成员个人行为与班级行为文化的和谐一致。

  (二)建设优秀班级的重要环节

  一个优秀班级的形成和发展在于班级成员行为与班级行为文化要求保持协调一致,形成了强烈的班级团队意识。班级活动中蕴含了班级整体行为文化和班级成员个体行为文化,当班级活动的要求和班级成员的个体行为相协调时,班级成员的整体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就能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级。在班级活动的不断开展中,班级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与此同时,班级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它们共同促进优秀班级建设。

  二、当前高校班级行为文化面临的困境

  当前,高校班级行为文化在政治行为文化、法纪行为文化、道德行为文化和学习行为文化方面面临一些困境,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意识和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一)政治行为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面覆盖,高校班级成员面临各种不良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的诱惑,这给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造成了困扰。从高校学生的现实政治行为来看,他们的意识取向和人生价值观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作为高校班级的主要成员,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但他们没有明确的标准,容易受到其不良思潮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不论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还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都或多或少表现出“物质利益至上”、“重视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等行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崇尚个人价值主义、功利主义,缺乏对国家、社会、学校和班级的责任意识等问题。他们的政治行为表现在部分学生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和评价,价值性认知水平偏低,政治参与意识淡薄。从高校学生网络政治行为来看,他们对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动因功利化等非理。网络政治行为是指高校班级成员借助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空间来实现政治参与,以试图影响政府和学校的决策及其活动的政治行为[1]。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处于渐趋稳定期,但他们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政治现象缺乏独立的评价和判断,容易受到他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同时,当前高校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局限性,他们参与的范围、层次有限,并不会对决策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此外,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一定的选择趋向,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与自身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一些政治信息,缺乏全局意识。

  (二)法纪行为出现失守

  法纪是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规则和行为准则。“无规则不成方圆”,法纪作为一种规则规范着大学生的各方面行为。然而,当前大学生对法纪的忽视,甚至无视,值得深思。首先,大学生存在法纪意识淡薄问题。他们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有限,往往表现出思想与行为的失调,无法用法律意识来有效指导现实需要。其次,大学生欠缺必要的法纪知识,法纪观念淡薄。法纪知识是法纪观念形成的基础,然而大学生法纪知识欠缺,法纪观念更无从谈起。大学生入学之前对法纪知识的学习几乎为零,大学虽然开设了“法学概论”课程,但老师的讲解只限于皮毛,学生则疲于应付,未能认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因此造成法纪意识淡薄。

  (三)道德行为存在缺失

  优良的班级行为文化应该在道德行为文化上呈现一种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班风班貌。道德行为是指大学生依据在一定班级文化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进行的道德实践。受外部社会环境诸多不良思潮、不良风气和其自身成长环境的消极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呈现低俗倾向。当前高校班级成员道德滑坡现象令人吃惊。在公共财物方面,表现出一些“低俗文化”,如“课桌文化”、“墙壁文化”等;在言行举止等基本礼貌方面,表现出不尊重老师和他人、以自我意识为主、我行我素、日常穿着不注意和说话用语失范等。

  (四)学习行为缺乏动力

  学习行为文化是班级行为文化的重点,表现为课堂学习行为、课后学习行为、考试行为三个方面。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行为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首先,存在迟到、逃课等行为,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大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一种敷衍的态度,缺乏学习目标。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上课玩手机,不听老师讲课。其次,在课后很少进行书本学习。大学生的课后时间较充足,有很多选择的空间,但他们选择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寥寥无几。再次,考试中存在作弊行为。当前大学生的功利性倾向明显,为了通过考试,往往采用一些作弊手段,投机取巧。在班级学习活动方面,其内容和形式都存在着低俗化、形式化倾向。班级活动重娱乐轻素质,娱乐文化活动多,思想性、学术性和服务性文化活动少。

  三、解决当前高校班级行为文化困境的路径

  建设班级行为文化,应该以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以政治、法纪、道德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班级活动,改变大学生不良的政治行为,建设优秀的班级行为文化。

  (一)开展政治行为文化活动,树立正确三观

  规范大学生的现实政治行为和网络政治行为,关键是适时适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将高校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弘扬集体主义价值,提高其政治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作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处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为指导,以正确思潮为取向,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要求他们以社会主流价值和行为规范约束自身。其次,把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思想教育时,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和时代观念,引导他们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进行客观理性的评判,提高其价值性认知水平和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再次,制定相应的网络政治行为规范和准则,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就网络政治行为而言,一方面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网络政治失范行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对网络政治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树立起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另一方面,班级要制定相应的网络政治行为规范和准则,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效能,从而避免非理性政治行为发生。

  (二)开展法纪行为文化活动,做到遵纪守法

  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法纪行为文化教育,将课堂教学活动与班级文化活动相结合,将法治社会的要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结合。首先,高校辅导员和教师要熟练掌握法律知识。高校辅导员和教师是大学生行为的主要指导者,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法纪观念和法纪意识培养,因此要不断学习,树立法纪意识,并以身作则。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将法律知识有效地传输给学生。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可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发生在生活中的法律事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既掌握法律知识点,又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法纪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再次,联合有关法律部门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法纪重要性的认识。可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演讲、征文比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他们学法用法的能力,自觉做到遵法、守法和护法。

  (三)开展道德行为文化活动,培养优良德行

  开展道德行为文化活动,要传承中国传统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规约,也是对高校学生个人道德行为的规范。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定期开展规范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主题班会。要以传承我国优良传统美德为目标,以社会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对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危害,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其次,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中要注重两方面结合:一是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资源结合起来;二是把高校学生志愿者的特点与高校德育建设结合起来[2]。再次,志愿者活动的空间要扩展,要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关心和扶助社会弱势群体,针对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等开展服务活动;二是服务社会,主要是参与各种大型赛事、活动的服务工作。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提升道德素养。

  (四)开展学习行为文化活动,树立良好学风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篇2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班级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班集体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在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真诚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同时,全体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得到了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其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规范班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因此,班主任应注重发掘、培植班级文化,尤其是包含学校精神文化积淀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独具特色的班级精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种措施在起始年级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一般会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陌生的师生同学关系,在带班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以下现象:下课了,学生总爱找自己的小学同学玩,从而形成不同的自发的小团体。这在某种程度上离散了班级的凝聚力;其次是不适的多门学科,初一学生由小学的两门主课,一下子猛增到中学的七门主课,容易产生手忙脚乱,失去协调与控制能力,不利于班级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再次是盲目的自信与自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心理波动大,极容易盲目自信与自卑;最后是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保持着相当权威,而进入中学,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性增强,容易错误支配自己的独立性,滋生叛逆心理。如何引导初中新生克服以上特点带来的弊端,平稳而快速的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充满生气和活力的班集体,良好的班级文化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块“磁石”。

  那么,如何在初中起始年级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文化的建设,要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视觉出发,探索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班级文化内容,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可塑性大而不稳定;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自觉的根据要求去知觉有关事情,在观察力的发展上,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有了显著地发展,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比如在布置“会说话的墙面”时,力求以个性鲜明、活泼可爱、不拘一格的形式公布学生们丰富的课余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记录他们的成长痕迹,让学生生活在充满正能量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中,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目的性和阶段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笼统的说是以建设班级文化为载体,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整体凝聚力,提高文化氛围,创造团结、竞争、有序、和谐、温馨而有爱的集体。但在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发展过程性和阶段性决定了文化在不同时期应体现不同的目的性,所有的目的以螺旋上升形式而达到最终目标。比如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并认真组织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从而开创班级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传承性和时代性

  优秀的文化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班级文化建设也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古代这些富有哲理的的思想对于今天的学生仍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到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坚持在传承、积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注重研究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特点,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四、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全员参与性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篇3

  一、以爱为流动儿童安家,重视“家文化”

  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1]。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存在方言障碍、学业负担沉重的问题,有自卑、猜疑、封闭等心理[2]。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等相关因素也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不安、焦虑、自卑、恐惧等心理,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容易在流动儿童与他人交往,特别是与同伴交往的心态中体现出来,如:不愿意与人交往,害怕与人交往[2]。对流动儿童而言,班级就是除了家以外的另一个“家”,教师和同学就是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时间最长的“家人”。将班级文化打造成“家文化”,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鉴于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所遇到的系列问题,望通过家文化建设过程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的地方,其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与灵魂。它是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学生。班级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的集合体,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由此形成的家庭观念以及家庭伦理关系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当中的言行举止。这些观念和伦理关系久而久之就积聚成为一种文化,我们谓之“家文化”。“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关怀、接纳和共生,其灵魂是爱。班级“家文化”创建的价值在于让流动儿童以及当地儿童携手融为一家,让流动儿童在这个城市、这个班级体会到家的温暖,以此更快地增强对陌生城市的适应性,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回归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怀、接纳和共生势必成为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关怀中接纳,接纳中共生。由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所引发的关怀教育就是要师生之间架起关怀的桥梁,学生彼此体验关怀的温暖。教师要切实地尊重和信赖学生。学生之间的关怀类似兄弟姐妹的关怀,渗透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当地儿童不经意间表现出的关爱也会让流动儿童有家的温暖,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如何彼此关爱,在家的氛围中浇灌并享受关爱,关怀的同时彼此接纳。家文化理念下的班级接纳不管高低贵贱、聪明愚笨,都是被无条件接纳的,这种无条件源自师生的关怀与包容。流动儿童所需要的正是家文化理念下的班级中所倡导的接纳与被接纳,家文化的接纳是双向选择,仅仅班级、城市儿童以及教师接纳了流动儿童是不行的,还需要流动儿童同样地接纳他们。彼此接纳才能在关怀与接纳中共生,共生的过程亦是彼此磨合的过程,在爱的氛围中磨合成为一家人。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进行交往、合作、协商,教师、流动儿童、当地儿童与班集体达成不离不弃的共识,彼此相互依赖,共同成长。

  二、和谐班级氛围,彰显“家文化”

  班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发展。家文化要求塑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基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让流动儿童在体验中切实获得家的感觉,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感受到家文化的熏陶与呵护。让流动儿童以及当地儿童两个群体携手融为一家,以此更快地增强流动儿童对陌生城市的适应性,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正是家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和谐班级氛围的价值所在。

  和谐的班级氛围,顾名思义,即美的班级环境、均衡协调的班级气氛和情调。班级环境和情调的塑造表现在班级物质环境、精神以及制度建设中。物质环境建设即可见的教室的装饰;制度建设即班级制定的成文的规范条例用以规范班级管理;精神建设即需要感觉的文化气氛和情调。整个和谐班级氛围是以物质环境为依托,制度为保障,在班级精神熏陶下通过班级主题活动体现的。而制度、精神以及主题活动渗透又会通过物质环境的创设展现出来,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班级家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主要表现在班魂、班名、班训、班歌等的制定及能够凝聚班级团队意识、反映班级精神的活动过程。班级精神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班级创设的氛围、形成的价值观感染和影响班级成员,是内隐的,深层次的,看不到的,部分内容则会通过物质环境建设体现出来。为流动儿童有效融入新教育而设计班级精神,需要围绕家文化这个核心进行。如将班魂确定为“相亲相爱”、“不抛弃不放弃”等等,让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能感觉到自己将要为班级兄弟姐妹承担相应的责任;班名设计,突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浓浓的兄弟情,如“爱之家”、“温馨港”、“乐之园”等,让人听了就容易产生归属感的名字;班训设计,旨在激励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为了做到对彼此的“不抛弃和不放弃”要倍加用心和努力;班歌设计,最好可以让孩子自己作“词”作“曲”,重点并非强调专业化,而是儿童共同的参与,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2.班级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守护班级兄弟姐妹,就要拥有能够守护的力量。而钢铁般意志的磨练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纪律和章法向来是良好精神风貌的保障,规章的制定通过让儿童群体自己合作制定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方式进行。此后,继续针对相应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制度文本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即主要侧重于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合作事项、彼此谦让照顾等角度拟定。更多的是从家的角度设定规章,也可看作是“家法”,但区别于常规意义上的家法。不以否定形式呈现,要以鼓励的、肯定的语气陈述规章。比如,“作为兄弟姐妹我们要彼此谦让”,而不是“同学之间不能打架斗殴”。前者所采取的形式“我们”是主体,是儿童自愿的、主动的、积极的,而非后者是规训的、被动的、消极的。语气要柔中带刚,不失语言魅力。

  3.班级主题活动

  班级活动设计体现并反映关怀、接纳和共生的意义与价值,围绕“家”、“爱”等主题展开。活动密切结合流动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流动儿童为主体,借助“在地”儿童群体帮助,帮助流动儿童重拾自信,增强对学校以及班级和学习的适应性。在活动过程中,师生真诚、平等地交往,彼此尊重与感恩。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地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能与学生平等地展开对话。比如,在“我的兄弟姐妹”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各类儿童的心理,结合平时的观察和交往,尽可能引向活动目标,渗透家的情感关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平等而自然的。对于流动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对其社会适应性而言,与当地儿童的交往更为重要。在上述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孩子描述班级成员的优缺点,回顾班级成员令大家感动的故事,讲述他们之间的生活点滴等,以此增进了解,深化情感。流动儿童与在地儿童的交往中各自取长补短,发挥优势,真诚交往、彼此关心、宽容理解,自觉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懂得微笑、倾听和赞美,体验彼此成长中的快乐。

  4.班级物质环境

  班级精神形成、制度建设及主题活动开展,除依靠无形的文化氛围感染儿童以外,还需要实体的、有形的、看得见的文化实体刺激儿童的视觉,让儿童在这种内外兼并的环境中坚定“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自然而然形成“班级是我家”、“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的价值观。物质环境的创设,以多角多区为主要形式,比如,班级精神形成中,班魂是无形的,但班名、班训和班歌都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在教室的一角,让大家除了无形氛围的体验之外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力;班级公约、章法同样以文本的形式粘贴在教室的另一角;主题活动中儿童的所感所想,以作品的形式陈列在指定区域。为了映衬家的温馨感,所用文本的色彩与形式要多样化,以体现热诚、和平的色彩为主。比如,班歌的文本可以配用音符标注,色彩尽量绚烂,班歌形式可以裁剪成为儿童心目中“家”的形象,或者是儿童认为有归属感、温暖、安心、踏实的标志物。班级活动需要流动儿童和在地儿童共同完成,教师尽量创设合作的环境和情景,以增进彼此的信任,同时也增加彼此磨合的机会。

  三、融洽教学关系,形塑“家文化”

  班级的构成要素中,儿童、教师是以主体形态出现,家长也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彼此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和谐班级氛围以及“家文化”建设的成效,为此,“家文化”建设当中,融洽的教学关系至关重要。

  1.改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一直是我们倡导的。这种和谐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以及尊重的基础上。目前,随着对内尔·诺丁斯(NoelNoddings)“关怀伦理”的关注,出现了关心视角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需要以尊重为前提,用爱去浇灌和呵护。家文化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的是家长与孩子的角色,我们一直强调尊师爱生,但更需要的是尊生爱师。“尊”与“爱”是可以兼得与并存的。不管是尊师爱生还是尊生爱师,良好的沟通必不可少。沟通强调某种预期结果的达成。为此,教师要转换角色、确定规则、放弃权威适当调整教学[4]。

  2.增进生生情感

  在中小学,同伴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Sieber[5]认为同伴之间的互助所产生的多样性学习资源获取方式,是从少数的、单一的好朋友中所不能弥补的。这就为同伴群体作用的不可替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当地儿童与流动儿童本身来自不同的环境,他们各自受不同家庭文化的熏陶,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家庭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的差异也导致他们基础素质以及性格的差异。流动儿童为此也出现了系列问题,所以,利用同伴关系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提升个体在社会、情绪性智力等方面的能力是有必要的。

  3.紧密家长和教师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教师是孩子后天成长的引路人,二者的关系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尤其在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交流与融合中作用更为明显。为此,家长与教师要相互配合,建立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首先要彼此尊重,教师对待家长要客观公正;其次是彼此信赖,教师和家长做到彼此信任,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好地了解孩子。此外,孩子了解到教师与家长的亲密关系,也会不自觉地增进对教师的信赖,这是连锁效应;最后,要求彼此联系规律化,教师可通过开家长会、主题班会、节日活动等邀请家长参与。此外教师可定期做家访,跟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过程。

  此外,家文化的建设有赖于社会、家庭、社区以及学校的配合。基于多方合作,共同营造适合儿童的生活环境,共同关注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新环境,融入新学校,融入新教育,是值得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祁丽玲。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研究。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2] 周春。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中学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张紫晨,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篇4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理念与灵魂。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笔者结合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班级文化的内涵、作用以及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的途径,旨在体现交流与借鉴之功效。现阐述如下: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文化都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班级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班级集体运转过程中创造的有关成员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从班级的物质文化看,它主要是班级集体所占有使用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客观的学习、生活环境。它是班级文化中的表层形式,是其他层次文化的存在基础。如班级中的电视、墙报、图书角、多媒体等一切物质形式的教育措施。

  从班级的制度文化看,它包含着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结构。它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有制约着精神文化,处于中间层。而最高层次的班级精神文化则是班级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关的学习、文艺、体育、卫生等的文化活动,以及思想观念的文化综合。特别是班级的思想观念文化,如班集体的价值观、信念和目标等,构成了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以上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班级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具体中则是班级集体成员的态度、行为和风格。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一经创造形成,又反过来对学生的行为起凝聚、激发、引导和控制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创造共识环境

  一个班级能否造就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班级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发挥如何,靠班主任的强制性命令与指挥是无法达到的,它必须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老师的期望、同学的激励,把学生的荣誉与班级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学习与工作。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巩固,又呼唤学生强烈的义务感与责任感,使班级内部产生出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刻苦进取的良好风气。这样一种氛围胜过任何强制命令和指挥,将学生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2、建立激励机制

  根据人的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事业心和成功欲。班级文化恰是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将学生所具有的这种事业心、成功欲转化为学生共同追求的具体的班级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精神支柱与动力,并能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将作为个体的学生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可以利用这种聚合作用,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从而建立班级内部激励动力机制。

  3、引导规范行为

  班级如同一个社会群体,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的形成,单凭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等“硬”约束是难以完全凑效的,必须凭借一种信念,经过潜移默化之后,在学生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息发生,即可得到响应,并能迅速地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无形的规范,形成有效的“软约束”。它能削弱由强制性“硬”约束所可能引起的逆反心理,从而使班级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的关系。

  4、塑造班级形象

  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定势后,必然会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态度和情感表现出来,时时处处会体现在班级外在的形象和风貌上。这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找到了依托并得到了最终的落实。

  从建设班级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把班级学生群体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若干事件的堆砌,必须深切地了解学生共同生活的班级环境(包括目标导向、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等的班级文化),了解他们在这个班内部的发展规律,通过班级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种“和谐、上进”的心理氛围,帮助和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二、建设积极班级文化的途径

  无论从班级文化的作用来看,还是从班级建设的需要来看,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关键是通过什么途径,从何处着手开展?近年来,笔者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设置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风气,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作为班主任,心中应有十分明晰的“蓝图”:从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好三年工作计划,且每一阶段又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以利于操作和实践。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奋斗目标的设置,对形成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开学初,向全体学生提出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确立个人和集体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结合校训和班级实际,明确提出自己的班训:“今日新星,明日精英”,作为学生长远目标与准则。其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一定时期的班级现状,确立短期目标,并设计班级标语和口号。(班主任工作 )如当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或成绩处于低谷时,我们的口号是“一份耕耘,有时未必一份收获,但长期耕耘,则必有收获”;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设置了“用你行动的彩笔绘出班级的灿烂,用班级的光辉引你走向美好”等等标语;面对学生的骄傲情绪和忽视学科学习基本功的现象,我们提出了“我们所知的很小很小,我们未知的很大很大”、“学习的最大敌人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知识”,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和已知的知识,应该夯实基础,踏实前进,等等。

  这些目标性很明确的标语和口号,其精神一旦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就大为改观。这些班级口号,作为班级和学生的奋斗目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和引导,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时最终实现“成人成才”的大目标。

  2、实行制度管理

  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中间层和重要保障,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在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的基础上,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每个学期初,共同讨论起草《班级公约》,提出共同遵守的几条制度和原则(每个学期各有侧重),而这些制度必须是可落实的、可操作的,并能具体量化为指标,易于学生遵循和检测,并进而落实为自觉的行动。同时,在班级中建立监督机制——检查委员会,以保证制度的正确落实。因此,有了这些制度和指标,学生行为的正确与否,就可以交给班委和学生们去评判、督促,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

  其次,班级组织结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必须着力调整完善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其中,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人人参与管理,是班级内部结构调整的核心。在推行班委竞选制之外,我在所带班级中还推行了班务公开制、值周班长制和值日班长制。同时在班委的协调和带动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利于充分展示和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负责态度,在管理他人中学会管理自己,在为集体和他人的服务中学会负责和互相协作。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3、实行民主教育管理

  以情境激发或讨论型主题班会来实行民主教育管理,即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时期的德育要求,设计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互相辩论,开展活动,统一思想,逐渐形成正确观点,从而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如: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大手大脚花钱现象严重。我开展了“我该花多少零用钱?怎样花?”的主题班会,并且邀请家长参与,请家长现身说法,谈自己工作(赚钱)养家的艰辛、责任和体会,使学生深受教育。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已见,最后达成共识。从此,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大为减少。又譬如,一段时间自己要外出开会,时间较长,于是我们开展了“当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设置了各种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模拟和表演班主任不在时自己的表现,最后集体评议,扬优去劣,使学生经受了一次行为视范的洗礼,较好地实现了自律教育。我们还开展了“废纸、环境、我”、“朋友、朋友”、“寸草心”、“心怀感激”等情境主题班会,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体现民主教育精神的主题班会,素材新颖多样,从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性强,避免了老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热情高涨,参与性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活动和讨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4、优化班级心理气氛

  班级是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把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微型社会。它由两类基本的人际关系构成: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构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开放性平等式的师生关系,随时发现并表扬赞赏学生中存在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荣誉意识和自信能力。我们采用了个别谈心、班会、书信、周记等形式,加强师生交流,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暂时遇到的困难,疏导学生一时的困惑,允许学生行为的反复,在不断的反复和督促其改进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谐的生生关系,是每个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在班级集体中,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宽容、相互尊重、互助互爱,培养起理解、宽容、尊重他人的个性品质和善于谦让的人际协调能力。在学生遇到人际矛盾时,从指导学生解决人际冲突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人手,探索养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比如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明白一些道理,或者通过心理辅导课,让学生从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如何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教益。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他人。

  5、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班级舆论是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同学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班级舆论起着一种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通过肯定和否定,鼓励和制止,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纠正错误行为,在班级内部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每一个成员表现出努力向上、争取先进的积极态度,使班级呈现蓬勃的朝气。

  利用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最丰富生动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讲评、讨论,能有力地调动起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教育效果特别好。同时,通过班级内部的考核评比的激励机制,督促、鼓励学生不断上进,“见贤思齐”。这些考核评比必须全方位地涵盖德、智、体和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校每学年配合德育和教学工作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和倡导良好的班级舆论的最佳契机,因此,每次活动做好活动前的动员、活动时的组织、活动后的点评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在班级中还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包括: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竞赛、象征性赛跑、“未来之星”、学科擂台、单项先进评比等项内容,比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在各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从而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同时,由值日班长每天一小结,值周班长每周一大结,每月一阶段考核,及时反馈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创建健康文明的班级舆论,造就“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貌。

  6、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卫生环境,电视、投影等教学设施,张贴在四周墙壁上的标语,学习园地、用于评比竞赛的各种图表、班级公约和班务栏等,以及班级集体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奖状等。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篇5

  【关键词】 学生干部 班级文化 作用

  学生干部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一个班级独特的群体精神,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班级形象,丰富班级内涵,凸显班级特色。

  1. 班级文化的含义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2. 班级文化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导向作用

  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2.2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

  2.3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的规范作用就是约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尽管制度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但它的约束作用是硬性的且是不全面的,而道德规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和全面的约束,也是能赢得学生人心的约束。

  2.4激励作用

  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的干劲就士气冲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

  3. 学生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既然班级文化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学生干部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又该如何来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着手:

  3.1着力建设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1.1精心设计优秀的班徽、班训、班歌。班徽、班训、班歌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它们的过程中,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3.1.2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班风。班风是班级道德面貌和作风的集中表现,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教育情境的重要表现,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班风对班级的各种消极因素都会有一种无形的同化作用,使那些少数人的自私的、破坏集体纪律、影响集体团结和荣誉等不道德的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教化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和反对那些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3.1.3积极建立严格的班级量化考核制度。量化管理制度是目前在企业、事业、学校的管理中普遍实施的行之有效的一种管理制度。学生干部应该引导同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3.2大力弘扬班级文化,增强班级文化认同感

  首先,要培养同学们对学生干部的认同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得到同学的认同,从而使自己像磁场般紧紧地把同学们凝聚在周围,就需要对同学们付出全心全意的爱。这既是战友之爱,又是同窗之爱,更是益友之爱;其次,培养同学们对班级的认同感——班级精神熏染下的学生发展。班级精神的建立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把班级精神转化为全体同学的自觉实践,做到班级精神人格化,即让班级精神的作用能潜移默化在每个同学身上,从而为我们的教育建立起具有实际效用的载体,把我们的教育变成以学生为本的自觉行动。

  3.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3.3.1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拥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学生干部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在长期的领导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独特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等。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干部来说非常重要 。

  3.3.2学习成绩优异,在学习上起到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学生,然后才是一名干部。学习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天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们学习成绩不好 ,那其余的都是空谈;学习好才有威望,学习好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同学们,学习好才能更好的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3.3.3学生干部要在班级各项工作、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干部是同学中的骨干和带头人,发挥带领引导作用,也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更是自愿为同学服务的积极分子。学校和老师要求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校规校纪严格禁止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在学习、劳动、纪律、活动等方面都成为模范,做得比别人好,令人敬佩。

  3.4自觉培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奉献精神

  3.4.1学生干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自正式成为一名学生干部的那一刻起,就表明我们就已经对同学们许下了庄严地承诺,所以我们必需得兑现自己的诺言。 “在其位,谋其政,思其责,解其困,担其压。”做事的最低标准要让自己满意,最高标准让别人感动。我们一定要担当起职务所带来的责任与使命,因为这就是我们学生干部光荣原因。

  3.4.2学生干部代表着最广大同学们的根本利益。学生干部应树立以服务为荣的思想,有吃苦耐劳精神,急同学之所急,帮同学之所需。时时为大家着想,力所能及地为同学排忧解难,满腔热情地为班集体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同学们谋取利益。就我而言,我一直都铭记着这份使命。

  班级文化的建设,班主任和学生干部是关键,学生是主角。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这些做法还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学生干部只有抓住重点,讲究艺术,才能管理好班级,从而带领班集体朝着健康向上的目标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富贵,杨立安,试论学生干部在班级中的表率作用,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研究,1999(3):32~34.

  [2] 温小强,大学生干部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研究,1999(3):38~39.

  [3] 苏兴仁,地方高校大学文化浅谈[A],教育探索,2011(3)。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0721.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最新训练计划方案
下一篇:宣传活动方案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