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篇1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已经暴露出了普遍的职业道德问题。从公司的治理角度来说,对于会计的管理,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做外部环境,还需要公司对会计的关爱与约束,加强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内部环境,里外相结合,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好会计职员。

  1.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各种各样的职业也日趋细化,各种细化的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行业才能完成一条产业链条,人们的工作联系便日益紧密,因而就产生了各种职业利益冲突。对于职业利益冲突来说,因为有利益的争端,故职业人和外界的关系便复杂化;因为有利益的争端,故为了有效地来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必须要调整职业人利益和本职业及其他职业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对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所有相关行为,以及对其应该担负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进行有效规范和引导,来求得整体的认同和一致性,职业道德便是职业人所应认同和执行的一种有效规范和引导。

  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来说,职业道德则是指其在会计职业的相关活动中,体现了会计的职业特征的,应该遵循的会计职业关系及其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2.公司治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人治远比治人重要。由于会计信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在诸多经济信息中的作用明显,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故当经济利益与职业道德规范冲突时,如果企业对会计人员缺乏有效地监督和引导,势必会让部分会计职员出现某种程度的道德失范问题。近年来由会计引发的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国家审计署于2010年6月4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0年5月30日,会计师事务所总共为2085家业已上市的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1933份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7份无保留带强调事项段意见审计报告,41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2份保留带强调事项段意见审计报告,22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共152份,占7.3%,,可见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其次假账盛行,腐败盛行,以各种名目做的收入、利润、成本、效益的假账,被瞒天过海中饱各关联人员和会计的私囊,以至于企业管理者防不胜防,会计管理疲软无力,导致企业绩效不前。

  二。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

  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是统一的,和谐的关系。

  1.什么是伦理道德

  《说文解字》中关于“伦理”的解释:“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伦的本义为“关系”或“条理”,展开则有类别、顺序和辈分等含义,后世则引申为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自然之间的广泛的利益关系。理的本义为玉石上的纹理,展开则有治玉、治理、道理和条理等含义,后世引申为道理、原则和规则等。伦理具有“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秩序,合乎一定的条理规则”的意义。顾名思义,伦理道德则是具有“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一定的条理规则的,符合一定的社会秩序的道德品性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涵义。

  2.伦理道德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讲究“慎独”。

  即是指在一个人的时候,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况下能依据道德标准行事,也能坚守道德准则。所谓“暗室不欺心”,即便不被人发现,也不做坏事。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拥有“慎独”的伦理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会计职业的道德原则,遵守会计职业的行为规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素养,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儒家讲究“无信则不立”。诚信对于任何职业人都需要,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受到的金钱诱惑更大,若能够诚实守信的对待经济问题,则能体现出自身尊严和职业道德境界的问题。

  三、完善新的伦理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1、市场经济整体的道德环境建设

  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的压力来自全社会的各个层面,绝不是一家公司或者单纯的会计业界可以完成的。

  1.1重视全社会的道德氛围

  净化会计的职业道德环境首先要依赖于各界的支持和协调,要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和一个健全的法治治理环境。中小学教学、会计专业的专门法学习、文化宣传、主流媒体和现代媒体的舆论造势,都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感染力和渗透力。一个社会对于伦理道德的坚守和对职业操守的肯定,能影响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广泛宣传,能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使命感、责任心和荣誉感以及耻辱感

  1.2完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

  有约束力的职业规范,才可能规范的约束职业行为。

  法律可以对会计人员产生威慑作用,目前我国关于会计违法犯罪的条文,比较全面,但是健全的法律条文之外,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才会让会计人员因为惧怕法律的惩罚而不敢轻易尝试制造假账、贪污公款或者挪用公款等行为。反过来法律又可以保护遵守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良好的法律环境无疑是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有完善的评估机制才能更好的全面的评价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如果说法律的约束作用是“硬”作用,那么道德规范的评估作用则是“软”作用。所谓软硬兼施,评估可以从职业道德评价、敬业精神、责任心、合作性、工作认真态度等多方面,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来评价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从而鼓励和引导会计人员规范其道德行为,自觉的向职业操守靠拢。

  2.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

  2.1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爱护

  要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遵循企业伦理和商业道德统一的原则,建立起企业伦理观。有理性的企业会创造出合乎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其价值观能适用于所有员工和部门,正因为其对于所有员工的适用性,就必然是考虑了员工的正当利益的,明确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价值观。对于会计人员,在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职位,受到金钱的诱惑最大,所以企业要从细处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个人在公司的福利、前途明朗;公司树立起双赢观点,让会计职员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分惠于他们,让他们不需要依靠违背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而获得可观报酬,从根本上感受到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贴

  2.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赏罚机制

  公司需要赏罚分明。道德规范的施行,必须要有赏罚机制,如果一锅水端平,认真遵守职业操守的会计人员与不遵守职业操守的人员无赏无罚,就意味公司对任何行为都没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势必会前者冷心,后者安心,不利于引导其自觉向往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赏”是一种鼓励,“罚”则意味着批判,利于会计人员趋善避恶。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篇2

  一、创建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同时开展诚信教育

  每个学校都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而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的理念上要坚持诚信的理念。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仅仅要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而所谓的真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着人们要遵守诚信的原则。所以,学校在建设时,要从内到外加强学校的诚信建设,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中,要坚决的打击各种不诚信的现象,使大学生在一个诚信的环境中积极、健康的成长。学校的诚信教育不能只停在对学生的一般鼓励之中,而是要以学校的诚信和教师的诚信为榜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拥有诚信的理念。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地方,既然是教书育人,那就一定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要做到教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技能,又要做到教授给学生一定的道德教育,同时一定要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重知识轻素养,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拥有良好的道德,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道德的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最多的是学科教育,在不同的学科教育中,应该渗透诚信教育后者把诚信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更好地、更多的接受诚信教育。同时学校教育也可以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不同的活动,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去教导、去鼓励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教育。而且诚信教育还可以与犀利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对一些缺乏诚信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

  二、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德育为先”,同时要对这一内容进行实时的考核,对学生的不守信用的行为要及时的进行一定的惩罚;对学生的守信用的行为要及时的进行一定的奖励,在学生中树立较好地诚信榜样,进行大力的宣传。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许多的高校都对学生个人建立了一个档案,里面有着学生的诚信记录,记录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各方面的表现,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在2006年,我国中央带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息,而且把这样的档案实际运行到现实生活中,这样可以把助学贷款的信息记录在档案之中,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信用进行及时的记录,如果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及时的归还,这样就会在档案中留下一个污点。这样就能更好地对大学生的诚信进行及时的监督。如果发现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就要进行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罚,这样就能更好的维护诚信制度的威信,使得整个社会中都洋溢着诚信的氛围,同时能对大学生守诚信起到一个较好地导向。

  三、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不懈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我国的众多高校都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都停留在惩罚的层面,对考试作弊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做到杀鸡儆猴,在对学生的威胁之下来适时地减少考试作弊现象出现的频率。但这样的措施并没有取得多么大的成果,考试作弊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放眼于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不仅仅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还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约束的条例之中。这样的方式已经被证实为非常有效,这样学生能自己进行更好地约束,学生能够更好地做到诚信。如果在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上,能够让大学生自己作为一个主人,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提高诚信意识,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诚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地遵守社会制度的意识。所以,从美国的成功的案例来看,无疑美国的诚信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较好的诚信,同时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诚信氛围,这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教育,从而使得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能提高诚信观念。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各个方面进行共同的努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作者:陈小娜 单位:保定学院

  一、大学生诚信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考试作弊事件频发,近年来,由于一些招聘单位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证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考证热”在大学生中普遍流行,例如计算机等级证、英语四六级证、会计证、普通话证、教师资格证等。这些证件的获得都要通过严格的考试。然而有很多人不想付出努力,在考试中找“”替考,作弊,甚至购买答案;还有人自己做“”去替别人考试,严重影响了考风、考纪。对此,各个高校都采取了多项措施加以制止,而且还推行“诚信考场”的举措,让参加考试的学生签署“考试承诺书”,承诺遵守诚信考试的相关纪律。尽管高校不断采取新措施遏制作弊现象,但总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想尽办法通过录音笔等电子设备或夹带纸条等手段,违反考试纪律。

  (二)恶意拖欠学费现象逐年增多,高校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它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各种资源,因此,按时交纳学费是在校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然而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不按时交纳学费的现象逐年增多。恶意拖欠学费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自称家庭困难,甚至提供虚假证明,不交学费,却将交学费的钱用于个人的高档消费;有的学生认为“同样在一所学校一个班集体里学习,所谓的贫困生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都可以减免,而我们也并不富裕,推迟几天交纳也在情理之中吧”,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欠着;每年新生报到时,一些老生公然在学生收费处劝说新生先拿学费炒股做生意,赚了钱再交学费;一些学生拿父母给的学费上网,整天泡在网吧,沉溺于网络游戏;还有人宣称“钱只有这么点,交了学费,怎么和女朋友过日子,只能先欠着学费,然后找工作挣钱,再交学费”。这些荒谬的理由在高校大学生中却真实地存在着。

  (三)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屡见不鲜,国家助学贷款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帮助,为他们圆大学梦带来了希望。可是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却不一定能够落实好,部分大学生在享受完国家的帮助之后,就把还贷的事情抛于脑后,到了还钱的日子却不见了踪影。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还贷意识淡薄,有些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在申请时纯属跟风随大流,到还本付息时就不主动了;有些学生认为贷款是国家出的钱不用白不用,能拖尽量拖,国家不会把你怎样;有些毕业生称因毕业后工作没着落或者不稳定,收入不多,没能力还贷。鉴于以上原因,使得原本建立在大学生诚信意识之上的助学贷款,却最终由于其诚信意识的淡薄以及相应法律机制的缺失而状况百出。

  (四)毕业求职时履历表、自荐书内容不实,在参加招聘时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有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履历表中掺入大量水分,甚至涂改成绩单上的成绩,伪造各种奖状、证件、证书。在招聘会上有时会发现同一个毕业班里有几个同学同时担任相同职务,且人人都会有一大堆证书。有很多学生为了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往往会同时签约几家招聘单位,最终失信于人,也给这些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凡此种种,导致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诚信问题产生怀疑,同时也对其所在高校的社会可信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网络诚信缺失,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失去自我,导致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网络世界也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所有信息都可以在这里自由传播,网络成为了人们的信息交流平台,各种不良信息也乘机而入,腐蚀人们的思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诈骗、撒谎等丑恶的现象层出不穷,对于道德观念淡薄的人来说,很容易受到其影响,甚至会走向犯罪的深渊。

  (六)恋爱动机不纯,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是一件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对待感情的态度应该是认真的,但是也有一些人缺乏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他们不是为了寻觅知音,而是在恋爱从众心理的趋使下找对象,当看到别人谈恋爱时,自己也不甘示弱,不论结果怎样,先找一个再说,对感情极不负责任,把感情当作游戏,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有的人谈恋爱只注重美貌、金钱等外在因素,却忽略最为重要的内在美;有的学生崇尚爱情至上,认为没有爱情生活就没意思等。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作为90后大学生,虽然思维比较活跃,思想比较开放,但对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涉世不深,自律能力也不是很强,很容易将自己接触到和听说的一些消极现象作为当前社会的本质表现,在面对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反而对于一些不良行为抱着尝试的态度,以至于随波逐流,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这样一来,就会使自己慢慢陷入不讲诚信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在外面吃亏,从小教育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善于真真假假,而对于孩子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诚信行为却不以为然,以为都是小事,不用太过重视,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期下来,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父母自身就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行为,他们的言传身教也会引起大学生诚信认识的偏差。另外,还有一些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学校,忽略了自身对孩子的诚信道德教育,为孩子的诚信道德缺失留下了空间。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传统道德教育的最大误区表现为道德知识传授多,轻视道德情感和道德主体性培养,造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时效性低。学校一直以来都以应试教育为主,主要是以考试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而轻道德评价。虽然全国的高校都把思想政治教育课放在重要的位置,但往往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有一些学校在考试前宣传诚信,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提高国民的诚信道德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许多人行为的内在动因。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企业竞争中的不择手段等现象就会层出不穷。近年来,“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造假门”……多个领域都出现了诚信危机,诚信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难免会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五)相应的惩罚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是在言传身教中靠着自觉性去继承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不同程度地欠缺诚信道德建设所需的制度保障,同时,对不守信者也缺乏健全而有力的惩罚机制,致使不诚信现象越来越多。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现实需求。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协同推进。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

  (一)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首先要从培养其诚信意识入手,使其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自省、自警、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诚信问题并加以改正。

  (二)在大学校园中营造诚信氛围,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的校园里积极开展一些倡导诚实守信的活动,如提倡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贷款、诚信做人、诚信交友、诚信就业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诚信,学习诚信,践行诚信。

  (三)家长和教师要为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和学会做人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应该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大学生诚信交往、诚信办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增强诚信意识,提升诚信修养,学会诚信做人。通过在以上两个场所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自觉践行诚信。

  (四)成立大学生诚信评估组织,首先,要明确评估的要素,可以正直、守信、友善、诚实等优秀道德品质为内容。其次,要明确评估的标准,把最能体现和反应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具体事件作为标准。再次,寻找有助于进行诚信度测评的途径。例如,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小组评估、教师评估以及学校评估等途径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诚信度,从而激励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培养诚信意识,将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五)设立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通过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引起大学生对于诚信品质的高度重视,把那些不诚信的行为记录在学生档案里,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惩戒,使其能够铭记教训。对于那些在各个方面都诚实守信的行为也记录在学生档案之中,为其大学生活留下一份珍贵的资产,激励他们将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从学校延伸到工作单位以及社会中。

  (六)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管理,网络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国家和政府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规范网络行为,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制止网络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为了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和交流,使网络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有力工具,高校可以建设一些主题教育网页或网站,设立有关诚信教育的论坛,举办有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活动(如辩论赛,主题班会)等。从实践着手,让大学生了解网络诚信的重要性,从而文明上网,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促进网络诚信教育的发展。

  (七)大力宣传诚信,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这一环境对个人道德水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在社会中大力宣传诚信道德的重要性,鼓励社会成员之间诚信交往。政府也要把诚信作为办事原则之一,以诚待人。同时还要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高社会成员对诚信道德的认同感,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大环境。

  诚信是人类社会永恒而又常新的道德话题,诚信绝不仅是当社会出现诚信缺失时才凸显其重要意义,而是在任何条件下,在为人处世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总之,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者:王慧燕 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

  1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1.1拖欠学费、套取贷款

  据调查,除了部分学生确因贫困无力缴纳学费外,大部分学生是恶意拖欠学费。有的拿学费谈恋爱;有的拿学费租房子;有的拿学费穿名牌、买手机、买电脑、出入高消费场所;有的把学费拿去炒股或者开店创业;有的干脆把学费存在银行欠一天算一天……总之,将家长给予的学费乱花,也无视缴纳学费的义务。近年来,国家为支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行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政策,无需抵押。但部分大学生弄假资料套取助学贷款,并在毕业后拖欠不还,让银行收贷成为一大难题。

  1.3竞选求职,弄虚作假

  有的大学生或因利益驱使,或因爱慕虚荣,盲目地去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甚至不惜采用送礼请客的手段,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大学生走形式主义比官场中有过之而无不及。针对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象,有的大学生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在简历大量“注水”,涂改成绩、夸大事实、虚构经历的案例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一家单位在一所学校进行人才招聘时,该校同一届毕业生中竟同时出现了10多个学生会主席的现象,是否真实可想而知。有的学生甚至伪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来达到自己的求职目的。

  2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我国的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中,既有孔老夫子“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的诚信思想,又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格言古训,历史积淀中的不积极的因素左右摇摆着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道德和诚信教育监督体系不健全,诚信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从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到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使得整个社会诚信问题不容乐观。随着入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不分取舍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社会环境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潜移默化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人生价值观念,也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2.2家庭背景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家长对子女宠爱有加,尽量满足子女的需求,忽视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不敢让他们去经历磨难与风雨,从而助长了孩子们的不良习气;有的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的道德养成教育;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自身诚信的缺陷,甚至帮着孩子撒谎开脱责任。这样,当孩子面临诚信的考研时,往往为图一时之快或眼前小利作出错误的选择。

  2.3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践效果的检验

  十八大以来,在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上,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法未有大的转变,仍以灌输、说教为主,使诚信教育空洞无物,流于形式,忽视实践教育,难以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验到诚信的本质!以“完成任务“式的形式主义教育很难结出真正的诚信果实。此外,高校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和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某些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行为,比如高校的某些奖项提前内定、抄袭他人科研成果,甚至雇用学生撰写论文等,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有着不良的示范作用。同时,诚信机制尚未引入高校及大学生群体,也使得大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3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2013年3月,在访问俄罗斯时,提出了“鞋子合不合适,穿了才知道”的“鞋子论”“,鞋子论”鼓励人们要诚信,不自欺欺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出现的各类大学生诚信危机,高校应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强诚信思想的传输和培养,在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活动开展及诚信制度建设等工作中积极思考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对策。

  3.1改进“两课”教学方法

  “两课”在高校中一般都充当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首先,要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改革发展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状况,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有效引导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要拓展和充实“两课”教学的时代内容,将“美丽中国”“、深入改革开放”“、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容融入其中,积极推进情景教学,在创设的情景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和养成诚信行为。

  3.2营造潜移默化的诚信氛围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时时事事讲诚信,做好表率和楷模,使学生耳濡目染中树立诚信意识。高校对于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做到坚决的执行,对学生违纪要严格按制度公平公正地处理,培育高校诚信管理和诚信教育的良好环境。其次,开展以“诚信”为主题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主题宣传橱窗、征文、演讲、辩论、职场模拟等,营造全校上下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开展社会调查。以诚信传播者的高度来转化学生角色,通过对社会诚信观的调查、座谈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关注诚信、解析诚信、传播诚信,随时随地地贯彻诚信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将诚信体现在言语和行动中。

  3.3建立新时期现代诚信制度

  诚信作为一种规范的社会行为,光靠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合理的诚信制度来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诚信管理制度,必须与国际化接轨,首先,高校可以设立大学生网上信用档案,内容应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情况、学习与工作经历,思想品德情况,学习表现情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学校意见等,对涉及学生诚信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社会的诚信制度相衔接。再次,鼓励学生签署诚信承诺书,以约束学生的非诚信行为,对各种有违诚信的行为及时归纳总结与反馈,把诚信记录与奖惩、贷款、就业、创业挂钩,使学生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慢慢形成稳定持久的诚信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最后,确保诚信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大学毕业后后随学生档案一并交与用人单位,使其诚信记录能有效地延伸到社会。

  作者:易红梅 单位:潇湘职业学院

  第四篇

  一、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大学生普遍低下的诚信现状

  会计专业大学生将来的专业工作要求其必须具备较高的诚信素养才能保障所提供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资本市场与会计工作是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应对挑战。“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目前大学生整体偏低的诚信现状不能满足会计行业诚信标准的需求,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提升学生诚信水平的工作任务迫在眉睫。

  2.有利于会计人员及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问题的有效解决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虽然已经离我们日渐远去,但当时虚假的会计信息铺天盖地,证券市场更是虚假现象严重;1993年国内出现了严重的会计造假案件导致了会计行业危机;2002年的财务欺诈导致的经济大幅度下滑等等无不时刻为我们敲响着警钟,以上种种无一不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现实要求我们每个会计工作人员都应坚守自己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从行业规范角度必须将虚假会计信息剔除,而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来讲,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才能为会计诚信危机的解决提供牢靠的保障。

  二、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方法

  1.科学地设置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

  重新引入基础道德教育和基础法律教育,弥补应试教育带来的道德缺失问题,并进一步把专业技能培养与诚信教育有效地结合。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院校来说,必须要把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从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课程的设置体系来看,基本都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法规等基础理论课程完成的,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有成形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也完全不能满足专业对学生诚信的要求。从会计专业学习角度分析,学生会在大学四年完成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这些专业门类都有不同的专业侧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以基础道德诚信教育、基础法律教育为切入点,增加设立会计伦理课程完善专业基础诚信教育;在专业课学习逐步深入的前提下开展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门类的专业侧重开设高级诚信课程,并藉以将诚信知识更进一步地教授给学生,并使之有效地指导学生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的诚信操守问题。

  2.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和诚信水平

  目前,高校专业教师的基本学历水平都在硕士研究生以上,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这些优点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走入社会去接触真正的会计实务工作,导致其所拥有的知识永远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能通过会计实务的操作得到完善和提升,导致专业教师的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较低。也正是这种缺失导致了基础专业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可能,最终会计诚信教育工作就注定了诚信理论脱离诚信实际的结果。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使其理论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完善,使得专业教师明确专业知识的实用点和诚信需求点,确保在专业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具备师者资质,更好地完成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

  3.开展多样性的诚信教育工作

  在传统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专业诚信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通过课堂理论传授的方式完成的,而这种传统的诚信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需求。在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应该在基础诚信教育、专业诚信教育的基础之上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诚信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做到走出课堂走入实践中去。在这样一个走出、走入的过程中,完成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完成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专业诚信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

  4.建立完善的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档案监管体系

  (1)要全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会计专业由于其专业及行业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标准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从事专业教育的高校应该全面开展大学生诚信度档案工作,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诚信水平的客观监督,以保障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诚信档案中的诚信记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学生思想中的不诚信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

  (2)要建立专门的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制度性管理。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可以由学院主导,以专业系别为基础单位在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由具体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诚信表现、作业中学术抄袭诚信表现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还需要在学生中建立学生诚信评价小组,配合辅导员老师一起完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对诚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高校要确保诚信档案进入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中,成为考评学生是否具备从业条件的主要参考标准,让诚信档案无论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还是在从业过程中都能够发挥实际作用,让企业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范雅红 赵婧一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第五篇

  一、守时诚信基本状况

  守时便是遵守诺言,准时到达约定地点,没有任何理由或借口,并时时都要做到。即使自己因为某些特殊事由不得不爽约,也应该提前告知对方,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愧疚。守时是一种道德素质,现代生活节奏之快,更需要人们提高自身的时间观念。守时,原本是人们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但是,不守时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表面上它只是一件小事,但它代表了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准则。守时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大学生踏入社会参与工作后展现自我能力的重要素质,是社会对各岗位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之一。假设你是一个正寻求就业岗位的应聘者,此时有用人单位向你发出邀请,通知本人于规定时间参与面试,不巧你因故迟到了,那么不论你拥有何种理由,都会被看作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即缺乏职业道德规范能力,会给面试人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守时是纪律要素中最基础的一个方面,无论上下班、应聘、约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完全做到守时的有59人,大部分符合守时诚信的有28人,表明93.5%的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守时或大部分时候会遵守承诺,部分守时或完全不守时的大学生仅有6人,表明6.5%的同学有时能够做到守时或少部分时候会准时到达约定地点。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守时诚信状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守时的重要性,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交往中严格遵守。守时作为诚信的基点,人际交往的首要内容,需要被大学生内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标准,更应该成为引导每个大学生日常行动的指南。一个守时的大学生,不断发挥着自己先进青年的积极作用,不仅为社会其他群体树立了一个诚信的标杆,在学习、人际交往中也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更会得到他人尊重的目光,为今后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因此,当代大学生要保持目前守时诚信状态较好的现状,在校学习及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后,都应该继续发扬守时品质。

  二、借款诚信基本状况

  助学贷款、房贷、车贷等名词已经成为各个群体的生存之计,在借钱与还钱这一问题上,人们在行动上的反应却有诚信、自私的不同表现。一些大学生面临经济困难时,需要向同学借钱,当坎坷过后,更应该及时归还所借钱财,因为大部分同学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向其追回借款。但如果同学急需这笔欠款周转生活或用于其他事项,别人的善良之举却给自己造成了麻烦,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时更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因为借钱还钱之事而伤害同学感情的事情常常发生,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坚决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向他人借款时能够完全做到及时归还的有72人,大部分符合借款诚信的有19人,部分符合的大学生仅有2人。77.4%的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及时还钱,20.4%的人大部分时候会及时还钱,2.2%的同学有时会及时还钱。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借款诚信状况比较好。没有出现无法做到及时归还借款的同学,而且选择大部分符合和完全符合借款诚信的人数之和占97.8%,这是个很高的数值,这些都表明较多同学都能正确地意识到归还他人钱财的必要性。因此,大学生在完善自身诚信修养的过程中,要保持借款诚信发展的良好趋势,继续发扬诚信优良作风,努力做到无外部监督条件下自觉遵循诚信原则。

  三、考试诚信基本状况

  考试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业成绩、理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努力学习,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考试作弊成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种典型表现,而且当前高校中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参考内容,评价结果不但与评奖评优各项内容存在直接联系,甚至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做出一些不诚信行为。在各类考试现场,一些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不择手段,置考纲考纪于不顾,肆意作弊,更有胆大的学生冒着被开除学籍的危险找人替考。虽然各高校反复强调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及其违反后果的严重性,但考试作弊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在对考试作弊问题的回答中,大学生中能够做到从来不作弊的有41人,大部分符合考试诚信的有33人,部分符合的大学生有12人,少部分符合考试诚信的有7人。44.1%的大学生考试时能够做到完全诚信,35.5%的同学大部分时候会严格遵守考试纪律,12.9%的大学生有时会出现作弊行为,7.5%的同学少部分时候会遵守考试纪律。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考试诚信状况比较差。少部分符合考试诚信的大学生比例很高,而且是所有答案中选择少部分符合的最高值,这说明考试作弊现在比较普遍,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诚信品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四、论文写作诚信基本状况

  学业论文与考试的重要程度不相上下,两者都是一个大学生对自己在校期间学有所长的事实证明。在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方面,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给同学布置论文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大学校园中的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现象,却与老师的良苦用心相悖。互联网的完善与普及,更为论文的抄袭提供了便利,论文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端正的学术氛围,使得高校的学风弱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对作业、论文抄袭问题的回答中,论文完全由自己独立完成的有30人,大部分符合论文写作诚信的有37人,部分符合的大学生有19人,少部分符合论文写作诚信的有7人。32.3%的大学生能够做到独立完成论文写作,39.8%的同学大部分时候会做到论文写作诚信,20.4%的大学生有时会出现论文抄袭的行为,7.5%的同学少部分时候会独立完成论文写作。从总体上看,从大学生论文写作诚信状况比较差。选择少部分符合与部分符合的大学生人数之和为27.9%,是一个很高的数值,并且是所有答案中选择少部分符合的最高值,这说明论文抄袭现象现在比较普遍,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诚信品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将继续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如果他们在起始阶段没能树立起正确的论文诚信品质,必然会对日后的学术研究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论文写作诚信缺失现象的蔓延,不仅亵渎了神圣的学术殿堂,也侵蚀着优秀的学术群体,将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容轻视。

  五、求职资料诚信基本状况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数量有所增加,导致每年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一部分就是应届及往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资料中也涉及诚信问题,诚信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前途,更关系到高校的良好信誉。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走访人才市场或在网上填写简历后进行投递。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信行为,尤其是求职资料的弄虚作假。许多用人单位主要通过个人资料来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以进一步决定是否提供面试机会,一些大学生便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如伪造资历证书、涂改成绩等。一旦被用人单位查出个人资料中存在着虚假信息,便会与大学生解除合约关系,取消在高校的招聘名额,这将会对高校的良好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制作个人资料时能够完全做到实事求是的有54人,大部分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有35人,部分符合的大学生有3人,少部分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仅有1人。58.1%的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诚实填写个人资料的基本信息,37.6%的同学大部分时候会做出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行为,3.2%的大学生有时会诚实填写求职资料,1.1%的同学少部分时候会如实填写基本信息。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求职资料状况比较好。95.7%的大学生完全符合或大部分符合求职资料诚信的基本要求,这表明较多同学能够诚实地填写个人资料基本信息,不添加虚假成分,这是对自己、学校及用人单位的负责。每一个大学生都无法回避就业问题,一张虚假简历,一本伪造证书,害人终将害己。求职资料失信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大学生诚信的良好形象,对大学生日后进入职业生涯的影响极为不利。

  六、结论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守时诚信、借款诚信、求职资料诚信方面表现比较好,在考试诚信和论文写作诚信中的表现比较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要协调一致,增强诚信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并使社会各领域明确自身责任与任务,在完善大学生群体诚信道德教育这个过程中切实履行职责。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一个高文化素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诚信状况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走向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岗位时,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诚信素质的高低,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想要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全社会各领域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善于抓住时机,有效转变失信行为存在的肥沃土壤。诚信问题是在社会发展变化中应运而生的,必然会在不断发展中得到消化和解决。虽然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但大学的整体氛围是比较好的,全社会应站在相对高度统筹规划,实现诚信教育的实用化、社会化。

  作者:刘晓黎 邵秋男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六篇

  1目前诚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道德行为是由内而外的,但同时也需要他律,即需要他人的监督和利益的制衡。这就要求担负着育人功能的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诚信教育机制,以评估学生的诚信状况,衡量学生的诚信行为,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诚信教育的具体方案,最终形成促进学生诚信品德养成的长效机制。目前,我们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这样的长效机制,这就导致诚信日渐失去了其本应在学生言行中所具有的内在约束力。此外,当代大学生不守信的成本较低也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不守信者往往并未得到相应的处罚,或者还能从自身的不良行为中获得某种利益,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对诚信原则的突破。

  2改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2.1努力加强诚信观教育

  首先,要创新教育模式。目前诚信教育的手段与方法还比较单一。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主要接受单向的道德知识灌输,缺乏情感的体验与意志品质的锻炼。这样的诚信道德教育模式与培养人的自主性之间是相背离的。在教育手段与方法上应重视引导与内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加强对诚信的自我认知。其次,须完善诚信理念。人们对诚信道德的信念,对诚信价值的信仰以及形成积极的诚信意识,不可能仅仅由道德自律来实现,需要一定的他律力量。在现代法治社会,诚信不只是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求,而已成为了一种法律上的义务,这就要求诚信教育在内容上不应只是强调道德诚信,而应转向道德与法律诚信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最终形成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并重的诚信理念。最后,应提倡以人为本。只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个体发展的失衡。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努力引导学生思考与体会诚信的重要性,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认知与自觉情感,最终实现知行统一。

  2.2积极营造校园诚信环境

  首先,以诚立校,以诚立教,为校园诚信环境奠定基础。学校应具有诚信之誉,教师应具备诚信之德。高校须严格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教师要做以诚立身的表率,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以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其次,优化诚信文化的载体,实现环境育人。应从建设诚信文化的要求出发,积极打造人性化的校园环境,例如设计诚信教育主题宣传栏,在校园内公共场所设置名言警句,利用新媒体等手段进行诚信教育宣传,以形成浓厚的校园诚信文化氛围。最后,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

  2.3逐步完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提高,应辅之相应的评价制度。诚信评价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体化,增强诚信情感和诚信体验,以有效调控自身行为。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载与评价,并据评价情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使诚信教育的实施更具针对性,避免流于形式,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二,建立诚信档案。以诚信档案的形式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形成约束,促使学生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诚信档案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延伸至社会,使诚信成为学生树立自身未来形象的重要标准。第三,健全诚信奖惩机制。将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与推优入党、奖助贷评定、优秀奖项评选、综合素质测评等事项挂钩,把诚信状况作为评选的重要参考标准。并针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相应惩罚,加大失信成本,以起到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作用,引导学生能够养成以诚信规则约束自身行为的习惯。

  3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其个人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应改善诚信教育的方式与内容,通过建立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

  作者:陈璐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第七篇

  1交通职业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1.1理论研究上,力度不够

  从现有的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的文献来看,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对诚信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方法,还是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推广模式等的研究都还不足,不够深入系统。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简单的现状描述上,缺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阐释。

  1.2教育环境上,有待优化

  教育环境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直接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求职就业等方面都存在诚信缺失。我们在研究当前交通职业学校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时,也要考虑到诚信教育开展的实际背景,即其教育对象本身的道德水平和认识水平。

  2诚信教育的创新性路径

  2.1发挥课程的诚信教育功能

  通过设置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知识教育。教师通过自身的理解,以形象生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生活案例向学生讲解何为诚信行为和何为不诚信行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诚信的理解,以利于其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实行差异性的课程开设,具体体现为:对一年级的学生开展诚信知识普及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开展诚信知识普及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诚信的相关基础知识,同时,又处于毕业找工作的阶段,因此,只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保障职业学校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继续维持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其他课程也需要充分发挥其诚信教育功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等等。

  2.2发挥校园环境的诚信教育功能

  诚信教育的落实不能单纯依靠课程上的内容传播,而是应该将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对于交通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校园文化是他们接触的主要文化环境。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诚信主题活动,让诚实守信渗入每位学生的内心。校园文化建设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诚信文化的构建,其他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思想理念。例如,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感恩的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等等的主题活动,或者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服务等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对诚信、感恩、助人等概念的理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3发挥家庭环境的诚信教育功能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另一个主要外部环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良好的诚信示范能够帮助学生自觉形成诚实守信品质,而家长的不诚信行为示范则导致诚信教育的落实更加艰巨。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家长会或举办家长学校,来增强家长的诚信教育意识,全方位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主题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举办,能够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法和观念,例如,部分家长只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技能学习,而对其诚信状况不闻不问,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严重的是这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和观念的不对。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家长发扬古代家庭诚信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孩子做诚信的好榜样,使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

  2.4发挥实践主题活动的诚信教育功能

  诚信教育的路径最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认识,进而形成诚实守信的品质。主要的实践活动包括:定期组织诚信教育讲座、诚信主题班会、制作诚信黑板报、诚信签名活动、诚信主题征文比赛、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短剧比赛、“校园十大诚信现象”和“校园十大不诚信现象”评比活动等等。重要的是诚信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并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在体验中增强自我的诚信意识,并不断实践这一意识,最终才可能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结语

  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我国交通职业学校健康发展和促进交通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诚信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近几年来得到了社会、政府以及学界的众多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交通职业学校诚信教育和学生诚信现状及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诚信教育创新的主要路径,对于将来的交通职业学校诚信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作者:陈同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第八篇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问题

  1、辅导员不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应用更新也越来越快,新媒体技术对于年轻人来说驾轻就熟,可对于一部分年纪较大的辅导员来说新媒体技术他们还不会使用。与年轻人相比有些应用需要学习且学起来比年轻人慢。所以,这就需要辅导员跟上时代的潮流,学会使用新媒体技术,为自己的工作减少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对于学生的诚信没有激励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诚信教育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能时刻记住要讲诚信,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诚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有的学校对还没有网络学生诚信管理系统,对于违反诚信规定的同学没有相应的档案记录,也没有与学生的考评进行挂钩,对于学生的诚信没有奖惩制度,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讲不讲诚信没有关系,学校不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也不会影响个人的综合考评和评比。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诚信的概念印象模糊,也不会加以注意,等到错误发展严重,取消了个人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时就会后悔莫及。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失去了信心。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诚信教育

  1、辅导员要转变传统诚信教育观念。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诚信教育呢?首先应转变辅导员传统教育的观念,因为新媒体技术是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每天学生们都会通过电子报纸、网络、数字杂志、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来获取外界的信息,因为这样了解信息的方式是随时随地的,不会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学生们也会乐在其中,而且对于一些有意义的消息大家就会以“转发”的形式相互告知,这样就会使辅导员的宣传工作变得很方便,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以,辅导员要改变传统的诚信教育方式,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

  2、辅导员要学会通过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现在新媒体的应用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手机短信、QQ、微信、微博等,辅导员要学会通过这些平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工作。例如发现学生在诚信思想方面有问题,而且自己又不在学校无法立即找学生与其进行心理沟通时,辅导员就可以通过QQ与学生沟通,这样就及时的解决了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辅导员还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进行通知。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微博等传达学校诚信教育的思想和活动等。辅导员也可以关注一些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微博、微信。如果有相关政策出台或相关案例发生时,辅导员通过将消息转发,告知学生,学生也会对其进行转发,相互告知。这样不仅扩大了消息的传播面也使消息的意义更加深刻。

  3、通过网络让学生学习诚信教育规范。每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校园网络,辅导员也可以借助网络开展诚信教育工作。例如学校要开展诚信教育的讲座,因为会议室的座位有限,无法满足在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到会议室听讲、学习,这时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与会议室进行连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班级里、寝室里实时的了解讲座的内容,进行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辅导员也可以要来讲座的录像将其发到QQ群共享,让学生了解观看。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学习思想教育的全面性。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讲座也可用于课堂。

  4、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为督促学生诚信做事、诚信做人。辅导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档案中记录每个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学生的诚信档案与学生评选资格建立联系。如果系内要评选积极分子、党员、班级干部、奖学金获得者等将学生的诚信作为参考指标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就会对诚信加大关注,不会做一些违背诚信事情。也起到了约束性的作用。对于违法诚信的同学,辅导员要将违背的时间记录在案,还要对相应的学生进行合情合理合法的措施,给予教育。

  三、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会扩大信息的传播面,使诚信教育的意义更加深刻,所以,高校辅导员要改变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接受并学会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无论通过怎样的新媒体方式进行教育工作或传播,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诚信做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高春波 王横威 宋建宇 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第九篇

  一、广西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当前,广西多数高校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大都以灌输、说教为主,将诚信教育视为政治说教,或把诚信教育当做知识的“传输”,忽视情感教育、品质教育和实践教育,也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形式上来说,多数仅局限于召开座谈会、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时间比较短,内容比较简单,影响程度不深,覆盖面不广,往往活动搞完之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这样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把诚信教育理论体系系统地贯穿到大学生的德育中,也没有把诚信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因此,这样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活动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效果不明显。高校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理应做好自己的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好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但是调研发现,广西部分高校疏于自身的工作,未能加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诚信教育不连贯,只局限于每年新生入学的几天,并且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一部分。笔者对广西各级各类院校的贷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所读学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效果的看法,结果发现:认为学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效果好的学生占59%,认为没有明显效果的学生有近38%,认为效果不好或者很不好的学生有3%。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看好助学贷款诚信教育,这说明高校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二、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经验

  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其经验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其一,注重“东西合璧”。在新加坡,诚信是和谐之本,融合则是和谐之道。新加坡大学教育中,最鲜明的特征是“东西合璧”,即将儒家传统学说与西方先进思想和观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新加坡大学十分重视儒家学说对诚信教育的影响作用,因此,特别设置了讲述儒家道德规范的课程并将之作为诚信教育的一部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加强诚信意识。但同时,新加坡大学并没有完全摒弃西方的诚信观念和思想,而是倡导以东方的诚信观为主,东、西方诚信价值观相互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驾驭生活,与人相处。其二,新加坡的诚信教育自成一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学校的诚信教育注重榜样示范作用。比如注重发挥部分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注重规范学校自身和教师的行为,以学校和教师的正确行为引导学生。其次,学校的诚信教育注重在交流中与学生达成共识,而不是单向的灌输或指导。与我国诚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不同,新加坡大学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比较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看法,与学生真诚沟通并达成共识。这种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诚信教育的成效。再次,学校的诚信教育重在劝说,而不是惩罚。

  在诚信教育中,对于一些诚信意识不强的学生,新加坡大学更注重以劝说方式而不是用惩罚手段来进行教育,因为惩罚有时候可能适得其反。最后,学校为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知识指导只是基础,实践活动体验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新加坡大学更注重以实践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如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促使学生体验诚信的价值。其三,政府、学校、家庭共同构建诚信教育网络结构。新加坡诚信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诚信教育结合成一个立体的诚信教育网络,三者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诚信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特别重视家长和学校的关系,认为家长之间要经常交流,家长要经常向学校反馈学生的表现,而学校必须及时作出回应,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社会教育方面,新加坡官员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社会公德,向国民申说天下为公、同心同德、团结爱国、遵纪守法和爱城护家等观念的重要性。同时,新加坡每年还举行各种全国性公德教育宣传活动,如国民意识周、敬老周、忠诚周等。

  三、广西高校加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途径

  借鉴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经验,结合广西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从如下方面探索广西高校加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以儒家传统思想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儒家思想中更是体现了对诚信的推崇。《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点,如同车子缺少?、?这样的枢纽就不能行走一样,人若无诚信寸步难行。可见,儒家传统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新加坡大学就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思想的作用,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广西高校助学贷款诚 信教育也可以借鉴新加坡大学这一做法,设立讲授儒家传统思想特别是诚信思想的课程,并将之作为诚信教育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慢慢树立诚信意识。

  (二)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为引起贷款学生的重视,可考虑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具体方式上,可以对助学贷款学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集体活动、诚信教育讲座等,将案例教学和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所有的教育形式要体现诚信在助学贷款学生学习和将来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使助学贷款学生意识到不讲诚信的危害,将诚信摆在自身行为规范的首要位置。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不仅要影响贷款的学生,还要使其周围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良性连带效应,只有这样,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才能由被动变主动,使诚信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三)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内容多样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不能仅仅靠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助学贷款学生对诚信教育活动的感知和体验。要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内容多样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促使诚信教育由单纯的说教教育转向实践教育。如通过举办讲座、征文和演讲比赛、诚信知识竞赛、广播宣传、诚信主题晚会、板报宣传等活动,加强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磨炼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意志,切实提高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品质,及时修正失信行为,提高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四)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整体教育规划,增强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只有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才能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为此,应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整体教育规划,将之渗透到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如有学者指出:“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是对助学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思想教育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助学贷款学生入学后,将诚信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总体计划中,使助学贷款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开始就接受诚信教育,明确诚信教育既是为人之本,也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所必需的主要品格。通过毕业教育,使贷款毕业生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及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诚信为本的意识,增强诚实守信责任感,坚定就业后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与决心”。

  (五)注重榜样示范作用。高校是一个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体,团体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是互相影响的,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是互相效仿的。也就是说,在高校这个团体中,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助学贷款诚信教育过程中,高校应重视榜样的作用。一方面,应重视学生贷后信息管理,并且将按时按要求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作为榜样进行宣传,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良性连带效应。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应注意规范自身及教师行为,并且以学校和教师的诚信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助学贷款学生,引导和帮助助学贷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篇3

  (一)法制环境监管不力,个人利益至上

  会计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而是需要会计人员自觉地执行,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规范它,只能依靠社会舆论和自己的良心来约束,因此它的执行力较差。会计法律法规就是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是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最后一道围栏,而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范并不健全,客观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给了会计人员的一些活动的空间,仅仅靠职业道德来约束明显不够力度。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办事,坚决抵制会计违法行为,比如单位领导授意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会计人员坚决抵制时,法律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这就导致了会计人员身不由己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此外,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会计人员甚至将个人利益至上,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意识减弱,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不惜弄虚作假,贪污、挪用公款。

  (二)会计人员缺少应有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工作不具有独立性,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的职工,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绩效考核取决于所属单位的领导。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会受到企业领导人的影响。通俗一点来讲,如果企业领导要为了公司的短期利益,要求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对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包装”,会计人员一般无法做到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这是因为会计工作的不独立性所导致的。

  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与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是生来就有,还是靠后天的培养渐渐形成的,而学校的教育则是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环节,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专会计教育中,会计职业教育是会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会计人员岗位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加强中专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建议

  在中专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校通常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文、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背诵,枯燥无味的知识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背诵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理解职业道德的精髓工作中则早就把职业道德的内容忘于九宵云后,更谈不上时刻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业了,因此,要加强中专会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职业道德深入人心,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要丰富

  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内容通通是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一些条条框框,学生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也不容易理解。因此,会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些例子分析出来,用学生容易理解的、通俗的语言去描述。必要时可以模拟一些案例,让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做到爱岗敬业

  会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格魅力也很重要,老师对会计教学工作,对会计工作的热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会计专业,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时热爱会计岗位,愿意在这个行业和岗位上努力付出。奉献和热爱是紧密相连的。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给学生讲一些会计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感触到会计的时代脉搏。增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会计岗位后能够更好的做到爱岗敬业。

  (三)案例警示教育

  历年以来,会计行业违法犯罪层出不穷,而这些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小到大,一步一步走下去的,通常都是从职业道德缺失开始的,在中专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其中的问题,案例中的人违反了哪些,从而会受到什么处罚。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从而达到一种警示目的。

  (四)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入职业道德内容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篇4

  一、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要解决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一定要首先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只是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水平,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个人认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基本职业道德以及专业职业道德。其中,基本职业道德主要是遵守法律法规和一些基本道德规范。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有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

  二、构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创新

  1.明确设置课程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专业教育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把职业道德育深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了解会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的功能和价值,提高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锻炼形成。因而在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联系实际问题阐释理论,注重对复杂现象的理性分析,对工作中的两难困境做具体分析,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的判断能力。

  2.构建合理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拓展教学方法

  构建合理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体系。首先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初步认识。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形成会计职业道德意识。采用更加多样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如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形象性和吸引力。之后进入实践阶段,模拟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道德问题,主动做出道德判断,强化上阶段道德教育的成果。最后,强化。在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和判断能力后,强化这些知识和能力。课程可以从反面使学生了解违反职业道德所承担的法律后果,要有坚定地意志,抵制诱惑和压力。经过学习,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

  建立强有力的教育队伍。将思想政治课和职业伦理课教师配齐,使他们集中精力从事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提高专业课、公共课教师开展道德教育的自觉性,更好地承担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教师更好地起到以身示范作用。其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在知识贮备上,更是一种育人的责任。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具备责任心,教书的同时,为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前缺乏完善的考评标准。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可促使道德教育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目前,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对规范约束作用远远大于对从业人员的肯定作用。因此,对学生的考评不仅是考试成绩,也要把对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诚信品质、法纪观念等纳入考评体系。此外,可定期进行自我鉴定、自查自评等,提高学生的自发意识。

  四、总结

  在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考核时,可将定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一般用于内部评价,即根据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定性评价相对简便,可从性质上对会计人员做出的一个善恶评价,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强,一般用于外部评价。定量评价较定性评价更加客观可靠,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教育行为都能量化,定量评价结合定性评价才能达到开展评价的目的。

  作者:蔺慧如 单位: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

  第二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的意义

  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离不开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而考核与评价标准是考评体系建立的重要内容。会计技能教育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的考评和测试标准,这个标准已主要成为学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也成为学生专业学业水平测评的依据。但光有技能考评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是不完整的,学生专业学业水平的代表性就存在缺陷。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起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双重考核考评标准,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才是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设计的原则

  (一)操作性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标准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一个成功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具备易操作、可测量,便于教师公正评价学生在职业道德教学方面的成绩、学生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如果标准过于笼统、过于模糊,失去区分度,评价将失去意义。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必须承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是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较为抽象,不象技能和理论教育易于量化可测,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性质决定其考评标准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知识内容可以借用传统理论教育考核的形式采用定量测评(分数形式),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现实表现和思想的转变宜采用定性考评的形式。

  (三)多样性原则

  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自身的性质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和评价的标准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须呈多样化形式。考评样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式的,可以是答卷式的,可以是相互打分式的,可以案例判断式的。只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才能完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多角度的评价考核任务。

  (四)完整性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必须随着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活动内容变化而变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讲座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必须具备理论考核评价标准,同时必须案例评价标准、有实训实习的评价标准;有校内的评价标准,同时也有校外的评价标准。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标准设计的内容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其形式和内容也可能因校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本文仅以五年制高职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为例,分别介绍以下四种考核评价标准,仅供读者和同仁参考。

  (一)理论性考核评价标准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根据其培养模式,也应该有理论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本身的内容和会计相关法律内容,这一板块内容教学目的在于形成五年制会计专业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素养,属于“应知应会”的内容。尽管主要是识记方面的内容,但这是学生具备会计职业道德能力的重要基础。该内容与普通专业理论教学相类似,可以结合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并可以结合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的形式主要采用以上“答卷式”的定量测试,具体内容和形式可以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形式,故不再在本文中赘述。

  (二)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

  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是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和实训)而设计的考核评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形成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是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符合程度的测定,因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内容的特点,会计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可设计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进行测评,宜采用定性考核形式,以等级作为测评成绩,其中A设定为“优秀”,B设定为“良好”,C设定为“中”,D设定为“及格”,E为“不及格”,其模式可以参照以下表一。

  (三)案例式考核评价标准

  案例式考核评价标准是针对会计实务中涉及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常见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专项判断,用于测评学生在一定的模拟情景中,遭遇会计职业道德冲突时的表现,以此评价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的职业操守。本考核评价标准可以弥补以上(一)、(二)考核标准的不足。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可采用会计实务中常见案例(样本),让学生进行判断,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以学生的回答程度作为其相关测评成绩。其模式见表二所示:

  (四)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

  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最后一个阶段在实习单位工作期间的表现所做的职业道德评价。校外实习期间是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在社会的初步表现阶段,是校内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一次集中体现。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的考核主要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所做的一次专门考察,其随同实习报告作为学生整个实习阶段的一次综合评价。

  四、结论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篇5

  1.1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岗位分析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就业岗位主要方向就是会计、出纳、审计、电算化操作员等。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算化课程的工作任务主要为账务处理业务、薪酬管理业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采购销售业务、编制报表任务等。通过对各项任务所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会计业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1.2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标分析

  从具体的工作过程出发,明确会计电算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所必备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灵活的应用所学技能,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举一反三的操作各种会计软件,最终成为一名应用型的优秀会计人才。

  1.3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分析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定位于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通过真实的企业财务资料,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的一般工作流程进行会计核算,掌握必备的能力;第二,使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整体框架,培养学生全面的处理电算化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各个岗位的职业需求的能力。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时候,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架,为学生搭建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的工作框架,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一个相对简单的微型企业的各项会计电算化核算任务。

  2会计电算化内容的具体开发

  2.1会计电算化内容的选取

  第一,从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选取根据来说。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具体职业行为的分析,确定会计电算化岗位所需的要求,进而确定出该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根据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析出相对应的岗位领域,并将这些岗位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安排学习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在综合考虑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以及完成具体工作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安排课程内容的。整个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工作流程,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第二,从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来说,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工作内容集中于账务管理、出纳管理、报表编制、工作管理、往来业务管理等方面。为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求,也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在构建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三,从教学软件和案例的选择来说。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内容体现主要依靠教学软件的帮助,所以选择代表性和实用性强的软件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丰富。在选择主流软件的同时,还要引入真实的业务作为案例进行教学,使该课程真正的体现出会计职业的特色。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开发课程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要引入项目学习法,密切结合主流软件应用技术,在真实的企业背景资料情况下,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财务资料,让学生按照具体的工作任务去完成每一项会计电算化工作,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并理解相应的工作原理。

  2.3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载体

  第一,从具体的教材和实训资料来说,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工作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分化到各个工作模块之中。通过模块学习强化专理论知识,锻炼职业能力,完善职业素养。第二,从网络资源来说,引入多媒体教学,构建互动式的学习网络。采取动态的资源库承载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共享网络资源。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会计核算的模块化特点,采取真实的财务资料,并按照会计工作的具体岗位,运用案例分析和任务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切实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的方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建议采取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技能操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真实环境进行分组安排,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氛围,并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业务人员,如业务人员、出纳会计、审计会计、记账会计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各个会计岗位职责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更好地适应日后的会计工作。

  4总结

会计道德论文范例篇6

  [关键词]学年论文;管理困境;管理创新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性专业平台课程,与毕业论文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对学年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1]、对学术缺乏足够的敬畏[2]、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和力度把握不当[3]、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4]、材料拼凑现象严重且创新性不强[5]、存档不及时及产学研脱钩[6]、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不衔接等问题[7]。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学年论文在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8],建立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科学性的保障机制[9,10],理顺学年论文指导机制与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等关系[11-13],实现学年论文管理系统的科学设计并强化学年论文过程管理[14,15],实施与学年论文相关的课程改革[16,17],以及理顺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之间的衔接关系[18,19]。尽管学术界针对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然而仍缺乏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学术论文管理和实施困境与策略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国内相关院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经验整理,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问题。

  1他山之石:国内高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经验借鉴

  为了搞清楚国内高校在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好做法和优秀经验,笔者于2024年8~12月间,基于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搜集和整理了相关高校或学院涉及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等的相关规定,并重点收集了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相关规定,如表1和表2所示。

  1.1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的设定

  多数学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都有明确的规定,仅有少数学校的规定不太明确,如黑龙江大学规定学年论文应该在专业必修课程基本结束的学期内。多数学校认为学年论文应该开设在第5学期或者第6学期,也有部分学校认为可以在第4学期开设。从学校层面看,大多认为学年论文仅应开设1次,仅有部分学校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分别开展1次学年论文。学院层面对学年论文开设学期的相关规定基本与学校的规定一致。多数学院都强调应该在第6学期或者至少是第3学年开设学年论文课程,部分学院也认为学年论文在每个学年都应开设,如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等。学年论文开课学期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细节。开课学期过早或者过迟,均不利于该门课程作用的发挥。学年论文的开课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学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且应该与毕业论文写作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周期。由此,学年论文课程的开设最好应该放在第3学年。由于第3学年第2学期专业课程大多比较繁重,且部分优秀学生已经开始筹备考研,学年论文课程宜开设在第5学期。

  1.2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主要文体形式的规定

  学年论文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写作质量、学生参与积极性等。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的文体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改革方案研究、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研究报告、课件制作等。实际上,基于学年论文的课程名称,多数学校和学院偏爱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开展学年论文课程活动。不过,部分高校也以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如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等。案例分析或者改革方案研究等形式也是主要文体之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均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改革方案研究报告等作为学年论文文体形式多样化的手段之一。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或课件制作等作为学年论文的备选文体形式,也被杭州师范大学等加以采用。

  1.3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字数的要求

  任何一种文体的经济应用文书或专用文书都有一定的框架和结构,由此也会有一定的篇幅要求。篇幅过短,不利于实现文章的完备性;而文章过长则将导致更多的非专业术语、非逻辑用语的出现。由此,对学年论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字数要求。国内相关高校和学院对学术论文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字数要求,但具体要求则不尽相同,其中淮阴工学院等规定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怀化学院等规定字数应该在4000字以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规定字数应该在5000字以上,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则要求字数达到6000字以上。事实上,对不同专业、不同体裁而言,学年论文应该有不同的字数要求。单就经济类学年论文而言,可以采用的文章体裁形式很多,但要把一种经济社会现实分析清楚,学年论文宜规定在6000字左右,毕竟字数过少不太能形成一篇合理的论文或报告文书,而字数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整体框架或者文章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握。

  1.4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的基本要求

  导师的配备决定了学年论文的层次和可能达到的高度,一般而言,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主要有最大指导人数限制、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等要求。不同学校对学年论文指导最大限制人数的规定不尽相同。其中,比较宽松的是重庆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30人。其次是黑龙江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20人。多数学校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15人,如重庆工商大学等。最严格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年论文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大致体现在职称和学历上。其中最为宽松的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助教以上职称,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稍微严格一点的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者是讲师以上职称。更为严格的学校或学院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等,要求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讲师以上职称。事实上,由于一般高校规定硕士毕业两年才有资格进行中级以上职称评定,由此以职称规定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条件要比以学历规定的条件严格得多。还有少数学校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既具有讲师职称也具有硕士学位,如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也有部分学校要求指导教师是由确定的本科生导师具体来指导相应的本科生,如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对指导教师的职称、学历以及指导学生上限的要求,都对学年论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对指导教师职称、学历的要求必须结合系所、教研室实际师资结构进行设置。

  1.5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

  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主要包括校外导师聘请的相关条件设定、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相关细节、学年论文的学分设定。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相关高校对学年论文外聘导师通常没有较大的限制,仅有安康学院规定校外导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和中级以上职称。对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规定主要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但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也规定可以通过院系组织统一答辩来确定学生学年论文成绩。对学年论文的学分规定主要以2学分为主,但也有部分学校或学院将学年论文的学分确定为3学分,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笔者认为,对学年论文考核方式的细节设定不宜过于具体,应该给指导教师相应的权限,以审核学生相应的学年论文成果。而对于学分的设定,由于毕业论文的学分数一般都比较多,所以学年论文学分不宜设定过高。至于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除非是涉及调研类以及具体的经济管理实务工作等,如果学年论文采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不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毕竟相比较而言校内导师在学术论文等方面的造诣要远比校外导师丰富。同时,对校外兼职导师的聘任也不宜在学位或职称上有过高的要求,仅仅应该在行业经验或者实践经验上具有更好的从业经验即可。

  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创新及困境

  2.1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中的创新举措

  1)以系副主任负责制确保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学年论文是关系学生学术水平的大事,需要全体教师的投入。然而,如果仅将学年论文作为一门课程,则通常只会有1~2名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重庆科技学院确定了由负责实践教学的经济系副主任担任学年论文课程的责任人。由于负责实践教学的系副主任的工作职责包括实验、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论文、学生创新、技能大赛等实践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可以很好地调动全系教师参加学年论文的实施和答辩工作,也容易将学年论文和相关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活动结合起来。2)以管理规范制定及模板设计,提升学年论文的规范性。为规范经济学类本科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实施,重庆科技学院组建了以经济系主任、支部书记和骨干教师为主的学年论文工作小组,经过多轮的讨论和修订,形成了《经济系学年论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暂行)》《经济系学年论文模板》(以下简称《规范》和《模板》)两个文件,以确保实现学年论文的规范性。其中,《规范》包括学年论文的选题、工作小组的选聘和职责、指导教师的选聘及职责、对学生的要求、成绩评定以及执行事宜等6个部分。《模板》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目录、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页眉页脚、图、表、参考文献等格式和内容要求。学校通过《规范》和《模板》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将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细节进行了制度化设定,也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格式和内容标准。3)以先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保证学年论文文体的多元化。《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开设在《学年论文》课程之前的专业平台性课程,旨在阐释经济类专用文书写作的相关细节问题。《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重庆科技学院为保证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积极实施了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内容改革。其中,在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首先讨论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备选章节库,包括论文写作、课题文书写作、契约文书写作、招投标文书写作、调查文书写作、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报告写作、行业研究报告写作、财务会计审计报告写作、规划文书写作、个人求职文书写作等;并依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不同的课程章节。同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在对所有专业均强化了学术论文、经济契约文书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重点选择不同章节,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也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在进行学年论文写作时有不同的备选题材。4)以学生自选文体款式,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一般地,学生对写作专业的学术论文并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调查工作、策划活动等,以及其他涉及具体工作的活动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实施中,在选择文体上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学年论文、调查报告、活动策划书、课题申报文书、行业研究报告、规划文书、招投标书等多元化文体形式中任选一种。文体的多元化确保了学生能够根据研究兴趣或对实际工作的兴趣,来选择适应于自己的文章体裁。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专用文书写作能力。5)以师生互动选题和工作小组审定,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学年论文题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最终提交成果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确保学生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主要采取了备选选题库提供、师生互动定题和学年论文工作小组选题审定等措施。首先,以历年学年论文选题和指导老师新出题为基础,学校形成学年论文的备选题库,供学生初步选择。其次,对于不愿从选题库中遴选题目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自行拟定题目或与指导老师协商拟定题目。最后,所有学生选定的题目,统一提交经济系学年论文工作小组审定。学生必须按照审定的题目进行学年论文工作。6)契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拓展学生学年论文写作调研的经费支撑。由于学年论文的多元化文体中涵盖了调查报告或其他专用文书的写作,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单纯依赖学校拨发的学年论文课程建设经费并不足以支撑调研报告或专用文书类的科学写作。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管理中,积极创新学年论文写作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事实上,创新创业是目前国家关于大学教育的主流方针。各级政府或学校均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包括部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优秀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可为学生提供0.3~5万元不等的经费,这可以支撑学生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7)契合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学年论文成果层次和水平。目前,学生就业仍然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将学年论文写作与专业技能大赛校内初选等进行了有效结合,包括海峡两岸校际模拟商展、全国商科技能大赛、全国能源经济征文比赛、资源与环境创新设计大赛等。学年论文写作成效突出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相应荣誉,这些荣誉反过来又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

  2.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的实践困境

  1)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实际工作投入力度不够。目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主要由经济系教师承担。经济系在编、在岗的教师共有23名,其士6名,副教授7名。指导教师队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表现在缺乏教授师资、现有师资中大部分教师未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部分教师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不高、缺乏高层次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指导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均衡,致使学校经济学类学年论文仍主要采用现状、问题和对策等3段式写作款式,缺乏对最新研究动态和顶尖研究主题、最新研究方法的跟踪研究。同时,教师对学年论文的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学年论文就是分配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指导学生。即便是担任学年论文主讲的部分教师,也仅仅把它作为一般性实训或者实习课程加以对待,缺乏对学生学年论文的深入指导和投入。2)学年论文体裁仍以学术论文为主,多元化程度不够。尽管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重庆科技学院强调学年论文可以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但大部分学生仍主要采用学术论文形式。当然,并非以学术论文形式展开的学年论文活动有什么不好,但不同的学生应该围绕不同的职业和人生发展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文体,以提升其专业文书写作能力。3)学术道德规范落实不到位,部分学生有抄袭嫌疑。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学术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遵循,是为学生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的必要环节。然而,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着漠视,主要体现在开始写作学年论文时抄袭框架、写作学年论文主体部分抄内容、图表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并且存在伪造参考文献或注释、伪造分析数据等违背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学生学术研究和经济应用研究等能力的提升,也容易形成抄袭的习惯,不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4)学年论文理论和方法论修养不够,学年论文通俗化趋势明显。学年论文是为后期毕业论文写作和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作准备的一项基础工作,学年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学年论文写作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且学习时间较毕业论文更为充裕。事实上,从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来看,学生多愿意选择“对策研究”“分析”之类的课题,该类选题主要强调对现状的把握、对问题的诊断以及相应对策的提出。选这类选题的学生由于对现状的调查和把握力度不够,对问题的诊断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而据此提出的对策则必然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该类选题的学年论文写作无须借助较为高深的研究方法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学年论文口语化、通俗化和空洞言之无物化比较严重。5)学生搜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够强,分析缺乏严谨性。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其对经济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与决策等活动均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已针对经济类学生开设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统计学、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认知、分析能力。然而,目前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对前述课程学到的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不多,多以对原始数据的列表处理等进行数据的展示,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和透彻分析。由此,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实现严谨而流畅的专业分析。6)学生对学年论文写作重点的把握力度不够,框架缺乏流畅性。不同的学年论文体裁有不同的框架和写作重点。以学术论文为例,综述类论文、调研类论文、理论分析类论文、经验验证类论文的写作框架不尽相同。综述类论文主要是对所有相关文献的评述,强调基于时间、空间或者逻辑关系的文献“叙述”和“评论”。调研类论文则主要基于调查问卷、座谈会等调查实际,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强调对调查科学性、完备性以及调查结果真实性的处理。理论类或经验类论文则分别强调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框架,不同的框架应该安排不同的写作重点。目前,学生对学年论文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框架把握不是很明确,找不准文章主要要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由此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和逻辑对称性。

  3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优化策略

  3.1加大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培养力度,适度聘请行业兼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水平是学年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加大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首先,加大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博士是经过3~4年学术训练的专门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而高级职称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积累并获得学术认可的教师队伍。对指导教师结构改善和水平提升的关键细节在于引进和培育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平均学术水平,并带动其他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其次,加大对现有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的培训。学校要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以学术研究范式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教师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和通行研究范式的培训。从目前流行的期刊经验来看,学术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性已经成为各个期刊发表专业文章的基本要求。第三,适度聘请行业兼职导师作为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行业兼职教师相比较在岗在编的专业教师而言,具备更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直观感觉和了解,也可能比专业教师更为深刻。由此,聘请资深的行业专家作为学年论文兼职指导教师能够弥补校内指导教师的一些缺陷。当然,对校外行业专业教师的聘请应该围绕一线、资深的专家进行,对其职称和学历的要求不宜过高。

  3.2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奖惩制度

  合理的课程指导激励约束机制是保证指导教师投入适度学时,开展学年论文活动的必要条件。学院或专业系应该划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作为学年论文指导的专项补助,或者以折算工作量的形式,将参与学年论文的指导教师工作量纳入折算学时进行年终补贴。同时,对指导教师指导学年论文的行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管理规范中并不具体规定每个指导教师每周或者每个工作日应该指导学生的学时数,放弃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学校可以在相应的管理规范中规定:如果学生学年论文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扣除部分津补贴;或者按照学生的学年论文水平和评价等级,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津贴予以一定的乘数系数。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生学年论文,除了给对应学生一定的纪律处分外,还可制定针对指导教师的教学事故认定或者津补贴扣除办法。

  3.3契合《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加大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力度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学年论文》的先修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在学年论文写作规范性和科学性中的作用。针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中呈现出来的学术道德失范和框架缺乏科学流畅性问题,应该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加大对相关政策规定中涉及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细节的阐释和讲解。同时,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解过程中,应该着力讲解各类应用文的基本框架,各种框架的内部结构、结构重点以及框架结构流畅性的细节安排。

  3.4契合数学、统计和经济等类课程加大学生理论和方法论修养的培育

  学年论文写作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分析方法基础。这些基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依赖前期相关课程的培育。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在专业学习的前4学期,应该安排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课程讲授;同时,应该安排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商务统计学课程也应该在前4学期加以开设。这3类课程的开设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理论修养、经济数学分析修养以及经济统计分析修养。学院或专业系在加大学生数学、统计、经济类课程开设的同时,还应该围绕这些课程的考核适度布置一些可供考核的课程论文,给学生以练习的机会和提升的可能。

  3.5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拓展学年论文写作经费支撑渠道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0829.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2024六个查摆对照材料
下一篇:项目计划书范本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