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欧姆定律的原理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之后的内容,这样的安排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学习“欧姆定律”,主要使学生掌握在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电功率”以及“焦耳定律”等其他电学知识与电路分析和计算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难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说学法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公式的推导是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先由学生解题而后再去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感性认识。教师该讲的还是要讲,该放手的就尽管让学生去完成,即便会有一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的源头出在哪里,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2

  /

  关键词:欧姆表;电池;满偏电流;中值电阻;待测电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56-2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3

  一、重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新问题

  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把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了解基本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从而提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是怎样影响导体中电流大小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究竟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到最后处理实验数据和讨论交流,得出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I=U/R。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例1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然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请回答:

  (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_____。(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_______(填“相符”或“不符”),其原因是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欧姆定律实验探究题,重点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结论。一个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是,欧姆定律的整个探究过程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因此,在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时,一定要体现这种思想。所以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不变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为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倍增加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也随着成倍增加)。但分析表2中数据却发现,电流和导体电阻的乘积不是一个定值,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不成反比,这个结论显然不符合欧姆定律。那么,为什么得不出正确结论呢?这是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本身与这个实验的设计思想连接在一起,因为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因此当电阻箱R1的阻值改变时,一定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再读出相应的电流值,然后分析数据。那么,当R1的阻值成倍增加时,如何调节滑片P才能使它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呢?如上图,应将滑片P向右调节到适当的位置,想想看,为什么呢?

  二、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

  近年来,从中考试题来看,在欧姆定律实验题方面,不仅仅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和伏安法测电阻,也出现了一些创设新情景,运用欧姆定律去解决一些新问题的实验题。这类试题的解答一定要抓住“欧姆定律是电路中的交通规则”这一点,运用公式I=U/R和电路的特点来解答。

  例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_______),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Rx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测未知电阻的另一种方法――“等效替代法”。这种实验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它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曹冲称象”),让你从这个新情景中受到启发,来解决一个新问题。它不是欧姆定律探究过程的简单重现,而是要求同学们真正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即电压一定时,电流相等,则电阻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按图3的实验电路来完成待测电阻Rx的粗略测量。连接好电路后,将开关S与a相接,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某一刻度(因为电流表的刻度不准确,因此不能准确读数);接着将开关S与b相接,这个时候需要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同一刻度处,读出电阻箱上电阻值为R,这一步充分利用了欧姆定律的结论,当电压相等时,电流相同,则电阻相等。即Rx=R。

  同学们想想看,本题为什么说只是粗略测量呢?S接a和接b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电流表的刻度准确且灵敏度良好,那么可不可以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根据欧姆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分别读出S接a和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和I2,则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电阻Rx=RI2/I1,且这个时候与S先接a还是先接b没有关系。)

  三、寻找实验规律,渗透数理思想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数理思想,要求从定性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定量的关系式。因此,在以后的中考命题上,这种思想的体现可能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例4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是否与金属一样,也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实验方案:首先他找来几根粗细不同的乳胶管,按要求剪下长短不同的几段。并在其中灌满质量分数相同的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将盐水柱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请解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实验序号_______或_______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2)通过对实验序号1、4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_______。(填“正比”、“反比”)

  (3)请填写表格中未记录的两个数据。

  (4)对于实验序号6,开关闭合,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不动,将乳胶管拉长,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这是典型运用自己探究得到的结论解答相关问题的一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整个知识点有一定的驾御能力。实验中测得的是电流和电压,而问题是与电阻有关,因此我们先应运用欧姆定律求出相应的电阻值,再进行分析(这是试题的一种创新)。

  我们对1、3、4、5组数据的处理得出R1=3Ω,R3=1.5Ω,R4=6Ω,R5=4Ω。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由实验1和3,或4和5,很容易得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由实验1和4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正比。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应用

  在电学的定律当中,欧姆定律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它贯穿于整个电学的始终。深入、系统和全面地理解欧姆定律是有效解决牵涉电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针对欧姆定律的教学,教师需要做好如下的两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注重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导体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在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欧姆定律强调电压与电阻决定了导体当中的电流,而不是由电源提供的电压,这跟电阻和电流是毫无关系的,电阻属于导体自身的性质,这跟电压和电流也是毫无关系的,因此是电压与电阻一起决定了电流。(2)注重计算关系。在公式:I= 当中,只要确定了任意的两个物理量,就可以对另外的一个物理量进行计算,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公式的变化。(3)注重这三个物理量一定要根据同一段的导体,比如,将R1与R2进行串联,接在30 V的电源上面,R1是10欧姆,经过R1的电流是0.2安,问R2的电阻与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或者是讲解的时候,需要将电路图画出来,注明相应的物理量,突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拓展和应用欧姆定律

  教师在讲解欧姆定律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通过并、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规律,对电阻规律进行推导,可以概括并联电路的规律是:(1)电流I=I1+I2;(2)电压U=U1=U2;(3)电阻 。可以概括串联电路的规律是:(1)电流I=I1=I2;(2)电压U=U1+U2;(3)电阻R=R1+R2,再应用电阻规律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下面的一些问题:为什么调节台灯的亮度按钮,灯泡能够变亮或者是变暗?为什么手电筒当中的电池使用时间长了之后,灯泡会变暗?这两个问题的原理是一样的吗?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探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对实际生活当中一些不好理解的问题进行了解释,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欧姆定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教授学生关于欧姆定律的知识。

  参考文献: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5

  上一期文章介绍了自制欧姆表的作品创意。但在测试阶段,我们发现测量0~1KΩ的电阻时,指针的偏转角度很小,误差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出优化方案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提出了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如图1,这是原欧姆表的仪表盘。表盘的量程为0~10KΩ。经过测试,发现0~1KΩ的电阻测量误差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作品,增加0~1KΩ的精确度。一定要注意,这里的误差是指指针指示的误差,如果用串口监视器观察电阻值,就会发现串口显示的数值误差较小,一旦转换成舵机的变化角度,误差就很明显。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真实的指针式电压表或者电流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并且两个量程共用一个表盘。由此可以做出猜想,欧姆表的大小量程是否可以共用一个表盘呢?将0~1 KΩ放大到整个表盘上,是否能实现0~1KΩ小量程段的精确测量?

  改装

  首先对表盘进行改进,在同一个表盘标明两个量程。如图2,在原有的基础上,将1KΩ均匀分成10份。每一份表示0.1KΩ,最小刻度为0.05KΩ。这是欧姆表改进的第一步。

  除了对表盘进行改进外,是否还需要改进原欧姆表的电路连接呢?上文已经提到,对0~1KΩ电阻测量时,串口监视器观测到的电阻值显示精确,但转换成为舵机显示的数值时误差较大,因此可以推断出,电阻的计算公式完全正确,但在电阻值对应舵机角度变化的程序编写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多量程欧姆表电路连接图与原有电路图相比,只增加红、绿LED灯。绿灯和红灯正极分别连接到2、3管脚,负极共地。红、绿LED灯因程序需要添加,下文会详述(如上页图3)。

  玩转

  重新编写程序,需要设置多量程欧姆表的量程为0~1KΩ与0~10 KΩ。当程序检测到电阻小于1KΩ时,r值放大100倍,与表盘100度对应;当检测到电阻大于1KΩ时,r值放大10倍,与表盘100度对应。这个程序仍会出现一个问题:观察者不知道舵机显示的阻值是大于1KΩ还是小于1KΩ。因此,有必要加入提示,我们为电路添加红绿灯,区分电阻大小。当检测到电阻大于等于1 KΩ时,红灯亮;当检测到电阻小于1KΩ时,绿灯亮。打开Mixly图形化编程,编写程序。

  程序的编写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变量的定义,第二个部分是各个小程序的编写,第三个部分是用程序语句连接各个小程序,实现多量程欧姆表的功能。

  第一部分程序定义变量。定义analog变量为小数变量,初始值为0,模拟端口A0的数值会赋予这个变量。同理,经过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得到的待测电阻数值用r来表示:r扩大10倍得到的数值赋予a,a表示0~10KΩ电阻;r扩大100倍得到的数值赋予b,b表示0~1KΩ电阻(如图4)。

  第二部分是各个小程序的编写。首先根据欧姆定律,编写待测电阻的计算程序。将模拟端口的A0数值赋予analog变量,再代入计算公式中。这里的计算公式与上述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一致。不同的是,总电压V原先是5V,现在是与5V对应的1023,而电压V1用变量analog表示。

  名为“电阻”的程序被执行后,会得到待测电阻的精确数值r。程序如上页图5所示。

  舵机显示0~1KΩ电阻测量值,首先将数值r放大100倍,之后与舵机旋转角度一一对应,同时绿灯亮,程序如上页图6所示。输出管脚2为高、3为低表示绿灯亮、红灯灭。

  舵机显示0~10KΩ电阻测量值,首先将数值r放大10倍,之后与舵机旋转角度一一对应,同时红灯亮,程序如上页图7所示。输出管脚2为低、3为高表示绿灯灭、红灯亮。

  第三部分程序,是用逻辑关系连接第二部分的程序。如果r小于1KΩ,执行“0~1KΩ程序”,如果r大于等于1KΩ,执行“0~10KΩ程序”。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欧姆表能够及时复位,当不测量阻值,即analog变量等于0时,将指针旋转到10KΩ的位置。具体程序如上页图8所示。

  最后,连接三部分程序,得到最终程序,如图9所示。

  分享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6

  关键词: 多用电表 欧姆档 调零电阻 反常现象

  在学生实验课上,有位学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当他将选择开关从×1Ω档调到×10Ω档,并将两表笔短接时,发现电表的指针竟然偏向0刻度的右侧。因为根据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当选择开关从×1档调到×10Ω档时,多用电表的内阻将增大,若将两表笔短接,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将减小,电表的指针应该偏向0刻度的左侧才对。

  究竟怎么回事?难道多用电表的原理有问题?还是另有原因?因此我对多用电表的欧姆档进行了研究,以供各位老师碰到类似问题时参考。

  电阻的测量是基于欧姆定律进行的,测量方式有两种。

  (1)被测电阻与电表串联的方式

  (2)被测电阻与电表并联的方式

  第二种方式目前用得不多,我们平常碰到的多用电表大部分是采用第一种方式,下面谈谈第一种测量方式的原理、量程的扩大及相关问题。

  一、原理

  图(1)所示为这种欧姆表的原理电路。在该电路中,被测电阻r与表头内阻r和辅助电源E互相串联。在该电路中,流过电表的电流为:I=(1)。

  当r=0时(被测电阻短路,即开关K置于位置1),回路中电流最大,偏转也最大。这时I=I=,I等于电表的全偏转电流I,该点即被定为欧姆表的零值刻度。

  当r=r=r时,I==I。

  r为欧姆表的中心值,即仪表指示刻度点时的数值。由上述可知,欧姆刻度的中心值就等于欧姆表在该量程上的综合内阻。因此,欧姆量程的设计都以中间刻度为标准,然后分别求出相当于各个被测电阻r的刻度值。

  二、量程的扩大

  根据公式(1),理论上说―个量程已包括全部电阻值,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公式(1)可以看出I与r成非线性关系。当r?垌r时,I随r的变化不明显。只有被测电阻r在10r~0.1r范围内时测量才较准确。因此,欧姆表一般规定其刻度全长的10~90%的范围内为其有效工作刻度。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一个量程不可能满足各种电阻值的测量。

  根据欧姆表的基本公式,要改变量程,就必须改变使表头产生满刻度偏转的电阻值r。为了使欧姆表在各量程能共用一个电阻刻度线,一般都以标准档R为基础,采用10的整数倍来扩大量程,如×1、×10、×100等。在标准档时,如电池电压为E,电表的总内阻为r=r,则被测电阻短路时产生的满偏转电流为:I=。

  由此可看出E增加10倍,r可增大10倍;减小I至0.1I,r也可以增大10倍。在实际运用中,有用改变E的方法,有用改变I的方法,也有用E与I同时改变的方法。图(2)、图(3)所示为用改变I的方法扩大量程的实用电路。图(4)为改变E的方法扩大量程的实用电路。

  三、疑难

  问题1: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内阻各是多少?究竟哪一档的内阻大?

  由上面的分析可看出,实际的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电路比原理图要复杂些,连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图(5)为U-10型多用电表电阻测量电路的电路图(×1、×10、×100档)。由图(5)可知,AB间的总电阻就是欧姆档的内阻,也等于该档的中值电阻。当选×1档时,AB间总电阻为40Ω左右,此时该欧姆档的内阻值为40Ω左右;当选×2档时,AB间总电阻为400Ω左右,此时该欧姆档的内阻值为400Ω左右;其他档位依此类推。由此可知,倍率大的档位对应的内阻大,位率小的档位对应的内阻小。

  问题2:当选择开关从×1Ω档调到×10Ω档,并将两表笔短接时,多用电表的指针为何偏向0刻度的右侧而非左侧?

  根据图(5)可知,当小倍率档换成大倍率档且短接表棒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增大,AB间的总电阻增大,干路中电流减小,由于电源有内阻,电源内阻分去的电压减小,则AB间电压增大,流过表头的电流增大,此时我们看到指针偏在零刻度线的右方。

  由此可见,改变倍率时,看到的“反常”现象是由“实际电路”与“原理电路”的结构差异引起的误解。

  问题3:为什么要设置调零电阻?

  由图(5)可看出,如果电源内阻为零且电压恒定不变(即电源为理想电源),则换档后短接表棒时,虽然AB间电阻变化了,但AB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流过表头的电流也不会改变,指针也不会偏离零刻度线,这样就不需要设置调零电阻了。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电池有内阻,换档后AB间的电压会发生变化,这会使换档后指针偏离零刻度线。因此设置了调零电阻,保证指针能调到0刻度线。另一方面,当电源用旧了,电动势下降,也可能使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而设置了调零电阻后,电源的电动势改变时(设计时范围为1.2V-1.6V)使该电路仍能正常工作。 问题4:每次换档后都要调节调零电阻,由电路结构可知这种调节肯定会改变AB间的电阻,即会改变该档的内阻(即中心值电阻),那么这种调节岂不是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下面以×1Ω档为例来说明调零电阻对测量值的影响。各电阻的数据如图(5)中所示,其中R是为了调整表头而设置的,接入电阻几乎为零。R是调零电阻,当触头从上端移至下端的过程中,按照图中数据计算,AB间的最大电阻为39.722Ω,AB间的最小电阻为39.718Ω,由调节调零电阻引起该档内电阻的变化最大值为0.004Ω。由此可见,由于调节调零电阻而引起总内电阻的变化不大,即对中心值电阻几乎没有影响,而欧姆表量程的设计都以中间刻度为标准,然后分别求出相当于各个被测电阻r的刻度值。可见,调节调零电阻时,只要能使指针调到零刻度,测量值还是比较准确的。

  由此可见,多用电表欧姆档的倍率越大,则内阻越大。改变倍率时,我们看到的“反常”现象是由“实际电路”与“原理电路”的结构差异引起的。设置调零电阻是为了当电源的电动势减少,内阻增大时保证指针能调到0刻度线,使多用电表能正常工作。每次换档后调节调零电阻不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1]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畅玉亮,。电工电子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7

  一、重视例题,揭示内涵

  新课程物理教材中的例题都蕴含着重要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揭示着问题的内涵。例如:人教版选修3―1上P63对于欧姆表的原理的认识,教材就没有采用阐述欧姆表原理的传统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做一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例题,建立对欧姆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教学上的要求是让学生练习欧姆定律的应用,其目的是把欧姆表这一新知识建立在对原有学习过程的体验上,通过对该体验的创造性联想来形成新的知识: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在这道题三个小问的求解过程中学生通过具体数据的计算,不仅会了解欧姆表原理,而且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认识,从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反思――原来物理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中可以形成新的知识。在这道例题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及设计实验,等等,如:(1)中间刻度对应的电阻刻度为多少?(2)你能把其他电流刻度改标成电阻刻度吗?为什么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3)既然电流表、电压表及欧姆表都是由表头改装而成的,那能不能共用一块表头而组合在一起呢?若能,请问怎样设计?通过对例题的充分挖掘来让学生更深入地明白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和内涵,为学生熟悉多用电表及下面的实验操作做好铺垫。因此本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例题和可以拓展的好题目,但不少物理教师却另起炉灶重新建立情景来进行欧姆表工作原理的教学,而放弃了最好的教学资源――课本例题,得不偿失。

  二、探索习题,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学生在对题目交代的情景熟悉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解答同一个问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读题的负担,又使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达到了和做多种不同类型题一样的效果。课本上许多例习题就非常适合一题多解,在对这种题目的讲解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所学知识和规律进行巩固,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各种方法之间的不同和各自优势。例如:人教版必修一P45中问题与练习部分的第4题:关于频闪摄像研究变速运动的问题。本题可以用以下几种解法:①用h=at,时间t可以从照片读出;②用x=vt+at,选取数据点代入计算;③用v=;a=;④用Δt=aT。通过这几种方法来解决本题,可以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知识都用一遍。这样一题多解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解一道题的方法,而且有一类规律的运用方法,更使学生记忆深刻。这样在处理课本习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练习起到了复习知识和领会方法的双重作用。

  三、挖掘习题,拓展延伸

  在习题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巩固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要把物理思维渗透其中,将其充分利用,适度开发,来发挥习题的最大效益。例如:人教版选修3―2上P21第3题: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B=1T,平行导轨宽l=1m,金属棒PQ以1m/s速度贴着导轨向右运动,R=1Ω,其他电阻不计。(1)运动的导线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用电池等符号画出这个装置的等效电路图。(2)通过R的电流方向如何?大小等于多少?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除了题目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生做完本题后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导体棒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是多大,方向如何?这个力对物体的运动起什么作用?为了让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加外力吗?若需要应加一个什么样的外力?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和受力规律的认识;②外力的功率是多少?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两者之间什么关系?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本质的认识;③若导体棒有内阻r=1Ω,则导体棒两端的电压还是Blv吗?若不是,那应该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路端电压的理解。通过以上提出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大背景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多个知识点的教学,同时学生还能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欧姆定律的原理十篇篇8

  关键词:维吾尔族音乐理论体系 木卡姆研究 共性与源流

  一、版本的准确性是研究工作的客观依据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的传统音乐、诗词、舞蹈的组合体。它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个性化的鲜明特点与精密的科学性。《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迄今已出版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记谱整理,1960年由音乐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第二个版本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学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1993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三个版本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木卡姆研究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典文学研究会编,1997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第一个版本的乐曲数为245首;第二个版本增至320首(增添了75首);第三个版本又在第二个版本的基础上增添了《阿比倩希曼》、《穆斯台扎特》和《依希热提恩格兹木卡姆》等三个部分。就传统音乐研究而言,版本的原始性与准确性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客观依据。现今创作或其他形式增补后的木卡姆在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上与第一版《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不可同日而语。除了民间遗存的乐曲外,人为的弥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不符合学术研究对资料的要求,是不可取的。遗存的十二木卡姆曲调可以增补,但应当说明增补乐曲的出处。最近,有些海外学者对《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三个版本作出评价,“他们认为第二、第三种版本的学术价值远不如第一版本,因此他们在研究维吾尔木卡姆音乐时只使用第一种版本。其理由之一是第一种版本是由民间艺人演唱、演奏的原始材料,是民族音乐学家田野工作的成果,而第二、三种版本是由专业演员演唱、演奏的音乐,不是采自于民间音乐生活,不具有真正传统音乐的性质;理由之二是第二、第三种版本在原套曲中增添了不少新曲目,又未加详尽说明。这些新加曲目并非来自民间传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两个概念,不能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会给这块世界罕见的瑰宝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当本着尊重历史、展示传统音乐原貌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学风开展民族传统音乐整理工作。我们应准确把握作为民族历史精神财富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非物质文化的原始风貌,否则将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及维吾尔木卡姆的传播不利。

  二、从维吾尔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人手开展研究工作

  维吾尔音乐尤其维吾尔木卡姆音乐能够体现出乐制的多样性。乐制包括音乐和律制的音乐体系概念。世界各地区的乐制大体可分为三种体系,“五声体系”即中国主体体系、“七声体系”和“四分之三音体系”。这一理论最初由奥地利音乐学家霍恩博斯特尔(Eirch Von Hormboste1,1877-1935)提出。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中最早以国文刊出该理论,理论名称略有改动。五声体系(即五声音阶体系)流行地区极广,亚洲地区的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越南、吉尔吉斯以及俄罗斯接近亚洲地区的靴靶、马里和巴什科尔托斯坦(原巴什基尔)等地;并流行于非洲地区,美洲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之间。七声体系(即七声大小音阶体系)几乎流行于整个欧洲,并及于美洲。这个体系与古代希腊乐制有密切联系。四分之三音体系就是在音阶中相邻两音之音存在着“四分之三音”(即“半音”加“半音之半”的音程的一种乐制)。这种四分之三音是阿拉伯民族音乐的主要特征流行于阿位伯和伊朗,亦见于西亚和北非地区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的诸国,如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利比亚以及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三种体系互有影响,在同一体系内,不同民族其乐制又各有特点。维吾尔木卡姆音乐是三大音乐体系均存在的复杂音乐主体,它的复杂结构形态和维吾尔民族这个音乐客体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音乐心理密切相联。三类心理状态又与维吾尔民族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丝绸之路要冲,各种古老文明交汇于此。受惠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条件,维吾尔民族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又从古老的汉文化、印度文化、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中汲取营养。

  音乐作品要获得认可就必须考虑听众音乐认知的基本要求,使作品或多或少地保持在对象认知结构之内,使之或多或少地引起对象的期待,并使作品与听众期待的实现之间完成一种平衡:既不使听众期待立即实现,又不至于离开得太远。音乐心理学家迈耶尔(L。Meyer)指出:“一种音乐风格的出现,有赖于文化和个体成熟。这种成熟的标志之一,体现在不断向前看的意愿,及在一定程度上舍弃现实满足而追求长远的理想。这样,人为地设置期待的抑制,情愿承受不确定性,就成为实现这种理想所必备的条件。维吾尔木卡姆音乐形态的规范属性与科学程式正是维吾尔民族本位音乐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今的维吾尔木卡姆音乐形态研究只是立足于欧洲音乐理论体系的框架内,从记谱工作到理论阐述均用着十二平均律的耳朵与欧洲影响下的固定节拍、节奏模式。如果音高、节奏型问题出了“偏差”,就设计出一些本位与客位都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新符号、新注解,而忽视了局内人的说法与表现。维吾尔木卡姆音乐的律制与十二平均律的律制,难道可以简单地认为是音程关系多一点儿或少一点儿吗,节奏型的规范、节拍的强弱关系能用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说明吗,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应当从音乐形态学方面入手,系统研究维吾尔木卡姆的乐制,从理论上健全维吾尔音乐体系,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三大体系的音阶、律制、节奏型、节拍等音乐根本要素进行分析,对应维吾尔木卡姆音乐本身,找出维吾尔木卡姆音乐理论体系的科学、合理的规律。维吾尔木卡姆音乐的形态特征不能用某一音乐体系来审视其乐制,而应该逐步认识维吾尔音乐自身的规律。总之,解决维吾尔木卡姆音乐形态问题,必须建立维吾尔民族音乐体系并以此对维吾尔木卡姆音乐进行科学分析。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0846.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最经典的婚礼证婚人致辞
下一篇:入学申请书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