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的内涵。

  2. 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的写法。

  3.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引用、类比等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简历。(提示大家:A 妇女受到歧视B死于白血病)

  (二)讲读

  1、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有什么含义?

  (外表美和内在美)

  有关居里夫人外表的美,文章当中有很多详细的描述,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中国古代描写美的词语有哪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现在大家找一找文中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词句。(第5、第7页)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她的内在美?请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最好用四字短语)的句式来表达

  (1) 淡薄名利(第8页)

  (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56页)

  (3)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环境恶劣,社会环境也恶劣)当时的社会对女子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要突破这些偏见就要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

  (4)持之以恒:(6页)

  (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的精神:(6页,居里夫妇搞到了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6)有自制力,故意把头发剪短

  (7)坚定、自信: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7页)

  (8)科学献身精神:笔记本发射线(8页)

  在文章第7页谈到:居里夫人有大志、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有同学问:大志、大求是什么意思,这与她内在美很有关系,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大志、大求。

  (在文章的第6页、第8页A爱国B对人类作出贡献C战胜自我,勇于创造)

  结论: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藐视名利,有大志、大求的人。

  2、 和以往的文章相比较,这篇文章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美的笔墨很多,为什么?对此你作何评价?

  A为后面她投身于科学事业,没有被自己的美丽所干扰,突出了她的内在美埋下了伏笔。

  B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她的事迹的描写来突出她的内在美,不一定写很多她的外在美。

  C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打破了以往的写作模式,是一种新的视角。

  3、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1) 百年是虚词:永恒:她的贡献和优秀的品质将永存。

  (2) 作者对她充满了礼赞:A最直接抒发:第8页 B间接类比:第9页

  (三)、引申拓展。(探究居里居里夫人与我们)

  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果她能有这些本属于她的财产,既能改善贫困的生活,又能添置实验设备等等,说不定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你认为呢?

  (四)练习设计:

  各小组以______ 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的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多又不重复。

  第二课时(探讨文章语言特色)

  从作者生平谈起,到作者的写作特色。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二、请学生讨论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举例说明。

  小结: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深化了主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篇2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

  3、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 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感知“美丽”。

  ppt出示居里夫人的照片。

  (板书:居里夫人)通过看图,她给你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用一个词来形容。(美丽、端庄、沉稳。)(板书:美丽)有人说她美丽。有人说她端庄,每个人的印象都不一样,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二、细读课文,品味“美丽”。

  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一)、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二)、指名学生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三)、刚才我们读3——6自然段,哪一段让你的这种感觉最深?

  (四)、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着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1、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实验的‘条件艰苦、工作辛苦,面临着危险,还有无数次失败的可能。)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锅只能冶炼20公斤,而且就这样一锅一锅的经过了几万次的提炼,才炼出镭。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刚才几名同学的回答,我们大家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非常的——恶劣,实验过程又非常的——复杂,而且我们知道了在居里夫人之前,没有任何人发现过镭,当然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询。所以在这一锅一锅的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中,还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想不仅仅是失败,而且还可能会面临外界别人怎么看待她?会怎么说他呢?同学们想象一下。(嘲讽、冷言冷语)

  4、 同学们,居里夫妇从他们发现到最后提炼镭用了多长时间?(3年9个月)折算成天数那就是1300多天,想一想这1300多天里,他们都在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分析,假设他们一天工作10个小时,经过多少小时才提炼出了镭?经过了13000多个小时啊!是多么艰辛,多么不易,让我们通过齐读再体会一次。(还读上面的句子)

  5、你们知道吗?要提炼笔尖这么大的0.1克镭,他们至少提炼了8吨以上的矿石残渣,也就是说至少要装满3个小四轮车。多么不容易啊,我想居里夫人的这份坚定、刚毅、顽强一定深深打动了你,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几句话。

  6、[课件出示]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7、过渡: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居里夫人的哪些方面呢?

  ppt课件出示:镭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提炼镭,慢性中毒得可恶性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了,医生的证明是: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真正罪人是镭。

  师:这说明居里夫人有一种什么精神?(板书:勇于献身)

  师:她的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8、皮埃尔不幸早逝,居里夫人一个人默默地工作,倔强地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看看后来的居里夫人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取得了哪些成就?

  ①、[课件出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5111.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实习周报总结简短
下一篇:开学典礼讲话稿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