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教师观论文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教师观论文范例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评价机制;学术性;职业性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一般而言,符合科学原则的是科学的发展观,违背科学原则的是非科学的、甚至反科学的发展观,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就会有一些认识误区。科学发展观一直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执政理念,当前我们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西方文化自古以来都倡导的理念。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管子。霸言》就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则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命题。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等不同领域出发,对其中“人”的要素的具体解读是不一样的。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人不仅指在教育活动中居主体地位的学生。还包括教师、管理者和其他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但主要的是从事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质。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确定教育语义中的“人”的主要涵盖范围。要以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一一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不仅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因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高职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人”自然也具有教育语义中“人”的多元属性,其主体也是学生和教师。要真正发挥好师生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认识高职师生的群体特征,明确其利益和发展需要,才能把师生的利益作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不断满足这部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并促进高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内涵。然而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机制方面存在不少非科学发展观的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拟从如下方面做简单剖析。

  一、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影响评价机制导向

  发展观是人类价值取向在判断事物发展状况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固有的两种价值取向则是“学术性”和“职业性”,“学术性是指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对理性、学术与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而职业性则是与学术性相对的,指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着重于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③两者是一对缺一不可的矛盾统一体。确定其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教育实践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学术性和职业性在高等教育不同类型或阶段中的最佳比重和介入方式,谋求两者的融合。从高职教育的名称来看,我们不妨说“高职”是高职教育和高职人应有的复姓。高职领域中的一切活动和要素都必然带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烙印,并且在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上偏重后者。

  之所以在此先提及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因为它对高职教育评价机制起着重要的导引作用。“评价”一般是指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显然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评价标准的选择和评价结果。学术性和职业性错位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在高职领域中衍生形形的非科学发展观,包括对“高职人”的评价和认识方面也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区和偏差。

  二、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职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④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从其“高职”复姓而言,也可知是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具有职业教育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毕业生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色。但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偏重于学业导向。有的搞大学本科“压缩版”,动辄升格为本科、抬高身价,忽视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性质、类型、培养目标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不可抹杀的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导向的差异;有的又做中职的“发酵版”,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未能摆脱中职模式,学生个性发展空间狭窄,竞争力不强,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体现出高职生应有的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含量更高的职业岗位以及具有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特点。这种培养目标上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脱节,是高职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取向错位的一种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高职生的评价机制导向。

  目前进入高职领域接受教育的高职生主要是“三校生”(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和最后批次的普高毕业生,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相对于本科生源,若以高考成绩做评价指标的话,高职生源的普通文化科学水平显然是不太理想的;同时高职生的培养宗旨中对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因而相对于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文化和理论素养、知识面在总体上必然会窄浅些,倘若教育界(尤其是在学校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各界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业性导向的评价机制,依旧注重采用文化理论知识学习水平、英语过级水平之类的标准来评价高职生源和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而忽略或没有赋予高职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应有的评价权重的话,极易产生高职毕业生都是“低素质”学生的偏见。诸如此类的对“高职人”中的主体成员一一高职生的评价机制并没有正确体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应然要求,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严重背离,如果任由其在当前高职领域蔓延的话,对学风、教风和校风各方面所产生的破坏性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效能不高、学生缺乏自我效能感、高职办学质量和声誉每况愈下。

  三、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的职称评聘是建立在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上的。教学与科研一直是高等教育中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为了在系统层面弱化两者间的冲突,人们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等级划分,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三类。各等级的职能显然是明确的。若能各就其位各有侧重地发挥相应的研究或教学职能必然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但实际上,由于科研的显形荣誉与功用及教学效果的隐性与滞后性,在大众心目中,较少从事科研活动的高等教育机构不能算是“大学”(如高职院校),而它的毕业生似乎也就低人一等。于是为了争取“科研”这块高贵的招牌,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职院校)都不顾自身的等级定位,倾向采用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职称评聘机制。且对科研成果的衡量又越来越被人为地量化到在核心期刊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和有多少科研课题为衡量指标了,这就难免会导致大大小小的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在教学上却偏重于以不可界定和不易操作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教师尽职尽责,即使运用了教学效能的评价指标,也大多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稍作分解,模糊性很大,并不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能;而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又往往有“学而优则仕”的倾向,表面上看是尊重人才,但却可能导致这些优秀教师学术专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丧失更多的学术地位为代价换取一点所谓的政治地位。这种学术性取向过强的教师评价机制已经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拷问。其实,美国学者米凯拉克等人的实证研究早已表明,教师研究成果与教学效果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究竟学术研究和发表作品能否促进教学,目前尚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作用的话,也不会很大。”⑤

  高职院校本质上应是注重职业性的教学型院校,如果一味追随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评价思路,而忽视自身教学型的等级定位以及职业性的教学特点,必然会在人才培养上和教师自身发展上带来消极影响,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因为人总是在寻求自身价值和注重社会评价的。如果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都是既要教好课,又要出科研成果,甚至是行政人员也必须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才能评上职称,而且盲目地以博士生、硕士生、教授的引进百分比来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而忽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那么,无疑会使许多高职教师在面对教学、科研、实践等多重职能上出现尴尬和无奈。

  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原动力中,教师是主要的动力因素,这也是为人师表之说的缘由。作为育人主体的“高职人”——高职教师的素质和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从当前国际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双师型”应是高职教师的正确发展方向。“双师型”教师就是指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与国家要求规定的80%的比例相差较远。“双师型”的教师评价指标理应在高职教师评价体系中唱主角。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多年来,这已逐渐成了各类中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校领导的主要职责。但实践中却逐渐出现了对“双师型”评价指标的扭曲现象,表现之一是在“双师”和“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间划等号,忽视对教师教学业务、教学能力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培养和评价,这种评价导向难免会误导部分教师为拿证而拿证,甚至弄虚作假;表现之二是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工程师”,这又有了对“双师”的误解与拔高之嫌。“双师”不是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称号的简单叠加,也不可能达到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水平的完美相加,而注重的是两种人才类型特征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虽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尚未统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缺乏切实有力的激励机制,教师聘任制无法真正实现,⑥但去除科研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准确认识高职教师的角色,强调“双师型”这一教师评价和培养机制,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总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正视“人”。对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评价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而高职教师的评价和培养机制问题也随之日益提上了学校效能研究者们的研究框架之中,因为如今“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行政人员以至公众人士都开始注意到教师表现对学生教育成果的重要性,一致同意教师是学校教育及学校改革成功的主要元素。”⑦本文在此只是着眼于“以人为本”中“人”的因素,就目前高职师生评价机制中的些许误区做了一些简单剖析,至于如何构建关于“高职人”评价和培养机制的科学的发展观还是一个研究难题,也是个更值得高职研究者深入探讨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注释:

  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5.2.21.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第23卷,649页。

  ③陈小红。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M]。复旦教育论坛,2003(4)。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⑤小斯坦利。米凯拉克,罗伯特。弗雷德里克。李文权译。科研能提高教学质量吗,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87(3)。

教师观论文范例篇2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语文观

  语文是高考的主要科目,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树立大语文观,更好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致力探索的课题。高中语文涉及高考,是基础教育最为高级的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涉及学生的应考能力培养,也涉及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教师尤其要重视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下面就谈谈如何树立大语文观,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开始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师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树立大语文观,首先是要将教师的素质提升上去,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是高质量教学的有效保证。教师要在教学理论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认真阅读和探析当代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探析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理论武装起来的教学实践才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价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新课改教学理论、各地区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经验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学习和借鉴的理论。教学理论就好比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教师的教学之舟继续前进。

  二、教师的教学要具备大语文的视野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具备大的语文观,教师要具备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教学视野。不仅能看到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也要兼顾本单元和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视角和教学高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大语文观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宽的教学视野、知识视野,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和资本,也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当前的教改形式,了解先进的教改动向,能够引用他山之石。同时教师要博览群书,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进步。高中语文教学涉及高考,教师的教学要紧跟高考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利用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1.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变老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使用的语言应该是鼓励和赞美多于批评。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才能积极参加语文课堂的活动。尤其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语言使用的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有些网络词语可以比较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同样可以使用。

  2.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课堂对话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语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新时期,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进行改变,尤其是和学生的交流也需要改变。比如,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主要是告诉学生世间的事物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老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比较现实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习语文是为了感受和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及语言的美妙之处。但是,生硬古板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磨灭了。自然,语文的成绩就不是很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方式和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学语言上改变语文教学的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

  四、大语文观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读书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没有阅读的语文学习是苍白无力的。尤其是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知识面非常广,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大,知识面自然就广,见识自然就多,所以应考能力会很强。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强,教师只要正确引导,正确推荐给学生适合阅读的书目,那么学生的阅读范围以及阅读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教师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从自身做好努力,用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观论文范例篇3

  论文关键词:国际教育;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适应与创生

  21世纪是多种文化相并存、相碰撞、相融合、相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如:交流合作跨越国界,国际范围内的物质精神资源实现共享,洲际或区域范围内产生跨越地理意义的更为广泛的联系等。由于教育自身具有本质的趋同性、活动的国际化和发展的产业化,以及教育新思想的传播与新理论的推动,国际教育在各国广泛地开展。面对日趋开放化、国际化的教育大背景,本土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和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授受异域文化活动中,将面临着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一、国际教育、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教育。通常,我们所谈论的国际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世界教育;二是指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或特定的研究领域,即国际教育理论。对它的理解,普遍的认识是国际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对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援助等。但还有一种理解,即用全球的视角,对国际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教育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等进行国际交流和了解(顾明远,2001)。在不同的视阈下国际教育又以不同形式呈现。广义上,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教育项目服务于主国(host country)学生,同时电吸引外国学生到主国学习。第二,某国设计的教育项目传送给另外一国学生。第三,专门为某一特定国际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教育项目。

  (二)教师本土文化。教师本土文化是基于本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环境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及情绪反应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的思想理念层次,二是价值体系层次,三是行为模式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所指的教师文化是比较宽泛的,而本土教师文化相对来说要具体些,更强调一种民族性的东西,同时又融合本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倾向。教师文化的本土化要求教师要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但本土化不等于狭隘的民族优越主义、沙文主义,不是建立在贬低或排斥异域文化,而是建立在保存自身优秀传统、吸纳各国先进文化的前提下,使教师因为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成为适应本土的一员。

  (三)异域文化。异域文化具体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语言、历史、体制、信仰、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异域文化实质上是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其特点表现为一种异域性,但它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应答的结果。从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目的语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

  二、国际教育对本土教师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理念。随着教育进一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教育势必会对本土教师教育理念产生影响。一方面,本土教师为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或个人等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探寻各国的教育,用一种教育应“面向世界”的视界与胸怀接纳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文化,树立国际教育观,走出传统、狭隘与封闭的文化藩篱,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本土教师过分担心国际教育会给本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的价值观,同时,还认为这种影响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会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负面的效应。这样一来,一些教师会全盘否定国际教育,拒绝或抵制学习国际教育中先进理念,致使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畸形”与不平衡。

  (二)行为模式。国际教育中不同服务背景都可能对本土教师产生行为上的影响。其具体行为模式体现为,第一种是本土教师通常要以访问者身份去适应主国文化,参与到主国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在此过程中,本土教师需要学习和运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种是本土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在本国学习或接受国外文化时,需要认同、同化或顺应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如知识、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等。第三种是本土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以目的语为中介向异域或本土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师生间所产生的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

  (三)价值体系。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共存,目的是增进各民族、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认识与了解。基于国际教育的价值体系,本土教师在实施国际教育、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国际教育不仅能增强本国的教育,而且能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还应比较全面、客观地把握国际教育价值的实质,将促进国际教育和维护国家利益二者结合。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实施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或计划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任务是为渗透或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颠覆别国的目的。

  三、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对异域文化的困惑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以及多元文化格局和文化间交融、碰撞的加剧,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和感受先前所未遭遇过的异域与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冲突与变动,并且还陷入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阶段:

  (一)文化认同阶段。认同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反应。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因此,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在异域文化认同阶段,教师首先表现出好奇、兴趣和注意等意向,接着感知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以及来自异域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最后反思并探寻自身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二)文化同化与顺应阶段。同化和顺应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在同化与顺应阶段,本土教师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汲取异域文化精华并将其统整到本土文化中来,同时,在尊重本土文化前提下还适当地扩大本土文化开放度以适应异域文化,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形成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

  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正式、直接接触时期,教师体验着对异域文化的同化或内化、顺应的矛盾与犹豫。如在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表现为国际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的实施、新旧教育观的冲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迈进、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与学校新要求的差异等,所有这些,对于本土教师而言,都是先前所未遭遇过的。

  (三)文化平衡化阶段。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容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文化平衡化阶段,面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互动所激发出的诸多矛盾、冲突与对抗,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等手段调节,促使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达到互补与共进,趋向平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处于失衡状态。

  四、适应与创生: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

  (一)文化适应。

  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文化适应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国际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倡导并实施的“联合学校计划”。其目标是以尊重人权为基础,培养对他国、他民族、他国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这里的“国际理解”要求在认识彼此文化的教育中,不应当立足于文化进步主义,而应立足于文化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并不是认为发达国家文化进步,发展中国家文化落后,而是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文化。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各国、各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的态度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说是异文化理解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需要对多元文化具有包容性、理解性。本土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面对异域文化对本族文化壁垒的撞击,应当重视国际教育中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从文化全球化战略高度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扩大文化适应程度,客观地认识异域文化,从而在本土文化发展基础上借鉴异域文化之精华或摄取养分,丰富本土文化。

  2.提升文化自觉,培养文化适应意识。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对待本民族文化是一种反思的、理性的态度与认识。提升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促使本土教师从相对单一、狭隘文化和封闭、隔离的文化生存与保护机制的藩篱中走出来,意识到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性以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的必要性、急迫性。

  3.开展交往对话,增强文化适应力。“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人与人之间是如此,文化与文化也应当这样。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间通过交往与对话,增强彼此间适应力,达到共享,如世界观、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进行心理上的解除,形成比较自然地应付新异的环境,走向对异文化的良好适应。而且,个体将会更加全面与客观地认识文化差异,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肩负起应有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职责。

  (二)文化创生。

  1.文化视界。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要用国际性、全球性眼光检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都在推动着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本土教师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唯本土文化是尊、视异域文化为异己,加以拒绝、排斥,又要反对文化霸权即用一种文化模式控制另一种文化模式,要求人们只接受和认同单一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图景正在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互动,只有遵循“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理念和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在多元文化相互交往中谨守包容、接纳的心态,善于理解“他者”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培育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的社会氛围。

  2.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着眼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本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本土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同时,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本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因此,本土教师应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使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进行双向适应,共同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

教师观论文范例篇4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教育理念的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教师教育理念中不仅会促使教师在思想上对教书育人产生深刻体悟,指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塑造乐观心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下,促使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调整旧有的教学行为,为打造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本领过硬的人才提供理论雏形,同时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教学水平提升和科研能力进步的一种表现,这一切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和引领。

  2“。三层理论”建设与教师教育理念的联系。“三层理论”中的第一层理论民主与和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相连。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呈现民主之风与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层理论中的自由平等与尊重学生息息相关,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学生自身也要按照合理意愿去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层理论为敬业与友善,重点侧重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敬业态度会感染学生。学生便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会激励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双方和谐共生,三层理论环环相扣,若每层都做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加之在每个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新的交流与学习形式,在不断创新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持续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三、结语

教师观论文范例篇5

  2006年1月学校教代会正式定义了以“问题引入、主动参与、互动生成、生动发展”为特征的参与式教学的概念,即它的基本思路是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引领下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并在阶段性的教学评价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多年来通过全体教师的探索、创新“参与式教学”在省内乃至国内已有名气,参观学习者蜂拥而至。如何使初中物理“参与式教学”缠上常青藤,使之教学常态化,直至引领教学,值得每位宜外物理教师探索研究。

  一、参与“物理参与式教育科研”习惯化

  学校物理组有创办初的4名物理教师发展到如今有40多名的庞大科组,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他们参与不同的教学模式,要让教师适应参与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的开始阶段。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的前提是其于问题的解决,这个前提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供了基础。刚接触“参与式”时,教师一般会有意成无意地想到,为什么要使用“参与式”教学,和以前的模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有哪些优越性等等,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思产生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冲突,为其教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其次,让每位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参与式”教学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决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就会主动分析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找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为此,教师查找相关“参与式”教学的文章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就问题求教于对“参与式”教学研究较深的教师,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对话。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过程容易使新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造和转变。然后,教师仅仅参与一次或几次科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物理教研组应该积极致力建立各种便利的条件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并使教师参与“参与式”教学科研的意识习惯化。实质上教学和科研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为科研提供问题基础,科研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化

  “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的提出,是受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的启发。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或者“复归”的意思,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地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它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己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程序和一套能与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手册。根据“文化自觉”理论,笔者尝试把“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理解为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参与式”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自己物理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主动学习“参与式”教学理论,并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参与式”教学理论,这种理论是怎样来的以及它的理论特点、旨趣,并能知道这种教学理论将会对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产生怎么样的效果。而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化,不是某个物理教师或者某些教师的自觉而是大部分或者全部物理老师的自觉。

  “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蕴含了三个方面内容,都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带来契机。首先,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对为什么要学习“参与式教学理论”的思考和回答是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的内涵之一,这自然表露出“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回忆在过去使用的物理教学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并与“参与式”教学作比较,并对之产生质疑。质疑的过程就表明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观念开始动摇,为使之转变成接受“参与式”教学观念带来了前提。为了解决问题或挫折,有迫不及待地学习新的理论――“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冲动。其次,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是批判学习的过程。在“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的含义中已经渗透了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的特点概括及理论旨趣追求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一种反思的眼光,寻求“参与式”教学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动力、优点、与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有什么不同以及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差异,会产生教学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主观的条件。再次,一个教学模式要发展,必须创新,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是创新学习过程,教师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中,检验效度,并改造变成自己的东西。当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时,就会极力“拥护”“推广”“参与式”教学。

  三、“参与式教学交流”经常化

  从当前文献看,对“教学交流”的内涵研究还很少见,可见让“参与式教学交流”经常化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里,笔者尝试把“教学交流”描述为在参与式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及物理教师与教师的交流或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也就是“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在此“参与式教学交流”定位为物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物理“参与式交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理教师通过教学交流,思想能够得到碰撞,思维能够得到启发,使新进教师教学观念能够得到改变,并带来符合参与式教学的行为。我们的做法是新进教师一定与参与式教学能手结为师徒。每位徒弟每周听课节数不得少于3节,而师傅不得少于1节,每月徒弟上汇报课,而师傅上展示课,同时还利用物理组备、公开课议课对物理参与式教学进行研讨。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8946.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环境卫生总结工作总结最新
下一篇:有关自主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