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和氏璧的故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和氏璧的故事篇1

  怒发冲冠,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fà chōngguān,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怒发冲冠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怒发冲冠成语解析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二、怒发冲冠成语典故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和氏璧的故事篇2

  香港七元墨收得汪近圣尔臧氏制“圭璧光”墨一套,共八锭,长条形。锭长7.8厘米,宽2厘米,厚0.9厘米,重22~25克。各锭面以不同字体书“圭璧光”三字墨名,及署制者名号、印章,背之绘画及题铭则各不相同;侧题“大清乾隆年造”六字;顶题“贡品”二字,皆楷书阳识(见第四锭特写)。布盒装,盒已敝。质似乌玉,边如利刃,叩之砰砰然,虽年久老旧,略见灰黯,仍通体黑润而有光,麝气袭人。

  圭、璧系古代贵重玉器,墨名“圭璧光”,是形容此墨如圭璧一样名贵、美好,光彩四照。“圭璧光”墨为汪近圣名牌产品,《鉴古斋墨录》有载,每银十一两,殊不廉宜。此牌子的产品,最初是汪近圣任职曹素功墨肆时所造,七元墨藏墨一锭,其上即具“徽城汪近圣监制”(面)、与“曹素功制”(侧)名可证。

  “贡品”,清例,每年三大节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和端阳,地方官府需以当地土特产进贡朝廷,安徽产墨甲天下,徽墨成为当地上贡之一。被指定为贡品的墨品,均系著名墨肆所制,因属常年例贡,墨肆必须随时生产,以备官府采办。部分贡品亦供市售,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为墨肆做宣传。经市场销售的贡品称“市品”。因商誉所系,市品质量一般不敢稍异,然装潢却不讲求奢华,如采用彩绘木盒、锦盒、特制漆盒诸类,汪近圣这套贡品墨,用的是布盒装,包装殊为简朴,当即属之。

  以下系各锭面、背图文简说(横行从右至左):

  首锭,面楷书“圭璧光”三字,阴识填金,题“汪近圣法制”五字,行草阳识。背横题隶书“镇圭”二字,阴识填金,下绘海中一柱石,耸峙直逼云天,浅浮雕,柱石涂金。镇圭,古代朝聘时天子所用信物。背所绘巨石擎天,象征王者权势威力,足以安天下。

  次锭,面行草“圭璧光”三字,阴识填金,钤篆文“鉴古斋”圆章,及“尔臧氏”方章,白文填红。背隶书“有其香邦家之光”八字,阴识填金,阳识,蝇头小楷。“有其香,邦家之光”,,祭祀的酒食,语出《诗・大雅・周颂・载芟》篇,是篇描写王侯家众子弟率万千佣工,于田间勤力稼穑,得到大丰收,于是准备了芳香酒食,祭祀先祖先妣,是邦国的荣耀。钤“尔臧氏”印,表明此套墨为汪尔臧所制。其时当是乾隆初,汪近圣可能已年老退休,墨肆由长子尔臧主理,这套墨仍可归入“鉴古斋”第一代产品。“氏”有表嫡系意,若墨肆已易手非嫡系经营者,则称“记”,此为清代墨业界习惯。尔臧自幼助父业墨,能深究墨法,及长自然制作精良,这套墨应是其代表作之一。

  第三锭,面籀书“圭璧光”墨名,阴识填金,题“徽城汪近圣监制”七字,楷书阳识,背隶书“桓圭”二字,阴识填金,其下绘一宽袍大袖执圭端立人物,浅浮雕,饰金。桓圭,古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长9寸者为桓圭,公所执。桓,取“桓楹以架屋”之意,墨背所绘即执桓圭的人物。

  第四锭,“圭璧光”墨名下钤“近圣”篆印,填红;背篆书“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八字,阳识。“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出《诗・国风・卫・淇奥》篇,本为赞赏秉质良善、德行斐然的君子,此处用以形容“圭璧光”墨,言其精好美善而有光泽,同时亦为墨名之所出。(第四锭特写即此锭)

  第五锭,面草书“圭璧光”墨名,下小字“汪近圣按易水法制”,楷书阳识。背双钩画兰一本,花叶挺秀,填红填绿。易水,在今河北省,宋以前为墨重要产地,民多业墨,奚姓人家所造尤其精好,南唐时获赐国姓李,李超父子即是。其料用松烟,胶用鹿角,杵以万计,墨成质量特优,其法被称为“易水法”,后世名墨家造好墨多采此法。

  第六锭,面“圭璧光”墨名下题“徽城汪近圣按易水法制”十字,楷书阳识。背饰切花二枝,涂金、红、绿诸色,状甚鲜活。汪近圣为歙县人,歙县乃徽州府城所在地,故汪氏籍贯有时亦写作“徽城”。

  第七锭,面双龙拱“圭璧光”墨名,涂金。背刻铭文:“玉阙分圭,文坛拱璧。动静双清,诗书世泽。伊今之人,相古之质,一年一寸啜香汁。”落款赵青藜,皆楷书阳识;钤“然乙”篆印,填红。赵青藜,字然乙,乾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玉阙分圭,文坛拱璧”二句,都是形容“圭璧光”墨之美好、珍贵。“一年一寸啜香汁”,极言墨极坚韧耐用,书者年用一寸已足够。相传南唐后主常侍徐铉得李廷墨一锭,长不过尺,细如箸,兄弟二人(弟徐锴,累官内史舍人,与兄铉同有文名于江左)日书五千字,十年方尽,平均一年一寸,赵青藜句本此。赵氏亦曾为汪近圣“新安大好山水”套墨题句(见拙著《明清古墨研赏》附录四“集锦彩墨四种略说”)。

和氏璧的故事篇3

  这本书主要记载的是有关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它凝聚了各个时期的故事,将它们编成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书——《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充满了兴趣。

  书中的历史故事我们很多都耳熟能详,例如大禹治水,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其实我觉得,作者在写此书的时候不仅是想让读者了解历史事实,而且还想让我们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勤劳。其实每个故事的发生一定会有它的起因,而有些历史典故还会让现代人赞叹不已,甚至作为借鉴,在当今社会还有着同样显着的效果。这些,无不证明古代人们的智慧。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当时,赵王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而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十分乐意,但又怕被欺骗,顿时束手无策。为了以防万一,赵王派蔺相如去保护“和氏璧”。但是,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却毫无拿城换壁之意,见大事不妙,蔺相如急中生智,说:“这璧有点瑕疵。”于是秦王信以为真把“和氏璧”给蔺相如看,秦王上了当,没办法,只好拿出地图把交换的城指给蔺相如看。这次蔺相如为了不再上当,在举行换璧仪式之前,蔺相如叫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最终蔺相如战胜了秦昭襄王,成功地完璧归赵。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蔺相如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急中生智,转危为安。这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础,还要临危不乱,学会观察别人。而这些都是现代人难以实现的,要不遇到挫折就不再前进,要不就胆小如鼠,看见大场面就紧张,语无伦次。所以我们要从别人的成功中获取经验,择善而从,勇于挑战自己。

  自古以来,多少以弱胜强的故事,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些都证明了弱者对强者不一定是以惨败告终,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比拼将领的智慧。

和氏璧的故事篇4

  小霸王

  “将相和”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期间就已经学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现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这件和氏璧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各诸侯国视为镇国的宝贝;为了把和氏璧占为己有,各诸侯想尽办法互相争夺!因此,上演了战国时期一幕精彩的历史剧。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件和氏璧便不知落到何处,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现在就让我给你讲讲这一段曲折的故事吧!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便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历王,(玉璞是一种天然五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石块没什么区别。)楚历王找来相玉家进行签定,玉工认为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价值!楚历王很生气,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并把他驱逐出楚国!

  多年后,楚厉王驾崩,楚武王继位。卞和赶回了楚国,于是,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武王。玉工签定后仍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又过了几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这时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但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苦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直往外滴血。这件事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派人问卞和:“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苦,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是石头,我忠贞之士却被当成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啊!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文王听后,命人把卞和带到宫殿,并叫玉工当面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一块无暇的美玉。为了嘉奖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将此玉命名“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珍臧起来!

  “和氏璧”发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便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可就在这时,和氏璧失窃了;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人们纷纷寻找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玉,但终无结果。人们便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条件、有机会,偷窃和氏璧。便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死不认罪,无奈!只好将他放了,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销声匿迹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赵国出现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现已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缨贤宦官从一个外人手中购买到这块玉;经玉工签定后,方才得知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这件事不巧被赵王知道了,便将和氏璧强夺去了。谁知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昭王的耳朵里,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也产生了觊觎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想到秦国势力强大;怕得罪秦国会招来灭国之灾!所以只好派蔺相如奉壁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看到和氏璧,认为果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将和氏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去说:“壁上有点假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看。”于是,秦王便将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壁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壁,派人送信给我王。我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15座城换壁只不过是一种空话。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再说因一块壁得罪秦国实在不值。所以我王采纳了我的意见,但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我王还斋戒五日后,才派我将和氏璧送给你。但我看大王你根本无意割城换壁,就取回此壁。您若再逼我献出此壁,我的头就和这壁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说罢,便高举和氏璧,做出撞击柱子的样子。秦王惟恐和氏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叫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的15座城,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我王派我送壁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和氏璧!”秦王无法强夺,只好同意了。蔺相如回到宾舍,便派人乔装打扮;带着和氏璧连夜逃回了赵国。

  五日后,秦王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请蔺相如。蔺相如进宫后对秦王:“秦国至开国以来20余位君主,没有一位是信守承诺的。我担心因您的失约而辜负我王对我的重托,所以已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秦国强盛而赵国弱小,如果大王先割15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留壁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当杀!我愿下汤锅,你看这办吧!”秦王和众臣听后面面相觑。有些大臣建议将蔺相如囚禁起来,再攻打赵国!可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而且还会使两国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并把他送回赵国;还可得个明君的声誉!于是,秦王在宫廷里以隆重的礼节款待了蔺相如,并将他送回了赵国。这就是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用自己的智慧抱住了和氏璧。

  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幽王投降。并献出了和氏璧!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和氏璧的故事篇5

  一、 “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

  思考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廉蔺列传”中人们通常说的“完璧归赵”故事定性为一个事件(因为在历史中,它是一次冲突的发生,尽管司马迁可能对它进行了艺术加工)。这一事件尽管对赵国的历史走向没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命运转折的分水岭。“完璧归赵”事件直接让“舍人”蔺相如变成了“大夫”蔺相如,让一个人从社会的底层迅速站在了权力舞台的中央。

  经验告诉我,历史往往是经不住细看的,“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呢?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东击齐国,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强赵弱”是历史的选择。也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当强秦以“十五城请易璧”的国书到达赵国后,才使得赵国上下一片混乱,明知“易璧”为假,“索璧”为实,却只能焦急得团团转。这个时候,赵国需要一个头脑冷静者,需要一个能对形势作出准确的预判者,可惜此时君臣相觑,六神无主。现在,我们可以从容地进行一番假设和推断。假设赵国不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无非两种,一是秦王暴怒,遣重兵打击赵国;二是没事儿,秦王并未派兵惩治大胆的赵国。假设赵国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也无非两种,一是秦王十分高兴,接下来相安无事;二是秦王兴奋,接下来再提出割地(割城或其他秦王认为必要的要求)。既然赵国所有的恐惧都是建立在秦有可能打击自己的前提下,不论这次同不同意“易璧”,最终受打击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除非举国降秦。以强秦的野心与作派,同意不同意“易璧”不是避免被打击的办法。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明白自己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要求。果如此,“完璧归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

  而从蔺相如“奉璧出使”到达秦国后的具体情况看,似乎“完璧归赵”也可以不发生。相如“奉璧”至秦后,秦昭襄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在蔺相如以言语巧骗重新拥有和氏璧并指责其不当举止后,昭襄王“召有司案图”割城、斋戒五日,最后在朝堂上设九宾大礼重新迎接蔺相如。然而,一个让阅读者最为担心的事情此后并未发生,即当秦昭襄王得知蔺相如背信,已差人“怀其璧,从径道亡”时,并未动虎狼之威杀掉这个巧舌如簧不讲信用又动不动以命相搏的赵使者。面对既成的事实,他竟然说出“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这样的话,尽管言语中透着无礼与傲慢,但也并未有具体的言语斥责。秦昭襄王不仅轻轻放过了如此胆大妄为的蔺相如,而且坚持在朝堂之上接见了他,礼毕后让其返回了赵国。为一璧之故,秦王修国书,斋戒五日,行九宾大礼,召有司案图佯装割城。这表明,秦昭襄王的确喜欢且想得到和氏璧。但从他在章台突见和氏璧的“大喜”来看,似乎对赵国会派人专程奉送宝璧并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从蔺相如暗中派人怀璧归国后秦王的言行看,正如秦王自己所说,和氏璧仅一璧而已。所以,从事件的实际发生看,既然璧到秦王之手得而复失强秦都并未动怒,赵国不“奉璧”遣使似乎也应该不会遭致重兵打击。如此,“完璧归赵”委实应该发生不了。

  另外,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如果赵惠文王最初担心因璧惹事会遭到强秦的武力打压,那么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岂不是更让秦国恼羞成怒?当蔺氏在朝廷之上当着君臣说出“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豪言壮语时,赵王就应该清醒地知道蔺相如的出使是在玩火,这样的出使尚不如不出。如此的话,“完璧归赵”事件似乎也不应在历史中发生。

  这样说来,我们至少能从三个方面判定“完璧归赵”事件可以不发生。但历史不是假设,弱势的赵国在想象的危险面前不可能做出清醒的判断,这在国家层面就奠定了事件发生的基础。而当宦者令缪贤口中说出蔺相如的名字时,就已经注定“完璧归赵”必将成为千年流传的历史定格,门客蔺相如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横空出世争取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明凌稚隆的《史记评林》中有一段引同朝前人邵宝点评这一事件的话,现辑录如下:

  赵王知相如之必能完璧乎?曰:不知。相如能知秦之必归璧乎?曰:不知也。然则何以使之?曰:相如以死殉赵,王以意气任相如。璧完而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之,赵亦重矣。国势之重轻,于是系焉。

  我很难同意这样的出使价值判断。实际上,当赵王做出了奉璧出使的选择时,就已经没有了国家的尊严,还谈什么“国势之重轻”呢?璧归与不归,与国之轻重没有任何干系,只对蔺相如个人的命运发生意义。但其中的一点邵宝说得很正确,蔺相如也不知道和氏璧能否完归。他在赵王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是在争取一次人生的冒险机会而已,尽管这次机会风险极大,自己的身家性命十之八九要留在秦国,但不去冒险,自己只能久居人下。永无出头之日大概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宁愿拿性命豪赌一把。于是,当国势弱小、群臣无谋、求使者不得的窘境让赵惠文王焦急万分、六神无主之后,蔺相如用简洁有力、条理清晰、信誓旦旦的言辞给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

  细究赵王与蔺相如的对话,处处留下蔺相如不能自圆其说的事理逻辑,只是此时的赵王已无心细究,他需要的仅是此时有一个人能给他作保证。赵王问:“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答是:“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这是建立在“不许”就要遭受军事打击的假设前提之下的,然而假设的依据何在?我们从蔺相如的话语里找不出答案,他只给了赵王一个貌似肯定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恰是赵王的担心与判断。赵王再问:“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是一个急于寻找人生出口的人脱口而出的妄语,裸地站在了秦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什么叫“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呢?以物易物也须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这样的强盗逻辑居然从蔺氏的口中替秦说出,让人哑然失笑。什么叫“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呢?对一个强盗国家谈曲直,如果蔺相如不迂腐,那肯定有他自己的企图。“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在内心已乱的赵国君臣面前,蔺相如用简洁、清晰、貌似合理的言辞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并最终以“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毫无保障的豪言壮语搏得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冒险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完全应该在历史中避免,但由于弱国心态特别是一个蔺相如的出现,秦王的无理要求最终演变为一段流传千年的智勇故事,“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也就只能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事件虽然没有改变赵国的历史轨迹,但却改变了一个人的根本命运。不要说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往往建立在偶然的事件上,即便今天也同样如此。只是,个人机遇的把握,人生机会的选择,许多时候往往是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考量,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选择差异。至于蔺相如对此等机会的创造,相信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蔺相如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

  二、 “将相和”事件中的主观动意与客观结果

  “将相和”或曰“负荆请罪”是“廉蔺列传”中的另一著名事件,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口头、文字或舞台演绎中,蔺相如总是一个胸襟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君子。太史公对蔺氏的评价是:“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然而,每读此传,我总想,在朝秦暮楚、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薄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一个为实现自我抱负挤入上层社会而不惜创造“完璧归赵”事件的个人面前,后人给予的礼遇,是否有些过头了呢?

  在整个“将相和”事件中,冲突是因廉颇不甘居于蔺相如之下挑起,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获此消息的蔺相如为此做了三件事,一是不上朝,“每朝时,常称病”;二是路遇廉颇,“引车避匿”;三是面对舍人质疑,慷慨陈辞,说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恩怨的至理名言。结果,听说此事的廉大将军“肉袒负荆”,至蔺相如府门谢罪。宋人黄震在《黄氏日抄》中有一段对廉蔺二人的评价,抄录如下:

  蔺相如庭辱强秦之君,而引车避廉颇;廉颇以勇气闻诸侯,而肉袒谢相如。先公后私,分弃前憾,皆烈丈夫也,勇气各得其所矣。

  我的体会是,“先公后私”对廉公来说十分恰当,放在蔺氏身上未必合适。观整个“负荆请罪”事件,我始终有一个疑问,就廉颇闻他人所言即负荆道歉的举止看,这是一个耿直、爽气、知错即改、毫无心计的大丈夫,也是一个心无城府、简单、意气用事的武夫,以聪明的蔺相如多年对廉颇的了解,以蔺相如的口才与勇气,若其亲赴廉府,晓以利害,没理由说不通廉颇。直接的沟通不比别人间接的传言更好吗?蔺相如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得从蔺相如的主观动意来分析。门客出身的蔺相如不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会”中不怕死的勇与谋,从他力阻自己最初的主人缪贤“亡赵走燕”看,他还是一个能审时度势、有战略眼光的谋家。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因此,蔺相如要让全朝廷的君臣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连走路遇到都怕得“引车避匿”。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的安宁而息事宁人。这种计谋果然轻而易举地降伏了简单、耿直、心无城府的廉大将军。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须如此一次,之后他就只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可以说,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依照了蔺氏设计的轨道。在强秦面前,蔺相如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加智谋,在廉颇这里,蔺氏只能用也只需用一点心计即可。

  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观动意很难说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应用。然而对于这一事件的客观结果,则应另当别论。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蔺相如运用谋略化解危机,事件最后得到完美解决,这在客观效果上既化解了个人恩怨,又保全了国家利益,使得强秦不敢加兵谋赵十余年。或许正是在这个角度上,后人才对“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溢美不绝,赞赏有加。我以为,对生命个体的评价似乎还不能完全根据他造成的某种结果和结局来衡量,若如此,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在今天的法国诺曼底,每年的六月五日,都有当年的盟军老兵为战死在这块沙滩上的德国士兵默默献上鲜花。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我虽然无法赞同太史公对蔺氏“名重太山”的评价,但也不会认为蔺氏为一恶人、小人,是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远去的历史和不断叠加的时间面前,我们最好还是把蔺相如看成一个“人”,凡人皆有优劣之品、好恶之性,彻底的完人没有,彻底的恶人难寻,蔺氏有才,勇谋兼具,善于捕捉人生机缘,但也城府极深,极喜投机。在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漠的那个时代,对蔺相如的评价,我以为如此已足够。

和氏璧的故事篇6

      话说,那赵王得到了一块稀世宝玉,叫“和氏璧”,便整天琢磨着拍卖个好价钱。秦王听说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派了一名通讯员来到赵国对赵王说,“咱总统说了,愿以十五座城来换个和氏璧。”赵王知道秦王一向阴险狡猾,便花了高薪聘请了蔺相如,让他带着宝玉出使秦国。

      到了秦国,蔺相如为节省时间,便打了一辆“的士”,直驱“总统府”。终于到了,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乳白色的墙壁鲜活明快,绛红色的屋顶镶着耀眼的金边,屋檐两端,两条精致的飞龙倔强地高仰起头。“好一幢气派的建筑,不愧为是秦国的总统府啊。”蔺相如暗暗赞叹。走进总统府更是华丽无比,经过几个转弯,总统办公室到了。

      蔺相如轻轻地敲了敲那环保木料做的门,不一会儿,门开了。蔺相如双手紧握和氏璧,生怕发生意外,然后缓步到走到秦王办公桌前:“宝玉在此。”秦王不顾君子体面一把从蔺相如手中夺过宝玉,翻来覆去,仔细端详。“嗯,此物真乃宝玉。”说着,便将宝玉传入身旁几个漂亮的“小蜜”手里。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要进行交易的态度,便急中生智,装出一副假惺惺的样子来:“大王,你有所不知,这块和氏璧有一块小小的斑点,要不要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打了个响指,示意将宝玉拿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就变了脸色,恼羞成怒地对秦王喝道:“亏你在当总统之前还在商行混了几年,现在连交易的基本原则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真是可以呀你。你若不把‘土地所有权’转让给我的话,我就把它给炸了。”说着,便从衣服口袋里取出一个拉环式炸弹。秦王怕把宝玉给弄坏了,连忙赔理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毕竟我离开商海也有好几年了吧,既然你提醒了,我就知道了,何必这么冲动呢?”说完,便唤人拿来地图,并指给他看。

      蔺相如知道秦王是在用计,为了让宝玉完好无损的回去,他就想了一套完美、周到的计划。蔺相如先对秦王说:“现在股市可是大跌不涨啊。”秦王听了,就来了兴头“可不是吗,我买的‘秦氏基金’已经跌了两块钱了。”蔺相如接着说:“我们赵王也买了一万股的‘秦氏基金’,但由于这两天亏损得的厉害,他便准备斋戒五天,以表对金融的一片忠心,来祈求股票上涨。”

      蔺相如喝了一口女秘书送来的银杏茶又继续说道:“大王若真有诚心来和我交换和氏璧,也斋戒五天,到时候,我等定会奉上宝玉。”秦王听了,心想:料你也跑不了。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和氏璧的故事篇7

  在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的硕高山下,安卧着一座叫“赵家堡”的古老城池。堡内的村民姓赵,但畲族中并没有这个姓氏。查阅世代相传的家谱,方知赵家堡人竟是逃亡至此的南宋皇族后裔。

  来到赵家堡的游客须从写着“东方钜障”的城门进入,这里原是赵家堡的东门,是明代抵御倭寇的东方屏障,如今成为开门揖客的正门。明代万历年间,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这座古堡正是为了防范这些来自东方的海盗而建的。

  跨入东门,迎面是几排低矮的闽南古厝,墙壁粉刷一新,唯有残破的瓦片诉说着远去的岁月。堡内的村民生活如常,并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受到惊扰。如果不是背后古老斑驳的城墙提醒,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闽南村庄。一条石板路将我们引向了另一道城墙,城墙围住的就是赵家堡的内城。在内城的中心是堡内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一座名为“完璧楼”的方形石基土楼,它像一个戴斗笠的巨型魔方,在内外两重城墙的护卫之下,显得更为牢不可破。如此重重设防的一座堡垒并非由当地占人口多数的畲族营建,而是出自赵氏。想来也并不奇怪,作为亡了国的南宋皇族后裔,他们比任何人都更需要安全感。

  赵氏族人如何流亡到此,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1279年,广东崖山之战,南宋军队被元兵击溃,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罱投海殉国。幸运的是,闽冲郡王赵若和率16艘船夺港北逃,于浦西(今福建漳浦县内)登陆,为防不测,改赵姓为黄姓,并在当地隐居了下来。明洪武年间,赵若和之孙黄惠官被告发与同姓通婚。依《大明律》,同姓通婚者有悖伦理,“杖六十,判离异”。迫于无奈,黄惠官的哥哥黄文官只好将藏匿几代的《赵氏家谱》呈上公堂,道出改姓实情。因为关涉重大,审理此案的官员将情况上报朝廷。此时大明江山已固,隔了一个朝代的前朝王孙又能掀起什么波澜?明太祖朱元璋御笔一挥,恩准赵氏后人恢复原姓,并对赵氏族人妥善安置。

  当年赵若和流落至漳浦海边,为了防范元兵的追剿,同时也为了抵御渐渐兴起的倭寇,他在湖西镇硕高山下,建起了一座方形的土楼,即“完璧楼”。到了明万历年间,自然已经不用再提防北方的蒙古兵了,但倭患却更为猖獗,于是赵若和的第十世孙赵范在原来的旧址上又重修完璧楼,并且填石筑城,与其子赵义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了这样一座赵家族人栖居的城堡。

  完璧楼的大门上嵌着青石匾,阴刻“完璧楼”三个行书大字。苟全性命的南宋遗族只能以文字游戏寄托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完璧归赵”。据向导介绍,这几个字的书写方式奇特,吐露着营建者欲语还休的心迹:

  “璧”字本是上下结构,却被写成了左右结构,左边的“届”像一个房子,“玉”又少了一点,成了个“王”字,隐喻皇族后裔偏居一方;右边被拉长的“辛”,则象征赵若和在漳浦开创家业之艰难。而“楼”字右边的“米”连笔写得像个“宋”字,又和下面的“女”字连成一个“安”字,有“宋安”之意。

  走进完璧楼,在楼体中央有一个深陷的天井,在通往天井的石阶旁凿有一条通往城外的暗道,平时用于排水,战时则可以通过暗道潜出城外。楼体四壁均开有内大外小的射孔,可以观察敌情或者向外射击。这些防御性构造表明完璧楼并非用于日常的居住,而是战时防御倭寇的堡垒。明崇祯初年,近千名倭寇来犯,赵范、赵义父子躲入完璧楼中,派人经暗道前往漳州府求援,坚守十日后,倭寇军心涣散,赵氏父子率领百姓与漳州府官兵合力大败倭寇。完璧楼的东门还留有火烧的痕迹,据说就是倭寇围城时纵火焚烧所致。

  从完璧楼出来,我们沿着一条小巷向北走,在经过一排民宅后,一座小巧的园林出现在眼前,这是赵氏后人读书的地方――辑卿小院。园林荒废日久,除了几方奇石依然挺立,野蛮生长的杂草几乎要将狭小的园林吞噬,不过门楣上那块“辑卿小院”的石匾还是让我们在刀光剑影之外,嗅到了一丝赵氏皇族的书香气息。

  出了辑卿小院,便是赵家堡的主体建筑――位于正中心的官厅,这是赵范当年居住的府邸。它坐南朝北,由并列的三座四进房屋组成,每座皆分为门厅、前厅、两庑天井、中堂、后楼。三座正宅两边是双护厝,前方是一个石砌广场,完全是漳州大宅的布局。北来的皇族后裔传到了第十代,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接受本土闽南文化的浸染。如今这里成为赵家堡人祖庙的所在地,记录着赵氏一脉的流转与传承。

  在供奉着闽冲郡王赵若和画像的墙壁上面,有一块“源远流长”的匾额,而门楣上另有一块匾额――“汴派流芳”。“汴”,即“汴京”,也就是北宋的都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汴派”也就是汴之脉派、汴之源流之意,昭示着赵宋的血脉源远流长,历经数次朝代更迭及沧桑变幻依然香火不断。

  官厅正对着的是一片开放性的园林,以一道长堤为隔,分开了两座荷花池,在靠近官厅的池子上,一座石桥连接两岸,在其中的一头,平整的石桥突然隆起一个拱形,与张泽端描摹汴京盛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颇为相似。这座桥取名“汴派桥”,想来拱桥的安排是营建者的有意为之。而两个荷花池,又似乎是对汴京中轴线两边的“潘杨二湖”的一种呼应。

  汴派桥以西是一个极富山林野趣的小丘,沿途的石碑与石塔常常给人以惊喜。比如,一块刻有“墨池”的石碑,据说是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墨迹。相传有一日,米芾专心作画,不想却被池塘里的蛙声所扰,于是写了一个“止”字投入池中,蛙声立止,而池水却从此变黑。米芾感怀,挥笔写下“墨池”二字,刻石立于池旁。若干年后,石碑深埋于地下,机缘巧合,竟被赵氏后人赵范所发现,赵范于是将石碑拓印收藏,并传到其子赵义手中。赵义在营建园林时取出拓片,刻碑立于荷花池畔。姑且不论碑上是否为米芾真迹,赵氏父子对于米芾书迹的偏爱,恐怕也夹杂着些许追思故国的移情作用。石碑不远处,在林木的掩映下,有一座聚佛宝塔,高5.95米,正好是汴京西侧“开宝寺塔”高度的十分之一,这种巧合颇耐人寻味。

  1984年,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三位文博界大家在考察赵家堡后题词:“赵家堡遗址丰富,建筑犹存……遗迹其布局立意处处乃沿汴京之旧,我等至此重温宋史,更觉有胜于文献之记载。”赵范、赵义父子对于赵家堡的营建可谓用心良苦,不但对堡垒的防御功能思虑周全,而且还通过各种象征与暗示,小心翼翼地倾吐着族人对于大宋光辉岁月的向往与追怀。

和氏璧的故事篇8

  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几千年来,“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有关它的传说也无不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没有人能回答。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秦始皇后,历代帝王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尊为国之重器。

  得到此玺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去此玺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如有皇帝登大位而没有此玺,就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为世人所轻蔑。这更加促使后世皇帝对这块传国玉玺的争夺,致使这块宝物屡易其主。

  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几千年来,有关它的传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传国玉玺取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厉王。楚王让玉工辨识,玉工鉴定为石头,楚王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来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但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痛哭。文王派人问他为什么这么伤悲,卞和说:“我并不是为自己受到断足的刑罚而悲伤,我悲伤的是宝玉被当做石头,忠贞之士被当做说谎的小人啊。”文王听了,让人把璞剖开,果然是一块绝世美玉,因而称之为和氏璧。楚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给他。但是不久昭阳就将它丢失,有人怀疑是他的门人张仪偷走,拘留张仪审讯,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后来到了秦国,被拜为秦相。

  战国时,赵惠文王从太监缨贤处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得知后,让赵国带和氏璧到秦国观赏,打算趁机强取,蔺相如据理力争,将和氏璧护送回国。这就是有名的“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赵国,得和氏璧。

  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

  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过洞庭湖口,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始皇将玺抛入湖中,祈神镇浪,传国玺就此第一次失踪。

  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从此,传国玉玺随着江山易主,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苦。

  秦子婴元年(前206)冬,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奉上始皇玺。秦亡后刘邦即天子位,传国玺得归刘汉。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传国玺又被称为汉传国玺,也称汉传国宝。

  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专权。当时皇帝年仅两岁,传国玺置于长乐宫,由元帝王皇后代为掌管。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派他的弟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骂道:“我已垂垂老矣,不能亲眼看到你们王氏灭族的那一天!”说罢,将传国玺摔在殿廷。玉玺被摔碎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

  公元23年10月,王莽被杀,玺被校尉公宾所得,献给绿林军将领李松。李松又派人送给更始帝刘玄。

  刘玄为赤眉军所掳后,传国玺落入赤眉军拥立为帝的刘盆子手中。后来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外戚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为宦官所害。袁绍领兵入宫诛杀宦官,宫中大乱,汉少帝夜出避难,仓促间未带传国玺,返宫后传国玺查无下落。

  东汉末年,董卓叛乱,天下豪强在袁绍、袁术的率领下讨伐董卓,洛阳城内一片混乱,董卓弃城逃往长安。孙坚率兵驻扎在洛阳城南宫殿中,一天突然发现宫殿中一口井内闪着五彩的光,孙坚感觉奇怪,于是命令手下人下井探望,不想却捞着一位宫女的尸体,宫女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锦囊,打开一看,内有一个用金锁锁着的朱红小匣,启开小匣,里面有一玉玺,上面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缺一小角。孙坚知道这正是秦始皇的“传国玺”,窃喜这莫非是天意让他当皇帝。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子吴氏处。

  没想到,孙坚手下的一个士兵与袁绍是同乡,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早有篡夺帝位之心,他下令扣押了孙坚的妻子,孙坚被逼无奈,只好交出玉玺。

  后来袁氏兄弟败在了曹操手下,传国玉玺又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曹魏代汉,传国玺作为“君主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丕之手。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西晋受禅,传国玺又落入司马氏手中。

  此后,北方陷于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的局面,传国玺几经辗转,又落入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用三百精骑连夜送传国玺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官城,劫得传国玺。不久侯景败死,他的部将侯子鉴将玉玺投到了栖霞寺的井中。一个寺僧将玉玺捞出收存。后来他的弟子将玉玺献给了陈武帝。

  杨坚建立隋朝后,公元589年,灭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入了隋宫。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于是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唐朝。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温篡唐后,传国玺又遭厄运。

  后唐末帝被契丹击败,登上玄武楼自焚,玉玺也遭焚烧,下落不明。

  郭威建后周后,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

  北宋哲宗时,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玺,送至朝廷。经13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始皇帝所制传国玺。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怀疑它的真伪。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随后便销声匿迹。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传国玺忽然出现于集市。伯颜命人购买,玉玺从此归入大元。

  伯颜曾将元帝国从各处收缴来的历代印玺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明朝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得到传国玺,最终空手而返。

  经历了1500多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玺就此湮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明清两代,偶尔有传国玉玺现身鼓噪,但是都是附会、仿造之赝品。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有一名陕西人得到一块玉印,据称为传国玺,呈献明孝宗,但明孝宗对此深表怀疑,没有采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漠北的传国玺,为其后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败之后,玺落入后金太宗皇太极手中,皇太极因此称皇帝,定国号为“大清”,表示要占领中原,取代明朝的统治。

  清朝初期,故宫交泰殿藏御玺39方,其中一方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玉玺被称为传国玺。但乾隆钦定御玺时,却将这块玉玺剔除在外。由此可见,这是一块传国玺的赝品。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4533.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注册公司申请书
下一篇:政治经典书籍推荐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