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就业形势分析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就业形势分析篇1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摘要]现如今,我国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挑战。毕业生毕业后能否不失业,已然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原因。本文对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式加以分析,让学生、家长、学校均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调整心态和方向,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

  关键词 ]就业难;形势;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精神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166

  我国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挑战。总体来说,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明朗,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市场需求与毕业生供给矛盾日益凸显。

  1体制内就业形式分析

  2014年,中国毕业学生中,截至5月底签约就业率仅为67.84%,同去年相比下降至少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如今,在国家收紧财政,支出控制严格,对过于臃肿的机关部门的工作岗位大量裁减。在这样减少政府“供养队伍”的环境下,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不要一味地追求企事业单位中有编制的工作岗位,将多年前的“铁饭碗”看成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而是应该着眼于市场,放眼于未来,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中去,挖掘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将自己打造成有含金量的职业人士。铁饭碗不是国家给的,而是自己慢慢打造出来的,只要自己有过硬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将不愁没有金饭碗可端。据统计,去年全国毕业生中,进入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不足10%。也就是说,我国90%多的毕业生都要选择民营企业、外企等去就业。如果毕业生至今还不能接受这一现实,他们必将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

  现实中,有些家长和学生往往不能转变思想。部分学生毕业于211工程学校甚至更高的学府,他们不能放下身段就业与一般的外企或民营企业,固执己见,追去有编制的工作岗位。有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毕业后应该从事有保障的工作,今后的生活也就高枕无忧了,可见,父母那一辈人的思想至今也没有转变。有甚者说的:“养了孩子二十几年,也不愁多养他们几年,让他们专注于国考,以后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思想的转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国家、学校都要积极宣传自主就业的思想,以免这种陈旧的就业理念耽误了大批毕业生。

  2北、上、广大城市就业形势分析

  (1)由于政治、科技等多种客观原因,各种资源的过度集中导致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城市,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职位,因此大批的毕业生匆匆涌入北京、上海、广州,希望在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多、薪资待遇高,技术先进等,这几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讲,在这样的大城市就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城市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从而造成了人才竞争激烈的现象。这些大城市本身就有很好的毕业生资源,加之外地毕业生的大量加入,造成了投出多份简历、经历多次面试才能获得一次实习的机会,而好多大企业大量招进实习生,在实习期实习生之间时时存在着竞争关系,直到实习期结束,表现优秀的实习生转正,而剩余的实习生则面临着又一次失业。

  (2)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虽然经济发展较快,各类民生建设完善,但是消费水平也是国内最高的城市,例如房价,面对高额的房价(不仅仅是购房价格,租房价格也是相当之高),毕业生到了这些城市由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或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找到的工作薪资水准也不能让他们住得舒服,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地下室、床位、或是极其偏远的地方居住。有的毕业生奋斗多年后,虽然薪资水准上去了,但是对于高额的房价,仍然是望洋兴叹。这一现象让未来的毕业生多有芥蒂,是否该去这些大城市就业成了毕业生心里的一大疑团,从而使其心理压力倍增。

  (3)现如今自主就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思想,但是客观现实中好多企业在人员求职中设置了强大的拦路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在招聘时打出“本地户口”的要求,让大批外来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希望这些企业也能积极适应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来,放弃这一招聘要求,稍微缓解下外来毕业生就业的紧张氛围。

  3中小城市就业形势分析

  相比较大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现如今中小城市成了毕业生不错的选择,相比大城市的拥挤,宽松的生活环境成了不少毕业生回流至中小城市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在中国的幸福感最强的10大城市中,北上广无一入列,究其原因,工作压力过大,交通太过拥堵等成为主因,许多受访大学生为了相对较低生活成本,住宿地至办公地点至少1个小时以上。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中小城市发展迅速,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力不断提高,企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些都吸引着在大学生回乡就业,另一方面,亲人、朋友、孩子这些因素是大学生回乡的主因。

  但中小城市就业也不是没有弊端,一方面,由于地域原因,大部分中小城市往往存在紧密的人际网络,办事情多是依靠人,不是制度,导致大学生很难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对个人发展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大学生毕业后想再次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困难,对于提升个人能力受到限制,相信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这些制约因素会逐步消失。

  4乡镇企业及西部地区就业形势分析

  提起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感兴趣,关键是放不下身段,认为大学生去乡镇企业太没出息,这种想法应该转变,乡镇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是人才也少,更容易受到企业重视,只要大学生端正态度,能吃苦耐劳,利用自己所学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给企业发展带来新鲜活力,照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国家一直鼓励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但是西部的客观条件仍是大学生所顾虑的,收入不高、发展机会不如东部地区,西部本地大学生留在西部的仅占50%左右,就业情况不太乐观。

  综上所述,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希望学校、家长、毕业生都将以上就业形势掌握于心,根据自己的实景情况,选择好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1] 褚福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3)。

  [2] 戴红兵。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

就业形势分析篇2

  关键词:新常态;合肥市;SWOT分析

  1 合肥市高等院校大学生近五年的就业情况

  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为增加院校生源数量,不断进行扩招,人社部分析“十二五”期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在新常态下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解决大学生价值实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2010-2015六年来合肥市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

  据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安徽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1万人,按照合肥市吸纳百分之三十比例计算,2015年合肥市高校毕业生估计高达9.3万人。2015年,合肥市提供12.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而在合肥求职人数高达24万人,加上之前未成功就业的历届高校毕业生,失业待岗青年,重新就业人员,其中9.3万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占据了接近39%,在2010-2015年六年期间,合肥市大学毕业生数量从8.2万增加到9.3万,毕业总人数增加了13.4%,就业率下降了2.34%。自2010年到2015年以来,合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未就业人数基本无变动。

  1.2 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分析

  为了解合肥市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针对合肥市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从而提出更好为毕业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建议,对合肥市四所高校(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三联学院)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两部分,一是对学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性别、学校学历、生源地,目的是了解性别、学历等对就业的影响。二是对学生就业相关情况的了解,包括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困扰以及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期许等,发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关注度。由调查数据统计得出,87%的同学在大三之后才关注就业形态并收集相关就业信息,在校期间开始对自身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学生占35%,其中74%在大三和大四期间才开始职业规划。

  (2)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择。

  (3)就业区域的选择。被调查对象中安徽本省学生占据比71.8%,除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倾向安徽本省就业生占一半以上,从饼图可以明显看出,选择其他区域就业生中有14.3%,向京津沪等大城市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4)就业行业的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占据了42%的比例,国有企业占比23%,三资企业占比19%,民营企业占据13%,而选择到乡镇企业或是小单位工作的比例占据很少的部分。其中选择对乡镇基层岗位求职的学生只达到24%。

  (5)学校就业服务需求的调查。85%的学生希望高校能多提供大量就业信息,78%学生选择“多组织校内人才招聘会和宣讲会”,73%的同学希望学校能多提供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而关注专家来学校召开专题讲座的学生占比54%。而针对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希望指导内容包括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的比例高达91%,增加面试技巧培训占82%。

  2 SWOT模型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下的应用

  SWOT分析法又称动态分析法,其中S代表strengths(优势),W代表weaknesses(劣势),O代表opportunities(机会),T代表threats(威胁),结合内外部环境,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

  2.1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strengths)

  新常态经济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摒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大学生敢于探险,勇于创新,年轻活力的特征在求职应聘时总是会受到不少用人单位的亲睐,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想法和理念,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具备更多的潜力。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动态有一定的把握,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减少沟通障碍和节省用人单位部分培训成本。再者大学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自我提升能力及综合素质较强,便于用人单位的培训和管理,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能力较强,及时传播新思想新方法,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

  2.2 大学生就业的劣势(weaknesses)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操作的经验,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度不高,遇事不够冷静处理问题方法欠缺。求稳心态普遍较浓烈,大学毕业生追捧大型国企、事业单位、银行、公务员等稳定的工作岗位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范围明显缩小。大学生对社会企业用工需求不太了解,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弱化了就业择业问题和对工作地点的选择,从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京津沪地区及东部地区依旧排在大学生向往工作地的前几名。缺乏企业的团队意识、诚信精神、时间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品格。缺乏职业规划,选择职业盲从,跟风参加职业证书考试、择业考试,没有个人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没有明确的认识。

就业形势分析篇3

  论文摘要: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来分析了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针对这一形势提出相关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毕业生就业正逐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招统分”模式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过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适逢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必然将给我国带来深远的影响,由此形成的冲击波将波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那么,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呢?本文就此作出探讨: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1,离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

  根据教育部不久前公布的数字,受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影响,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出现第一个高峰,将有212万本专科及硕士、博士生毕业。比2000年翻一番,比2002年(145万)净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00.据报道,北京地区的高校今年就有11. 2万学生毕业,比去年增加2. 3万人,其中,研究生的增幅高达27写,本科达到了2600.而在广东省安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7. 7万人,其中:省内院校11. 7万人(毕业研究生0.6万人,本科毕业生4. 1万人,专科毕业生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 2万人;省外院校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 5万人。创纪录的毕业人数给就业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有数字表明:明年毕业的高校学生,除出国、准备考研、创业等等外,截至七月份,仍然找不到工作的人仍然接近40万。因此,时下所有的招聘会几乎都是人头攒动。像这样的就业高峰,随着高校扩大招生的继续实行,在往后的日子将会出现第二、三……个高峰。

  2.高校专业设里不合理

  同是一个学校的毕业生,为什么有人几个单位你争我抢,而有的却无人问津;其实从总体来说:目前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是远远不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呢?除了一些主观因亲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这些毕业生是否符合市场的需要,这便涉及到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造成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社会需要什么就一哄而上,专业设置不规范,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同类专业设置过剩必然使同一专业的毕业生过剩,同时由于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许多专业课程往往匆匆上马,师资、设备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教学质量不过硬,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以后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只有70写。另一方面,由于学校预测手段不科学,无法做出准确预测,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结果造成“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3.社会失业人数增多

  随着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轨改制、减员增效的宏观调控,企业处于裁员状态,普遍存在下岗问题,加上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政府机关改革的展开和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大量的政府机关“下岗”工作人员也加人失业队伍,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在竞争就业岗位中,由于下岗人员曾为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为使这部分人的生活有所依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人员再就业。以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农业劳动大军中分流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人城镇,占人口71%的农民中有1. 2亿人要到城镇寻找更高收人的工作,这些都无形中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4.用人单位缺乏公正、公开、科学的择人机制

  无可否认,社会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部分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往往过多地照顾各方面的关系,如上级领导、亲朋好友、用人单位子弟等等,使得有的毕业生即使学习成绩平平,在校表现一般,也能很快落实到一个较好的单位,有的优秀毕业生即因为没有关系无法落实工作。其次,用人计划、岗位、用人情况的透明度低,缺乏监督机制,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另外,选择毕业生缺乏科学的评判手段。凭想当然接受毕业生,有些单位盲目向往“名牌”学生,追求名牌效应,不顾自身具体情况,抢购重点院校毕业生,而一般院校毕业生则受到冷落;有的过分强调某些方面的特长,而忽视了对毕业生全面素质的考察;还有些单位条件要求苛刻、不切实际,使很多毕业生望而生畏,人为地制造了一些不利因素。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1.商校毕业就业的政策环境比较宽松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出台了新的就业政策,改革力度非常大。相对而言,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有一个比以往更为宽松、有利的就业环境。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以19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同年10月,上述四部委又经国务院同意,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力度是罕见的、空前的。一年内的两个文件,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对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职贵都有明确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影响毕业生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提出了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取消用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等限制,切实落实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跨省、跨地(市)就业的政策规定,取消对毕业生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出系统费和其他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延长毕业生找工作就业的时间为2年,不少省延长到3年,允许待业毕业生在此期间,自由选择将档案、户口保留在学校或生源所在地。同时,新政策也对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出了加强管理的要求。这样给毕业生就业清除了许多障碍和减轻了思想负担。

  2.加入WI’O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将按国际规则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而国门开大、门槛降低以后,国外企业和国际资本会涌人,国内企业和民间资本会崛起,而不管涌人还是崛起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无疑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更多的机遇,正如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认为:“各行各业都在谈论着加人从几习的影响,其实,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加人WI’O后,中国将面对全方位的人才危机。”国内企业为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甚至与外来的大公司一决高下,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最根本的方式也是要引进人才,因此,大学生自然将成为国内企业抢夺的目标,而同时对跨国公司来说,高校毕业生也成为他们的抢夺目标。究竟人世后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多大的机遇?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国整体就业机会增长来体现。据美国著名的信用评估机构杜夫·普公司预测:中国加人Vrl习的GDP增长可提高2^-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的一般规律是: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增加了3个百分点,将意味着增加1200万个就业机会。所以,加人WI’O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景应该有乐观的一面,对高校毕业生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综合上述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机会和压力并存。要为高校毕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要加强对商校的指导,帮助商校设t合理的专业结构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专门人才的培养品种;关系到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科研方向;它对专门人才的合理使用,对学生的就业,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决定的重大影响。为了招生竞争,高校往往热衷于增设热门专业或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高校对“热门”专业把握不准,往往以学生报名人数的多少为依据,并不真正是从毕业生需求量来判定,这样学生和高校都可能犯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的错误。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我国各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客观和微观相应的人才规划预测方法,规划、侧算出主要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人才需要量,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帮助学校建立合理的专业结构,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离校要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直以来,就业指导是放在学生毕业才进行的工作,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长远的规划,高校的普通做法是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开设一两个讲座,从学生的思想到学生的成绩,从就业的现状到职业的选择,从就业的心理到就业的技巧,无所不包,认为这样的讲座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样,就业指导也就成为了一件不甚重要的事情。至少从指导意识来说,传统的就业指导思想己明显不适应今天开放的、竞争的、“双向选择”的机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个一践而就的过程,也不是一个阶段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常规性的工作。因此,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以本科生为例,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就业教育的方法上,应改变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以引导式的教育方式为主。例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正常的讲座、报告及技能培训外,还应举办大量的活动,如篮球赛、演讲赛、歌咏比赛、辩论赛、文娱汇演、时装表演等等,通过活动的组织,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形象气质、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为学生的就业面试打好基础。此外,还要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社会综合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就业形势分析篇4

  一、2012年中国就业总体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一)总体形势:十年奠基,局势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就业法律的逐步健全等等,这些都为2012年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影响也逐步显现,但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基础上,在一系列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下,2012年的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也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和大规模返乡现象。其中今年1—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较快,城镇新增就业918万,还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从调查的600多户企业看,企业用工规模保持稳定,用工总量与去年比基本持平,没有出现普遍性的规模裁员现象。同时根据对20个省的调查,6、7月份返乡农民工数量虽然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增幅不大,也没有出现大规模返乡的现象。

  (二)面临挑战: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内部压力不容小觑

  从国外环境来看,2012年的情况可谓不容乐观。受欧债危机影响持续渗透、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增速回落、全球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加大等影响,2012年低迷震荡的全球经济形势使得外部消费需求下降,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这些给我国就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具体来说,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使得外部需求疲弱,影响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发展,进而造成这些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尤其是一些国家大选临近,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也更加明显,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经贸摩擦进一步加剧,这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对就业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摩擦形式不断翻新,涉及产业不断扩大,发起国别不断增加,体制机制性问题逐渐增多,而且新贸易摩擦案件的预警信息不断,严重影响国外进口商和我国出口企业的信心。

  从国内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货膨胀仍处高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交织在一起,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碰头,将共同增加就业压力,造成结构性、周期性、失衡性的失业。另外,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新的就业机会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同时,一部分不符合现实需求的岗位也不可避免地消失,在转岗的过程中,劳动力技能的发展与新岗位需求的匹配将不能做到无缝衔接,因此摩擦性失业现象也会经常存在。

  二、2012年我国政府为扩大就业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2012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就业的规划,这些规划不仅从整体上为“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发展奠定了方向,而且很好地指引了2012年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多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综合推进,加上“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 等全国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的全方位落实,2012年的就业工作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有效的。

  (一)政府举措:多项政策措施共同推进

  1、《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

  2012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正式颁布,这是第一个促进就业的部级专项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所做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该规划围绕“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紧密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切实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为出发点,在全面分析就业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及组织实施保障,这是做好“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促进就业职责的重要依据。其中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等重点指标完成情况都将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这也意味着“就业优先”有了硬约束。

  2、《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其中在劳动就业方面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全面提升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社会保障作为劳动力资源的重要保护机制,不仅在解除劳动者之忧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保障。2012年6月14日《国务院关于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正式颁布,在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人群就业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人群就业工作。不仅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还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切实解决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并且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同时继续做好对复员转业军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人群的就业工作。

  (二)取得成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00万人以上,是实行积极就业政策九年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0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0万人以上,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实现低于4.6%的控制目标。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良好开局,也为2012年就业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是积极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就业促进法出台5周年,在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十二五”促进就业专项规划,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等多项政策措施综合推进的基础上,2012年整体就业局势取得了稳定的成效。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三季度新闻会上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1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43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8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目标的113%。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二季度末持平。这一系列的数字显示,我国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已见成果。

  三、 2013年我国就业形势展望及战略任务

  (一)形势展望:多矛盾交织、多压力并存,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需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从国外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通胀压力增大的影响,势必会对我国的就业发展造成不小的压力。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以及职业培训不能满足需要,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济增速趋缓,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交织,这些都增大了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难度。

  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就业工作的各种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就业促进法将积极的就业政策上升为法律规定,到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启动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十二五”规划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不断丰富着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形成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这是做好2013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时在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在把发挥市场作用与强化政府责任有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逐步改善,劳动者素质在不断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也是做好2013年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

  根据形势分析,预计2013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保持稳定,目标900万人可以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年目标也将保持在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应该也会保持稳定,全年能完成120万人的目标,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则应尽量控制在4.5%以内。

  (二)战略任务:为全面促进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和谐就业而努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要做好这项民生工作,就要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确立就业优先战略,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和谐就业。

  1、全面促进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为了顺利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以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证。必须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促进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制度性、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将促进就业作为制定、实施和调整经济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好社会组织,特别是注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和稳定就业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全社会的就业工作。

  2、全面促进体面就业

  体面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1年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出的。其涵义对劳动者来说,就业不仅是获得一份工作,而是获得一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和得到尊重的职位。为了顺利实现体面就业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促进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有效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3、全面促进和谐就业

就业形势分析篇5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招生规模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83-0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已突破600万人, 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仅为68%,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紧过一年。在已就业的学生中,亦对现有工作满意度较低。

  二、导致就业现状的主要因素

  分析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所呈现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即社会环境因素和毕业生自身因素。其中社会因素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根源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全球性经济危机、专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而自身因素给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职业技能水平不足、自我认识过高等特点。

  (一)社会因素

  1.高校大规模扩招

  当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教育培养模式正从精英化模式向大众化模式转变,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1978年的40万到1998年的108万,再到2009年的上千万。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也相应迅速增加,形成了当前庞大的待就业群体,2009年全国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已高达上千万,造成了巨大就业压力。

  2.全球性经济危机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片暗淡。在这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下,国内外企业或多或少面临了种种困难,不少公司纷纷缩减开支、降低成本开销,而人力资源便成了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纷纷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则选择了一定幅度的减少招聘人数。因此,出现了供大于求的供需结构矛盾,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导致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形成了“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使本已严峻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3.专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结构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我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仍按照固有模式进行,没有与我国现有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接轨。因此,造成了前些年就业情况较好的一些专业,近几年连续扩招,导致了如管理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等专业在内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主要表现为,招生和就业方面“冷热”专业互相颠倒,如招生人数较多的金融专业、计算机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国际关系专业、法律专业被列入了就业困难的几大专业,而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如化工、材料、机械自动化、地质等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十分抢手。

  (二)自身因素

  1.就业观念陈旧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误区。所谓正确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指正确认识和理解就业形势,以正确的态度面向就业市场。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没有认清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就业理念仍然停留在:在城乡选择上,偏好大中城市,认为城市各方面条件胜于农村,机会相对较多,发展空间也较大;在就业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稳定、收入高的单位。由此造成了就业扎堆现象,甚至出现了几百比一的就业竞争场面。

  2.就业能力不足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现今大学生在毕业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缺乏自我认识

  缺乏自我认识是当今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方面的通病。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有的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主要选择标准,不愿从基层工作做起。还有的大学生毕业生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性,缺乏自信心,最终导致错失了大量就业机会。

  三、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趋势

  通过对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了解和对影响毕业生就业主要因素的分析,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机率,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应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以下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必须重新理解就业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1.要主动积极就业,而非消极就业,先就业再择业。

  大学生理想就业标准往往是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和福利待遇高、升迁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工资能较灵活地反映员工的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但像这样的工作岗位又有多少,“僧多粥少”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促使高校毕业生在未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之前,不要消极等待,而应该坚持“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用积极的态度来争取理想工作的机会。

  2.要在岗位上不断提高,而非倦待工作。

  教育学生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业开始的职业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许多企业缺乏人才储备意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急功近利,期望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并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和用人成本。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同时,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面前,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常常出现“职专生易于本科生”就业现象。因此,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1.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除了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开拓视野,关注时事新闻,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分析问题。

  2.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掌握就业市场工作岗位的必备知识,在获取就业信息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专业学习。在专业技能上增强自己的就业信心,成为有真才实学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3.增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身务实、自信、诚实、灵活的品性。

  4.提高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5.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就业竞争。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须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在思想、技能、知识储备等方面做好准备,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从而真正促成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洪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2)。

  [2] 郑确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2)。

  [3] 李新生。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就业形势分析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天然地与就业市场关系紧密。“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1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危机尚存、竞争压力日增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相对偏弱的群体,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积极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目前就业现状

  1、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就业岗位增幅不足之间的矛盾。

  自1999 年以来,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校扩招导致就业人数急剧增加与就业岗位增幅平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全国高职毕业生61万人,2003年达到96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2004年就有147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53.1%;2005年又超过了200万人。从2002年开始,毕业生的供给数量急剧增多,而用人单位的就业岗位数量没有大幅度增加,使之这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动权也更大,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2008年举行的中国首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2009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而2009年全国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约为1200万个。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近10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6倍,而就业岗位增幅平缓使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社会人才需求高移导致高职毕业生的低就业率。

  高校扩招导致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余地正逐步扩大,因此,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相对学历层次较低的高职毕业生而言,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从麦可思研究院(MyCOS lnstitute)2010年最新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中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根据调查2009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连续两年比2008年的83.5%、2007年的84.1%分别提高了1.7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所好转,虽然连续四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与本科业毕生的差距缩小,但绝对值仍然持续低于211院校的89%或非211本科院校的87%的比例,这说明高职毕业生就业较本科生而言,就业相对比较困难。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山东、广东、湖南、陕西、云南、广西7省市45 所高校的18723 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学历的学生就业难度差异明显,专科生(含高职院校毕业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依次为34.7%、77.9%、88.6%。尽管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仍然需要大量的专科及高职毕业生,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仍较低。

  3、高职毕业生相对较低的工作待遇影响就业稳定性。

  工资收入、工作环境和专业是否对口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影响就业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一是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工资不高、待遇较低;二是部分高职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就业的岗位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三是也有部分毕业

  生为了生存随便找个临时工作,薪酬不高、待遇不好等等,至使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较低。据调查,在薪酬方面:2008 届高职高专学生月收入为1647元,而2007届为1735元,下降幅度为5%;在学校专业方面:专业大类在5个以下的高职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1%,而专业大类在5-10个和10个以上的高职院校,其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上升到45%和46%。可见,高职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低。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造成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既有高校招生体制、高职教育的因素,同时也有高职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自身素质的问题。

  1.本科院校扩招引发的人才需求上移问题。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至使每年毕业的本科及以上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而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落后于就业人数;同时,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绝大部分仍停留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体制,与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高职学生的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本科毕业生供应旺盛的今天,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愿意也更自然会招用本科毕业生。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及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近年来,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 不顾本校的实力, 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专业设置存在滞后以及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 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 对一些冷门专业, 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另外, 还存在地区结构之间的矛盾, 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就业形势好, 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 而西部欠发达地区, 就业情况比较糟糕, 缺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如果专业设置不以快速变化的市场为导向,将直接影响学生就业。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部长指出:“要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及时地调整专业,适应各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3、高职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工作期望值普遍偏高,在找工作时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准确的认识,狭窄地锁定就业的城市、地区,不愿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特别是不少毕业生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和一般企业工作,大多数高职生希望选择那些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相对稳定的职业。有的毕业生对工作强度、环境、报酬过分挑剔,宁肯待业,也不肯到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单位就业。一部份学生以先就业再择业为借口,肆意跳槽,不安心工作,还有一部份毕业生自身存在自卑的就业心理,自信心和勇气也不够,很难拓宽就业渠道,而当前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中是一个僧多粥少的现状,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4、高职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

  毕业生的自身素质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而一部份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动手能力差。另一部份毕业生是专业之外的综合职业素质欠缺,由于很多高职毕业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守纪律、行为散漫、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团队意识不强,也很难做到自律及良好的自我管理。在实习或试用期间不负责任,而对那些充满竞争与挑战、具风险性和艰苦性的基层工作,则退避三舍,更不愿去开拓进取。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好的印象,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5、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各地人才交流市场,由于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高职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另外,政府以及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与高校之间缺少沟通和深层次的合作,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二是通过学校招生就业处、二级分院就业领导小组来获取就业信息的,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为简约粗放式,大部分集中在毕业生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三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一方面由于亲戚朋友社会关系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导致就业渠道狭窄。四是通过用人单位访谈,但他有的局限性、专业性、时间性,势必影响高职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的途径

  1、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政府部门应该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很好的调控职能,使人力资源的配置与自由流动的方向合理;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

  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实施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托底安置;建立未来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机制,指导高职院校及时地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2、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应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适应性广、个性突出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高职学生首先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拓展专业基础,将高职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传授高职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高职生动手能力。其次,加强科学研究。主要是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各种专业技能。然后还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入学开始,贯穿高职学习的始终。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新模式、新路子,着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教育规划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作出了专门规定,明确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作为未来10年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应与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开展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更加清楚地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依照用人单位的要求,编制教学计划,并摸清相关专业的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学校、企业、行业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基本方向。

  4、加强创业教育,鼓励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中其中第二条就是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主要是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创业意识,强化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稳定灵活就业。对高职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提高创业技能,增强高职毕业生创业的勇气和信心,鼓励、支持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要使高职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还要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创业基地既是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载体,同时也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窗口。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和高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作为政府部门要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打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作为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发展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则要为就业做好知识、能力、心理的充分准备,齐心协力才能真正使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得到最终解决,使高职毕业生都能实现顺利就业,努力开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

  [1]麦可思研究院。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川),

  [2]人社部发[2010]25号

  [3]李斌,宋林,高职学生就业情况简析,中图分类号: F24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8283 (2010) 01- 0186 - 01

就业形势分析篇7

  [关键词]师范生 新形势 就业问题

  [作者简介]郭立场(1982- ),男,河南商丘人,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河南 信阳 464000)刘晓颖(1991- ),女,河南信阳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韵文学及其汉译。(贵州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形势下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创新性研究及实施”(项目编号:201310477027)和2013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新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师范生政策和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课题编号:JYB2013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14-03

  自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设立算起,中国师范教育走过了百年历史。我国设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地方高师院校为主力,招收培养了大批师范生。自20 世纪90年代末人才招聘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师范生就业逐步告别了统分统配。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知识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大量师范生毕业后未能及时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师范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师范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

  (一)自主择业渐成主流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生的就业方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国家“包分配”的就业方式,使师范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权,用人单位有更多的用人自,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加上社会上就业机会减少,使得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师资来源日趋多样化

  《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各地逐步开始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对新任教师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的专业界限。非师范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就业市场,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师范生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难度。

  (三)各层次师范院校毕业生竞争激烈

  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看,城市重点高级中学普遍要求应聘者的毕业学校为“985”“211”重点院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城乡中小学对招聘者有类似要求的也不在少数,专科毕业生几乎没有就业空间。在此形势下,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的严格要求,其工作选择空间大不相同。研究生及重点高校毕业生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面临较大的压力,师范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

  经济发达城市的师资趋于饱和,贫困、偏远地区的师资却极度短缺。由于经济发达城市交通便利、生活便捷,当前师范生大都选择到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导致毕业生就业过于集中于某一区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经济发达城市长期吸纳应届生,师资早已接近饱和,对应届生的需求数量逐渐减少,使得岗位竞争更加激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毕业生不愿前往就业,即便去了也不打算长期在那里工作。同时,私立学校由于发展预期不明朗、职业前景不明确、工作压力偏大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对紧缺。于是,出现了发达城市学校应聘者络绎不绝、偏远地区及私立学校几乎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二、新形势下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一)就业准备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用人单位在招聘师资时,不仅注重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注重其师范技能与教学经验。而以全日制教学为主的师范类院校,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其师范技能的培养及教育实践的训练,导致学生虽学到了系统的学科知识,却未能具备较高的师范技能。此外,学生教学实习时间较短,加上个别学生不重视实习,在实习期只是混日子,导致部分师范生的实习经验缺失。师范技能的缺乏会导致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偏低,没有求职优势,即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需求。还有部分师范生不喜欢教师职业,在校期间不认真学习,没有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认知的培训,毕业时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工作。

  (二)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倾向偏高

  多数师范生眼高手低,缺乏准确定位,在求职中期望值过高,希望到大城市及发达地区工作,倾向于高薪、高福利且发展空间大的岗位,而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能否胜任,拔高了求职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造成偏远欠发达地区和部分私立、民办学校苦于招聘难而应届师范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两难局面。有的师范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就业,一味地追求就业要“一步到位”,这些就业观念不仅不适合社会实际需要,也影响了毕业生自身职业的发展。

  (三)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

  随着师范院校数量的增多,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师范院校,师范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多。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出生率大幅下降,近年来中小学适龄学生减少,对教师需求量也随之减少。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使学校及家长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期望值明显提高。随着需求量减少,应聘者增多,师范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中小学人数的锐减形成的反差造成师范生就业出现膨胀性失业的局面。用人单位对师范生学历层次、毕业院校要求普遍提高,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四)就业指导教育欠缺,毕业生求职规划缺乏

  新形势下,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多元化要求,使得毕业生的职业目标、自身定位和应聘技巧等在其就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学生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职业目标的主要渠道,但多数师范类院校的就业指导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指导对象多是大四学生,缺乏从大一到大四的就业观指导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过多局限在对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形势的介绍、求职技巧的培训等理论的传授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业指导教育只关注“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短期效果的即时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无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五)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渠道受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很多招聘信息都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来。而部分师范生对信息的敏锐度不够高,对信息的关注度不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较差;有的没有信息共享意识,依赖性较强;有的就业态度不认真,就业意识淡薄,对就业新政策、招聘信息、就业程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部分师范生受传统就业观影响,不愿意去非公立学校就业。另外,受现行户籍关系、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制度制约,师范生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毕业生到私立学校的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城乡基层中小型私立学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不畅通。

  (六)人才市场供需脱节,结构性失业频现

  受历史与传统的影响,当前不少师范院校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完全匹配。另外,师范类院校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毕业生多,市场已经饱和,地理、舞蹈、生物、历史等学科由于报考人数较少,近年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部分师范院校盲目追求考研率,师范生课程多围绕考研内容开设,使学生在就业时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同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大,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少,农村长期出现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破解师范生就业难的路径

  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的“难”与“易”是相对的,主要表现为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师范生就业难,从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职业指导不到位、人职匹配度不高等。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的应对策略

  目前高校就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不同学生之间的就业状况差别较大。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可以从高教改革中寻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路径。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增强专业特色。现行的高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传统,师范生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技能培训课程相对较少,过分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未能与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相一致。大多院校的教法课选择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存在集中性和突击性的特点,导致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分离,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应变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生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把针对就业的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实战,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高校可组织师范生顶岗实习、组织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实习活动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实战中相互学习,塑造其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重视职业引导,强化就业服务。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逐步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强化训练“三字、一话、一画”能力。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可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注重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注重大学生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注重大学生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生顺利地就业。

  (二)政府的应对策略

  在市场化就业条件下,虽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整体社会形势尤其是政府政策调控对高等教育发展及学生个人的影响不容小觑。研究中国就业问题的美国学者苏黛瑞指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高校扩招,而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吸纳这些毕业生就业的水平,也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在就业激励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采取免除学生的直接贷款等做法,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职业。英国、日本等都有旨在更多地创造就业需求的政策,激励大学毕业生到艰苦地区从事艰苦行业。广开师范生就业渠道,政府可以从两方面着力:一是调控供给,挖掘就业岗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师范生就业,首先要在保持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政府应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补偿和激励政策,在户籍迁移、学费代偿、报考研究生、考录公务员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师范生到基层一线就业。二是重视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生活条件、办公环境和发展机会上,还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教师福利待遇等差别上。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形下,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倍加重视农村教育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化配置,吸引师范生到农村及偏远地区就业。

  (三)师范生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就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相对于非师范生,师范生的优势在于既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又拥有师范专业技能。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开展,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及科研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师范生在校期间应通过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探索,兼顾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双重塑造,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二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师范生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突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从社会需要和自身才能两方面来考虑职业选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既不局限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不局限于某一单位的福利待遇,而是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职业素质、职业目标及自身能力去选择工作,在工作中增强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毕业生、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毕业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高校不断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政府不断改进市场机制,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势必会对师范生的充分就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奋。师范生就业现状分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6(7)。

  [2]伍光辉。一般本科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5)。

就业形势分析篇8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心理因素

  【Abstract】In the financial crisis, worsening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 continues to decline,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severely hit,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is difficult,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female graduates,” growing louder and louder。 Increasingly serious employment situation, so that girl students do not suffer long suffered from a job, or even commit suicide。 This paper 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female graduates of a number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graduates to alleviate the pain of thinking of ways。

  【Key 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factors

  自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逐渐由一个令“学生担心、家长关心、高校重视”的教育问题,膨胀到一个令“社会关注、政府关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仅关系着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幸福,关系着高校的稳定运行、建设发展,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今,随着高招门槛的逐年降低和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大,经历了金融海啸、经济衰退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之路困难重重,女大学生就业艰难尤为凸显。2009年2月23日,河北一女大学生刘某因不堪就业压力自杀身亡。她生前写有一本密密麻麻近10万字的日记,字里行间渗透着蛰伏在就业压力之中的心灵挣扎:

  在别人看来,大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真正上了大学才知道远非如此,工作如此难找,未来如此渺茫,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

  其实,远非一个刘某,很多在校女大学生,甚至包括一些社会公众,都对“上大学”持起了怀疑态度。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大学生贬值”“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及“民工化就业”,成了这个时代关于大学生的“流行新语”。笔者拟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层面,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

  1 女大学生择业时难以抛开的几种“情结”

  2.1 “都市情结”

  较之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都市情结”:不愿搞西部开发,不肯下农村基层,就业观念中渗透着极强的“唯地区论”——“宁要都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扎堆涌进北京、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在这些大学生眼里,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有人问津,闯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这种挑战精神的过剩和风险意识的不足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她们当中的很多人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求职。

  2.2 “恋人情结”

  “男朋友在哪落脚、我就在哪落脚”——这句平凡的口号,是那些为了守护爱情而勇于牺牲自我的“新漂流一族”的找工宣言。这种浓郁的“恋人情结”,使得她们的就业之路更加曲折,即便能够“沾”到男友的光“双宿双飞”,也常常因为缺少必要的规划使满意度大打折扣。

  2.3 “恋‘小’情结”

  这类女大学生从心理上并没有经历“成长断乳期”,拒绝长“大”、拒绝与社会接触,一直把自己当成是“爸妈臂弯里的小孩子”,并“理直气壮”地认为:“拿文凭”是自己的事,“找工作”是父母的事。过分依赖父母,自己毫无主动性、自觉性,以“回避”的方式规避就业压力和风险。她们的就业之路往往会呈现两种很明显的极端:要么一帆风顺、成功就业,要么一塌糊涂、在家待业。

  2.4 “求稳情结”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缺乏动态的择业观念,认为“一业定终身”,竭力寻求“铁饭碗”。这种“求稳情结”使她们并不十分看中工作本身的薪金待遇、发展空间,而是愿意选择稳定、舒适、体面的工作岗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职业竞争,确切的说,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情有独钟。

  2.5 “求美情结”

  择业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求美情结”甚浓。有些女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美”的优势,把求职简历制作成“个人写真”,希望能够迎合一些用人单位“以貌取人”的潜规则;有些女大学生则偏执地将“就业不如意”归因于“不够漂亮”、甚至是“丑”,不计代价和后果地实施整容或整形手术。

  2 女大学生求职时容易遭受的几种“思想困扰”

  2.1 社会角色困扰

  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少女大学生早在读大学时就把自己毕业后的社会角色单一化地“憧憬”为“家庭妇女”,把“相夫教子”、“夫荣子贵”当成自己毕生的使命。换句话说,她们并不期待能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职业”只是她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可有可无,既没有长期规划、也不谈长远发展。

  2.2 职业观念困扰

  有些女大学生对“公关”、“秘书”之类带有明显社交性质的工作嗤之以鼻,认为一无技术含量、二吃青春饭、三社会认可度低;有些女大学生对工作强度大、尤其是需要上夜班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不是女人干得活”,既丧失了自由、又不利于健康;还有些女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高不成低不就。

  2.3 浮躁心理困扰

  以“超女”为代表的各种选秀活动,使得当今的青年人浮躁心理急剧膨胀,很多女大学生也难以“独善其身”,由最初的欣赏到无意识的模仿、再到有意识的追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逐着“一夕成名”、“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即便是在求职中,这种浮躁心理也是若隐若现,促使她们钟情于“旁门左道”、极力寻找各种“捷径”。

  2.4 内心冲突困扰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在意“面子”,找不到工作没面子,工作找的不理想也没面子。于是,简简单单的应聘、求职竟和一大堆暂不相关的人和事扯上关系:“老师、同学怎么看?亲人、邻里怎么看?”与此同时,对于男大学生普遍赞同的“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多数女大学生并不认可,相对而言,她们似乎更钟情于“下一个会更好”。这些内心冲突的存在,难免会为她们的求职之路“人为设障”。

  3 女大学生中常见的几种“非主流”就业观念

  3.1 学得好不如长得好

  不少女大学生认为“美貌可以成就事业” 、“学得好不如长得好”,而且“感性美可以代替、甚至超过知性美”。她们极度渴望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超凡脱俗”、吸引到一位“神秘王子”,并从他那里得到幸运和福气,成功就业。于是,她们极不情愿把精力大部分花费在自己的专业上,是对学习抱“实用主义”态度,轻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反而对一些如何拥有漂亮脸庞、曼妙身材、高雅气质、交际口才等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还美其名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2 借男友的“船”出洋

  当一些男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忙着考托、申请出国的时候,他们的女朋友则索性放弃择业的机会,直接承担起“家庭工作”,全力支持男友出国,并期待着日后能用结婚证书换来“F-2”签证,轻松成就出国梦想。这种“拐个弯,风景更好”式的就业方式,激发着一些想走“捷径”的女大学生,大四之时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急着征婚交友,希望能够借男友的“船”出洋。如今,女大学生“急嫁”现象的增多,无疑不是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种诠释。

  3.3 学得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

  具有此种就业观念的女大学生,一般家庭出身比较优越,就业全靠父母的能力和社会关系。“读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拿了文凭自然就有了好工作”。于是,在学校里既不需要争优、争先进,也不需要拿奖学金,只要守住“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底线,就能“万事大吉”。

  4 结语

  笔者以为,寻求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需要调整当前女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一系列错误认知。而不是仅限于“就业”谈就业,单方面强调“大众化”。还要充分结合学风建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方面,综合来抓。仅靠单纯改变错误的就业观念,是不足取的。

  一方面,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并教会她们理性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如何用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调节就业重压下的心理失衡。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4647.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贫困学生情况说明范文
下一篇:学生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简短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