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季羡林生平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季羡林生平范例篇1

  想要了解一个人,有两个好办法:一、读他写的书和他读的书;二、接触影响过他的人;三、走他走过的路。

  季羡林先生去世之后,一位大学生在北京邮电大学BBS上曾经发帖说:“我女朋友居然不知道季羡林。”得到的反应非常强烈,许多人说:“你是让大家一起围观并鄙视你MM吗?”

  对于多数人来说,对季羡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名字上:他的书里最易懂的是他的散文和回忆录,比如《牛棚杂忆》。

  读完这些就已经不易,有多少人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

  由于季羡林先生非常长寿,影响过、教育过他的人几乎全部作古,得他传授比较多的弟子,如今已经得在《百家讲坛》上才能看到了。

  还有一个办法能够让普通人深入了解季羡林,那就是和他一样,行万里路。

  季羡林的国内足迹

  1、济南

  季羡林生长在山东临清,6岁到了济南,在济南他曾经就读于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今天的山东大学一附中),高三时转入济南省立高中(济南市一中)。这两所学校都认为季羡林是他们的校友,不过济南一中的校名并非季羡林题写,而是郭沫若。

  济南一中的校友还包括诗人臧克家、贺敬之、学者欧阳中石和国家领导人罗干。

  2、泰山

  山东人对泰山的感情丰富,季羡林也不例外,老人曾以94岁的高龄写出《泰山颂》:

  “巍巍岱宗,众山之颠。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伊甸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去医院探望季羡林时曾经评价此诗说:“写得很好。文章感人,而且有气势。”

  3、北京

  清华大学是季羡林求学的地方,当时的清华大学校园,和今天的校园是同一地址。

  北京大学是季羡林在国内教育生涯开始的地方,当时的北京大学在沙滩红楼,后来和燕京大学合并,才到了今天的中关村一带。所以外地游客如果真想参观北大,应该从北大旧址开始。

  参观现在的北大校园时,不妨把《牛棚杂忆》里提到的一些地名记下来,有些建筑已经由于拆旧盖新荡然无存,但有的依然存在。

  301医院,北京五棵松附近,北京最好的医院之一。季老最后几年生活在医院病房里。但不推荐去参观,医院需要正常的秩序。

  季羡林是北京奥运会顾问,喜欢他的游客可以购买福娃做纪念物,现在很便宜,地摊上20~50元就能买下五兄弟。

  4、甘肃、新疆

  1982年,季羡林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委托,花费近20年时间,对1975年在新疆焉耆出土的44张88页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进行释读,陆续写作了10余篇文章,引起了轰动。

  去乌鲁木齐可以参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那里有三具著名女尸:楼兰女尸、哈密女尸和且末女尸,都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1983年,季羡林当选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有散文《在敦煌》,详细地讲述自己参观千佛洞的感受,这是一本优美的导游手册,如果去参观千佛洞,记得带这本书去。

  季羡林认为石窟里的时光似乎是凝固的,据说很多参观者都有此感觉。如果有充裕的时间,不妨也像季羡林先生一样,在千佛洞连看六天。季

  羡林说千佛洞里的很多“到此一游”,都是康熙年间的,不知道近几年被年轻的游客们更新没有。

  5、台湾

  台北“中央研究院”附近坐落着胡适的墓,季羡林访问台湾时,曾经来到这里写下《在胡适墓前的记忆和反思》,追忆自己的这位老领导。胡适的墓朝向西北方向,也就是大陆的方向,许多死在台湾的大陆人,都是这样下葬的。

  季羡林的海外足迹

  6、德国哥廷根

  这是季羡林求学10年的地方。哥廷根位于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是一座只有约13万人的小城。1935年季羡林抵达这里留学时,该城只有4、6万多居民,1945年离开时也仅有7万余人。季羡林居住过10年的故居位于明希豪森街20号,是一幢三层小楼,季羡林当年就住在三层。该楼现在仍然是住宅,有学生居住。

  1980年,季羡林曾经因为学术会议来到联邦德国哥廷根,寻找自己昔日的德国恋人,但没有找到。

  王子街21号是季羡林提到的“高斯―韦伯楼”。当年,他几乎天天去那里做学术研究。小楼建于1737年,和哥廷根大学同龄,现在楼重新装修后,租给了哥廷根储蓄所。

  季羡林故居东北有他《留德十年》里常提到的席勒草坪,风景优美。更远一点的东边,有大片的树林,据说有35平方公里,所以季羡林说:这一片丛林究竟有多大,我住了10年也没能弄清楚,反正走几个小时也走不到尽头。

  哥廷根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比参观北大还要容易得多。

  7、印度、缅甸

  季羡林是印度荣誉公民。

  老朋友胡乔木曾经邀请季羡林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甸,因为一个搞印度语言的教授没去过印度,说不过去。

  该代表团1951年9月20日离开北京,于次年1月返京,前后共4个月。路线是:香港乘船――缅甸仰光――飞机去加尔各答――在印度巡回参观6周――原路返回香港。当时的印度与中国关系非常好。

  季羡林这样描绘过这次出访:“我不能忘记,我们曾在印度洋的海船上,看飞鱼飞跃。晚上在当空的皓月下面对浩渺蔚蓝的波涛,追怀往事。我不能忘记,我们在印度闻名世界的奇迹泰姬陵上欣赏‘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奇景。我不能忘记,我们在亚洲大陆最南端科摩林海角沐浴大海,晚上共同招待在黑暗中摸黑走八十里路,目的只是想看一看中国代表团的印度青年。我不能忘记,在佛祖释迦牟尼打坐成佛的金刚座旁留连瞻谒??我不能忘记,在金碧辉煌的土邦王公的天方夜谭般的宫殿里,共同享受豪华晚餐,自己也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我不能忘记,在缅甸茵莱湖上,看缅甸船主独脚划船。我不能忘记,我们在加尔各答开着电风扇,啃着西瓜,度过新年。我不能忘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怎么说也是说不完的。一想起印缅之行,我脑海里就成了万花筒,光怪陆离,五彩缤纷。”

  缅甸是一个有许多寺院的国家,青年男子十四五岁时都要短期出家,不过去缅甸旅游时,千万要首先确认一下当地的政局。

  8、日本

  季羡林曾经去日本参加过会议:从京都到岚上的路上,季羡林参观过“诗仙堂”,这是一个供奉中国名诗人的小型园林式纪念馆。在那里季羡林遇到了女中学生,“各个笑容满面、无拘无束,一无恐惧,二无惊慌。”季羡林曾经与其中一位用英语搭话,却没能记得人家的名字。只好对自己说:“只要我知道,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日本少女,就够了。”

  季羡林曾经去过箱根,这里有著名的温泉,箱根有美丽的芦湖,季羡林还在湖边的野鸭窝边捡到过鸟蛋。

  9、其他国家

  季羡林还去过:前苏联、伊拉克、叙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曼谷,访问过伊拉克和埃及之后,季羡林已经去过了全部“四大文明古国”,考虑到最近伊拉克的局势仍然不稳,这里不推荐参观伊拉克。

季羡林生平范例篇2

  “人生不满百”,一语成谶。季羡林先生尽管久居医院,但在高寿者中,他的身体算是较好的,精神状态更是不错。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挥毫题字,用毛笔题写了“臧克家故居”等。他是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的。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之路坎坷起伏,而他的人生之境丰富多彩。用季先生自己的话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季先生留给公众的,更多的不是沉重的记忆而是诸多的美谈。最典型的当属“副校长季羡林为新学生看行李”。毕业于北大的名记唐师曾,称季羡林先生为老师,他的描述最生动:20年前,一位刚刚考取北大的学兄兴高采烈地到北大报到。由于初进京城,人地生疏,战战惶惶。一个人肩扛手荷,好不容易找到设在大饭厅的新生报到处,注册、分宿舍、领钥匙、买饭票……手忙脚乱中把行李托付给一位手提塑料网兜路过的老者。东奔西走,待忙过一切,已时过正午,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人照看的行李,当即吓得灵魂出窍。一路狂奔着找回去,只见烈日下那位光头老者仍立路旁,手捧书本,悉心照看地上懒洋洋的行李。学兄对老者千恩万谢……次日开学典礼,只见昨天帮他看管行李的那位慈祥老者,竟也端坐主席台上。学兄找人一问,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学兄再次差点吓死过去。

  人品学品俱佳,思才文才双馨。网友悼诗说:“季节变换人无常,羡慕大师学识庞。林中顿减千秋树,世界都在喊彷徨!”季羡林先生精通12种语言,其中包括偏僻得吓死人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尽管他在《病榻杂记》中一辞“国学大师”、二辞“泰斗”、三辞“国宝”,但资深教授的名头是辞不了的,还有一串“家”的头衔: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任继愈先生的名头没有这么多,但这几个也是分量沉甸甸的:著名学者、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中国国家图书馆前馆长、现名誉馆长。一国之“国家图书馆”,得是一个国家的饱学之士方能出任馆长。解放前,梁启超、蔡元培都担任过国家图书馆馆长,李四光也只能是派上一个副馆长当当。这有点像担任国家大辞书《辞海》的主编,得有真才实学真水平,而不是你官儿大去挂个主编的名就受到公众承认的。

  任继愈先生生前非常勤奋,多年以来坚持每日凌晨4点钟就起床工作,住院治疗前还在编纂《中华大典》,并续编《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的编纂已完成了一多半,此外还有“佛教思想史”和“哲学史”等著作的编纂工作还未完成。任先生为人处世低调,不图虚名,宁愿多做实际工作。他生前交代过几件事:第一,不出全集;第二,不过生日;第三,过世后不用进行很隆重的告别式。之所以不愿做这几件事,是因为任继愈认为,人做这些事就会让别人说违心的话,比如过生日时,别人会说“长命百岁”,这其实是不可能的。“长命百岁不可能”,这与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中所言的“人生不满百”,多么相似!这才是人生真正的通透与洒脱。

  低调的任继愈先生,不像季老那样有大量的通俗篇章问世。季羡林正是因为写作了大量随笔散文化的文章,为公众所熟悉的。尤其可贵的是一本《牛棚杂忆》,是反思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与巴金的《随想录》、韦君宜的《思痛录》一样,具有不一般的思想性与深刻性。著名杂文家邵燕祥先生说:“季羡林先生从以后,就一直很坚定地反思,他的《牛棚杂忆》,比较直率地写出了的遭遇和他的心路历程,最真实、最生动的就是他讲自己一度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当他准备到校园北面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遇上学校暴徒来敲门。这改变了他的计划和命运。他得出的结论非常好:对恶人不要软弱。暴徒的到场反倒使他抗拒暴力,维护自己宝贵的生命。试想,他在1968年、1969年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就无从写出那么多的学术专著并做那么多的贡献了。”

  季羡林先生有句广为传播的名言:“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我在自己不久前出版的一本杂文集的扉页上,手写了这一名句赠予朋友。“真话不全讲”,就是一句老老实实的真话。作家张承志说得没错:“中国现在是散文时代、杂文时代,读者更愿意看到的是真心话。”在我看来,纯粹意义的真话是真理性的话,而“真实的话”≠“真话”。

  在著名的强国论坛,见到一个帖子,那是一句真话,很让我感慨:“那个时代,为啥出了那么多大师,而这些年来,居然一个也没培养出来呢?”这个问话,确是真话,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些年来确实没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大师。风起云涌的小将们逼得人要自杀的时代,哪里还能培养出大师?像季羡林那样住牛棚、被劳改、被批斗,算是好的“境遇”了。

  季羡林、任继愈,都是那个时代所培养出来的大师。

季羡林生平范例篇3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季羡林国学院

  1996年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明确了大学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旨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必将承载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育人是关键。据此,本文通过探究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弥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性缺失的意义,介绍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依托季羡林国学院这一宝贵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具体做法,成效显著。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仅与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甄别有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上,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博闻强识,善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性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但不足之处却体现为在待人接物方面担当意识不强和解决处理问题批判精神和独创能力相对缺乏。

  在“三观”方面,虽然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积极营造丰富多彩有内涵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未能树立牢固的是非观和道德观。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思政课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加之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传统的笔试,使学生对思政课避而远之,产生不重视的态度。(2)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无奈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选择使得大多数活动的举办都流于形式,最终未达到预期目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负、抑郁症、恐惧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处于特定时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心理面临从校园生活向社会过渡的转变,认知各方面都不成熟却急于证明自己。最近几年校园频频发生的大学生故意杀人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下滑的事实。

  另外,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针对具体理工科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往往缺乏人文类的课程,致使理工科学生对最基本的文史常识都不懂,在研究学问过程中只注重发扬“求真”的科学精神,而没有注重“求善”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学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已经展开,一些高校通过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引进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试点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比较成功的做法中,北京大学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科学通史》成为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历程经过高校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文章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继承国学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做当前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教材。

  三、季羡林国学院对于推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坐落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季羡林国学院以“季羡林纪念馆”为核心,是目前国内保存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遗物和作品最多、最完整的纪念馆。该馆的设立以整理、研究和弘扬季羡林国学思想为重点,是学院师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培养新一代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人才教育基地。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教育将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体现了国学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季先生还说过“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体现季先生对大学生学习国学的殷切希望。

  基于此,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通过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这一必修课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对全校所有师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

  (一)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需要确立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体现陕服鲜明的育人特色故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由学院相关教学部门承担起《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先后成立国学传统文化教研室,制订教学大纲,聘请专任教师、尝试编写系列讲义,完成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以及目前正在进行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在11级本科生范围进行,期末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开卷考试和撰写心得报告,从课程期末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从这门课中收获确实不少,获得预期效果。

  (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

  学院围绕课程进行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季羡林纪念馆,聆听名家讲座,用传统国学文化浸润心灵,举办季羡林国学思想高端研讨会,把季羡林国学思想融入学生骨干的教育培训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举办“国学传承思想,激发理想信念”演讲比赛,配合“世界读书日”举办国学主题活动,校园网开办“季羡林国学院”专栏等方式营造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使得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一步,更让师生受益匪浅。

  (三)依托季羡林国学院开展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季羡林国学思想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切实受益的课程。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聆听报告、参观纪念馆等实践活动,在师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赞同,对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作用,推动了季羡林国学思想的普及和传播,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掀起了学传统,讲爱国,促学习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也提升广大教师的素质。教师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深受启发,明白为人师表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如完美的人格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师德远比能力更重要。

  四、结语

  十以来,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论述,充分表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必将承担起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学传统文化也将会弥补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短板,其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起到关键作用。2014年12月5日,季羡林国学院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第二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下一步,学院还将充分发挥季羡林国学院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教育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创办一流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成。国学启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季羡林生平范例篇4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精通梵文等12种语言,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功成名就,在治学态度、处世品德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大师的婚恋,尤其让人钦佩不已:季先生和年长他四岁、只有小学文化的妻子彭德华历经坎坷,恩爱如初,留下一段婚恋佳话。

  十一年生死不明:娶了你就不能伤害你

  季羡林191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农民家庭。季羡林的父亲兄弟十一人,因为家贫,五兄弟被送人,下落不明。余下的六兄弟有五位生下女儿,季羡林成为季家的一根“独苗”。年幼时的季羡林在叔父的培养下,饱读诗文和小说,才华过人。1930年,季羡林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季羡林选择了清华。

  早在1929年,季羡林就被叔父安排了一门亲事,与年长他四岁的彭德华结为夫妻。彭德华是季羡林叔叔的邻居,只有小学文化。步入洞房的季羡林内心有些忐忑,担心夫妻间缺乏共同语言。季羡林很喜欢读小说,他的堂妹们都和他一起躲过大人的监视读《红楼梦》、《西厢记》等,内心充满浪漫的情怀。季羡林问彭德华:“你喜欢读小说吗?”彭德华摇摇头说:“我从来没读过小说,不知道喜不喜欢。”季羡林对她不由得有些失望。但是日后的婚姻生活里,季羡林感觉妻子虽没什么文化,但聪明、有智慧、品行端庄,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1935年9月,季羡林被清华大学公派到德国留学。到德国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季羡林所在的哥廷根大学成了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大多男同学都被征召去打仗了,学校里只留下女同学和少数外国留学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同学们都望眼欲穿地盼望家书。季羡林连盼的奢望都没有,他知道老实的妻子不会给他写信,那时,也不可能收到遥远的中国的信。战火纷飞中,季羡林很担心家中的老人妻子和幼儿,他夜夜失眠,从此患了失眠症。

  焦虑万分却又无可奈何的季羡林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只有疯狂地学习,才能让他暂时缓解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季羡林的勤奋好学引起一位女同学的青睐,她叫伊姆加德。因为季羡林不会使用打字机,在写博士论文那几年,他经常到友人迈耶家里,请他们的大女儿伊姆加德打字,季羡林则坐在伊姆加德旁帮助她认识他那潦草的字迹,往往工作到深夜。正值妙龄的伊姆加德皮肤白皙,貌美如花,是很多男同学倾慕、追逐的对象。季羡林对伊姆加德的情感了然于心,但他不动声色,依然发疯似的学习。

  不久,参加战争的男同学纷纷回校。出发时他们都是英俊健康的青年,回来时却大都成了残疾人,不是少只胳膊,就是被炸掉了一条腿,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楼道里此起彼伏,让人听了寒心。伊姆加德炽热的目光里渐渐有了难掩的忧伤。她既为眼前的情景感伤,又为自己的爱情而忧郁。一位男同学看不过去,忍不住说季羡林:“伊姆加德那么美丽可爱,我不相信你不动情!”季羡林平静地说:“我没有资格动情。”“你怎么没有资格?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资格!”季羡林说:“我家里有妻子。”“有妻子怎么了?你的事情我们又不是不了解,你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不好听点儿,就是包办婚姻。而且你们已经那么多年没联系了,国内到处都在打仗,家里人是死是活你都不知道,你还固守什么?”“我固守的是夫妻感情。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既然选择了娶她,就要负起责任!”

  季羡林的话辗转传到伊姆加德耳中,她无声地哭了。她说她理解季羡林的选择,她也相信爱情就是一爱到底。同学听出了伊姆加德的话外之音,善意地提醒季羡林:“你想过没有,如果伊姆加德为了你终身不嫁,你会心安吗?你只考虑到不让你妻子受伤害,伊姆加德也会受伤害呀!”

  季羡林长叹一声,黯然无语。他在日记中写道:“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更真实的原因,其实是季羡林不能放弃糟糠之妻。

  1946年5月,季羡林拒绝了剑桥大学的邀请,执意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见到阔别11年的妻子,季羡林不禁潸然泪下。当年离别时,妻子的额头还光洁饱满,如今她的额头和她的双手一样变得粗糙,布满了折皱。季羡林看着沉默依旧的妻子,慨然长叹:“家贫、子幼,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回国后的季羡林应邀在北京大学执教。精通12种语言的季羡林,在北京大学仅当了一周的副教授,就被直接提升为正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此时的季羡林刚满35岁。他没有忘记老家的妻子,他把妻子接到北大,夫妻俩在美丽的未名湖畔团聚。

  生死抉择:赴死的身后有妻子的泪眼

  季羡林和妻子团聚后,过了一段幸福平静的生活。可是,开始了,季羡林成了被批斗的对象。一天夜晚,季羡林和妻子刚刚睡下,一群人气势汹汹来抄家,季羡林见妻子吓得噤若寒蝉,不禁心如刀割。彭德华见丈夫精心收藏的古玩字画很多都被毁掉,心疼得直掉眼泪。季羡林用眼神安慰她:“只要人好好的,东西不要紧。”人群散去后,季羡林和妻子回到卧室。季羡林见妻子精心为他准备的热水袋也被那群人刺破,热水流了一床,忍不住怒火中烧。彭德华劝慰丈夫:“不要紧,我把被褥都换掉,再为你换个热水袋。”

  躺到温暖干爽的床上,握着妻子的手,季羡林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季羡林有强烈的预感,那些人不会就这么放过他,抄家只是序幕。季羡林对妻子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一定要挺住,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全靠你撑着。”妻子无声地回握住季羡林的手。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季羡林每天都要被拉出去批斗,有人对他又撕又打,有人竟把浓痰吐到他的脸颊上。季羡林每天回到家里,彭德华都默默地为丈夫清洗伤口,细心地为他涂抹药膏。夫妻俩很少交谈,偶尔目光对视,季羡林从妻子的眼神中看到剜心的痛楚。季羡林知道妻子心疼他,不光心疼,还要为他担惊受怕。

  每天被拉出去批斗时,妻子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每次回家来,妻子眼神里先是惊喜,很快又被痛苦淹没。日子久了,季羡林夫妻俩的精神都濒临崩溃。

  对季羡林来说,士可杀,不可辱。季羡林打定主意,决定自杀,于是开始暗中计划。他把治疗失眠用的药片悄悄积攒下来。终于攒到了足够多的安眠药,季羡林却又为在哪里自杀犯了愁。

  家门有人守着,不能随便外出。如果夜晚在家里自杀,让妻子第二天看到他僵硬的尸体,该是多么惊骇和悲痛!而且她日后还要在这个家里生活,那对她会是怎

  样的折磨?想到这里,季羡林立刻放弃了在家里自杀的念头。不仅不能在家里自杀,而且还要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不能让妻子看到他的尸体,不能给她留下任何阴影。

  季羡林想到圆明园里有一片池塘,池塘里长着高高的芦苇,如果躺在芦苇丛中服下安眠药自杀,很难被人发现。季羡林又想到,如果自杀在荒芜的芦苇丛中,会被野兽或者鸟类发现,经过一番撕扯咬啄,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热爱文学、追求完美的季羡林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但一想到这样做不会给妻子的心里留下难以忘却的阴霾,他宁愿选择这种方式。

  季羡林把积攒的药片装进一个布袋里,找出存折。看着存折上不多的存款,季羡林一阵揪心,上有老人下有幼子,靠这么点儿积蓄生活,只能过节俭的日子了。季羡林强忍住泪水,不让它流下来掉到存折上。季羡林把存折递给妻子,彭德华默默地接过存折,她的眼里也饱含着泪水。她紧咬着下唇,不让眼泪掉下来。

  季羡林带着满满一包安眠药,正准备翻墙逃到圆明园去,却传来了擂门声,那些人又要来揪他出去批斗。季羡林的自杀计划就此搁浅。半夜,他带着满身的新伤回到家里,妻子的脸上显露出了一阵重生般的狂喜。她给季羡林清洗伤口,大滴的眼泪成串地落下。季羡林知道妻子什么都明白,她只是不说出来。

  季羡林好奇地问她:“既然你不想让我死,为什么不阻拦我?”

  彭德华擦了把眼泪说:“现在这世道,活着比死还苦。我愿意替你受苦,照顾好老人和孩子。”

  妻子的话,让季羡林忍了很久的眼泪夺眶而出,他对妻子承诺:“你放心,不管多苦,我都要和你一起熬下去,不能把苦丢给你一个人承受!”

  季羡林彻底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过去后,季羡林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为长时间的挨批斗,给他的身心留下很深的创伤。他走路含胸驮背,不敢抬头。妻子每天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每天做他最爱吃的饭菜,不需要他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季羡林得到很好的恢复。过后回忆起那段日子,季羡林常常说:“我很庆幸在这些黑暗的日子里,德华一直在身边陪着我。”

  有一次,季羡林主动和妻子谈起伊姆加德,彭德华静静地倾听,既不插话也不发表意见。季羡林感叹地说:“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她现在年纪也大了,也许不会有多少人记得起她。”“你心里挂念,就去看看。”彭德华突然开口说。季羡林愣愣地看着妻子,半天说不出话来。面对沉默寡言的妻子,纵然有万般感谢,他也说不出口,说出来就变了味,显得自己矫情。

  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来到哥廷根。此时距离上次离开已经过去了34年。34年后重返校园,季羡林百感交集。他四处打听伊姆加德的消息,却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因公事出国的季羡林没来得及仔细寻找伊姆加德,就匆匆率团离开了哥廷根。

  季羡林知道妻子心里牵挂着伊姆加德的情况,他反过来安慰妻子道:“她是一个美丽娴静的女子,肯定能找到意中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彭德华相信丈夫的判断,想到那个异国女子也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她露出难得的宽慰的表情。

  天堂相聚:质朴夫妻还要续写奇妙姻缘

  彭德华扫除了季羡林的一切后顾之忧,让他潜心做学问。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季羡林翻译了《罗摩衍那》(七卷),《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并著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等。季羡林不仅著作等身,而且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丈夫成为国学大师,彭德华一如既往做她的贤妻良母。彭德华和过去一样,对季羡林的学术研究不闻不问,也不探究其中的意义。一年冬天,北京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彭德华打开屋门,见大门外的雪地上写了很多字,她没有多想,就把门前的雪连同那些字清扫干净。

  季羡林起床晨练,一位教授羡慕地对他说:“大清早我就看到很多年轻的学生蹲在你家门前的雪地上写祝福语,密密麻麻写了很多,我看了都很受感染,很感动!”季羡林有些茫然,他根本没看到学生为他写的祝福语。季羡林明白,一定是妻子扫雪时把那些字扫掉了。雪地留言的奇观惊动了很多人,不少人向季羡林提起这件事。彭德华心里有些不安,担心丈夫责怪她。季羡林反过来安慰她说:“没事儿。那些祝福你看到了,就等于咱们收到了。”彭德华不好意思地说:“我都没仔细看,我上小学时学的那千八百个字,早就还给老师了。”

  季羡林幽默地说:“还给老师好,没有负担了。别人给我的那些个称号,我早晚也要想办法去掉。”季羡林很喜欢妻子一生朴实无华,本色地做她自己,不需要任何修饰。在妻子的影响下,本来就随和的季羡林更加没有大师的架子,功名卓著的他既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冷清,也没有曲高和寡的痛苦。

  1993年底,彭德华病重。季羡林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在妻子的病榻前陪她聊天。回忆起在德国留学的11年,没收到家里的只言片语,季羡林对妻子说:“那时候我多盼望你能给我写封信啊!诗里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我来说,家书抵亿金。”彭德华腼腆地笑着说:“不是没想过写信。你知道我这个人从不撒谎,到处都在打仗,家里粮食不够吃,还要四处躲藏。不写信是想让你安心学习,不让你担心家里。”“我能不担心吗?”“有我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妻子朴素的一句话让季羡林感慨良多。当初去德国留学,原本定的是三年,出国时家里就已经捉襟见肘,他也是犹豫再三才决定出去的。因为打仗,有家难归,三年的学业被延长到11年。战乱中的11年,靠一个弱女子支撑偌大一个家,她需要多大的勇气!

  “你有没有想过,我万一回不来呢?”

  “不管你回不回来,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把这个家支撑下去。”

  季羡林再次热泪盈眶。妻子仅仅小学文化,她没有读过任何一本浪漫的爱情小说,也从不跟他谈情说爱,但她对爱的理解是多么深刻。爱就要爱到底!妻子做到了,季羡林也做到了。

  1994年,彭德华安然离世。痛失妻子的季羡林写了篇散文《我的妻子》,文中说:“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一套玩意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她似乎从来也没有想知道过。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的语言。

  “在文化方面,她就是这个样子。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她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恳,从来没有说过半句闲话。她不会撒谎,我敢保证,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季羡林生平范例篇5

  少年痴迷国学崇拜季羡林,内外兼修穿长衫游学四方

  李涅于1976年11月30日出生在重庆市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祖父李裕光在解放前是重庆商会会长,外祖父黄敬诚是杂志编辑,外祖母苏应萱是大文豪坡的后人。

  小时候,李涅受到喜爱古文的外祖父的影响,对线装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外祖父的指导下,他小小年纪就看了无数遍《红楼梦》,并读完了《孟子》《论语》《大学》《诗经》等古文经典。

  外祖父很崇拜国学大师陈寅恪,常常给李涅讲陈寅恪及其得意门生季羡林的故事。渐渐地,李涅树立了这样的理想:长大后也要像陈寅恪、季羡林那样博学,成为研究古文的大家。

  外祖父临终前,将自己所有的书都留给了李涅,其中就有季羡林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朗润集》《天竺心影》等著作,李涅爱不释手。

  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李涅喜欢上了长衫,他觉得长衫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穿长衫才能身心统一。13岁那年,他用三个月的零花钱请一位老裁缝给他缝制了一件长衫,穿在身上。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他坚信季羡林的座右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那些日子里,李涅陆续研究了季羡林的《朗润集》《天竺心影》等著作,季老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中明白:要学识渊博,不仅要学,还要写。

  他在学习国学之余开始练习写作,他的作文常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品读。而在学习上,李涅也越来越像季羡林了:季羡林小时候上课,经常在桌子底下偷看各种古典书籍,文理严重偏科,中考时数学竟然只考了4分;而李涅的绘画、语文成绩优良,作文也好,但他经常在上数理化课时偷看古典诗词,以至于数理化学得一塌糊涂。

  1991年初中毕业时,李涅以20分之差没有考上高中。

  父亲觉得他因为学习国学而影响升学,不是件好事,而母亲却很支持李涅。她认为,儿子年纪小,如果将来厌倦了在家潜心苦读的日子,还可以重返校园,不必太担心。

  但几天后,李涅却对母亲说,他想去北京拜季羡林为师。

  母亲对他说:“想拜季羡林为师的人多得很,你这样贸然去北京,他未必会见你。你还是潜心自学,有一定功底后再去见季老可能会好一些。”

  李涅觉得母亲说得有理,就没坚持,但他还是不想在家苦读:“唐僧之所以留名青史,就是因为他冒着生命之虞西游;陈寅恪和季羡林之所以能成为大家,也因为他们留学国外,见识广博。学无常师,乃为大师,我也要游学四方!”

  母亲最终同意儿子远行。于是身穿长衫的李涅踏上了他的旅途,西子湖畔、寒山寺外、拙政园内、成亨店里……一处又一处名胜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思索。

  为了更深刻地体验生活,远游归来的李涅加入到“报童”的行列。他白天在大街上卖报,晚上则伏案奋笔疾书,为报纸副刊写稿,或者青灯相伴怡然自得地研究国学。当时的《重庆晨报》副刊几乎成了他的专栏,他的文章意境优美,字词华丽,有五四遗风,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学究,报社领导很欣赏他的文才,破例聘他为记者。

  然而李涅在报社没干多久,就因为没有时间研究和弘扬国学而辞职。那时,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农耕文化伴随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体验农民的生活一定有益于自己弘扬国学。1996年,20岁的李涅去四川省安岳县李家镇和平村苏家沟当农民。

  一年过后,皮肤黝黑、身强力壮的李涅又回到重庆,当7名棒棒(四川话:挑夫)。

  三顾朗润园感动泰斗,十块腊肉相赠成了忘年交

  2001年暑假期间,李涅有事上京,十年前就想拜望季老的愿望再次强烈起来,但自己能找得到这位国学泰斗吗?老人会见自己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吗?踌躇良久,他还是走进学术胜地北大,询问再三,终于打听到季老住在未名湖后的朗润园里。

  来到季老的住所外,李涅惊讶地发现季老这样的大师竟住在一幢极旧的楼房里,心里不禁感慨万千。他真想冲过去敲门,但当时已是中午十一点多,季老该吃午饭了吧?饭后应该要午休的吧?想到这里,他在季老家门外的楼梯上坐下,决定等到下午3点以后再敲门。

  在等待的过程中,李涅心里忐忑不安。正巧,季羡林在散文里经常提到的那只他非常喜欢的白猫从门边跳出来,亲热地缠着李涅,这让他顿感温暖与亲切,才没有打退堂鼓。

  下午3点整,李涅慎重地敲响了季老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慈祥而颇有风度的老太太,她是季老的私人秘书李玉洁。李玉洁问明李淫的来意后告诉他:“对不起,季老到山东去了,你过两天再来吧。”

  李涅心里有些失望,但又想到拜望大师亦如治学,没有三顾茅庐的精神哪能见得上季老,他下定决心:上门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四次,直到见到季老为止。

  那天晚上,中央三台刚好播放倪萍访谈季老的节目,季老果真回山东故乡祭祖去了。通过荧屏,李涅看到年过九旬的季老深情地跪在双亲坟前磕头,感动得泪水涌了出来,一定要见到老人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怎样才能给季老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呢?李涅忽然想起孔夫子曾经对弟子说过的一句话:“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你若买上十块腊肉来见我,我怎么能不见你呢?

  两天后,李涅特地买了十块上好的腊肉,再次登门拜望季羡林。

  然而季老还未回京,李玉洁老太太替季老收下礼物,并让李涅给季老留张条子,一天后再打来电话问问。李涅恭敬地用古文给季老写7--封信,简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学经历,并表达了渴望得到季老指教的愿望,信中写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兹次来京,若能得先生赐教,则吾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之心愿则不为奢愿也。”并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四句作结。他又将自己写的《小三苏传》《论琴南林纾氏之古文》两篇文章一并交给李老太太,请她转交给季老。,李涅第三次去季老家之前,李老太太已经在电话里告诉他季老回来了,但因为老人很累,请他最好只与季老谈五分钟。这次,当他忐忑地敲开季老家的门时,慈祥的季羡林已经在微笑着等他了,一见到他便热情地与他握手,接着把他请到满是线装书的书房里。

  老人的亲切让李涅感动得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季羡林连忙扶起他:“你是孔子荐来的,我焉敢不见?快起来!快起来!”

  季老告诉李涅,自己看了他写的信与文章,觉得他很有功底,一个人能通过自学达到这种程度很难得。他认为,李涅只要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同样能成为人才。他举例说,他的老师陈寅恪先生什么学位都没有,却是中国最大的学者,王国维先生也是自学成才。

  后来李涅才知道,他在信中所写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四句也是季老甚为钟爱的,季老因而决定挤出5分钟时间与他见面,但两人一聊便是两个多小时。

  当李涅唯恐打扰季老休息而请辞时,季羡林还意犹未尽地表示愿意为他的新书作指导,他需要什么资料可以告诉自己,自己有的会给他寄去。李涅很感动,再次恭敬地给季老磕了三个头。

  李涅起身欲行时,季老忽然想起了什么,叫回李涅说想和他合影,并叫来家人为他们照相。照相时老人因为身穿睡衣,还连连说:“衣冠不整,衣冠不整。”

  照完相后,季老送李涅出门,嘱咐他回去后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国学,日久他必然会脱颖而出。之后,老人在门口频频向李涅挥手,李涅感动得再次落下眼泪。

  此后,季羡林与李涅成了忘年交,不时书信往来,李涅有什么学术上的困惑,都会写信给季老,而季老也都一一回复。

  初中生当上大学教授,桩桩垂恩犹在大师却飘然仙逝

  李涅回到成都后,拒绝了父母要帮他找工作的好意,坚持自己找。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就在这时,著名美术评论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林木突然找到他,请他参与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筹备工作。李涅很意外:自己仅是一个流浪汉,怎么可能参加大学的筹建工作呢?

  李涅后来才知道,原来,当他还是孩子时,林木就看过他的画作,觉得他很有灵气,一直在关注他的成长,每次在报纸上看到他的文章,都会剪下来收藏。

  林木鼓励李涅:“我知道你是人才,也相信自己的眼光…虽然现在只是筹办,可是等学院建成后,你就可以将国学弘扬给五湖四海的弟子了……”

  林木的器重让李涅很感动,李涅接受了这番好意。

  没想到,走上大学讲台的李很快就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他的授课方式很有特色:上课时写的是竖排繁体,讲课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博古通今,声情并茂,而且不用教案。除了正常上课以外,每逢周末,他还在校园里举办《四书》《五经》讲座,前来听课的学生挤满了教室。

  李涅的名气很快在高校中流传开来,四川音乐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聘请他为客座教授。

  成为知名大学教师后,李涅却如季羡林那样过着心境恬淡的朴素生活。他在校外租了一个农家小院,院子不大,有房大小六间,正堂是书房,墙上挂着孔子画像;屋内清一色老式家具,卧室那张雕花木床已有一百多岁;小院里挂着皮影、葫芦、瓜瓢、蓑衣等饰物……

  得知李涅事业小有所成之后,季羡林很高兴,特地打电话夸奖他,新年到来时还给他寄来贺卡:“天道酬勤。赠李涅友季羡林甲申冬”。

  2003年2月21日,季老因为身体不适住进301医院。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淫连忙赶往北京看望季老,之后又到北京大学朗润院季老的家中看望。

  2006年早春,李涅又与母亲一起进京去医院探望季老,季羡林再次夸赞李涅自学成材,还夸赞他的母亲贤德,对李帮助甚大。此后,每年的中秋和春节,李涅都不忘打电话问候季老或去北京看望老人。

  2009年春节,李涅与季老约定,在自己即将出版的《国学蒙正》杂志中,推出季羡林专题。季老从2003年2月住院至此已6年有余,期间,他曾笑言要活到150岁。

  2009年春节,季老还同家人在医院过了个团圆年。

  没想到,老人说去就去了。2009年7月11日7时许,已经98岁高龄的季羡林突发心脏病,医务人员虽然全力抢救,无奈老人还是在一个小时后仙逝。

  得知季老仙逝的消息时,应邀前往讲学的李涅刚下飞机,这个噩耗一下子将他打懵了,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通过机场的电视新闻验证这一事实时,他当场泣不成声:“季老,我们有约定,在您的生日到来之时,我还来给您祝寿的,可是您却失约了……”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87763.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水利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如何
下一篇:教师研修心得感悟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