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垃圾分类知识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1

  关键词: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意识;处置行为

  根据金华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金华市区年产量垃圾30多万吨,日产垃圾超过1000吨,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金华市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是以垃圾产生源头的每个家庭把生活垃圾按规定类别分类收集,再将分类收集的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地点。该分类行为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首要和关键环节,并从根源上决定了垃圾管理这一系统工程的成败。

  1.金华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目标任务

  根据2012年7月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金华城区从2012年11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2013年和2014年是城区垃圾分类试点阶段,2015年城区已实现垃圾分类覆盖率55%的省政府要求目标。随后,金华市出台了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五年规划,从2015年底开始,力争未来5年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60%以上。

  2. 金华市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调查

  通过深入金华城区的保集半岛、南国名城、江滨、北苑等四大典型小区进行社会调查和走访。主要针对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基本常识、处理习惯、分类环境等问题,采取了入户调查和拦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9份,回收率94.5%,通过QQ、微信等方式收到网上答卷285份,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如下。

  2.1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基本常识的调查

  正确认知垃圾分类是做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前提条件、源头所在。常见的生活垃圾主要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在被问及“是否清楚生活垃圾如何分类?”时,有53.3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在对具体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等问题,只有10.62%的人能够完全正确区分。居民对废纸类垃圾的认知比较高,有95. 34%的居民知道纸类属于可回收垃圾,其次是剩菜剩饭和瓜果皮核,95.24%的居民知道属于厨余垃圾,而对废弃纸巾、牛奶盒等的认知较低,很多人对有害垃圾了解不足。

  2.2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处理习惯的调查

  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态度和习惯直接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效果。通过“您认为居民生活垃圾有必要进行分类吗?”等问题来衡量城区居民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态度,79.54%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在投放垃圾时,20.4%的居民表示会注意垃圾桶上的分类标志。在回答“您平时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如果您没有分类处理垃圾,主要原因是什么?”等问题,53.33%的居民平时都是将家里的所有垃圾统一装袋后扔到小区垃圾桶内。而被问及未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原因时,仅有7.54%的人认为是收集嫌麻烦,30.23%的人认为不同的垃圾分开装浪费垃圾袋,60.5%的居民认为不知道如何分类,高达78.45%的居民则认为小区的垃圾桶都是混着装垃圾的,分了也白分。

  2.3 关于金华市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环境的调查

  针对居民生活垃圾环境的调查,在 “金华市市区居民生活垃圾箱的分类标示和设置您是否满意?”答题中,91%的人认为是满意或很满意,也有9%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在“您通过什途径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中,86%的被访者表示是通过电视媒体知道的垃圾分类基本常识,表明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在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中功不可没,在“您身边的社区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吗?”的问题调查中,47%的人表明社区有垃圾分类的海报或宣传栏,说明垃圾分类进社区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待继续加强。

  3.金华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引导策略

  根据对金华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置行为的调查分析,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置行为不够普及,主要表现在是居民分类意识比较薄弱、监督执行力度差、宣传力度有待提升。因此,针对调查结果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借鉴其他城市在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置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宣传、监督等引导策略。

  3.1 明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标识

  垃圾分类标识作为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垃圾的图形文字颜色复合体,其易识别性与易理解性直接影响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其垃圾分类行为的积极性,对于垃圾分类管理和收集具有重要作用。垃圾分类标识应浅显易懂,除了一级分类图符的存在,还应贴上具体的实物图和文字说明。同时,垃圾分类标识以颜色辅助提示用户,比如用绿色表示可回收垃圾,黄色表示可堆肥垃圾,红色表示不可回收垃圾。

  3.2 多措施培养城市居民垃圾源头分类意识

  由调查结果可以得知,目前金华市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主要来自于各类媒体和知识读物,所以为了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要继续在各类传媒上通过公益广告和小贴士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使居民熟知垃圾分类的益处,能够对家中的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合理投放。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是垃圾分类行为的必要前提,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才能使居民在生活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为垃圾减量化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3.3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金华目前多个小区的生活垃圾装运时通常采取整车运输,运输环节并不能采取有效区分政策,导致源头的垃圾分类工作被忽视。另外,有的小区设置的有害垃圾也与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一起装运,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在最后环节变为空话,金华的垃圾填埋场距离市区较远,一些区域的垃圾车直接到就近的空地卸运,并且对有害垃圾(比如旧电池、荧光灯管等)收集完毕后不知如何处置的尴尬局面。采取垃圾分车装运,在垃圾收集、清运环节都坚持分类处置的原则,不要让垃圾分类在处置终端称为空话。

  3.4 尝试推行垃圾袋实名制和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国内外一些经济和文化发达城市的垃圾分类制度很完善,对垃圾袋收费制度推行有丰富的经验。在政府特制的分类垃圾袋上,印上居民的住宅地段号和房号,以此作为识别垃圾袋出自哪家哪户的标志,根据该标志,可以追查垃圾投放的源头。这项制度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育了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金华市相关部门可以在居民文化程度和收人水平较高的几个成熟小区进行试点,实行垃圾袋分类制度,可以尝试垃圾袋少量收费,并对垃圾投放量较少的居民实行奖励。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要改变“垃圾围城”的困境,必须构建一套以居民为核心,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与居民相连接的利益链条,使居民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同时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纳入循环经济体系当中,有害垃圾单独处理,留给环卫工人处理的、最终进入终端处理环节的只剩下不可回收资源。可见,只要牢牢抓住公众这个环节,构建一套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那么金华市“垃圾围城”困境的破除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2

  关键词:垃圾分类;杭州;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2013年,国内很多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陆续再次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政府也开始采取加大投入、扩大试点、积极立法等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

  自2010年3月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督中心)在上城区建南小区开始试点之后,杭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也在逐渐前进。目前,杭州市垃圾分类生活小区已有700多个,大约占杭州生活小区的一半,垃圾分类工作有了初步的成果,同时也提高了杭州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目前,垃圾分类不仅在杭州市各区的一些小区内进行,并且在一些幼儿园和小区开始实施。

  由本次项目研究可得,杭州市政府已展开对垃圾分类试点的普及,并且在居民对目前垃圾分类的满意程度上有了明显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进和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而具体到到各级地方部门,形象工程就超出了其实际效果。就以垃圾分类为例,在评选“卫生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过程中,是否拥有一套完整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是上级规定的其中一个考核指标。受到这一考核的影响,大部分城市包括杭州市的社区管理中,加入了大量的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但这只是一种形式并且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取得长期的效果。同时,由于没有配套的软硬件保障,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经济学角度看居民的心理特点,个体总是会去寻求最大的个人利益,居民的心理的出发点也同样符合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由于个人的短视性,人们总是偏向于寻求眼前和直接的利益,而垃圾分类这样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出于公共利益,而且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此,虽然大部分市民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没有动力保持这样的行动,垃圾分类这个公共利益事业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墨守成规的心态。尽管部分社区设有分类垃圾的回收站,但居民更倾向于以自己习惯的方式,不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纸制品、一次性制品、金属、生活垃圾等混合丢弃。而这一环节正是垃圾分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这步没有取得效果也就意味着垃圾分类不会有应有的作用。

  对于垃圾分类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规划。首先要科学总结前期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同时要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杭州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杭州垃圾分类工作的合理的长期规划。规划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原则,从而能真正指导杭州市有效的处理垃圾分类工作。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比如环保、教育、文化、规划等部门要协调配合,更要严格高效的执行,形成部门合力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法规。到目前为止,只有广州市出台了国内第一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是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其他各城市都没有相关垃圾分类问题的政府规章,这方面仍有许多空白需要政府解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实际情况,可以尝试研究并制定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地方性法规,以此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参考和指导。可以参考国外关于垃圾分类的经验,不定期抽查小区,如发现市民乱扔则当场要求其重新分类等等。

  3.加强小区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执行监管。生活垃圾管理是典型多主客体参与的复杂系统,居民作为参与者之一,其行为的培养和监管,教育的深度和持久度影响到垃圾分类效果,从而影响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管理、曲英等。建议招募社区退休居民或中小学生担任垃圾分类监督员,监督自家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也可以多个临近小区交叉进行。每月不定期检查,及时记录上报,利于相关部门进行奖惩。

  4.建立垃圾分类奖惩制度。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具有意识、政策、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等不确定性,社区生活垃圾管理应针对不同的条件,在科学制定规划、做好垃圾分类全程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奖惩制度的引导激励作用。由政府主导,建立垃圾分类奖励基金,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得好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正面加强引导。同时探索建立垃圾分类处罚制度,对市民垃圾不分类进行罚款,罚金进入奖励基金。

  5.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推行时有很大阻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市民对于垃圾分类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而不同家庭的文化素质和生活习惯也不同,要每一户人家都进行垃圾分类就有很大难度。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宣传相关知识,通过在社区中发放宣传品、举办垃圾分类讲座、具体演练、趣味知识竞赛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大力推广相关知识,强化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且使市民真正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明确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从源头上提高垃圾分类水平。

  6.对特定人群开展教育。由问卷结果也可看出被调查者身边的人会对受访者进行垃圾分类会产生一定影响,故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同时通过评选垃圾分类优秀家庭等活动将教育由课堂延及家庭,带动父母长辈一起参与。与大学生开展合作,组织垃圾分类公益活动在城市流动开展。调查中我们发现中青年在垃圾分类的执行方面比较弱,建议在豆瓣等热门网站上举办网络公益活动。

  垃圾分类是全球垃圾处理的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垃圾分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政策性工作,必须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之下进行而不是仅个人或是某个单位就能实现的。推动垃圾分类,你我责无旁贷。

  [1]马进。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以及对中国的启示[D]。北京:清华大学,2011:7-9,21.

  [2]应俊辉。我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5(5):73-76.

  [3]卢英方,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2,10(1):15-17,32.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3

  关键词:幼儿园 垃圾分类

  一、环境说话,氛围浓郁

  环境会说话,幼儿园教师需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装扮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潜移转化中感受“垃圾”的魅力,从而愿意收集、使用垃圾。

  1.会说话的可爱垃圾箱

  环境即教育,园所的大环境到小环境都能很好显现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校园内的垃圾箱都进行可爱的装饰,如每个垃圾桶上根据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餐厨垃圾贴上相对应的各种图片。幼儿不管是在课间活动还是在散步、游玩中都能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各种标志和图片,在无声的教育环境中,幼儿掌握了垃圾的常规知识。

  2.环保节俭的校园环境

  节俭是我国传统美德,利用垃圾进行环境装饰,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传承节俭的优秀传统。环境布置的材料可以来源于平时垃圾分类的收集和整理出来的废旧物品,还需要教师灵巧的双手和富有创意的头脑。如幼儿园在大厅中利用废旧报纸和牛奶盒制作成展示台,上面放“变废为宝”的亲子作品展。各类角色游戏、区域游戏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资源,如家里不用的筛子,儿时的摇篮,还有开纺织工厂家长带来的废旧面料等,都成了幼儿的游戏材料。一旦家长习惯,就会成为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中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改变。

  3.创设灵动的生命教室

  世界万物皆有灵性和生命,如何把废旧垃圾赋予它新的使命,发挥余热,让它的生命能延续下去。生命教室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专用活动室。平时教师和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就有意识地收集能变废为宝的垃圾材料,经过清洗投放到生命教室中去。可以分区建设:垃圾分类游戏区:教师和幼儿一起绘画各种垃圾图片,经过分类塑封黏贴在地面上,让幼儿进行骰子投掷垃圾分类游戏。垃圾分类小知识:各种垃圾分类的动漫和微视频。垃圾分类小游戏:垃圾宝宝找朋友,合并同类项等桌面游戏。垃圾分类体验场:收集各种垃圾物品,并把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金属类、塑料类、纸质类等),投放在体验区,也可制作分类小火车,让幼儿区分和操作。不再是单一地说教,而是让幼儿通过游戏、观赏和操作来掌握和了解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育渗透,宣传到位

  教育无处不在,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园可以抓住特色活动、主题讨论、专题研讨等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1.特色主题活动中融合

  幼儿园可以结合园本课程内容,在各个年龄段的主题活动中融合垃圾分类教育。如全园性特色主题活动中把开展环保小课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游戏、环境保护靠大家走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也在年级组中分组开展垃圾分类绘画比赛、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环保小卫士等系列活动。还可在每班每学期利用集体晨会、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丰富活动来提升幼儿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幼儿养成良好垃圾分类的习惯。

  2.专业知识宣讲中传递

  知识需要传递。平时幼儿园可以通过橱窗、展板、墙贴画等向幼儿、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及重要意义。班级还可配上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手册,有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垃圾分类教案,加强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教会幼儿垃圾分类方法,呼吁幼儿、家长、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三、赏识激励,辐射周边

  1.社区互动交流成长

  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可以请社区城管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开展一些互动游戏。还可以自制宣传资料,发放给周边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村委和城管联系,建构垃圾存放地,购置垃圾箱,让大家都来爱护环境。

  2.志愿互助相互激励

  垃圾分类志愿者也将是很好的宣传队伍。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走上大街清理小广告、到公园捡垃圾,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低碳生活小妙招、环保安全常识等编印成宣传资料发放给过路的群众,用行动向大家普及环保知识,逐渐让所有人都能形成自觉的垃圾分类行为。还可以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安排自愿者在校园内外执勤,给正确投放垃圾的家长奖励一朵红花,家长成为幼儿的榜样,幼儿也是监督者和正确投放的实施者。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4

  关键词:生活 垃圾 分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

  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所对应的四色收集容器分别为:蓝色、灰色、红色和橘红色。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可回收垃圾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餐厨垃圾根据家庭中产生的易腐食物垃圾(剩菜剩饭、动物类废弃物、废弃食物等)和餐饮服务单位(餐馆、饭店、宾馆等餐饮企业以及单位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食物残渣、残液、废弃油脂等)。

  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电板、灯泡、废日光灯管、油漆、家化用品、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指除上述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纸巾、菜帮菜叶、保鲜膜(袋)、食品袋、包装袋、瓜皮果壳、烟头等,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回收垃圾可节省很多能源,变废为宝。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等于少砍17棵树;处理回收100万吨废纸,即可避免砍伐600平方公里以上的森林;回收一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也可造800公斤塑料粒子,节约增塑剂200—300公斤,节电5000度。回收一吨废玻璃,可再造2500个普通1斤装酒瓶,节电400度,并能减少空气污染。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废旧易拉罐可无数次循环再利用,每次循环可节能95%左右。1吨餐厨垃圾经生物处理后可生产0.3吨优质肥料。

  如果生活垃圾不进行分类,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会加大处置成本,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填埋1万吨垃圾,如果按堆高1米来计算,会占地12.9亩,超过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填埋一次性塑料制品,需要200年以上才能降解,并且使土质恶化,农作物减产。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地里,能使1立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家庭中可将可回收物单独收集,可以直接出售也可投放于小区综合投放点的蓝色“可回收物”收集桶内;生活中的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请分类后分别投入在家中设置的“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垃圾桶内,再投入小区楼幢投放点或综合投放点的灰色“餐厨垃圾”、橘红色“其他垃圾”收集桶内;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后请投放于小区综合投放点的红色“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内。

  二、办公区(包括住宿区、教学区)内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分类后分别投入“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内,再投入公共区域或综合投放点的蓝色“可回收物”和橘红色“其他垃圾”收集桶内;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后,投放于综合投放点的红色“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内。

  三、公共场所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入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标识的果壳箱内。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orldcup”为你整理了这篇居民垃圾分类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进一步了解临潼城乡居民垃圾分类具体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全面了解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5月份,国家统计局临潼调查队随机访问了100户城乡居民开展垃圾分类专题情况调研。调研显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度较高,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执行情况较好,大部分居民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居民对各环节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居民垃圾分类仍面临一些难点,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引导。

  一、居民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较好

  自2024年1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对城乡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比较到位

  一是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比较普及。调研结果显示,94.6%的被访居民经常接受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4.8%的居民偶尔接受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仅0.6%的居民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二是垃圾分类宣传渠道多样化。有75.6%的被访居民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宣传栏、小区开展的宣传活动来了解垃圾分类,65.3%居民通过电视广告接受垃圾分类的宣传,48.7%居民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二)居民垃圾分类知晓度和参与度普遍较高

  一是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的知晓程度较高。调研资料显示,四种类型的垃圾中, 96.9%的被访居民能够分清易腐垃圾,84.0%居民能够分清可回收物,78.9%居民能够分清有害垃圾,68.0%居民能够分清其他垃圾。二是临潼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较高。94.2%的被访居民家庭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其中54.5%居民会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四种类型的分类,39.7%的居民会简单分类。没有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家庭仅占5.8%。

  (三)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执行情况较好

  一是居民小区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要求。96.8%的被访居民反映所居住小区严格要求居民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垃圾分类,并定点定时进行投放,其中90.2%的居民所在小区还配备了垃圾分类管理人员、监督和引导人员对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指导。没有按照要求垃圾分类小区仅占3.2%。二是小区垃圾分类桶配备情况较好。96.2%的被访居民反映所在小区配备了垃圾分类桶,其中94.3%居民所在小区完整配备了四种垃圾分类桶。没有配备垃圾分类桶小区仅占1.9%。三是小区设置垃圾分类奖励措施。39.7%的被访居民表示所在小区有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度,23.1%居民表示小区有垃圾分类督导评比奖励制度,47.4%居民表示小区会向居民家庭发放垃圾分类桶、垃圾袋等垃圾分类用品,以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四)居民对垃圾分类各环节工作满意度较高

  依据西安市垃圾分类评分标椎,对居民垃圾分类进行满意度调研,由居民对垃圾分类各环节工作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结果显示,居民对垃圾分类各环节工作满意度整体较高,平均分为8.23分,其中,垃圾分类宣传与引导、家庭垃圾分类情况得分较高,分别为8.63分和8.31分。保洁人员配备情况、垃圾分类设备使用情况、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情况得分稍低,但也达到了8分以上。

  二、居民垃圾分类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仍有提高空间

  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居民没有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垃圾分类主要是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环境保护意识不够高。调研中问起居民“为何没有按照四种垃圾进行分类”时,16.7%居民表示不清楚四种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有些垃圾不知道归属于何种类型的垃圾;18.6%居民表示思想上不太重视垃圾分类,不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认为分与不分没有区别;30.1%居民表示垃圾分类太繁琐,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垃圾分类,大多数时候随便分一下,不会认真分类。13.5%居民表示家里没有设置垃圾分类桶,没有动力进行垃圾分类。

  (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仍有提升空间

  虽然居民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大多数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较高,但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程度仍然不够,导致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仍不高。调研显示,仍有16.0%的居民无法准确区分可回收物,21.1%的居民无法准确区分有害垃圾,32.0%的居民无法准确区分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知识相对缺乏给居民垃圾分类造成很大困惑,也导致了收集到的“分类垃圾”还是混合垃圾,从而制约了分类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境污染控制效果。

  (三)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仍有完善空间

  一是奖惩措施需进一步明确。调研中了解到,只有部分居民小区在垃圾分类方面设立了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半数以上小区没有垃圾分类激励措施。同时垃圾分类惩罚措施很少执行,导致不愿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仍可以随便丢弃垃圾,而不需要为此付出成本。二是垃圾分类监管工作有待加强。调研资料显示,有3.2%被访居民表示所住小区没有要求开展垃圾分类,18.6%的居民表示小区里没有垃圾分类检查人员,导致垃圾分类的效果无法保证。三是垃圾分类设备不健全。调研中仍有21.8%的居民表示小区里没有配备齐全的四种类型的垃圾分类桶,想参与垃圾分类,却无所适从。

  三、进一步推进居民垃圾分类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一是提升居民环保责任感。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在全社会的宣传力度,让居民深刻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将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感深深植入居民心中,激发居民的环保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保护意识由教育强化成习惯,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二是鼓励社区和公共场所多策划环保活动。开展有创意、有影响力的“环境宣传周”“环境文化节”“垃圾宣传进社区、学校、企业、工厂”等活动,广泛发展、深入动员,激励居民踊跃参与,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给居民营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让居民意识到小区环境靠大家来维护,保护家园需要从个人做起,从而提升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引导

  一是向居民发放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南。向每家每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南,向居民详细介绍生活常见垃圾该如何进行分类。二是做好垃圾分类桶的标识。将不同的垃圾标识按种类张贴在垃圾分类桶上,让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可以随时学习、随地参考。三是加强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宣传。在小区宣传栏、电梯里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社区组织开展科普宣传讲座,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让居民茶余饭后休闲之余也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四是向居民发放线上宣传资料。鼓励小区通过业主微信群向居民手机发送垃圾分类海报和垃圾分类学习材料。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6

  广州陷入“垃圾围城”困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得不到保证,广州市政府特别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制定《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等法规政策。然而,由于分类标准不明确、政策宣传教育不到位、行政奖罚难落实等问题的存在,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得不到好转,依然是广州市长期发展规划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广州市“垃圾围城”困境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每年垃圾产生量以8.24%的速率增长,约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5-3倍。其中城市是垃圾的主要生产者,又是垃圾的主要受害者。中国城市发展产生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过快的垃圾产生及无效的垃圾处理引起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生存空间缩减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垃圾围城”困境影响了不少城市的发展进程。作为珠三角经济中心,广州市同样陷入“垃圾围城”困境。广州每天进行填埋和焚烧等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近1.4万吨,其中厨余、木竹、纸布和塑料等占垃圾总量的90%以上,可生化有机物占49%左右。

  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广州制定并实施全国首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法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解决垃圾以混合收集、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导致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垃圾分类是采取合理处理垃圾方式的前提,因而,广州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广州市确定从今年4月1日开始,首先在16条街道、6个社区和部分生活小区,以及市、区、街党政机关、城区约1500所中小学校、733 个农贸市场等地先行先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广州提出的目标是,2011年全市垃圾分类率力争达到50%。然而,据2011年,广州市城管委官方统计数据可知,广州生活垃圾日均产量约1.8 万吨,全年生活垃圾产量同比下降2.8%;广州市处理垃圾429 万吨,有393万吨被卫生填埋,占处理总量的91.7%;用于焚烧发电的垃圾量有33.6万吨,占处理总量的7.8%;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的数量为2.3万吨,占0.5%;有害垃圾收集15万吨。广州市垃圾处理效果不明显,仅以2.8%的减量速度难以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表明垃圾分类政策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亟待政府关注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垃圾分类政策中政府与公民角色定位

  2000年6月,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继而,全国多个城市也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活动,如苏州、青岛、威海、无锡、三亚等。然而,无论是国家建设部所确定的八个生活垃圾匪类收集试点城市,还是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其他城市,都陷入名存实亡,毫无建树的境地。在广州,垃圾分类试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度成为空文时代。尽管经过几年努力,广州市出现了不少优秀模式,如“万科”模式等。但与同时代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台北市所取得的效果相比,广州市的2.8%减量速度真是自愧不如。台北市的垃圾处理效果如此明显,不禁反思,广州市政府在进行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

  在戴伊看来,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做与不做的行为。近年来,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破解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垃圾围城”的困境。然而,垃圾处理的效果不尽人意,以缓慢的步调向前迈进。

  1.缺乏有效执行垃圾分类的政策扶持和配套措施。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我国政府制定了不少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 (简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但都缺乏具体操作标准和指导程序;尽管有些地方性法规中规定垃圾分类标准,如《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中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但是政府却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标准,形式上走走,达不到实际效果。首先,一些市民在处理垃圾时,未按照城市政府所规定的垃圾分类标准,不认真分类投放垃圾。其次,缺乏有效的后续处置措施,环卫部门在收集处理垃圾时,为了简单易行、减少处置成本,将垃圾混为一体集中运输,直接投放垃圾焚烧厂。这些无效的运行模式阻碍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进行,减慢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前进速度,导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甚至倒退。

  2.现行的分类评估机制难以应对垃圾分类需求。在戴伊看来,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政策评估,三者缺一不可。政策评估是运用系统的手段对政策执行的效果及时地进行测评,以判断是否调整或者停止公共政策。政策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督作用;一是调整作用。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区(县级市)、街党政机关、16条街、6个社区、1500所中小学校和万科集团、保利集团管辖住宅小区及岭南集团属下的宾馆、酒店和商场等区域开展先行试点。对其他区域并没有强制执行,广州市城管委对其他区域是否强制执行并没有给予可定回答。《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暂行管理规定》中设立处罚条例: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每次50元罚款;单位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处以每立方米500元罚款,不足1立方米的按1立方米计算。这一条例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遭到民众质疑。在试点的明星社区,有的社区每周统计一次垃圾分类的情况,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为了加强社区居民的分类意识,相关人员通过巡查的方式加强效果。然而,有的社区效果不明显,也没有相关人员进行跟进,垃圾袋中垃圾分类的痕迹不明显。

  (二)公民角色

  1.公众意识不足以支撑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公众即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是生活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生活垃圾的处理者,这一尴尬角色使得公众是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重要参与者,是垃圾分类实施效果显著的关键因素。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主要依赖于公众的参与和理解。然而,公众缺乏垃圾分类标准等知识,根据一项调查显示,88%的网友认为垃圾分类的实施没有监督主体,70%的网友表示不清楚垃圾怎么分类。不少民众认为垃圾分类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民众只是简单的垃圾处理操作。然而,垃圾是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制定垃圾分类的标准、流程、收费标准等细化措施,民众最了解自己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需要民众发声。只有政府在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才能真正地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2.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是公众个人或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的行为。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处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有许多公众具有环保意识且了解垃圾分类重要性,但是,公民长期形成不良习惯,懒于垃圾分类,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好。同时,垃圾分类需要更为负责的过程和更为繁重的成本,由于经济收入与住房条件等实际性问题,阻扰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加重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情况。

  三、垃圾分类政策中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

  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在垃圾分类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公众是城市的居住者,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参与者,必然重视公众的参与作用。

  (一)政府主导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去激励、约束、监督及引导公众去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要破解“垃圾围城”困境,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地有序进行。一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相关法规标准。城市政府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细化的相关法规标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准则,如垃圾费的征收标准,违规处理垃圾应接受的惩罚措施等。同时,强化垃圾分类的实施力度,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功能;全方位、持久地加强培养教育公众对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政府分发垃圾分类知识手册,解释垃圾分类处理的标准、具体办法。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垃圾分类能力;三是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评估系统。强化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践,评估垃圾分类处理的效果,监督垃圾分类处理的执行情况。将社区单元作为最小的垃圾分类处理单位,重视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居委会的积极作用,定期对各单位的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进行巡查、登记统计。

  (二)公众参与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7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根据《关于开展XX市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统领,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着力提高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美丽中国”和“美丽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做好与社会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

  根据实施计划,稳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基本实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全面普及,师生具有较强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基本形成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投放的行为习惯。

  三、组织领导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总务处、学工处、系部负责实施。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办公室主任:XX

  办公室设在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并及时汇总提出有关意见建议等,负责学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拟定及日常具体工作。

  四、责任分工

  (一)XX:负责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督导、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二)XX:负责协调全校各部门、单位做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XX:负责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四)XX: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学生自我监督,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学习和比赛活动。

  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切实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将垃圾分类行为纳入学生日常考核,引导减少垃圾产生和垃圾分类行为的养成。

  (五)XX:大力培育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着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

  (六)XX:负责做好校外人员的管理,禁止外来拾荒者进入校园拾荒。

  (七)XX:负责学校各类实验室废弃物等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

  负责校园内建筑垃圾清运。

  (八)系部:负责本部门、单位所辖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加强对师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监管。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为准备、推广阶段(截止到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末)

  1.明确管理责任。根据学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纳入重点工作,细化管理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2.开展教育培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宣传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意义,明确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表率意识,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一个师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面向不同层面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在全校师生中普及相关知识。

  3.建立管理机制。制订生活垃圾分类有关工作的制度,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分批成立学校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考核。

  4.设置分类设施。在公共区域按要求设置、清洁维护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规范分类标识和颜色,对目前已在使用的垃圾收集容器,若容器颜色与现有分类标准色一致时,采用加贴分类标识的形式进行规范,逐步自然淘汰更新。

  5.开展绩效评估。要及时总结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对阶段性的工作及时做好绩效评估,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抓好问题及时整改,巩固成效。

  (二)第二阶段为实施、巩固阶段(2020年1月开始—

  )

  1.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标识,结合实际,配齐、配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与暂存空间,彻底淘汰更新杂色桶,保障分类设施统一规范。

  2.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培训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作为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推行,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学校创建最清洁校园工作相结合,加强自查自纠,主动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3.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和考评制度。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先进评选,注重培育典型示范,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部门(单位)、班级、寝室、教师、学生给予表彰,以此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成立垃圾分类学生志愿队和师生监督队,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垃圾分类检查督促,定期对不良行为进行通报批评。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全体师生以及教职员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普遍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抓好工作落实,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

  (二)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专项工作组领导并统筹组织实施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要制订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落实专(兼)职人员;逐步建立多方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配合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合力。

垃圾分类知识十篇篇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市**区教育局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引,为了加快**中心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夯实主体责任,围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推动学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营造节约型校园创建氛围,促进学校、城市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

  我校共有四十六个班级,近1900名师生员工,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依法治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师生环保素养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能力,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校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略

  副组长:略

  组员:

  略

  三、工作目标

  (一)责任分工明确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校长室、工会负责对教师的宣传教育,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工会负责垃圾分类先进办公室评比活动。

  3、德育处、大队部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切实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棚,做好学校、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垃圾桶准备工作,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布置学校垃圾分类氛围宣传工作。

  5、教导处开展多学科教学渗透,做好垃圾分类“进课堂”的活动,结合学科特点,把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知识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组织宣传动员

  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学校通过校园电子屏幕和宣传板块,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语和知识的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专题升旗仪式、校会广播和全教大会,进行有关政策宣传学习,提出师生垃圾分类倡议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倡并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处理,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三)参与社区共建

  与社区、家庭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开展亲子活动,共同提升环保意识,低年级制作电子亲子宣传小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三、四、五年级撰写《垃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征文,向父母进行宣传;走进社区,参与曹杨村史馆关于垃圾分类宣传展示活动;结合假日小队活动,在社区开展或参与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

  (四)设置分类设施

  学校走廊和垃圾安放处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餐厨垃圾收集设施,主要集中于学校食堂。后勤部门在各教学大楼、校园操场等地,配置装设分类垃圾桶,张贴分类名称,建立和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帐制度,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付之于行动创设硬件设施环境。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为宣传、启动阶段

  主要内容:

  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意义和方法为重点,提倡、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二)第二阶段为实施、推广阶段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全方位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

  2、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依法治校,与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管理过程的监督、整改。

  3、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亲子活动,做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效果,带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形成从校园到社区、从行为到文化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三)第三阶段为展示、总结阶段

  做好垃圾分类的总结工作,积累经验,加以推广,做好“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情况自查表”,积极申报该项活动的创建达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到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负责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方案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专门人员;学校要建立德育、少先队、工会、后勤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89189.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生态文明理念
下一篇:计划生育证明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