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开源节流范文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开源节流范文篇1

  近年来。我市民政事业适逢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高度重视,民政部对我市民政事业大力支持,市级机关各部门积极配合。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全市民政事业呈现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我市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民政工作的主要矛盾,在宏观层面,主要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民政工作的需求与民政部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具体层面,主要是:

  一是民政的搬进机制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现行的民政事业发展体制虽经过改革调整渐趋完善,但仍有许多弊端。随着毒场经济体制和“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形成,民政职能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民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同步协调发展创新,缺乏科学的推进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强调上级民政部门对下级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但因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困难。致使上级指导不力,基层服务不周;在投入枧制上,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但社会参与的政策不明,渠道不多;在协调机制上,强调民政牵头,但因职能及习惯思维所限,实际难以发挥牵头作用;在统筹机制上,强调城乡统筹,但制约“瓶颈”较多。统筹难度大。

  二是民政的职能主管与监督管理“两张皮”现象突出。民政部门作为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涉及社会组织,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婚姻收养、城乡低保等与人民群众切实密切相关的领域。箕中。有许多属于政府的重要管理职能,但目前不少只作为社会的一般事务。停留在发发证。登登记,拜拜年,发发钱,工作层次不高。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长既以往,这将严重制约民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民政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民政法制建设明显跟不上民政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速度和工作效率。这种滞后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民政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例如救灾法、福利法。慈善法、救助法等。二是有些民政法律法规亟待修订。如《兵役法》是1984年颁布施行,1998年作了修订后。一直没有依据形势发展变化再进行完善。《村委会组织法》自1998年正式颂布实施以来一直未作修订完善。难以回答灾践中韵许多新问题。

  四是基层民政力量薄弱,缺少有效的工作手段。随着民政工作职能不断扩大和任务的日益繁重,基层民政部门机构不健全、王作不规范、装备手段落后,人员素质不适应等矛盾依然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造成的主要后果是,服务对象的情况不易准确掌握,民政工作的推进机制和任务落实缺少监管措施,民政救助和保障政策难于落实到位。党的温暖,政府的决策常常因基层力量的薄弱而在具体落实中大打折扣。

  纵观民政事业发展的形势、认清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密联系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现状,更好的把握机遇,建立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强化基层、苦练内功和法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

  第一,统筹协调,健立健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体系。为民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积极深化民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应急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民政事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不断强化“党政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注重协调配含,加强沟通协商,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营、上下联动的和谐局面。有效推动民政事业发展模式的多极化、举办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产品的多样化、运行方式的市场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政服务多层次需求,确保民政工作高效利民便民。。注重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照城乡有别、区域有别、不同群体有别的原则,逐步推进,分类实施。

  第二,整合资源,打造民致投入支持机制,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民政部门自身积累以及社会资本投入并举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综合各级民政部门反映的情况,在民政资金筹集方面,应着力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一是财政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民政工作主要是政府行为,民政事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主渠道应是财政投入。加大对民政事来财政主渠道的投入,做到新增财力的一定比例用于改善民生。确保民政事业费与公共财政增长实现同步增长,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或财政支出的增长成正比,形成民政事业资金财政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二是福利发行的募资机制。发行福利,募集公益金,是民政部门筹集福利事业发展资金的”绿色通道”。从国际事业发展的历史规律看,我国的福利发生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目前是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要进一步强化福利销售力度。年年创出销售新高。三是吸引多元社会力量支持机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护大民间融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社会化。继续完善并落实好“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社会福利社会化优惠政策。四是民政部门自身积累机制。民政基础设施是民政部门直接为民服务的窗口和载体,更是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要通过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自身权力,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要对各类民政资源送行筹划、整合、经营和管理。提升基础设施的运营效能。壮大民政经济实力,为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环境、积累资金、夯实基础。

  第三,强化基层。完善民政组织网络建设,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民政组织网络建设,逐步形成以社区、街镇民政办(所)为基础的一体化民政管理机制。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新时期民政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四,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民政自身建设水平,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民政自身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一是民政业务的职能化。民政业务职能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质质,决定着民政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影响着民政部门在管理国家有关社会行政事务中作用的发挥。要积极通过强化民政的主干职能,不断创新传统职能,有效探索新增职能,为民政事业的发展奠定勃勃生机。二是手段

  装备的现代化。加快现有技术装备的改造利用。加快实施“数字民政”。做好应急反应物质储备和技术积累,从而使民政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基础数据采集和汇总准确迅速。监测调控能力大大加强。对业务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能够迅速反应和预警。三是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民政队伍的专业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就要

  求民政队伍建设坚持知识化方针。专业性原则。要着力提高现有民政人员对专业化的认识,定期组织岗位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开源节流范文篇2

  二十年厂庆的今天,公司提出了“精耕细作抓管理,开源节流增效益”的方针,正是这个方针促使我们在工作中发挥罗文精神,积极主动,多快好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要怎么做呢?

  公司给了我什么样的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它。凡事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在工作中树立这样一种心态,只要我在工作,我就一定要全力以赴。我想,并不是每一个鲁阳人都具有“罗文心态”,他们还有上班就开始盼着下班,他们总说:老板给我多少工资,我就给他多少工作;他们在工作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他们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推三阻四,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完成它;他们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他们把工作当作赚钱的一种方式,他们总以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最终的结果只是使自己受到损害,陷入一个和尚也没水喝的境地。就像《和氏璧》中的和氏,抱着未经雕琢的璞玉去献宝,丢了双脚却仍然不去思考原因。假如和氏能够主动地雕琢成和氏璧之后,再去献宝,假如他们懂得人的价值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实现,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工作,我想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双脚,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板不会忽视你的努力和成绩,就像罗文。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刻:是否具有罗文精神,是一个优秀职工和普通职工,一个业务骨干和普通劳动者的最大区别。其实,要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很简单。只要自己端正态度、主动进取、忠诚敬业,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工作,在此基础上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把工作做到最好。

  我说“开源节流,以节为首”,并不是说开源不重要,而是对我们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来说,节流才是首要的。我们就应该从每个件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一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开源节流需要我们自动自发的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条编织袋,每一米塑料绳。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朋友,当你看到常流水、常明灯时,你有没有随手把水拧死,把灯关掉?

  你有没有对浪费一根编织袋感到心疼?你有没有像爱惜自己一样爱惜我们的产品?经常会有职工因为“不小心”而碰坏我们的产品,我们却有很多的“不小心”,不妨我们来算一笔帐:假如每吨纤维毯4000元,假如你碰坏的纤维毯只有10公斤,你就会因此为公司损失40元,假如全公司1000名职工,每人少浪费一块纤维毯,那么我们将会为公司多创造40000元的利润。过去的二十年呢?未来的百年叱?朋友,你算过了吗?这是一笔怎样的财富!

开源节流范文篇3

  (一)成本管理意识较差

  成本管理意识较差对于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常来如果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较差,往往会体现在其对于许多基本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并且对于成本管理意识不够深刻,最终会导致成本管理与核算的方法不科学。除此之外,成本管理意识较差还体现在很多项目管理者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节约成本和创造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更好的实施成本控制。另外,成本管理意识较差还体现在现实的工程实践过程中诸多铁路工程企业并没有出现全员参与、全员控制的操作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很多的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待项目各部分重要性认识不够明确,最终导致了项目成本失控而出现无法挽回局面。

  (二)理论和现实存在差距

  理论和现实存在差距则会在根本上影响到铁路工程成本管理与核算的有效性。通常来说理论设计和实际实施之间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成本管理过程的控制力度不够。在这一过程中管理粗放是不少铁路施工企业的一个通病,这一问题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成本控制工作实施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铁路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在铁路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铁路施工企业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才能游戏的提高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理论和现实存在差距还会导致铁路工程施工所必须的资源出现很大程度的浪费和损失,这主要是由于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本来可以获利的项目变成了亏损项目。如果在这一前提下工程单位在施工阶段出现成本偏差只能依据现有的简单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挽救,但是其最终的效果必然是非常不理想的。

  二、加强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措施

  加强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需要诸多措施的有效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减少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坚持开源节流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加强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减少影响因素

  减少影响因素是加强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在减少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工程成本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对于影响到投资估算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对于其中不必要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工程成本控制中实行全面性原则首先体现在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控制的对象不能只是成本计算期的实际成本控制,应扩大至实际成本期外的各项业务活动除此之外,在减少影响因素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成本核算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征地因素、环保因素、工期要求、材料费用、运输成本和人员消耗等内容。因此工作人员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现工程造价与实际不符,则应当采用科学严谨的补救措施来有效的避免可能出现的浪费,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进行全面控制

  进行全面控制对于加强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往往会要求工程项目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到项目成本控制任务当中。因此这意味着有关企业应当注重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控制的局面。除此之外,在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保持相应速度和进度来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实践的彻底性。另外,在进行全面控制的过中由于项目成本控制是动态控制,因此工作过人员应当注重强调控制的及时性和多样性,并且做到动态控制才能避免亡羊补牢的局面发生,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坚持开源节流

  坚持开源节流是加强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在坚持开源节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从而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等两方面来进行工作。除此之外,在坚持开源节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深刻认清开源和节流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快的着手去实现两者的黄金比例。另外,在坚持开源节流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做到一方面增加收入,并且在另外一方面节约支出来实现公司预期利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科学审查每一笔支出是否有相应合理的收入,与此同时查看收支是否达到科学平衡,并且把大的目标细化成逐个小的目标来逐个完成,从而能够在保证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实处的同时促进铁路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可靠性和精确性的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开源节流范文篇4

  所以今天我们要站在整个供应链来考虑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本人给一些日资企业做过项目,感觉日资企业的模式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思考。在大多数的企业里面,上到总经理下到一名采购员,在考虑选择供应商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一种材料找多家供应商,一般都是两家或更多,这样就可以在需要材料的时候去向多家供应商询价,最后选择物廉价美的材料作为本批的供应商。这样做有问题吗?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没什么问题啊。但我们从成本和风险的角度来考虑考虑就会看出问题所在。首先,企业要向多家供应商询价,需要增加采购员,增加了沟通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其次,如果要对供应商的状况及时把握,也需要经常关注供应商的动态,更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品质能力、服务能力,同样需要沟通成本。第三方面,即便是大家认为前两者都不成问题,我们也无法回避的是,当你向多家供应商采购的时候,哪个供应商都不将你作为重点客户,在品质和交期上不可能做到最好,而且,因为你的订单不稳定,供应商无法合理安排其采购材料的数量和生产的进度,这样企业为了满足其客户,就可能增加库存来平衡需求的起伏,无疑会增加供应商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而这部分的成本要么就转嫁给其客户,要么就以牺牲产品的质量来降低成本,保住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恶性循环,供应商因为要应付大量的不良品又付出大量的成本,而其客户也会因为供应商的品质影响到自己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其客户对其的信任,久而久之,丢失订单丢失客户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这让我们意识到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性。但如何降低材料成本呢?笔者将从材料在工厂的不同阶段来加以说明:

  一、设计阶段;本人有个观点:“成本是设计出来的”。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设计本身的成本,另一方面方面是指设计出来的产品的成本。设计本身的成本是指由于重复设计、过分设计所带来的成本;很多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到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往设计的产品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方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在设计新的产品时基本上都需要重新开始,不能利用已有的设计方案,消耗了大量的设计成本,而且设计出来的产品的质量还非常的不稳定,设计周期特别长。而设计出来的产品的成本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的产品的所使用材料、设计的工艺路线、设计的零件的通用性等的不同而导致的产品成本的差异。比如不同的设计方案对采购的材料的质量或规格要求不同,对材料的质量或规格要求高的自然成本就比较高;工艺路线设计复杂,加工难度大的设计自然所消耗的成本也比较高。而材料或零件的通用性对成本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新的材料,很有可能会导致库存增加和呆滞料的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而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利用通用材料和设计出通用的零件,无疑会增加库存的利用和周转,同时,由于减少了特殊件或新零件的品种,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模具,并且也降低了生产计划制定的复杂度,生产效率也会更加高,同时也能使产品的品质得到保证,新产品、新零件的质量问题远高于成熟产品。这一系列的好处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二、计划阶段;所谓的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采购计划,另一方面指生产计划。这两方面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如何以合理的库存量来满足生产的需要,保证生产平稳进行。只有达到了以上目标企业的生产成本才是最低的,如果生产线经常停工待料或生产出多余的产品积压在仓库,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采购计划是根据生产计划来制定的,所以生产计划是否合理就非常关键了。那么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则:a、保证订单的交货期;b、保证生产均衡且产能能够满足生产需要;c、保证生产批量效率最高,不会因为批量的不合理而导致多次的换模或其他准备时间的增加,从而使单件加工时间增加。

  生产计划安排好了,就需要考虑如何制定采购计划了,首先在制作采购计划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以下因素:现有库存有多少?在途材料有多少(已采购未入库),什么时候到?已经下达的未完成的生产计划需要用的料是多少,什么时候需要?已经纳入计划的采购量有多少?已经纳入生产计划的产品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有多少?要考虑这么多的因素如果用人工去计算估计是很难办到的,而且即使能算出来效率也很低,所以建议企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如ERP系统来协助计算。合理的采购计划能有效减少库存。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是按订单生产,PMC运作过程中,会将需求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订单特有的材料,另一部分是共用料(或零件);对于订单特有的材料通常都会按订单去采购或生产,不会采购或生产多余的库存出来,而共用料部分则不同,需要根据经验批量生产。机械行业虽然也属于订单型生产,但其计划模式跟以上情况还有不同,如果等到订单确认以后才生产,生产的周期会非常的长,满足不了客户的交期需要;所以机械行业企业会根据设计的标准配置先行生产,在客户下单后再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减设备和零件),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生产的周期,这种情况对计划的预测准确度要求比较高,否则可能造成产品的积压。

  三、使用阶段;在使用阶段材料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减少浪费。理论上车间在领用材料时都是按技术部门的标准用量来领的,但实际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超出标准用量的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可能是因为标准用量不标准,车间按标准用量领料常常不够需要重新多次领料或多了需要退料,这种情况多了车间就会觉得麻烦,就不按标准用量去领料了。另一种原因可能是车间材料的领用未按生产计划单据领,或即使按单领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各单据之间的料互相挪用,搞得账目不清楚,不够了就再去仓库领,实际上车间可能还有这些材料。第三种情况就是直接的浪费,比如丢失或报废。针对以上三种情况,首先是要建立车间材料领用的流程和制度,规范领料的行为;其次是要建立异常处理机制,定义当有超领料行为发生时应该如何处理。另外还是需要借助ERP的管理工具,来控制领料的数量和规范挪料的行为,这样基本可以控制随意性的行为,当确实需要超领料时,也可以触发相关部门去检讨超领料的原因,以便将问题从源头解决。

  四、保管阶段;主要是指仓库保存阶段。库存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成本:A、库存呆滞料的控制;B、库存周转率的提高;对于呆滞料,我们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订单取消;b、计划不准导致等原因采购部门多采购;c、供应商多送货;d、库存不准,需要物料的时候没有导致重新订购;e、工程变更导致某些材料使用不上了。

  对于订单取消而导致的库存通常我们无法预测,这部分的库存如果在后续也用不到,那要么就退供应商或转其他能用到的工厂,要么直接处理掉。而由于后三种产生呆滞料的情况,则重在预防,而不是呆滞料产生以后如何处理。比如,计划不准就要想办法把计划搞准,库存不准就得想办法把库存账实搞成一致。搞准计划还是得如我前面所述,应用管理工具(如ERP);至于怎么搞准库存,方法很多,其实也很简单,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是由于工程变更导致库存的呆滞,除非是属于客户要求且没有商量的余地,否则一定要用完旧的材料才做变更;当然这里面又会有个问题,到底我的料到什么时候才能用完呢?除了目测法外,最好的办法还是借助ERP工具,因为ERP可以实现自动替换,计划的时候如果旧材料库存不够系统就会自动替换使用新的材料。而提高库存的周转率问题,这里就分享一个仓库主管的方法吧:曾经有个仓库主管跟我说,他们的物料采用先进先出,库存最多允许在仓库中呆六天,超过六天仓库主管就要打报告,追究原因。

  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分析:

  一、建立精干有效的组织体系

  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组织臃肿事情却没人去做,因为职责没有明确或界定,一件事情既可以张三去做,也可以李四去做,如果张三责任心强,那么张三就去做了,否则有可能两个人互相推诿,工作被拖沓延误。这种情况所产生的后果可大可小,如果整个企业都是这种气氛,问题就很大了。对外来说,企业这样下去执行力很差,缺乏竞争能力,丢失客户是很自然的事情,企业是否能永续经营恐怕也没有什么把握;对内来说,这么多的无效率的人,侵蚀了大量的公司的资金,公司要为其付工资,买福利和支付各种费用。所以定岗定职对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尤其是间接部门间接人员。

  另外,在每个岗位都必须建立其后备人员,在辅导企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企业因为某个人物很重要、无可替代而影响到工作的进行。更有甚者,这种人员以此作为筹码来跟公司要挟公司,提各种要求,不满足不行。这种企业是典型的被员工挟持的企业,问题在于没有建立人才梯队,没有后备人员可以利用。

  在我看到的一些企业,如台资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在其组织结构表中,我们就可以明确看到每个岗位的负责人员和后备人员,所以企业不回担心员工因为离职或其他原因无法工作时工作没人做,而且这样一来,企业的工资体系也非常好建立,因为不存在他特殊员工和特殊工作,员工的升迁加薪都是循既定体系去走,所以大家不会有人感觉到不公平,也不会有人觉得自己无可替代。所以,在这种企业中,员工工资相对也是比较低的。这跟很多企业无法按薪酬体系来执行工资标准相比,人力资源更加低,而且风险更加小。那么组织体系怎样才算是精干有效呢?首先是要在分析各部门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其次是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将职责明确界定;第三是建立企业的培训体系,确保组织体系中的角色都是可以担当自己的岗位的,并且培养备用人才,保持企业人才的可持续性。

  二、建立激励导向的考核体系

  组织虽然建立了,但如何保证组织的执行力呢?而且在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企业存在一些老员工,位高权重、不思进取,在很多事情上面变成了企业的绊脚石,如果把这些人炒掉吧,老板可能觉得不忍心,毕竟跟自己奋斗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炒吧,确实这个人会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很多制度无法顺利推行下去。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所以干得好和干的差一个样,员工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

  如果能按每个岗位的职责去建立一个标准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对员工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混水摸鱼的人出现,因为这种人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就被淘汰了。当然,绩效考核也给了员工工作的目标和动力,因为员工知道了做好工作的标准是怎样了,别人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他就会受到影响,说大了就是企业的文化,一个企业只要形成一种气氛,比如学习、积极工作等,其他后进的人员就会融入到这种气氛中,自然就形成了企业的一种文化。另外,通常很多企业的考核制度偏向于惩罚性质,这种考核制度往往不太受欢迎,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受约束,不愿意被罚,看到有关自己的考核标准中很多的惩罚条目时,自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时候,既要有惩,更加需要有奖励,而且这种奖励大多是通过努力可以拿到的。绩效考核的项目也需要思考其导向性,建议在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为公司带来价值的创造性地项目。这样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成本控制

  生产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数量和质量上,很多公司在规划人力资源的时候,通常有这么几个依据:1、车间主管的要求;2、车间历史最大生产量;3、车间预测最大生产量;4、人力资源部门规划车间员工数。前三点基本上属于车间比较强势,或者说老板比较强势,人力资源部门比较弱势。后一点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统筹规划。所有的规划都是站在局部或短期的立场上去考虑的,车间主管为了扩充势力或者为了使自己的生产任务能达到比较高的完成率,就找理由扩充队伍,往往这个时候申请老板是会同意的,因为为完成生产任务嘛,理由很正当,而且如果老板不同意招人车间主管就威胁说不能完成任务别怪我啊,这样一来老板只能同意了。最后的结果是各部门人满为患,人浮于事,人多了很多的问题也出来了,不遵守公司规定的、打架斗殴的等等。自然成本也就上升了。所以规划人力资源必须由人力资源部门去统筹规划,在规划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以下因素:1、现有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2、工厂的产能,不是最高产量也不是最低产量,而是由工厂瓶颈资源决定的产能,目的是保证生产的平稳;3、未来半年的订单预测情况,预测的订单数可以作为产能规划的依据,包括对设备是否扩充等等;4、各生产线之间人员的调配,当生产无法做到完全平稳或者有接一些半成品的订单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有些部门产能负荷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而有些部门却有人员空闲,所以必须考虑各线之间人员的调配和统筹。在考虑以上因素作为主要条件的前提下,将员工的熟练程度也要纳入到其中去考虑,以便在招人的时候能有一个标准,而且在规划人数的时候,对同一条生产线,熟练工人跟非熟练工人所需要的人是不一样的,当然其成本也会不一样,所以得根据工种的要求来设计和衡量。

  在确定各车间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培训和考核。调查发现,重视员工培训的企业和没有员工培训的企业,其生产成本中人力成本和材料损失成本相差非常大,远远超过培训所花费的成本。在知名的大中型企业中,没有一个企业是不重视培训的,以上讲的是基础技能的培训,实际上,企业需要培训的内容很多,比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宗旨等等,这些培训将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目标灌输到员工脑海中,在员工心中产生一致的动力和凝聚力,所产生的价值无法估量。最好的一个例子是海尔,海尔在收购其他几十家的企业的过程中,首先输入的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在海尔收购第一家企业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时候,采用的策略是用文化、用管理激活来红星电器厂,使其很快扭亏为盈,并实现两年内做到洗衣机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可见人心的魅力,文化的魅力。

  四、间接管理人员成本控制

  间接部门人员主要指非生产人员,比如PMC部门、财务部门、设计开发部门等等的人员。间接部门的人员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人员数量和工资体系上,因为这些人员跟车间生产人员不太一样,车间生产人员的工资可以按计时或计件来计算,计算上是很清晰的,而且人员素质层次也不一样,间接部门人员的学历层次相对来说要高很多,更加突出的是一些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由于其掌握了公司需要的一些特殊的技能,在价值和价格上往往很难平衡。有些企业的工资非常的不平衡,间接部门员工的工资占了公司总工资的60%以上,如果是研发型企业也许这是合理的,但却又不是研发型企业,是生产型企业。而且这类公司如果要控制人力成本的时候,通常第一想到的就是压缩员工工资和人数,间接部门的人却感觉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可或缺。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企业中的某个人因为自己的特长或技能,动不动就要加工资否则就要罢工。在老板被迫答应了这个人的要求结果导致其他人感觉不公平,引来新的情绪和不满,然后又只有去满足,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这部分的解决方案还是在前面部分讲的建立工资体系、考核激励体系和人才后备机制。

  讲到制度可能有人深恶痛绝,因为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没有制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笔者去一家顺德的机械企业调研过,在进入该公司办公室的第一感觉就是柜子特别多,除了一面墙上有窗户没有摆放文件柜以外,其他几面墙边都放着到天花板高的文件柜,更加让我感到震惊的是,除了这些柜子里面装满文件外,还有几个专门用来存放文件的文件室。各种文件、规定可谓是名目繁多。我想该公司制度应该够完善了吧?企业管理得也应该是井井有条吧?但调研后才发现,这家企业连一个仓库都管不好,库存不准那不叫异常,而且来一个新主管就自搞一套,管理上用一个字描述那就是“乱”!所以企业在设计工作流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设计,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实际可行,否则文件越来越多,规范越来越多,最后要么就是大家无所适从,要么就是放在柜子里面做摆设给外人看。

  完善可行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同时也可有效降低人员的培训成本。举个例子,有个企业的开发部门常常开发出新的产品,产品的零件通用性很差,即使在量产的时候也还在不断做设变;结果是车间疲于应付,采购忙乱不堪,报废的材料和半成品触目惊心,仓库各种各样的零件成堆,订单交期大量延迟,客户抱怨。老板常常为质量和交期问题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跟客户沟通。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流程没有标准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新的产品设计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所以没有按照“设计标准化、零件共用化、功能模组化”的思想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果有严格的审批,同类型产品中新的零件就不会这么多,因为设计不成熟造成的车间停工和零件报废、返工就不会这么多。而且正因为没有标准流程的原因,设变非常随意,造成整个生产系统混乱。也导致产品的成本很高。这是没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或者是流程不实用而没有得到执行所带来的问题。

  在以上的案例中讲到了一个产品设计的作业标准或者称为审核标准,就是“设计标准化、零件共用化、功能模组化”。这是一个审核的思路零件共用化到底有哪些细节?功能模组化到底集成到什么程度?,具体细节还得在作业标准中描述,而且必须把员工的经验融入到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用,发挥大的作用。在一个企业中,作业标准非常重要,它的影响不仅仅在成本方面,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业务甚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业标准通常跟作业流程配套,作为流程中的一个部分。比如在设备作业的流程中,就会附加设备的操作和保养作业标准,在培训作业人员的时候就会将这些标准作为培训教材和考核点,员工在上岗后就知道如何操作机器,如何保养机器,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在哪里找设备,找哪些部门协助等等。

  建立了一套现实可用的制度体系,作业标准体系,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化、制度化,将企业依赖人的管理转变为制度化管理,让企业在低成本、低风险的环境中运行,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讲到浪费,可能给人的印象是东西掉在地上被扫进垃圾筒或一块很大的材料只用了一小部分,而将其他部分破坏不能用了。这部分固然是浪费,但这只是浪费中很小的一部分,大的浪费包括很多内容,归纳起来有六大类:多做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和不良品、返修的浪费。下面详细说明每种浪费所包含的内容和产生的问题。

  1、多做的浪费。多做的浪费包括早做和多做两个部分,可能有些人不能理解这怎么也是浪费?这做出来的东西不也还可以用吗?其实不然,多做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很可能在以后用不到而变成呆滞料,而且多做出来的产品需要占用多的容器和仓库的空间,需要增加人员搬运和管理库存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多做的库存会隐藏大量的未知问题。如果没有库存,有问题马上就会被发现。举个例子,如果车间机器运行状况不稳定,在没有库存的时候,由于必须要做到一定的产出数量,一旦机器停止运行,马上就会影响到其他部门材料或零件的供应,所以机器所在部门就必须想办法保证机器一直处于可运行状态。而如果有库存情况就不一样,如果过去有生产多余的库存存在,即使机器坏了也不会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运转,所以相关部门也就没有这种意识去维护机器。早做的危害性类似多做,但还有一点早做的危害就是:现在企业大多数都是按订单生产,如果提前将产品或零件做出来,一旦客户订单取消或变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浪费已是无法挽回。

  2、等待的浪费。等待材料到来、等待零件转移过来和等待机器运转都是浪费。等待的时间企业不会因为员工没做事就不给工资,而且等待的时间越长,就需要招聘更多的工人来完成工作任务,因为订单的交期已定,就那么长时间,其中如果你因为各种等待浪费了时间,就需要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任务。

  3、搬运的浪费。搬运本身就是一种浪费,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材料从进入车间第一个工序做完,直接流向下个工序,中间不需要人力或设备(如叉车等)的运输、搬运。比如工序之间直接用倾斜的管道输送,即不需要人力也不需要机械设备或电力。如果需要搬运,则必须有人力和机械设备,还必须有材料或零件的临时放置区域,这些都是浪费。所以在设计仓库和车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中搬运或转移的距离,以最小距离为优先考虑。这里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现在我们很多的工厂车间都是按功能来设计的,比如冲压车间、机加车间等等,但以工艺流程的观念来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机器设备的放置位置,保证搬运的距离最小,而不是为了管理的需要将相同功能的机器放到同一个区域。举个例子,如果一个零件先要冲压,然后经过磨光等等几个工序,然后还要经过冲压工序,如果按功能设计车间的话,则这个零件要来到冲压车间两次,要比按工艺流程设置机器设备要多搬运很多的距离,因为按工艺流程设置的话,会有冲压机放置在做磨光等工序后面最近的地方。这样基本就不需要搬运了。仓库与仓库之间、仓库内部及仓库与车间之间、临时存放低于仓库之间、临时存放地与车间之间的搬运都属于浪费。所以在设计仓库及仓库中各类物料应摆放在仓库的什么位置,都应考虑搬运的快捷、方便。

  4、加工的浪费。很多工厂对产品设计没有明确或精确的标准,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产品或零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就会浪费很多的工时,因为大家都必须符合最低标准才算合格,然后在此基础上附加工时,而附加的工时的多少就是浪费的多少。举个例子,一个五金件,用在某产品的内部,按工序要求只需要在压铸成型后送到毛边车间将边角稍微处理一下就可以了,而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工序的时候却加入了抛光工序,将这个零件磨的漂漂亮亮,这个增加的抛光工序就是浪费,因为它没有给产品带来任何的附加价值,只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产品设计部门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首先必须有成本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思考设计的产品怎样才使工厂能批量生产(如:多设计通用件)、怎样设计员工加工的动作最少、怎样设计才能使产品加工的复杂度减少(以便于提高合格率)。而工程部门在设计生产物料清单(BOM)的时候,得考虑使用何种材料比较经济,包括寻找供应商的复杂程度和运输成本等等。另外生产部门也必须严格按照开发制定的标准去生产,不能自作主张,随意增加产品的生产要求,当然也不能低于生产标准造成返工。加工的浪费不仅浪费人力工时成本,还会浪费水电气,管理成本也会增加。

开源节流范文篇5

  ——七分厂团支部:**

  我是带着研究与学习的心情读《致加西亚的信》的,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深切的体会,而是深深的震憾。促使我从思想和工作中,进行思考和反省。

  《致加西亚的信》透露着两种精神:一是主动性,二是忠诚敬业和责任感。职工拥有这两种精神是一个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基本保证。正如书中所说: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罗文是这种精神的典型榜样,他在接到总统交给的任务之后,明知困难重重,却还是毫不犹豫、全心全意地完成。罗文之所以这样做,不考虑为什么,只要服从命令,完成一个军人应该完成的任务。换句话说:服从并完成使命是他的职责,个人必须主动完成。

  回首过去的二十年,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够把蛋糕做得如此之大,我想正是有一大批“罗文”紧紧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团结苦干,他们潜意识里有这样一种思想,“在其位,谋其政”。公司给了我这份工作,我就要敬业爱岗,努力工作,以公司发展为己任,把工作做到最好。

  二十年厂庆的今天,公司提出了“精耕细作抓管理,开源节流增效益”的方针,正是这个方针促使我们在工作中发挥罗文精神,积极主动,多快好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要怎么做呢?

  首先要端正思想,摆正心态。

  公司给了我什么样的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它。凡事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在工作中树立这样一种心态,只要我在工作,我就一定要全力以赴。我想,并不是每一个鲁阳人都具有“罗文心态”,他们还有上班就开始盼着下班,他们总说:老板给我多少工资,我就给他多少工作;他们在工作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他们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推三阻四,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完成它;他们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他们把工作当作赚钱的一种方式,他们总以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最终的结果只是使自己受到损害,陷入一个和尚也没水喝的境地。就像《和氏璧》中的和氏,抱着未经雕琢的璞玉去献宝,丢了双脚却仍然不去思考原因。假如和氏能够主动地雕琢成和氏璧之后,再去献宝,假如他们懂得人的价值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实现,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工作,我想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双脚,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板不会忽视你的努力和成绩,就像罗文。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刻:是否具有罗文精神,是一个优秀职工和普通职工,一个业务骨干和普通劳动者的最大区别。其实,要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很简单。只要自己端正态度、主动进取、忠诚敬业,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工作,在此基础上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把工作做到最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其次是精耕细作、狠抓技术

  精耕细作,体现着忠诚敬业的责任感,促使我们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修养。“建设百年陶纤企业,争创世界知名品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精品意识,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以经验指导我们的工作更完美的进行。保证我们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是优等品,保证要我们的客户满载而归,满意再来。因此,我们只有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不满足于当前的技术水平。“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朋友们都知道,知识和技术是无止境的,只有在生产中不断探索和提高生产技术,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永远优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树立精品意识,还必须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就我们甩丝流水线来说,每一道工序都必不可少,每一道工序都会牵动整个大局。一个优秀并不能使整个流水线生产都顺利,只有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才能生产出更好,更完美的产品来。

  最后是开源节流,以节为首。

  我说“开源节流,以节为首”,并不是说开源不重要,而是对我们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来说,节流才是首要的。我们就应该从每个件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一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开源节流需要我们自动自发的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条编织袋,每一米塑料绳。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朋友,当你看到常流水、常明灯时,你有没有随手把水拧死,把灯关掉?你有没有对浪费一根编织袋感到心疼?你有没有像爱惜自己一样爱惜我们的产品?经常会有职工因为“不小心”而碰坏我们的产品,我们却有很多的“不小心”,不妨我们来算一笔帐:假如每吨纤维毯4000元,假如你碰坏的纤维毯只有10公斤,你就会因此为公司损失40元,假如全公司1000名职工,每人少浪费一块纤维毯,那么我们将会为公司多创造40000元的利润。过去的二十年呢?未来的百年叱?朋友,你算过了吗?这是一笔怎样的财富!

开源节流范文篇6

  一、以建章立制为重点,着力提升机关财务管理水平

  开年以来,我们借党委班子调整之际,大兴机关管理新风,认真落实制度管人措施,制定了系列相关规章,强化了机关管理力度。

  1、建制度。为切实加强机关财务管理,真正实现“零户统管,经费包干”,扭转以往每到年底,各办委拿出一大堆发票要求签字报账的混乱局面,我们制定了《镇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了“小金库”和随意开支现象,严格了各项开支的审核和审批手续,财务管理步入了有章可循的轨道。

  2、转作风。为切实克服“庸、懒、散”的机关作风,我们恢复了机关干部签到制,并实行每周一公布,将签到情况以20分比例计入综合考评,直接与福利待遇挂钩,大大促转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机关工作气象焕然一新。

  3、严督办。为切实强化监督机制,克服“有部署,无监督”的软肋,我们重新拟定了《机关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细则》和《班子成员工作月汇报制度》,强化了班子成员到村防户包户、到企业包工地到现场督办工作的责任。使得各项工作推进速度快,进展顺利。

  二、以清资核债为要点,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前一段,项目建设摊子大,管理不规范,债务不小,经济运行质量较差。今年以来,我们以清资核债为推手,理顺了相关关系。

  1、配合各战线清理资产。围绕党委清资工作中心,积极组织配合各战线进行了资产清理,划分和明确了权责关系,防止了国家、镇属资产的流失,堵塞了漏洞,扭转了“争吃蛋糕”的不良局面。

  2、全面清理债权债务。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清理了债权债务,通过按照政策法规相关规定重新界定债权,增加回收债权值1000多万元,减债消赤效果明显,降低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以宽严相济为重点,着力提升农村干部积极性

  本着“严是爱,松是害”的原则,从保护农村干部愿望出发,我们强化了农村财务管理,塑造了农村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1、狠抓农村财务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是否规范,农村干部是否清正廉洁,永远是最直接、最敏感的话题。今年以来,我们狠抓农村财务管理,坚持实行村账镇管,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保证让村组的每一分收入和开支都让平民百姓知晓,在群众监督上不打任何折扣。

  2、严格考核农村干部。始终将农村干部廉洁行为作为考核任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在职干部的年度考核,严格把握“德、能、勤、绩、廉”五关,坚决不用思想不健康,行为不检点的人掌村“两委”大权,坚持财经审计,严格精简村组干部,一方面严格考核农村干部,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农村干部待遇,让干事的人安心放心的干事。

  3、认真结算对村资金。对应拨付村级的各项资金,做到了不截留、不克扣、不延时、不拖拉,一步到位,爽快利落。这种钉是钉铆是铆,宽严相济的管理,有效调动了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以开源节流为重点,着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只有“引水入渊,堵塞漏洞”,才能在服务发展上有所能,有所为。我们十分重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提高服务发展的“办事能力”。

  1、向上积极争取资金。我们充分发挥一班人的工作能量,积极疏通引资渠道,向上争取资金。上半年,已引进省、市有关厅、局资金5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镇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省交通厅20万,省公路局60万,省民政厅20万,省水利厅30万,市发改委50万,市财政局180万,市水利局10万,市民政局130万)。

  2、对内厉行节约。我们从取消春节团拜活动开始做起,着力打造节约型机关,大力倡导反对浪费,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之风,压缩一切不必要开支。经统计,机关日常工作开支,上半年比去年同期降低70%之多。

  3、严格用制度管人办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从领导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今年以来,机关大兴按章办事之风,减少了特权,全员工作积极性得以调动,机关工作秩序和情绪和谐正常。

  五、以维稳保平安为重点,着力提升民政移民干部形象

  民政移民工作是行政部门为民服务的窗口。我们以维稳保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释放正能量,改善干部形象,收到了群众满意的效果。

  1、服好务。对所需下发到民政移民服务对象手中的各种物资和款项,真正做到了及时通知到人,打卡到折,交物到手,有时甚至是送货上门。对所需解决的服务对象生产生活上的切身问题,一律做到了专班人员亲自调研,亲手处理,尽量满意。

  2、摸好底。对民政移民服务对象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矛盾和情绪,我们做到了关口前移,主动介入,定期开展摸底排查,掌握一手资料,做出正确预判,始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主动在握,确保稳定。

  3、维好稳。今年以来,我们成功调处了大小7起来自移民的矛盾纠纷,2起五保户非正常死亡时间,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镇没有发生任何民政移民上访案件。

  六、以完成任务为重点,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说一千道一万,完成任务是好汉”,我们信守这个硬道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守这一起码底线,克服起点低、基础差的困难,全力确保经济硬指标任务的完成。

  1、千方百计完成国地两税半年任务。我们在工业经济面临困境,企业税收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加大税收入库工作力度,在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地实现了国地两税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2、不折不扣地完成烟草销售及打假半年任务。我们加强对非法“三烟”的查处打击力度,加强对全镇烟草销售的服务和管理,不折不扣地完成了烟草销售及打假半年工作任务。

  下半年,财经工作将一如既往地开源节流,努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一、继续狠抓财务管理。继续狠抓机关财务和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靠税源,力争超额完成年度财政收入预算,把非生产性开支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二、继续狠抓开源节流,做到三保。继续积极争取外援资金,弥补地方财政可用资金不足,切实做到“保运转,保稳定,保发展”。

  三、继续狠抓税收入库及烟草销售与打假,力争超额完成任务。抓好下半年烟草销售旺季大好时机,强化措施,堵塞非法“三烟”流入渠道,净化烟草市场,力争超额完成全年烟草销售及打假任务。

开源节流范文篇7

  学校勤工俭学工作是学校后勤工作的一部分。为了使学校勤工俭学工作能给学校开源节流目标达到最大化效益,同时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勤工俭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联络人。

  组长:

  副组长:

  联络人:

  2、工作目标

  (1)勤工:通过安排学生到学生食堂勤工俭学服务,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减少食堂付出2人的工资开支;通过适当的校内外劳动(如植树造林、创卫劳动、校建基础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开源节流。

  (2)俭学:规范管理学生食堂、校园超市,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建立健全统一校服制,倡导校园统一美,培养学生节俭思想。

  二、活动计划

  1、学生食堂择优选择一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参加食堂的相关劳动。

  2、节假日安排部分学生到县立中学帮扶小区――糖厂生活小区参加创卫劳动。

  3、一年一度的值树造林活动,可安排部分学生到指定地点参加义务劳动。

  4、一周一次的校园卫生大扫除,政工处分配各班学生劳动任务。

  5、四栋教学楼周边及楼道的卫生打扫工作改由学生值周包干,减少学校的经费开支。

  6、适当安排学生参加校园建设劳动,如平基、工程运送货物、除杂草等。

  7、建造学生饮用水工程,减少学生开支。

  8、完善教工食堂管理,节约招待开支。

  三、成果记录

  1、各项勤工俭学活动要有计划,详细安排,过程记录,成果收集与展示。

开源节流范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校;后勤保障;策略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要做好后勤管理的工作,首先要认识到后勤工作在整合教学工作以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后勤工作被充分地重视与调动了,这个促进团结的因素就有了保障,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提高整个队伍的整体水平,科学的管理机制去合理的分配人手,计划好每一步,完成创造优质的素质的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的前提下,促进体制上对于后勤管理部门的创新,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人尽其才,也将有限的经费资源与人力资源最大的发挥功效,高效利用,为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收支透明化了,管理科学化了,这样后勤管理工作本身就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作用,也就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有效管理。

  二、职业教育学校后勤保障的现状

  (一)管理机制不够合理,制度流于形式。在实际情况中,现在的后勤管理中,79%以上的财产、卫生、仓库、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等门卫,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而且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可见他们的管理能力以及水平十分有限,很难带给学校提供相应的管理。另外50%的职业教育管理者认为目前的职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的培训过少以及训练方法的欠缺,这也说明了现如今后勤管理工作对于效率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的高要求严要求。

  (二)后勤的服务质量不高,没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需要一个集体去完成的,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需要几个人的合力去完成,全体的后勤人员相互配合,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岗位上的链条作用,清楚自己的位置,为整个管理工作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认识到自身是团队中的服务性质。但是现今大多数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很高的这样的意识,没有摆正心态与提高自己思想上最大努力做好学校工作以及为教学以及师生服务的责任与义务,没有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恶劣的情况屡见不鲜,出现偷懒、敷衍的现象比比皆是,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不高,繁杂的后勤工作就会因此而不能实现整个教学管理质的飞跃。

  (三)财务管理方面浪费严重,财务运转出现停滞,没有保持开源节流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后勤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环,后勤作为服务的部门,财务工作本身就是关系着学校的教学任务正常运行与否的关键,关系这能否顺利以及正常运行的重要一部分,最少的物资,开源节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的后勤管理工作的浪费情况令人堪忧,制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收支多少,不能做到量入为出,不能严格财务管理,不能做到节约不必要的浪费,教育局、税务局、财务局在进行监察管理上,没能按照事先做好的财务计划,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不断建设教学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得财务运转出现停滞。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校后勤保障的策略

  (一)首先在建立管理的机制上,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后勤管理的问题上,一定要对后勤管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后勤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一个明确的制度的出台,是使工作更加具体规范的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的保证,每个人才会知道我要去做什么,按照什么去做,具体如何去做。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在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坚持做到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了问题,不让一切制度都流于形式,才能使服务学校的整体的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全面强化管理机制。

  (二)其次是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提高业务上的能力。杜绝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恶劣的情况存在,后勤人员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后勤管理工作本身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整个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是一个主体,自己的价值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勤部门也要相应做好考评工作,对于优秀的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奖惩机制,做好定期的员工探讨会,这不仅对于员工的工作服务质量的提高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同时对于员工自己的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都具有良好地促进作用。

  (三)加强职业教育后勤管理工作的财务管理,确保开源节流,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用最少的钱做最大的成效的事情是最高的追求,这就要求在后勤管理工作中也要时刻有这样的意识,学校要发展,就要拓宽自己的经济开源,可以利用自己的自然优势来发展学校的经济,例如可以在校园内部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然后利用现在市场转化为资本为学校建设服务,这样还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为自己的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为改善环境做出了一份贡献。这当然就需要后勤工作人员的不惜辛苦了,要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做到人走灯灭,做到节约,做到量入为出,这是开源节流保持的基本准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开展重要的一环,是学校能够教学任务能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服务质量都是关系到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展开与进行的关键因素,同时,财务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保证,也要最大效率的追求人尽其才、财尽其用,保证财务的正常运转,做到每一步计划好,完成创造优质教育环境的前提下,为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良好的人员素质基础以及财务基础,实现职业教育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有效管理,保证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杰,白健华。论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J]。人民论坛。2011(11)160-162.

  [2]杨海文。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147-148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89371.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经验交流发言稿
下一篇:必修一政治知识点归纳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