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整数的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使用,让学生在计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观察,对比体验,通过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的知识,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计算后,引导学生自觉对计算过程进行检查,分析错误的原因,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设计意图:把整数的简便运算与分数的简便运算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使用的运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区别。养成认真分析数据的习惯,提高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3、练习十五1、2题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不足?

  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式题,课本第 38- 39 页的例 1 - 3 。练习十 1-4题。

  一、复习

  1、口算:

  3.6+ 4.4 10- 5.2 3.4 × 0.2 7.8÷ 6

  1÷4 7.5÷0.3 9.8- 8 0÷27.9

  6.5 ×0.2 0.1×0.5 13.2+6.8 0.15÷15

  二、新授

  (一)、教学例1,讲解“级”的含义。

  书本第 37 页

  3、做一做 第 37 页

  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

  教师讲评。

  (三)、教学例3,讲解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0.4×(3.2—0.8)÷1.2

  5×〔(3.2+4.06)÷6.05〕

  三、全课总结(略)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练习十1、2题个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十 4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 3

  ⑴4.8与2.7的和乘以4.02,积是多少 ?

  ⑵35.7除以0.7的商,加上12.5与4.8的积,和是多少?

  ⑶10.2减去2.5的差,除以0.3与2的积,商是多少?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 1/23 5/9×3/5 2÷1/2 1/4÷4

  18÷1/2 18×1/2 0÷2/5 14 1÷4/7

  21×3/7 10/7÷15 21÷3/7 1/2×1/3 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 )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 )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根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根据男运动员占5/9,先算出男运动员的人数,再算女运动员人数,列式:45-45×5/9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练习:

  (1)88210+1(2)88[2(10+1)]

  2.口算:

  3.填空:

  4.订正板演题。

  提问: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法即二级运算,再算加减法即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二)学习新课

  1.引出课题。

  提问:这两道题与板演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四则混合运算;不同之处:板演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题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讲授新课。

  (1)小组讨论: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讨论例题。

  ①对例1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算式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试做例1.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并请有错误的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5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点: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第1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

  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第2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小黑板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111335

  1111 48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323 7818 5/9(18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p78-79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一、谈话导入

  谈话,并出示例题。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

  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

  探讨其他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四、总结回顾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题。

  第4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p79-80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

  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五。本课总结。

  练习十三第5题

  第5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3)

  教学内容:p81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

  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5/8.

  ( )5/8=( ) ( )(1+5/8)=( )

  2.圆珠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1/4.

  ( )1/4=( ) ( )(1-1/4)=()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8-10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学生先读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创新学习

  1.一种商品原价100元,先降价1/10后又提价1/10,现在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

  2.某建筑队修一条长120千米的公路,先修好了1/2,后又修好了余下的1/2,这时还有多少千米没修?

  学生练习,集体评讲时,教师提示: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五、本节课总结

  六、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7、11题。

  第6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4)

  教学内容:p82练习十三第12-18题。

  教学目标:通过对比,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7.

  ( )2/7=( ) ( )(1+2/7)=( )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便宜5/8.

  ( )5/8=() ( )(18)=( )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13---18题

  1.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3)集体评讲。指出:每个分率所对应的量不同,得出的结果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2.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3)集体评讲。指出:一字之差,但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同,一个表示占计划的1/8,是一个分率;一个是1/8吨,是具体的数量。

  3.完成练习十三第16、17题

  四、本节课总结

  完成练习十三第14、18题

  六、完成思考题。

  读题,引导提问:没有人既不喜欢跳舞又不喜欢唱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七、课后作业:动手做。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7977.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班长副班长竞选演讲稿
下一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