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例篇1

  《盗墓笔记》是一部网络小说,讲了主人公吴邪经过一次一次的古墓探险从一个天真的小老板变成一个坚强的盗墓贼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盗墓笔记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中学生盗墓笔记作文1这个暑假最让我喜爱的一本书就是《盗墓笔记》了,原来我感兴趣的的东西在这里,读着读着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了。

  首先,《盗墓笔记》作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陵墓很多人都在电视上看过,没有作者描述的那样大,吴邪他们在里面一路狂奔,直至气脱,还有好几层,尸蹩,千年粽子,诡异的生物。。。。。。只有在小说里才可能出现。除去想象力,就是人物的魅力了,第一是闷油瓶,那样的智慧、冷静、出神入化的武功,让人实在佩服、甚至崇拜。第二是王胖子,头脑灵活、眼力、身手都不凡,还有他的勇敢,也是无人能及。第三才是吴邪(我),书生一个,胆子身手都不济,但能坚持自己的目标,有两个好友的相助,也闯过重重难关,并在这过程中成长。这个我实在就是芸芸众生,我们有韧性让我们经历风雨,又胆小,很多目标可以完成却没有,也许老了会后悔。这么三个男人完成了很多老前辈们没能完成的事,真的`很了不起。

  我迷恋这个真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坚持就是胜利;排除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目标;交朋友要交能与自己共经风雨的人,自己也要能与朋友共经风雨。任何大事需要合作,与他人合作,更要与自己的朋友合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朋友三个帮。朋友不在多,患难之交才真的可靠。

  《盗墓笔记》已经拍成电视剧,我正在看,但有些好东西只能读出来,演不出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感到毛骨悚然的东西,跟着“我”在前进,后背发凉的感觉很难表现。

  读《盗墓笔记》这本好书给我了很大启发,也是真正让我感兴趣的一本书。

  中学生盗墓笔记作文2张起灵与吴邪定下十年之约,替代吴邪进了青铜古门。他不过是为了保护吴邪,宁愿自己去也不让吴邪受伤,他在新日饭店的混战中这样说道:你们谁敢伤害我的朋友,我将会把他害死,不管他跑到哪里,我都能把他找到,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可见,他虽然有冷酷的外表,内心却关注着这个铁三角。

  我看到吴邪用他不完全结实的拳头砸穿了桌子,忍着骨裂的痛,愤怒地对人们说着,这是我的朋友,你们谁敢对他们无礼,我将对你不客气,犹如此案!,心里很感动;我看到胖子说道:现在只有两个人能拉胖爷我出去,一是你天真,二是小哥,胖爷我今天就是死在这儿也值了,咱们来世还做朋友。我仍然很感动,因为这就是友谊啊!真正的友谊不就是不让对方受伤害,宁可自己受害吗?这是最可贵的。我又想到了小哥在长白山告诉吴邪,他代替吴邪进了青铜古门,然后没等他反应过来就把吴邪掐晕,扬长而去。这样的举动看似很奇怪,却是在保护吴邪。

  这套小说语言简单朴素,却情感真实。虽然只是本故事书,内容浅显,但里面包含了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字里行间都饱含哲理。南派三叔把自己所认为好的或有价值的东西都写进了书里,例如:书中写道:变化的不是我本身,而是别人看我的眼光。还有:如果你摘下了十个苹果,有九个坏了,你就不应该为那九个伤心,而是为那一个完好的高兴。或是:世界上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这些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能一一枚举。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人们常说网络小说不好,最好不读,可我认为网络小说也并非都不好。想要做到真正有文化的人,就应该博览群书,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读书,并从里面找出作者真正想传达的精华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包容它、接纳它,这才是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学生盗墓笔记作文3历时半年,在我读完《盗墓笔记》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感慨,既不完全是开心,也不完全是悲伤。这套书对我意义重大,在某些层面上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很感谢这套书带给我的一切。

  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吴邪——一个普通人,却因为一部战国帛书被牵连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局。他跟随他的三叔吴三省一行人去盗墓,从而认识了小哥、胖子和潘子。后来三叔不见了,吴邪和其他人一起不断化解谜团,发现一支许多年前的考古队,发现著名的老九门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更可怕的是发现三叔并不是真正的三叔,而是一个叫谢连环的人所假扮。一切显得那么不可思议,却又环环相套。

  在故事中,吴邪、小哥与胖子形成一个铁三角,三人一起化解谜团,成为关系紧密的伙伴。胖子是一个胖而灵活的人,他善于言辞,喜欢和人开玩笑,十分有趣幽默。他能化解一切痛苦:面对一切痛苦要么开个玩笑一笑了之;要么用直白不拐弯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给出一个令人苦笑不得的解释,却有时候切中要害。

  如果说胖子能一个能够化解痛苦的人,那么小哥就是无视痛苦的人。他很少说话,不善于与人交流,但身手矫健,极受其他人信赖。小哥是张家人的族长,张家的所有族长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张起灵,当然张起灵这个名号,也不是白给的,他极端聪明,好似能看穿一切,本领高超,一旦有人惹怒了他,对方将必死无疑。经常失忆,找不到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解释。

  三叔曾经这么评价他:“他的内心十分强大,是一个强大的如神佛一样的男人”。张起灵不是一般的人,他的身世十分离奇,作者后来专门写作《藏海花》,让吴邪在书里一直寻找着他的身世。

  中学生盗墓笔记作文4这个暑假最让我喜爱的一本书就是《盗墓笔记》了,原来我感兴趣的的东西在这里,读着读着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了。

  中学生盗墓笔记作文5说起有关盗墓的小说,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盗墓笔记》。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说系列,讲述了一群长沙盗墓贼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一份神秘的战国帛书,主角吴邪根据这份线索,发现了隐藏在帛书背后一个接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以及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这本书带领我们跟随着吴邪的脚步,从离奇的战国古墓到诡异的云顶天宫,去寻求一个个谜题背后的真相:长白山上的云顶天宫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巨大的青铜门背后又是什么?“长生”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随着一步步地逼近,古墓背后的秘密已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尽管这是一本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但是我认为书中最吸引的人的并不在于这点。书中的谜团一环接着一环,惊心动魄,让我们惊叹于古人无尽的智慧以及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弦,并给读者留下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吸引着我们不断地读下去;而故事中也存在着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正如书中所说的,“比神鬼更可怕的,是人心”,为了个人的利益,长沙盗墓贼们争的你死我活,使我们感觉到人心的险恶;同时跟其他盗墓小说一样,这本书也不乏对古墓的描写,那些精巧的机关、设计,也令人叹为观止。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例篇2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书法艺术之故乡”--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正式定名于1992年,它是在原孔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博物馆分为孔庙旧址、碑石展示和石刻艺术室3个部分。碑林始建于1087年,距今有90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专题性的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历代的碑石、墓志、石刻造像,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书法艺术宝库。

  碑林是在原孔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至今依然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孔子在封建社会被推崇到文宣王的地位,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孔圣人崇高敬仰,就将孔庙的门东西对开,称为礼门、义路,而代替它南门的是一道砖墙,叫做影壁或者塞门。走进碑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四柱三檐式的木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至此地。在太和元气坊面前,我们看到这个半扇形的水池叫做泮池,这是古代孔庙特有的一种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能够通过泮桥拜祭孔子,并可以在池中取水洗笔,所以人们又把考中秀才称作“入泮”。通过泮桥,我们看到的三座石门叫做棂星门。在中国古代,进出棂星门是有非常严格的的规定的,在祭孔大典时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一般人走西门或东门。我们看到碑林现今的建筑格局就是以棂星门的中门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开。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走,眼前所看到的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为戟门。祭孔的人要在这里整戴衣冠,熟悉仪规,才能去祭拜孔子。穿过戟门,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陈列着两件国宝级文物:景云钟和大夏石马。首先我们来看景云钟,它因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之所以被定为国宝级的文物,原因是它有三绝,第一绝是说它钟身的纹饰非常精美,上面雕刻着龙、凤、飞天等图案;第二绝是它的钟声非常的悦耳动听,浑厚悠扬,咱们每年除夕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第三绝是钟身上的铭文,它是睿宗李旦少有的传世之作,内容宣扬了道教的玄妙并赞誉钟声的优美。下面我们再来看西侧亭子中的大夏石马。大夏是东晋五胡十六国时的少数民族匈奴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大夏朝只有短短的24年,由于当时战事不断,大夏国遗留下的文物就相当的少了,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匹马就显得弥足珍贵。

  继续向前走,我们迎面所看到的这座碑亭就是西安碑林标志性建筑了。碑亭上有“碑林”二字,相传是清代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的手迹。碑亭下陈放的就是久负盛名的《石台孝经》。《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篆的,主要讲的是“孝”和“悌”。此碑高约6米。四面刻字,由碑座、碑身、碑首共35块巨大的石块组成。碑文是由风流天子李隆基用隶书所写,字体雍容大度,端庄秀丽,非常的华美飘逸,文中还有用

  楷书作的注解,它提倡一种“事君如事父”的思想,利用宗法血缘关系,将孝敬父母与忠于君主联系起来,达到自己“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碑额的16个篆字是由玄宗的儿子肃宗李亨所写的。碑侧还有一段玄宗对孝经所做的批注,大致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和源泉,所以我亲自书写并作注解,希望孝道能够发扬光大,流传千古。此碑由于形制特别,非常的高大,只好将它放在方坑之中,向上则快到亭顶,显得顶天立地,气度不凡。碑文又同时集中了有两位皇帝书写的4种不同的书体,宣扬的又是儒家的孝道,因此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也常常将此碑称为“迎客第一碑”。

  好,下来我们进入各个展示参观。首先来到的是第一展厅,里面陈放的是《开成石经》。最初建立碑林的目的呢,就是为了保护第一展室中的《开成石经》以及我们刚才看到的《石台孝经》。“开成”是唐文宗李昂的年号,“经”是指中国的经典著作,《开成石经》的内容包括《论语》、《孝经》、《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诗经》、《尔雅》12部儒家经典著作。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文人学士科举考试中的必读、必考之书。由于当时印刷术还很古老,为了避免传抄的错误,唐文宗就下令讲它们刻在碑石之上,并在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内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组成,双面刻字,共228面,合计是650252个字。在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所以我们现在也将其称为“十三经”。

  第二展室是唐代名碑荟萃之地,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以及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颜氏家庙之碑》,是颜真卿在72岁时为家父所立,碑文记载说我是家族史以及经历,文中记载有“孔门达者72人,颜氏有8”,充分显示了颜真卿在刻写此碑时的喜悦和荣耀之情。碑文字体笔力雄健,气韵浑厚,笔画横竖自如、气势磅礴,字里行间包含着刚直坚毅的气质,如同其刚正不阿的个性,显得非常成熟和老辣,因此被人们称为“人书俱老,炉火纯青”。我们再来看一下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人们常说“颜筋柳骨”,是说颜体浑厚有力,而柳体结构紧密,笔法锐利,字字体以瘦硬、筋骨明显而著称于世。杜甫以“书到瘦硬方通神”来赞叹柳公权的书法。我们再来看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通碑主要记载的是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情况。“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马帝国的称呼,“景教”则是基督教的一个流派,即“聂丝脱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叫法,“景”是光明和美好的意思。此碑刻立于公元781年,碑文主要记载的是景教的教旨、教义以及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也是西安碑林所有收藏碑石中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块碑石。唐代书法上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谱写了中国书法几千年历史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深刻的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现在我们来到反映中国书法史的第三展厅。这里主要陈放的是历代书体名碑,包括篆、隶、楷、行、草等。通过这个展室的参观,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先看一下篆书名碑《篆书目录偏旁字源》。此碑是在公元999年宋代和尚梦英将《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刻,并且在每个篆字的下方都用楷书作了注解,还亲自作了叙文说明。这方碑石现已成为研究我国字体以及汉字构成的重要史料依据。由于篆字繁难,不便于书写和记忆,秦代有位官吏就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将篆字的结构和笔划做了简化,成为隶书。隶书在秦代形成,流行于汉代,尤其是东汉,是隶书艺术的成熟时期。此方碑文《汉曹碑泉》便是隶书的代表,字体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外显俊秀而内含刚健,运笔犹如行云流水,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隶书之后呢就是楷书、行书,行书之后便为草书。这方碑石是张旭的《断千文字》。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巨匠,他性格豪放,为人洒脱,嗜酒如命,每逢喝得酩酊大醉时,就放笔疾书,高兴之时尽将自己的发簪解下,蘸上墨汁,尽兴的挥舞,酒醒之后连自己都觉得奇妙无比。《断千文字》,上下贯通,首尾相连,大小错落,浓淡相间,乍看如一堆乱麻,连绵不断,但实际上每个字的翻转和跳跃都遵循着严格的法度,这与张旭扎实的楷书功底是分不开的。张旭的这种疯癫之势和狂草风格,被后来一位叫做怀素的和尚所继承,旁边有一方怀素和尚的草书《千文字》,大家可以对比欣赏。

  第四展厅的碑石都是非常有趣的,有反映儒家修养“克己复礼,正心修身”8个字构成的《魁星点斗图》,以及带有神话色彩的《达摩面壁图》、《达摩东渡图》等。我们来看这幅《关帝诗竹图》。关帝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据说关羽为救刘备的两位夫人,而被曹兵所俘虏。曹操对关羽非常爱惜,就封官使重金厚禄,希望他能留下。但关羽不为所动。后人为纪念关羽的品行,便作了这幅《关帝诗竹图》。仔细观察,《关帝诗竹图》是由一杆被风吹起的风竹和一杆打弯的雨竹构成的,这两杆竹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首五言绝句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充分表达了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情。

  在碑林的第五、六、七展室中陈列的有康熙皇帝书写的《宁静致远》,清代马德照书写的一笔《虎》、一笔《寿》;“法天鼻祖”的《淳化秘阁帖》等等,请大家自由参观。

  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室内石刻艺术室。成立于1963年,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我们首先看到一对极富动态的镇墓兽,一雌一雄,被称作“辟邪”和“天禄”。这是非常生动的东汉画像石。有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情形的“车马出行”、“迎宾?欢宴?六博”的,也有表现古时生产活动的《狩猎出行》、《西王母?耦耕》的。这是陵墓石刻的代表作“昭陵六骏”。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刘骏是李世民开创大唐基业时所骑过的六匹战马,它们跟随李世民驰骋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唐太宗令宫廷画家阎立本作画,将刘骏的神姿雕刻于青石之上。昭陵六骏采用的是高浮雕的手法,整体气势挥宏,形象生动传神,刀法简洁熟练,不愧为石刻艺术中的精品。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今天看到的刘俊,只有四骏是真品,其中的“飒露紫”和“拳毛J”在1914年被美国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潘将其盗走,现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在时隔4年之后的1918年,美国人又来到中国,企图盗运走其他四骏,被当地百姓发现,集及时加以阻拦,才使四骏幸免于难。这是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老君像,原供奉在骊山老君殿,是唐华清宫朝元阁的遗物,难得的石刻佳作。相传它是由西域的著名雕塑家元伽儿所作,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老君的眉目神情有明显的西域风格。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例篇3

  相比一代女皇武则天,慈禧一向被树立为一个毒妇、败家子、甚至是中国历史的罪人!然也有历史学家曾说过,其实清朝的祸根早在鼎盛时期就埋下了,乾隆时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那么慈禧是中国近现代灾难的始作俑者还是历史进程的牺牲品,尚需时间的仲裁。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正经”的统治者,慈禧拥有的财富无可估量,从皇陵被野蛮炸开的那一刻起,中国皇家几千年来积累的财富也第一次如此“”的横亘在我们面前。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卒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生于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初入宫时,慈禧身分不过是皇帝侍妾里等级最低的秀女,即便被咸丰帝宠幸封为贵人后,离着等级最高的嫔妃还差着好几级,是被她压抑郁闷而逝的亲生儿子同治帝的出世给她带来了发迹的转机。正如所有的狗血宫闱连续剧一样,慈禧的发迹之路换在今天也是一部足以拍出100集以上的连续剧。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排除异己、戕害其他妃嫔,踏着满地血迹终于成为西太后,野史记载,与慈安太后同朝,再以“苦肉计”骗取咸丰帝留给慈安太后的“救命”圣谕,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此后,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称清朝“无冕女皇”,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其执政能力颇受争议,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慈禧太后四字后面更多的是“恶毒、霸权、骄奢淫逸……”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

  生前:穷奢极欲 酷爱珠宝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奢侈”太后,慈禧一生酷爱珍珠、玛瑙等诸多东方宝物,而且她还是名副其实的“翡翠狂”,她一生搜刮天下极品。曾经有个外国使者进见慈禧,向她献上一颗巨大的钻石,慈禧只用眼角瞟了瞟,然后慢条斯理地挥挥小手指的纯金指甲套,以示谢过,可见,洋人眼中价值连城、熠熠生辉的钻石在慈禧眼中根本不算什么,远不及珍珠翡翠对她的吸引力。还是那些当朝的太监非常了解慈禧的喜好,从民间淘来上好成色的翡翠进贡,慈禧果然大大有赏。此外,慈禧太后还是当之无愧的“珍珠狂”,据历史记载,她曾经拥有近万颗大小不一的珍珠,陪葬品中她身上盖的金丝珠被镶有12104颗珍珠,她颈项挂的串珠由5920颗珍珠串成,其他的珠镜、朝珠和被上的大珠小珠不尽其数,足以看出慈禧太后对珍珠真是钟爱有加。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近60年,是中国皇室的铁腕人物,但作为女人她也有对镜修花的柔情一面。她上朝前一定要在象牙雕花镜奁前细细打量自己一番,披上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蹬上朝靴。打开珐琅瓜形胭脂盒轻拍脂粉,然后分别佩戴上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头簪、银镀金东升簪,加上每日必带的碧玉朝珠,最后是那对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说起慈禧的日常生活,那可谓令今人叹为观止。慈禧太后平常所穿的服装为黄缎袍,上绣粉红大牡丹花,会见外宾时,则穿用孔雀毛织成的凤凰图案的黄缎袍。每一凤凰口中衔珠缨络一串,约长三寸,略一动则前后左右均放异彩。头上珠宝满髻,左垂珠络,中盘粉红牡丹,皆以宝石配成。项下披肩,形似渔网,用三千五百粒真珠缀之,粒大如鸟卵,园而且光。复有美玉缨络。手带珠玉镯各一,右手三指五指悉罩金护指,左手两指罩玉护指,各长三寸,又戴宝石戒指数枚。鞋亦绣凤凰,且缀缨络,镶以各色宝石。慈禧有珠鞋一双,四围均镶大珍珠,当时市价约白银七十万两。系袁世凯所献。慈禧后宫中储藏珠宝之屋,有三面木架,中置檀木盒一排,各标名称,共三千箱,尚有储藏在他处的。

  慈禧吃饭无定所,唯每饭必有上铺白布之三大桌。太监立于院中,持黄色食盒以进。食盒中可放两大碗四小碗,碗皆黄底绿龙或寿紫图案,共有一百五十多道菜。列成长式,大碗小碟相间排列。别有两几置果盘,皆糖莲子,瓜子,核桃等干鲜果品,为餐后随意食用。至品茗时喜用金银花于茶中。菜肴最多为猪羊鸡鸭野菜,此外尚有清汤鱼翅,锅烧鸡鸭(用松柏之枝覆盖制成。)樱桃烧肉等等。慈禧喜食烧烤与酱及麦类,饼为炕饼,蒸饼,椒盐饼,甜饼,亦有以肉为馅者,其形为龙形,蝶形,花形;又有大米稀饭,绿豆糕,花生糕带甜汤,凡此种种,皆为常膳所必备也。米饭以玉田稻米为之,长及寸。还有胭脂,碧梗诸名。常膳必备稀饭,至五十余种之多,稻粱菽麦无所不有。故每餐所耗辄需百金。御厨供膳,小菜俱盛于碟。如腌西瓜皮,其味精绝,闻别有泡制之方。水皆于玉泉山汲之,清冽异常,非泥沙俱下者所能比。慈禧用膳毕,辄命皇后,宫妃食之,然不得坐,唯立而食之。且不敢言语。

  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是年,适逢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大发雷霆,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的话。

  慈禧太后两度垂帘,把持清王朝朝政长达48年之久,她利用至高无上的权利不惜工本的重修了她的陵园,本来寝陵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慈禧一味的对陵墓改建扩建。慈禧命亲信庆亲王和兵部尚书荣禄为承办大臣,陵内建筑极其奢华,工程浩大,所需款项均由清廷直接拨款,费用一直对外保密,至今仍是一个谜。慈禧的陵墓共修建了13年。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值得一提的是,慈禧陵是1895年重新建造的,因当时慈禧嫌原修陵墓不够豪华,下令把修建了22年的定东陵全部拆除,重新再建。而且,原材料全部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外墙磨砖对缝,内壁雕砖泥金,彩绘全部贴金;屋顶琉璃瓦颜色改为深黄(与皇帝陵一样)。

  隆恩殿汉白玉石柱上,雕满了“凤引龙”的图案,69块栏板内外也雕有“凤引龙”、“龙追凤”,这种凤玉龙雕是明示此妇人曾挟控着两代皇帝。慈禧三殿墙上金贴彩画龙飞凤舞,千姿百态,光彩夺目,用金量达到4952两。通过此举我们不难想像慈禧墓中随葬的宝物也必然是多得惊人。慈禧陵随葬的宝藏究竟有多少,因为这在当时是宫闱秘事,讳莫如深,不用说寻常百姓,就是王公大臣也难以知晓。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宫中秘闻逐渐披露于世。

  《爱月轩笔记》,作者为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莲英的侄儿。当年李莲英亲自参加慈禧殓葬仪式,该书记录得比较详尽。据《爱月轩笔记》记载:

  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锒大小珍珠12604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再铺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面铺5分重的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被长280厘米,宽274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贼拆走了珍珠,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免遭危运。在经被之上又盖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网球被,也是传世奇宝。

  慈禧头戴凤冠,冠由珍珠宝石锒嵌而成,冠上有一颗重4两大如鸡蛋珍珠,当时价值白银约1000-2000万两,其凤冠价值可想而知。内含夜明珠一粒,此珠分开是两块,透明无光;合拢时是一个园球,可透出一道绿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专家估计可能是两颗钻石。

  而据说,慈禧除酷爱珍珠,还十分喜爱碧玺,清朝爱月轩笔记》中记载了慈禧死后陪葬物品中除了“翡翠西瓜”、“甜瓜”外还有不少其它碧玺制品:慈禧太后“脚蹬碧玺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估值七十五万两。碧玺近年价极低,然是物大者难得。今若有此物,虽不值钱,亦将合七百元一两也”。

  此外,慈禧太后的金丝锦被也镶嵌有很多碧玺。《爱月轩笔记》中写道:“金丝锦被,制价八万四千两,镶……碧玺、白玉共二百零三块。略估珠值八十五万四千二百两,宝石约值四万二千两。”

  除了《爱月轩笔记》秘密记载慈禧太后棺中珍藏外,清朝内务府簿册公开记载殓入慈禧棺中的珍宝,其中涉及大量碧玺首饰:红碧玺朝珠、红碧玺手串、紫碧玺手串、红碧玺念珠、金镶红碧玺正珠、红碧抱头莲、绿玉镶红碧玺抱头莲、红碧玺绿玉穿珠、红碧玺镏子、红碧玺帽花。这些都是清廷用公帑购买用来给慈禧太后殓葬的碧玺饰品。

  皇宫档案《普陀峪金井安放帐》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在慈禧棺椁下面的金井内也存放有大量珍宝。其中,光碧玺类宝物就计有红碧玺镶子母绿别子一件、红碧玺长寿佩一件、黄碧玺葡萄佩一件、红碧玺葫芦蝠佩一件、红碧玺双喜佩一件和红碧玺佛头塔一件。老佛爷对于碧玺的钟爱,简直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癫狂地步。

  另外,慈禧脖颈上有朝珠三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是红宝石的。她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头前方有蚌佛18尊,(蚌佛--用淡水河嘎的贝壳制成佛状珠核体,置入牡历体内,受到外来异物刺激了牡历,分沁珍珠质将佛状珠核包围,天长日久,珍珠覆盖层逐渐加厚,就形成了珍珠光泽的蚌佛),头顶一翡翠荷叶,叶满绿筋,如大然一般,重22两5钱4分当时价值285万两白银。头两侧有金,翠玉佛10尊,手边各置玉雕马8匹,玉罗汉18尊。在其尸体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红宝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两;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瓤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瓤者两个,估价600万两白银;翠桃10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难分真伪。翡翠白菜两颗,绿叶白心,在白色菜心上落有一只满绿的蝈蝈,绿色的菜叶旁有两只典色的马蜂,俏色用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稀世珍宝,估值1000万两白银。

  棺内最珍贵的是座率纹花,烟云流动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珑宝塔。其尸体旁边还放满了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无。当宝物殓葬完毕,发现棺内尚有孔隙,又倒进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红兰宝石、祖母绿宝石 2200块,仅这些填空的珍珠宝石就值223万两白银。尔后又放入8匹玉制金马,18尊玉制罗汉。据估算,这一棺奇珍异宝价值5000多万两白银,仅慈禧身穿的那件绣珠服褂就价值白银265万两,凤冠上那颗大珍珠价值1000万两白银。据悉,慈禧墓中随葬的这些珠宝可再建4座同样规模的慈禧陵,然而,这仅仅是慈禧的一座陵所耗的资金。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从1879年东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宫最后封闭,其间30余年中,还陆续向地宫内放置了各种奇瑰珍宝,金玉祭品1000多件。(据清宫档案《大行太皇太后升遐纪事档》记载,慈禧生前先后向金井中放了六批珍宝。)孙殿英盗挖两太后墓后至今这些无价之宝不知流落何方。

  新疆一块数吨重的大玉为做地宫中放置棺木的寝床,送到库车县境而因故搁置。据估计,慈禧的随葬品值白银亿两不算过分。而当时清朝库存白银还不足7000万两。

  慈禧死后一年,于宣统元年十月(1909年11月15日)葬入地宫。

  死后:惨遭盗墓 绝世珍宝不复存

  也许慈禧生前万万都没想到,20年后,胆大妄为的军阀孙殿英部盗洗劫了整个清东陵,不仅将慈禧毕生收罗的财宝盗去十之八九,据说,连慈禧的尸身,都差点惨遭盗贼。随着这一声“轰轰隆隆”的爆炸声,中国千百年来的稀世珍宝也第一次被外界所认知。

  1928年7月1日,孙殿英命令潭温江严守东陵的所有要道,谨防他人入内。在把两个旅的兵力开进东陵四周后,他就开始探查地宫的入口,并计划在盗墓完成后以换防为由撤离东陵,把事情嫁祸到土匪身上。 经过一番周折,盗墓的士兵找到了慈禧地宫的入口。从明楼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是一道浇铸了钢筋的墙壁,地宫入口就在这道“金刚墙”下。从7月4日至7月10日,炮声不断从东陵传出,当地百姓以为是在打仗,谁也不敢出门。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两座陵墓已经被炸开。

  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走进主墓室竟非常顺利,没费什么事就见到了棺椁与陪葬珍宝。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

  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

  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

  “当时,将棺盖揭开,只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华北出版社出版的《时事白话》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孙殿英打开慈禧墓之后,见尸体还栩栩如生,有个士兵在其他士兵的鼓噪与怂恿下准备奸尸,因为这个士兵是仵工出身,即做收拾尸体的事,他奸污年轻女性的尸体已成习惯。于是,这些士兵纷纷剥去尸体的衣服,还围着细看了一会儿。但是过了不久,尸体和绣袍见风就化,顿时慈禧的面孔萎缩成骷髅状态,那个意欲奸尸的士兵就兴意阑珊,停止奸尸。

  “清东陵1928年被盗掘后,全国一片哗然。起初,迫于强烈的社会舆论,还委托北平政府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审理此案。后来,孙殿英为破财消灾,拿出盗掘到的一部分珍宝向的军政要员大肆行贿,送了两颗最大的乾隆的朝珠给戴笠,送了一柄九龙宝剑给,另一把宝剑送给军政部长何应钦,送了一个“翡翠西瓜”给宋子文。同时,送了一批珠宝给宋美龄,其中就有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夜明珠。由此,东陵盗宝案便不了了之。有专家曾说,慈禧口含的夜明珠是慈禧所有珍宝中最贵重的一颗,而能与夜明珠比肩的就是两个“翡翠西瓜”了。原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文强1979年写成的回忆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文强记录的是1943年在太行山上他与孙殿英的一段对话:“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托雨农代我赠给宋子文院长。”这是最可靠的一段历史记载。

  但按照目前资料:孙殿英盗掘的应该是两个“翡翠西瓜”和四个“翡翠甜瓜”。此处只有一只翡翠西瓜,所以,那些珍宝流落何处一直是个谜。而“翡翠西瓜”的材质据说并非缅甸翡翠,而是来自美国的碧玺。

  1979年2月,清东陵管理所正式开放,才再次打开地宫。推开两道石门,从石棺床上见到一具完整的内棺棺木,而破碎的外椁被扔在西北角。这是1928年此陵被盗后溥仪派载泽等人匆忙清理重殓的。1984年元月,内棺被专家打开,确认这个上身包裹黄绸、下体裤子上绣满“寿”字、右脚穿白绫袜、左脚的完整尸骨,就是慈禧。如今,我们见到的内棺已入整修后的外椁。楠木棺椁华丽可辨,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

  在慈禧太后辞世百年之际,佳士得推出一场“大雅珍宝:慈禧太后与晚清的宫廷艺术珍品”专拍,包括70件与慈禧相关的宫廷艺术珍品,最珍贵的当属一支御制翠玉透雕盘龙头簪,估价800万港币。

  翡翠是慈禧十分钟爱的玉石,这枚发簪用一整块翡翠制成,精雕细琢的盘龙簪首以珍珠和红宝石点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它与末代皇帝溥仪捐赠给沈阳故宫的一支翠玉头簪残件原本是一对。

  慈禧的陵寝建筑堪称金木石三绝

  慈禧的陵寝是清东陵建筑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称得上是金、木、石三绝。

  “金绝”: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也全都筛扫黄金。这货真价实的金碧辉煌虽经盗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见“金绝”的豪华残迹与碎片。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例篇4

  “盗墓”军团的扩张速度让人吃惊,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盗墓之王》、《盗墓者》、《墓诀》、《西双版纳铜甲尸》、《茅山后裔》、《传古奇术》等多本盗墓题材的书面市,盗墓小说俨然成了一个小说流派。之所以热卖,还是因为精彩,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一系列的小说吧。

  缘起:哪些有关古墓的诱惑

  1922年,摆放埃及法老图坦卡门木乃伊的墓室被英国考古队打开。墓室的入口写着如下的文字:“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会降临在他的头上。”那天,开罗全城突然大停电。

  没过多久,资助那次考古活动的英国贵族卡那封爵士左边的脸颊被蚊子叮了一口,小小的伤口却不断恶化,卡那封爵士一命归西。后来,英国专家在图坦卡门法老木乃伊的左边脸颊上,发现了同样一个伤口……

  1972年,中国长沙,考古队打开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女墓主的尸体保存完好,皮肤甚至还有弹性。后来,参与那次发掘的一位考古学家在北大说,在墓室被发掘开时,他们好几个人都有种错觉,一个老太太的身影从里面冲了出来……

  精彩推介: 盗墓故事排行榜

  《鬼吹灯》系列

  《鬼吹灯》是部奇书,小说中作者首创历史上四大盗墓门派――摸金、卸岭、发丘、搬山,其中摸金是技术含量最高,规矩最多的门派。什么是“鬼吹灯”?在作者的小说里,有种从三国时代流传至今的职业盗墓者,他们被称作“摸金校尉”。和普通盗墓者不同,摸金校尉有时代传承的行规,第一条就是“鬼吹灯”,“人点烛,鬼吹灯”是传说中摸金派的不传之秘,意为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传这是祖师爷所定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千年传承,不得破。

  盗墓是一门技术,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掌握其中的秘术,然后才可以通过解读山川河流的脉象找墓穴,作者就属于这类人。他的盗墓生涯经历了很多诡异离奇的事迹,讲述出来,足以让观者惊心,闻者乍舌。这诸般事迹须从一本残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讲起,这本残书是墓葬风水格局之类独门秘术的最高精华……

  神秘的塔克拉玛干,诡谲的精绝古国,扑朔迷离的鬼洞传说,西域三十六国共同的噩梦,《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揭开谜的一角……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一只出自陕西乡间的绣花鞋,引领摸金校尉进入一座废弃的唐代大墓,没想墓中套墓,西周的幽灵冢切断了所有的退路。悬魂梯是地狱的通道,还是无限的黑洞?

  从精绝古城逃生的人背上都长了一个眼球形的印记,果真是几千年前的魔鬼诅咒显灵?惟一了解秘密的考古专家孙教授一见这个印记惊恐万状,只道:天机不可泄露……

  有关作者

  已经写了许多本《鬼吹灯》系列的作者天下霸唱,声称写《鬼吹灯》系列是为了让女朋友高兴而作,书中情节都是他瞎编的。

  也许这话在万千“灯丝”看来,比鬼吹灯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情节更不可信。

  《盗墓笔记》系列

  《盗墓笔记》2

  接下来,“我”和老痒二人孤身深入到神秘莫测的秦岭探险。但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各种诡异事物接踵而来,哲罗鲑,黄泉瀑布,尸阵,麒麟竭,烛九阴……

  这棵巨大的青铜树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是一棵许愿树,还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图腾?他们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探险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和努力,恐怖的人物与可憎的面孔交织出现。最后,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超乎所有想像都无法猜透,却又似乎真实可信的结局……

  《盗墓笔记》3

  10年前,顺子的父亲带领一批神秘人进入茫茫的大雪山,闯入凶险莫名的地宫墓室,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但他们非但不能带着这些财宝离开,反而被困此地,几乎全部死于非命。

  10年后,“我们”和顺了一行人再次踏足云顶天宫。云顶天宫是一代奇人汪藏海为万奴王修建的陵墓吗?上次出现在海底墓穴中的土夫子几乎齐聚云顶天宫,两地之间究竟有什么奇怪的联系?

  三叔总是在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时机出现。三叔的出现就意味着谜团的最后答案,但这些谜团竟然又要追溯到50年前,而真相远远不止这些。一切的现象表明,更加恐怖、惊悚的场景已经到来……

  总之,你若是够胆量就来看《盗墓笔记》吧。

  南派三叔,原名徐磊,男,浙江人,现居杭州。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因为当年盗墓的爷爷入赘而身在杭州,开了一家小小的古墓铺子,守护着那群长沙土夫子从古墓不知名怪物手中拼命抢出的战国帛书。小说中的主人公和作者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解放前,享誉黄河两岸的“活鲁班”老娄为一大军阀建造了一座藏宝陵墓。墓中的奇珍异宝让四方盗墓贼闻风而动,趋之若鹜,而墓里神鬼莫测的机关术却又令其全部铩羽而归……

  在新郑求学的小娄在学校施工现场捡到一块玉佩,却被当成文物贩子送到了警察局。这块罕见的玉佩到底有什么来历?小娄又是怎样阴差阳错结识了文物保护工作者老钟和老苗,从而成为了一名义务守陵人?在探墓过程中,小娄的那双“阴阳眼”到底看到了哪些令人匪夷所思、诡异奇特的事物?

  开封皮影人、太原掘子门和湘西赶尸匠等传说中的五大盗墓世家如令又重现江湖,一些消失多年的盗墓技艺如缩骨术、幻术、驯养盗兽术、操纵人形皮影术又出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是否预示着新一轮的盗墓和守墓的争斗即将到来?

  除了几步经典的纯盗墓小说,比起那些写着写着跑题了的,和有写着写着忘了要写什么的盗墓小说,这部号称是“反盗墓小说”的每个故事却都能够干净利落的结束。

  阴阳眼,本名刘伟鹏,现是新郑市某医院的一名职工。幼年时经常围着火盆听太爷爷讲鬼故事,对那些惊悚恐怖的故事居然有一份特殊的喜好,同时他还酷爱历史,对《阅微草堂笔记》、《搜神录》等文学作品也有莫大的兴趣。大学毕业后,曾在新郑市电视台做见习记者,据说期间,他多方考察,广泛了解了新郑的许多历史传说,为本书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

  其他精彩盗墓故事推荐

  一卷从古尸腹中发现的丝绢,竟然是明成祖朱棣举大明朝廷之力都没能窥得究竟的后晋藏宝图;而中国的传古至宝――和氏璧传国玺,竟然就在宝藏之中!茅山道传人张国忠,在机缘巧合之中踏上了寻宝之旅,一张诡异且离奇的悬疑之网由此展开!宋、元、明、清四朝皇室动用朝廷之力皆未能一睹真容的传国宝玺,能否在尘封千年之后重见天日?一个个神秘莫测的千古谜题能否迎刃而解?面对种种致人死地的古代邪咒之术,无所不能的茅山道术能否一展全长?

  一个一生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老人,他在弥留之际,给孙子留下了一封信和两个字:“盒子”!

  预言和诡异的事情写满了薄薄的几页纸,随后,盒子在一个异常诡秘的环境中出现了,盒子上的图案遥远而古旧,一道道只有在月圆之夜才能看清的细线汇于一点,而那点竟然是一座帝王寝陵……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例篇5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楚幽王墓被盗掘以来,楚墓的发现、发掘,已 成为学术界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已经发掘的六千多座楚墓中,常常会爆发出一些令人振奋的新闻,它不仅再现了楚国的历史文化原貌,而且展示了楚国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服饰、文字等领域的时代水准,帮助破译了楚国历史、文化、文学诠释中的某些疑难,改写了中国文化史、楚国文化史。

  虽然只有一棺一椁的规模,但郭店楚墓对学术界的震撼与冲击却是巨大的,因为该墓出土了804枚竹筒,经过整理,可得13000余字(1),其内容有《老子》甲、乙、丙组及《太一生水》,有儒家著作《缁衣》、《五行》、《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此外还有《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及《语丛》四组(2),它们不仅揭示了早期《老子》的理论倾向,充实了儒家从孔子到孟子的发展链环,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早期先秦典籍的校勘、比较、诠释,由此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华文明的历史面纱,由于真凭实据的陆续出现,正在慢慢向我们撩开(3)。”

  随着对这批楚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郭店楚墓墓主的身份、年龄、职业、政治地位等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与推测,大致有三个层面的探索:

  第一层面:墓主人为“士”、“上士”(4)

  第二层面:庞朴认为:

  入葬年代当为战国中期偏晚,约公元前三ΟΟ年上下;墓主属士级贵族,很有可能便是殉葬耳杯铭文所称的“东宫之师”,即楚国太子的老师(5)。

  李学勤进而推论:

  随葬品有两根鸠杖,可知他是年事已高的男子。同出漆耳杯刻铭“东宫之师”,看来他曾任楚太子的老师。参考墓的年代,这位太子当即怀王太子横,后来的顷襄王,墓主的死在顷襄王即位以前(6)。

  刘宗汉认为:

  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东宫之师”本人,一是“东宫之师”之子。这里的“东宫之师”,很可能就是楚顷襄王之师(7)。

  第三层面:姜广辉提出:

  我推测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极有可能是陈良。

  楚怀王太子横,即后来的楚顷襄王在公元前三二八——前二九九年为其太子,陈良去世时间在公元前三二五——前三二Ο年期间,可以说他是太子横早年的老师(8)。

  高正提出:

  以出土墓葬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发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屈原完全符合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基本情况;而陈良虽为“楚产”,却不是贵族出身,故不可能葬入贵族墓地(9)。

  综上所述,学术界关于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身份、职业等的分析、推测,大致为:

  A、士、上士;

  B、东宫之师,楚太子之师;

  C、楚太子横之师;

  D、楚太子横之师——可能是陈良;

  E、楚太子横之师——已非屈原莫属。

  显然,对以上的分析、推测、探索、研究,我们有必要作一次全面的清理与具体的考释,还该墓墓主的本来面目。

  二、椁室葬品:墓主身份为“下大夫”考

  出土报告推测墓主身份依据有:

  1、《礼记·王制》“庶人……不封不树”,而该墓有封土、有墓道;

  2、《礼记·檀弓》郑玄注“士不重”,而该墓一椁一棺;

  3、《礼记·曲礼下》“无田禄者不设祭器。”而该墓随葬品有铜及仿铜陶礼器,墓主人当属有田禄之士,亦即上士。

  郭德维根据战国时代的楚墓资料对“下大夫墓”、“士墓”的规模及随葬品作了归纳(10),现将郭氏的归纳与郭店一号楚墓作一比较(表一):

  表一 郭店楚墓与下大夫墓、士墓比较表

  类别

  下大夫墓

  士墓

  郭店楚墓

  封土

  墓道

  有的有封土,一般有一条墓道

  一般无封土,有的有墓道

  有封土,有墓道 椁

  室

  木椁长约4?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米,分三室至五室

  木椁长2.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米,一室或二室

  木椁长3.3米,三室

  乐器

  一般有鼓、琴、瑟

  少数墓有鼓、瑟

  有琴、瑟

  礼器

  青铜礼器与仿铜陶礼器混合使用

  主要为仿铜礼器,仅个别墓出铜礼器

  有铜礼器 、盘、耳杯,陶礼器鼎

  车

  马

  器

  一般用车 、马衔、马镳象征车马具

  一般无车马器

  有铜马衔、 辖、节约、骨马镳、木车伞、铜盖弓帽等象征车马具

  竹简

  一般不用竹简,个别仍有遣策

  无竹简

  有竹简804枚

  漆木器、兵器

  漆木器、兵器基本俱全,但数量较少

  一半以上的墓出兵器,漆木器

  漆木器,兵器基本俱全,数量尚可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比较,郭店一号楚墓在整体上似乎更接近于“下大夫墓”,而比“士墓”的层次、地位高。好在郭氏对战国楚墓中的上士墓 也作过归纳:

  除普遍有墓道外,有的有封土,有台阶;木椁长3—3.5米,宽1.5米以上,分2至3个室,单棺或重棺,仿铜陶礼器有4套以上(即鼎敦壶和鼎 缶各2套),有的还有青铜礼器;出车 、马衔;出木俑、镇墓兽;出虎座鸟架鼓,出瑟;一半以上的墓出兵器,主要为当时的五兵即戈、矛、弓、矢、戟;有的还出甲胄,少数墓出竹简,有剑(11)。

  若据此分类、比较,那么郭店一号楚墓似乎又符合“上士墓”的这些特征。因此,我们还必须将郭店一号楚墓与已被确定为“下大夫墓”的“个案”作比较,以便我们对郭店墓进行身份定位(表二)。

  通过郭店一号楚墓与望山M1、望山M2、湘乡牛形山M1、湘乡牛形山M2、藤店M1、鄂城百子畈M5、浏城桥M1等“下大夫墓”的比较,我们可以初步确定,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身份为“下大夫”,理由如下:

  1、郭店一号楚墓主要随葬品的类型、品种与以上诸下大夫墓相近或相同;

  2、郭店一号楚墓的铜礼器与望山M1、望山M2、藤店M1相比,数量不多,且不配套,而牛形山M1、M2均为空白。如果考虑到牛形山M1、M2的被盗因素可以推测,但百子畈M5仅有“壶盖”1件,且未被盗,其数量品种比郭店M1还少;

  3、郭店一号楚墓的陶礼器,比望山M1、M2、牛形山M1、藤店M1、百子畈M5、浏城桥M1等墓少,且不配套,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第一,仍有贵族标志性礼器“鼎”;第二,牛形山M2陶器为空白;第三,从地下文物被盗的市场销售来看,一般被盗的文物应为青铜、陶礼器。尤其是代表贵族身份的“鼎”;

  4、椁为三室的下大夫墓,还有一些标志性特征,如望山M1身旁葬有越王勾践剑,竹筒“祷辞”中记载墓主生前“侍王”; 望山M2外棺板上有“佐王柩正”的烙印文字,应系职掌王室棺木的有司之印。而郭店一号楚墓出有漆耳杯17件,其中M1:B10底部刻有铭文“东宫之杯”,另有龙首玉带钩、以及大量的竹简,均不可等闲视之;

  5、正如许多楚墓专家所言,在有些下大夫墓的下层与上士墓的上层之间,在有些下土墓的下层与庶民墓的上层之间,有时往往难以区别,就象郭德维为我们划定的“下大夫墓”、“上士墓”两个标准,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可以截然划分的差别;

  6、据《礼记·王制》“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就是说,墓主可能生前当过大夫,但以“士”礼下葬的,如雨台山M555,墓主可能属于没落的下大夫,故以“士”礼埋葬。如以此为据,对照没有被盗的雨台山M555随葬品,郭店M1墓主的身份显然比雨台山M555墓主要高。

  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将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身份定为“下大夫”。

  三、“不”“ ”困扰:耳杯铭文为“东宫之杯”考

  据发掘报告,郭店一号楚墓共出土漆耳杯17件,其中M1:B10保存完好,底部刻有铭文“东宫之杯”(12)。

  但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一文却说:

  郭店一号墓所出漆耳杯,有“东宫之 (师)”刻铭,看来墓主人曾任楚太子的师傅(13)。

  有时,李先生又直接说:

  同出漆耳杯刻铭“东宫之师”,看来他曾任楚太子的老师。参考墓的年代,这位太子当即怀王太子横,后来的顷襄王(14)

  廖名春又以李氏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的前提:

  李学勤先生考出,郭店一号墓的墓主为楚怀王太子横(即后来的楚顷襄王)的老师。因此,墓中所葬书当为太子所诵读的教材(15)。

  为了说明“东宫之师”的诠释与发掘报告不同,李学勤在文章的注释中作了说明:

  “ (师)”原释为“不(杯)”,今正,参看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六、四;十二、一,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六年(16)。

  于是,我们有必要查阅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在“六·四”栏释“ ”(师),凡列4种字形:

  见:五二 五五(二例) 五 一五九

  在“一二·一”栏释“不”,凡列有关字形:

  见:不二Ο、二十三例 二三九 三例 二二一、二例

  显然,在“不”、“ ”出现相近字形的时候,主要差别是:不,一撇一捺两笔交叉; ,一撇一捺两笔分列,不交叉。

  这一写法在《郭店楚墓竹简》中,亦得到映证,如《老子》甲组“不”的写法为(17):

  见:第6简、第7简、第8简、第10简、第12简、第15简、第17简、第20简

  其中第7简第一个“不”字的写法,与“ ”相近,但一撇一捺是交叉的。这一区别。在已发现的楚简中,是完全一致的,如“不”:

  包二、一五 包二、一五五 包二、一五六

  包二、一一三 望一 信一、0八、十

  信一、一一 包信一、四二 信一、Ο一

  帛乙一一、一九 帛丙六、二

  又如“ ”的写法:

  包二、四五 包二、四六

  曾一三七 曾一七七

  帛丙二、二 帛丙六、二

  在信阳一号楚墓竹简中,还有“杯”字:

  信二、二Ο 信二、二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信阳一号墓竹简中,还有一个“不”字的写法,接近“ ”:

  信一、六

  商承祚释云:

  不,秦以前金文每作 ,见 侯簋、王子午鼎、蔡侯 钟、中山王 兆域图等。以下笔一为文饰,后因文字需要,去上小横及下尖笔作丕,分为二字。此简不作 (18)。

  根据商氏的意见,可以理解为:第一,楚简中“不”应写作 ;第二,此处 应释为 ,其中一捺本应与一撇交叉,是刻写时笔画没有到位。这样,我们对郭店一号墓漆耳杯铭文的解释,亦有了可靠的楚简书写依据。即据金文、包山楚简、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简、信阳楚简、郭店楚简、帛书等,“不”的标准写法为:“ ”,同时既可写为“ ”(信一、六),又可写为“ ”(漆耳杯铭文),这三种字形与“ ”的写法“ ”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原发掘报告释为“杯”是正确的,而李学勤改释为“师”,是违背楚简书写习惯的,应予纠正。

  这儿还应补充说明的是,“不”、“ ”的书写差异,在楚简工具书中都是十分明确的,没有疑义或异议,如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19)、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20)、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21)。

  此外,将漆耳杯铭文释为“东宫之杯”,亦有楚文物依据,如望山二号墓外棺烙刻“佐王柩正”四字,其中“柩”即“棺”,文字与实物有内在联系。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则不能据此铭文推定墓主为太子之师,他的身份,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我们仍然无法确定。此杯铭文可以帮助我们推测:该墓墓主跟太子有一定的联系,此杯可能为太子所赠。

  如果从文献角度来审视,也能发现以“东宫之师”为“太子之师”的诠释疑问,因为楚国历史上的太子之师称“傅”而不称“师”,一般称为“太傅”或“傅”(见表三):

  表三 楚王、太子之师名称分类表

  项目

  楚王师

  太子师

  材料来源

  1

  太师(潘崇)

  《左传·文公元年》

  《史记·楚世家》

  2

  师(申公子仪父)

  《国语·楚语》上

  3

  师(伍奢)

  《左传·昭公十九年》

  4

  傅(王子燮)

  5

  傅(潘崇)、

  太子太傅(伍奢)

  6

  傅(慎子)

  《战国策·楚二》

  《史记·春申君列传》

  至于战国时代则更有代表性了,太子之师皆称傅,如《战国策·楚策二》: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

  又,《史记·春申君列传》:“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

  郭店楚墓墓主、屈原的时代均在顷襄王时,《国策》云慎子为襄王傅,亦不为学术界所接受,如《史记正义》云:“慎子,战国时处士。”缪文远不仅认为,“战国时各国派质子,未闻有质子之傅同行者”,而且考证《楚襄王为太子之时章》“验之形势,均不可能,此《策》亦依托之作也(22)。”

  至于高正《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一文,三次提到屈原在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太子师”(23),亦无文献依据,屈原任左徒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任三闾大夫见于《渔父》,没有任何文献说他曾经担任过“太子师”。至于“三闾大夫”的职掌,王逸《离骚经序》的说法颇有代表性:“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由此可知,“三闾大夫”管教楚王同姓宗亲之弟,但不管教熊姓的太子。亦有学者提出,“三闾大夫”即公族大夫,为“掌公卿及卿大夫子弟之官”,“专主教诲”(24),亦强调了“三闾大夫”教诲的对象不是太子。

  高正先生说屈原为“太子师”的唯一依据是《九章·橘颂》有“年岁虽少,可师长兮。”高氏这样解释:

  排行最大曰“长”,太子横是楚怀王的长子,屈原为太子师,故曰:“师长”,即当国王长子(太子)的老师(25)。

  这儿的关键是“师长”二字的解释,高氏训为“长之师”,显然是曲解,而且“长”、“长子”、“太子”亦不能完全等同,“长”指“长子”恐怕尤为牵强。且看楚辞学者的训释:

  王逸《楚辞章句》“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

  洪兴祖《楚辞补注》“言可为人师表。”

  汪瑗《楚辞集解》:

  年岁虽少,亦言橘也。此等句须以意会,言橘之年岁虽小于己,而其道德志行则可以 为己之师长也。

  此上二章,初而友之,既而师之,既而置以为像,固言之序也。然颂之之意,愈推而愈尊;法之之心,愈久而愈隆,亦可见矣。

  王夫之《楚辞通释》:

  木之寿者,或数百年,橘非古木,故曰年少。而坚芳有实,可为乔木之师。喻己虽生乎百世之下,然可仰质古人,风示来者。

  胡文英《屈骚指掌》:

  承上淑离二句而颂之,言其有如是之德,则年虽少而可以取法,不必若栎之百围、椿之千岁也。

  鉴于以上训释,当代学者释“可师长”,往往解为“可以为师长”,“可以效法”,“可以以之为师长”,“可以以之为师、以之为长”,即以师长之礼尊之敬之,故王延海《楚辞释论》云:

  师:老师;长:长者。这里“师长”均为动词,即可以做教师,可以做长者的意思。

  因此,说屈原为“太子师”,既没有历史文献根据,亦无屈原作品内证,凭先入为主、假设推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综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耳杯铭文应为“东宫之杯”;

  2、楚国太子的老师称为“傅”或“太傅”;

  3、屈原没有担任过太子傅;

  4、郭店一号楚墓墓主既不是屈原,亦不是太子之师,更不是顷襄王的老师;

  5、耳杯铭文“东宫之杯”字体不规范,可以看作是使用、流传过程中刻写的。

  四、墓主年龄:“鸠杖”非“手杖”考

  目前推测郭店一号楚墓墓主为“年事已高”,主要根据是该墓中出土了两根形制相同的鸠杖, 残,仅剩下杖首、 ,而杖首鸠形,鸠卧状,圆眼,勾喙,曲颈,回首,啄背,通体饰错金银羽状纹及卷云纹。

  发掘报告在“重点介绍”时未分析其用途,但是在《荆门郭店M1出土器物登记表》中,作者将其划入“兵器”类,显然认为此杖为“兵杖”(25)。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不少学者将其作为墓主年龄的主要标志,如李学勤说:“随葬品有两根鸠杖,可知他是年事已高的男子。”刘宗汉说,“一号楚墓墓主人因有鸠杖随葬,其年龄在七十岁以上,应无问题(26)。”姜广辉亦云:

  随葬品中有鸠杖,依古礼,年七十授玉杖,八十九十礼有加,赐鸠杖 ,以此推测墓主年纪在八十以上(27)

  而高正《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又以“鸠杖”作为屈原享年超过70岁的依据,他说:“墓中的鸠杖,表示墓主去世时已有70岁以上的年龄”;继而高氏又以屈原卒年为公元前281年为前提。摧断屈原生于公元前352年,理由是:“若生于前340年,则活了59岁,按当时的习惯是够不上称‘老’的。屈原享年71岁零3个月又7天,其墓中有鸠杖陪葬,是符合礼仪规定的。”

  既然“鸠杖”之于墓主、之于屈原,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则有必要对此一番考释。

  首先我们来看“古礼”依据,姜广辉先生所引“古礼”,见于《后汉书·礼仪志》中,原文如下:

  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 之靡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由此可见,即使以此为据,说墓中有鸠杖,墓主应年七十以上,或云七十一岁,都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应是80-90岁之间,或云80岁以上。而仅仅凭此一点,即可“郭店一号墓主为屈原说”,因为屈原的生卒年限,一般学者认为在55~63岁之间,而林庚定为40岁,蒋天枢定为78岁。蒋氏之说基本上不为学术界采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古今各家之说中,蒋氏定的年岁最高,但亦不合“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之规定;如以此礼反推,那么,屈原墓中最多可用“玉杖”,而非“鸠杖”。据屈原现存作品,庶无“杖”字,而“鸠”乃一见,且为贬意,即《离骚》“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王逸《楚辞章句》云:“言又使雄鸠衔命而往,其性轻佻巧利,多语言而无要实,复不可信用也。”如屈原有鸠杖,恐不会如此不恭。

  其次,我们还必须看到,这儿的“古礼”来自《后汉书》,以东汉之礼去定战国楚墓,亦有时代之别。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八十九十,加赐鸠杖”之礼,是汉代之礼,还是周代之礼,抑或楚国之礼,亦有很大的游移性。如能找到先秦文献依据,此说才具可靠性。

  说来凑巧,令以“鸠杖”反推墓主年龄的学人欣喜的是,真有人找到了《周礼》依据,即汉代高诱在《吕氏春秋》注中引《周礼》云,“大罗氏掌献鸠杖以养老”,又“伊耆氏掌共老人之杖。”既然《周礼》已将“鸠杖”与“养老”挂钩,并有专职官员管理落实,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汉书》所云之礼正由周代延续而来,因而完全适用于战国墓中的“鸠杖”诠释。

  可惜这一说法并不具备文献学依据。《吕氏春秋·仲秋纪》云: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

  《吕览》之说,源于《礼记·月令》:

  仲秋之月,日在角, 牵牛中,旦觜 中。……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两相对勘,可知“麋”即“糜”;同时说明周代养老之礼凡二:“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因为古人席地而坐,往往借几支撑身体或起立,所以“杖”与“几”相关,称为“几杖”,如《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谋于长者,必操几杖而从之。”关于赐杖、用杖的年龄、范围,亦有明确规定,《礼记·王制》云: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周礼·秋官》亦规定了用杖类型与使用对象:“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位杖。共王之齿杖。”这儿明确规定了“伊耆氏”的职掌:第一,掌管国家大祭祀供给参加祭祀的老臣们藏杖的箧;第二,军旅,授予有爵命的人殳杖,即爵杖、兵杖;第三,供给王者赐与年老的人的杖。

  根据《周礼》、《礼记》规定,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周礼确有授杖尊老之礼;

  第二,授杖的时间为“仲秋之月”,即八月;

  第三,往往“几杖”相称;

  第四,没有规定所授几杖的质料(如玉、藤、木、铁等)与形状(如龙首、鸠首)。

  而高诱《吕览》注引《周礼》“大罗氏掌献鸠杖的养老”一句,完全是对“大罗氏”职掌的一种误解,《周礼·夏官》云:

  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礼记·郊特牲》亦提到,“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说明罗氏作为“掌鸟兽”之官,主要任务是用罗网捕取乌鸟,而在春天用罗网捕鸟的目的是供养国老,分赐群吏。

  如果将两个方面的记载综合起来看,则可明确,周代养老尊老之礼中包括:

  1、二月,献鸠;

  2、八月,授杖。

  这是在不同季节、不同月份的不同的尊老之礼的内容。因此,关于高诱注引之误,早有学者指出,如毕沅《吕氏春秋校正》云:

  《周礼》“罗氏掌献鸠以养国老”,《礼记·郊特性》有大罗氏,此参用彼文,衍“杖”字,缺“国”字。

  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明:“八十九十,必赐鸠杖”之礼,没有先秦文献学依据,不适合用来诠释郭店楚墓中的“鸠杖”。

  接着,我们还有必要用排除法论证“八十九十,如赐鸠杖”之礼始于汉代,与战国时代无关。

  我们说“八十九十,加赐鸠杖”始于汉代的理由是:先秦既有藤杖,又有铜杖;既有龙首,又有鸠首。而鸠首之杖综合了周礼中两种尊老之礼的内容,容易被认可、推广乃至于作为规定,形成习惯。这一分析、推测有三点根据:

  第一,《后汉书·礼仪志》有明确记载。

  第二,高诱在《吕氏春秋·仲秋纪》注中引证云:“今之八月,比户赐高年鸠杖粉粢是也。”高氏所云之“今”,当为他生活的东汉时代,说明《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可信,当时的确流行此礼、此俗。

  第三,我们还有出土文物、木简为证。汉墓中屡有鸠杖出土,如磨嘴子31号墓、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在1989年8月发掘的旱滩坡东汉墓中,同时发掘了鸠杖与木简(28),鸠杖置于男棺的上部,鸠鸟形状完整,蹲伏状,开口,通体以白粉涂饰后再用墨线勾绘,出土后粉墨剥落,鸠腹下有一小方孔,用以插入杖杆。杖杆已被土压断为三截,残长约110厘米,杨木制,表面光滑,系墓主生前使用之物。木简一束凡17简,其简一、简八为:

  制 诏御史奏年七十以上比吏六 百石出入官府不趋毋二尺 告刻吏擅徵召口W。

  不道在御史挈令第三

  日本学者大庭 认为,此二简相接,皆叙赐杖之事,内容同《王杖诏书令》汉简第廿一简简文:

  制诏御史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吏民有敢殴辱者逆不道弃市令在兰台第 三(29)。

  说明国家规定,对年过七十的老人,赐予顶端带有鸠形的木杖,持之者可以享受各种特权,以体现养老的实质;如有敢对持杖老人进行殴击、侮辱者,可以视为大逆大道,判处弃市。这一法令编为兰台令第四十三号。又据《王杖十简》第七、八简:

  制诏御史年七十受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廷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徵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建始二年九月甲辰下

  则又表明,赐杖尊老之礼始于汉成帝建始二年九月,即公元前31年9月。这样,这一问题我们更为明确:赐杖尊老之礼始于西汉,在东汉则既有鸠杖实物,又有法令条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汉简中还记载了一个相同的案例:

  旱滩坡汉墓木简第十一简:

  长安乡啬夫田顺坐徵召 金里老人荣长骂詈ОООООООW

  《王杖诏书令》第二十三、二十四简:

  长安东乡啬夫田安坐击

  鸠杖主男子金里告之弃市

  综合两处汉简内容可知:长安东乡啬夫田氏,因对授予鸠杖的金里男子荣长有骂詈殴击行为而被乃至弃市。说明汉代对这一制度的执行是严格的。

  基此,我们弄清了汉代赐杖尊老之礼的内涵:

  1、年过七十,即可拥有国家赐予的鸠杖;

  2、鸠杖杖主拥有不少特权,如有敢骂詈殴击者,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判处弃市;

  3、这一制度始于西汉时代;

  4、东汉武威地区盛行这一制度。

  最后,既然我们知道赐鸠杖之礼始于汉代,那么,我们就不能用《后汉书·礼仪志》“八十九十,加赐鸠杖”的理论去反推战国楚墓墓主的年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无法判断郭店一号墓墓主的年龄,但我们还应该对墓中鸠杖的性质、意义作具体研究,而唯一可以参照的,就是楚系墓葬中出土的各种“杖”(见表四)。

  通过与江陵雨台山M163、M277、曾侯乙墓、包山M2所出土的各种杖的比较,我们可以初步确定郭店M1所出鸠杖非“手杖”,理由如下:

  一,从件数来看,无论是战国,还是汉代,随葬物中如有手杖,只有1件,往往为墓主人所用,比较光滑乃至有些磨损,而郭店M1出土两件,如从手杖的角度考虑,颇难诠解;

  第二,从质料来看,手杖一般为木或藤制成,如加上铜首、 底,在重量上显然增加了份量,不便老人使用;

  第三,从长度来看,100cm左右作为手杖比较合适,如超过150cm作为手杖恐不实用。虽然郭店M1鸠杖的长度因 残不得而知,但从铜首、 、 三部分结构来看,“龙首杖”可以参照,而这一长度是不可能用作手杖的。《仪礼·丧服》“杖各齐其心”,《疏》云:“云杖各齐其心者,杖所以扶病,病从心起,故杖之高下以心为断。”

  第四,在《包山M2出土器物登记表》中,“龙首杖”被划入“兵器”类;在《荆门郭店M1出土器物登记表》中,“鸠杖”(鸠首杖)亦被归入“兵器”类。这说明考古发掘工作者的意见是一致的,没有将它们作为“手杖”看待;

  第五,在具体墓葬中,与“杖”同存之器物往往可以推测其“杖”之用途,如曾侯乙墓中的玉首杖,存在东室第二层,在其旁边有:箭镞,261件;马衔,5件;马镳,10件;马镳形器,8件;马饰,139件;环形铅锡盾饰,1件;盖弓形器,1件;骨镰,1件;木弓,2件。显然,玉首杖应为兵器,或象征性兵器,或者可以明确为冥类兵器。考古发掘者对它的用途亦很费解,说“有可能为拄手之拐杖,亦有可能为其它器之构件,其具体用途,尚难确指(30)。”这一现象在郭店M1中更为明显。与鸠杖同存的器物有:铜戈、木饰、木剑、铜铍,亦是以兵器为主。

  综上五证,我们可以明确说明,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所出鸠杖,不是手杖;这样,目前学术界习惯以鸠杖反推墓主为年事已高的说法,就更显得脱离实际,缺乏根据,不足凭信,应予纠正。

  至于,此类“杖”的具体用途,我同意冯少龙先生对包山M2“龙首杖”的分析,作为“爵杖”,是所接受的“赏赐”物,是墓主等级、地位、权势的标尺,是死者生前地位和权势的标志物(31)。与冯氏诠释稍稍不同的是,我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鸠杖”,直接解为“兵器”,而这一兵器可能是礼仪所用,因而直接显示墓主的生前地位、身份与职业,而未必是权势、爵位的象征。如果考虑到804枚竹简的厚重文化累积,将“鸠杖”解释为兵器、礼仪性兵器,恐怕更为合适。以“鸠杖”为标志的众多兵器,与以儒、道家早期学说为主的众多竹简,一文一武,相互映衬,既反映出墓主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又反映出墓主与众不同的职业、身份、个性特征,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表二:郭店楚墓与“下大夫墓”主要随葬品比较表

  墓号

  青铜礼器

  车马器

  陶礼器

  漆木器

  兵器

  玉器

  备注

  望山M1

  深腹鼎8.小口鼎。敦2.缶2.壶4. 壶。 盘2. 2.箕

  瑟。鼓

  5.衔5.伞

  大鼎。深腹鼎8.小口鼎。平沿鼎。绳纹鬲。小鬲6.敦2. 2.方座簋6.盖簋2.豆2.缶2.壶4.鉴2,共69件

  镇墓兽。豆。耳杯。俎。案几等,竹简

  剑4.戈6.矛5.镞5

  有

  望山M2

  鼎5.敦4.缶。壶4.尊。灯2.盘2. 2.勺6

  伞。 8.衔4

  大鼎。深腹鼎6.小口鼎。 2.敦2. 2.缶2.壶2.鉴2. 壶。盘。钵

  镇墓兽2.木俑16.案5.俎19.竹简

  剑7

  被盗

  牛形山M1

  鼓

  模型车。衔2

  大鼎。鼎10.敦2.壶4.钫2. 2. 。罐3

  漆器62.木器99.其中木俑19

  藤店M1

  鼎2.豆2.壶2.盘。

  大鼓。小鼓。瑟

  伞。衔4. 4

  大鼎。小口鼎。盖鼎4.盖豆2.豆9. 2.壶4. 。罐2.盘。 。勺。 壶

  豆2.案。耳杯7.镇墓兽。竹简

  鄂城百子畈M5

  壶盖

  鼎6.小口鼎。 2.敦2. 2.盖豆3.壶2.罐2

  璧

  牛形山M2

  伞。衔2

  木俑4.镇墓兽等

  浏城桥M1

  鼎4.勺

  瑟。大 鼓。小鼓。笙2

  伞。衔6. 4

  大鬲2.小鬲8.大鼎。圆底鼎。小口鼎2.敦2.壶4.簋6. 3. 壶。鉴2.盘2.豆2. 2.勺

  几2.案。俎7

  剑4.戈7.戟。矛4.镞46

  郭店M1

  盘。耳杯。环2.镜

  琴。瑟

  衔2. 2.伞。节约2.马镳4.盖弓帽22.马头

  鼎。 。斗

  木枕。耳杯17.几。奁。木 梳2.木俑4.剑。竹简804. 扇

  弓。剑2.镞132. 盾。戈2.铍。鸠杖2. 。甲片

  带钩

  表四:楚系墓葬出土“杖”况比较表

  墓 号

  件数

  质料

  杖首雕饰

  长度

  用途

  出 处

  江陵雨台山M163

  藤

  蛇头形

  100cm

  手杖

  《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江陵雨台山M277

  鸟头形

  94cm

  同上

  曾侯乙墓

  玉首。木质

  圆杆形玉首(长5cm)

  130cm

  可能为手杖

  《曾侯乙墓》,上册,第383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下册,图版一三八,4.

  包山楚墓M2

  铜质首。

  积竹

  龙首形

  155.2cm

  兵器,仪仗用

  《包山楚墓》,上册,第82页,202页。20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下册,图版六二,1.

  郭店楚墓M1

  铜质首,

  木 (残)

  鸠形

  《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

  五、历史无情:屈原生平记载的缺撼与研究者的方法论困惑

  本文全力考释的结果是:

  郭店一号墓主非“东宫之师”;

  屈原亦未担任过太子之傅;

  郭店一号墓主与屈原无关。

  但高正《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一文,不仅“发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屈原完全符合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基本情况”,而且声称这一结论有科学方法论支撑:“笔者试用被王国维称为‘二重证据法’的科学考据方法,以出土墓葬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这样,我们又不得不对屈原生平研究的矛盾、困惑,作一番探讨、思考。

  关于屈原的生平记载比较详细、重要的有: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刘向《新序·节士》篇。两篇对屈原的结局说得很明确,前者云:“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后者云:“遂自投湘水汨罗之中而死。”如对照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说自沉而死,是学术界基本公认的。至于讲屈原投江后,其尸体是否被打捞上来,则在汉代没有明确的记载。

  一些民间传说对此作了补充:

  《续齐谐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艺文类聚》卷4引)

  《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太平御览》卷31引)

  《隋书·地理志》云:

  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湘?”因而鼓 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刘禹锡《竞渡曲》自注云:

  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

  古人云,“礼失求诸野”。田野采风可以弥补正史之阙,但必须认真分析甄别。如屈原是否卒于五月初五,就值得考虑,很可能屈原并不死于五月初五,后人以传统的恶日(五月初五)相附会,反映出屈原精神的传播学意义与价值。但在宏观方面,又是大致可信的,如屈原自沉汩罗,其尸体被水冲走等,都是端午竞渡之俗与屈原自沉故事叠合的内在因素。高正先生说屈原投江后,“尸体被家人和弟子们打捞上来,按其遗愿运回旧都郢郊贵族墓地安葬,”则既无历史文献根据,又无民间传说基础,更无考古发掘依据。高氏唯一的根据是:

  据挖掘报告,墓主遗骨仰身直肢,两手交置于腹部,双腿分开。这很像是墓主抱石投水而淹死后,被打捞上来,因尸体僵硬末能复原的姿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正是怀抱石头,投汩罗江自沉而死。

  高氏以郭店一号墓墓主的遗骨姿势,作为屈原水死归葬的依据,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想象”,更反映出高氏对楚系墓葬情况的无知。

  据考古发掘统计,楚人的葬式,几乎全为仰身直肢型,其中有两手交于腹者,有两手置于腹部不相交者,亦有两手向后背于臂部相交者。如当阳赵家 楚墓8座,有3座葬式可辨,皆“头向南、面上,上肢略屈,双手交于腹上,下肢直伸”(32);郧县属于楚文化系统的战国墓59座,“其葬式可辨者有52座,都是仰身直肢葬。其中两手交于腹者43座,两手置于腹部不相交者4座,手臂已朽不明者5座”(33);毛坪楚墓26座,“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单人葬,但也有两手交于胸前的”(34)。如果仅仅据尸骸“仰身直肢,两手交置于腹部”这一葬式,就判断死者为“怀石水死”的姿势,则楚墓中“怀石水死者”,何其多哉?由此可见,高氏的“二重证据法”,完全是想当然的假设、推论,既看不到传世文献的具体记载,又不懂得楚墓考古的基本常识,这样来做学问,实在是太容易了。而得出的结论,则必然是荒唐、可笑的,受到学术界的批评、清算,也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屈原的生平事迹,在汉人的记载中,还是大致清晰的,主要有:从政、放逐、沉江。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楚世家》、刘向《新序·节士篇》为基础,加上屈原作品内证,本来是可以梳理出一个大致的线索的,但问题是:屈原作品从来不涉及自己的家庭、家人;从来不涉及同时代楚国政治舞台上的人;从来不涉及当时楚、秦、齐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它是以抒情为主体的作品,而非叙事诗或历史实录,此其一。其二,有人过于穿凿、牵强、比附,或者过于落实、圆通,致力于“屈原评传”的充实或“屈原年表”的排列,详细、具体是屈原生平研究中“吃力不讨好”的最大误区。为消除屈原生平事迹真伪莫辨、随意编造、人言言殊的现象,应本着有根有据、“宜粗不宜细”的原则,理出一个屈原生平的基本线索,供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本文试对此项工作梳理如下:

  (一)屈原生活的时代。

  1、生活在楚威王(-339—-329)、楚怀王(-328—-299)、顷襄王(-298—-263)时期;

  2、《史记》本传说,“屈原既死之后……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秦灭楚在公元前223年;

  3、《史记》贾谊传云,“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贾谊的生卒年为公元前200年至前168年。

  (二)屈原的家世

  1、《史记·屈原列传》“楚之同姓也”;

  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

  3、《惜诵》“忽忘身之贱贫”;

  4、《悲回风》“孤子吟而 泪兮”;

  5、《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6、《招魂》“朕幼清以廉洁”。

  (三)屈原的出生地

  1、东方朔《七谏》“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2、《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去终古之所居兮”,“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3、《水经注》卷三四“江水”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

  4、《水经注》卷三四“江水”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父老传言,原既流放,忽然暂归,乡人喜悦,因名曰归乡……”郦道元评云:“余谓此言,可谓因事而立证,恐非名县之本旨矣。”

  (四)屈原从政

  1、《史记·屈原列传》“为楚怀王左徒”,“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2、刘向《新序·节士》“楚之同姓大夫”;

  3、《渔父》“子非三闾大夫欤?”

  (五)屈原遭挫被放

  1、疏 《史记·本传》“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屈平既疏”,指免去“左徒”之职,改任三闾大夫;

  2、流 《史记》本传“虽放流, 顾楚国,系心怀王”;《新序·节士》“屈原遂放于外”;《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3、迁 《史记》本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新序·节士》“怀王子顷襄王亦知群臣 误怀王,不察其罪,反听群谗之口,复放屈原。”

  (五)屈原沉江

  1、《史记》本传“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2、《新序·节士》“遂自投湘水汨罗之中而死”;

  3、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4、《怀沙》“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

  5、《惜往日》“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6、《悲回风》“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

  7、《艺文类聚》卷四引《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

  ——以上就是屈原生平的大致线索,虽然仍可补充,但千万不要过于具体、细密、圆通,譬如将屈原生卒定到“年”,已经是带有推测的成份了,如果进而定至“月”、“日”,恐怕更是没有根据的推断、创作、想象,高正先生说“屈原享年71岁零3个月又7天”,这种过于精确、具体反而显示出研究态度、方法的草率与粗疏,是极不可取的。

  屈原生平的缺环、不衔接,乃至于有些矛盾——这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期待考古发掘的新突破,但不欢迎那种不负责任的随意比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助于历史疑案的解决,而且还会混淆视听,导致新的疑案。

  [附注]

  (1)(4)(12)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第7期。

  (2)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3)庞朴《亲手触摸一下历史》,《寻根》1999年第1期。

  (5)庞朴《古墓新知》,《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6)(14)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1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7)《<郭店楚墓竹简>学术研讨会述要》《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410、411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8)姜广辉《郭店一号墓墓主是谁?》,《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397、39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9)(23)、(25)高正《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光明日报》1999年7月2日第7版。

  (10)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第74、7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

  (11)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第10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13)见《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7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5)廖名春《荆门郭店楚墓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70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6)见《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80页。

  (17)《郭店楚墓竹简》,第3、4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18)商承祚《战国楚竹简汇编》,第143页,159页,齐鲁书社,1995年11月版。

  (19)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2月版。

  (20)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

  (21)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2)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第458、459页,巴蜀书社,1987年9月版。

  (24)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第15、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6)刘宗汉《有关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两个问题》,《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391页。

  (27)姜广辉《郭店一号墓墓主是谁?》,《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396页。

  (28)武威地区博物馆《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文物》1993年第10期。

  (29)[日]大庭修《武威旱滩坡出土的王杖简》,《简帛研究译丛》第一辑,湖南出版社,1996年6月版。

  (30)《曾候乙墓》,上册,第38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31)冯少龙《包山二号楚墓“龙首杖”试析》,《包山楚墓》,上册,第504~507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32)商仲达《湖北当阳赵家 楚墓发扬简报》,《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9620.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小学一至六年级美术课程教学目标计划
下一篇: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