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范例篇1

  (一)

  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上来。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核心,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志这一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刻地阐明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性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政治优势。如果我们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就不能够准确、全面、科学地理解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背离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也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在整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多样,从而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而且要聚精会神地常抓不懈。

  精神文明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都是人类智力高度发达的产物。没有精神文明提供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支持,物质文明难以正常健康地发展下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

  (二)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相关的各种制度建设密切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制度来约束和指导本部门、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对于一些已经成熟而且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被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所证明,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使之逐步形成法规、法律,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从而真正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厦的支柱。对于一些尚不成熟,还需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临时性质的制度规范,如涉及道德领域的一些内容,就需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来加强和充实。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用各种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是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等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人们的制度观念和制度意识的树立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此外,精神文明制度建设也需要不断创新,绝不能把那种几十年不变的经验和方法上升为制度而抱残守缺,而是要不断实践,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三)

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范例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曾多次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渊源

  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早在1977,邓小平就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但已涉及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为形成这一概念奠定了逻辑前提。

  197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最早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战略全局的高度,把同时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专门的决议。

  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全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与物质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立足本国。

  从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大局的高度看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弄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政权建设的内在关系,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它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全局和成败。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走过的历程,无不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没有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驾护航,没有全党全民思想的太解放,智能的大发挥,精神面貌的大改观,科学文化素质的大提高,没有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和指导,就不会有今天物质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和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大小,不仅要看其物质要素,而且要看其精神要素,即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国民素质的优劣,政府是否廉洁高效,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的凝聚力是否强盛。精神力量往往是无穷的,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60年代的越南之所以能打败物质力量强于自己几倍至几十倍的美国,精神力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其本身也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2.放眼世界。

  站在国际这个大局的高度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不仅能够清楚地认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自觉地加强这一建设,为推进全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会牢固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总体水平,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吸引力、鉴别力、抗衡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密切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吸引团结国际的进步力量,就必须着力塑造自己国家的良好形象;要成功地化解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必须不断提高、增强自己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威望: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在科学技术领域名列前茅,就必须大力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战胜国际反动势力的进攻,就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掌握并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这样锐利的思想武器。所以这些,都离不开始终不渝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范例篇3

  突出重点抓创建,精神文明谱新篇--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结 在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我们始终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广泛开展了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全县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彝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举,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是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州“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的部署和要求,下发了以抓好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开展学雷锋和“创最佳营业员”活动。1985年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1个文明单位和1个文明村、64个先进集体,表彰了519名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三八”红旗手、“五四三”(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这标志着漾濞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20年来,彝县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行一岗双责,开展承包竞赛活动,进行三德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等4个阶段,全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城乡蓬勃兴起。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群星灿烂,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层出不穷,全县人民群众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20年来文明单位、文明村从1985年的1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村发展至2008年8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24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村、149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小城镇。全县共表彰命名“双文明户”(文明户)35户、“五好家庭”431户、“五好文明家庭”116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310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8人。 在以“三大创建”活动为主体的同时,积极拓展创建领域。1999年4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召开后,我们创造性地在全县开展“示范性党支部、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示范性文明学校、示范性科技村、示范性文化站、示范性团支部”的“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到2008年全县有示范性党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6个、示范性文明学校6个、示范性科技村5个、示范性文化站4个、示范性团支部9个。 同时,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作为文明村创建重点,并将其纳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宣传教育、星级评定、督查考核、动态管理等的运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使评选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除五保户和常年外出户外农户参评率从1999年的35%,增加到2008年的95.9%,十星级文明户从1999年的949户增加到2008年的1757户。“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基本涵盖了农村各方面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的发展。 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县委、县人民政府历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自治县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我县精神文明建设。1984年3月起县里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见》、《**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占很大的份量,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内容、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作。 20年来,先后进行了正规化理论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教育活动发挥了理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农村各项政策的教育,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新风尚,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教育,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移风易俗活动,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一种符合科学精神、体现文明要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通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先进思想、先进文明熏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从1995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全县共有700多名选手参加,影响很大。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了有主题、有广度、有实效的“崇尚文明,反对”“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三讲一树)等多种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2001年9月,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把贯彻实施《纲要》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切入点,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结合点,强化教育,突出创建,营造氛围,共培训骨干3000多人,形成着力抓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把《纲要》提出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贯穿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漾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广泛进行公民道德知识宣传教育,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基本行为规范深入人心,全县形成学《纲要》、守规范、讲文明树新风的氛围。2008年又提出了《关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贯彻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县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文化扶贫工程取得实效 宣传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1998年,中央文明委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建设的精神,配合中央西部开发的战略,提出了“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此工程是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决定在西部地区组织实施的文化扶贫工程。我们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于2000年争取到“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顺濞乡宣传文化站”建设项目。该工程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文明办、省、州资助24.5万元,县乡投入35.5万元。建成投入使用的顺濞乡宣传文化站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宣传文化站的阵地作用,同时对改善我县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999年,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为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2000年中央文明委决定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从2002年开始,加大“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工作力度,选择若干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办“宏志班”。我们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实施,从2000年起每年争取到救助我县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学生2—3人,到2008年底我县共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大学生5名、高中生4名,资助金额共12.4万元,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1名、复旦大学1名、云南大学1名、云南师范大学2名。4名高中生就读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大理宏志班。2008年7—9月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青年部到我县拍摄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电视专题片。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们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我县少数民族群众喜爱歌舞、能歌善舞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随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改善,以县城为中心,以节日为重点,以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为载体的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开展,走出了一条县乡村三级联动,寓教于乐,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路子,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老、中、青和各民族文艺队、各民族打歌队等不断涌现,不断丰富发展,在继承传统民风民俗的同时表演现代歌舞节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犹如磁铁一样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和观看,成为沟通民情,鼓舞民气的桥梁和纽带,营造了科学文明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些以人为本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将文明的种子洒进了千家万户,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20年的努力,**彝族自治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社会形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范例篇4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1.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来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观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行为,这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经济秩序和市场秩序,而这正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的突破口之一。企业要发展。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有一支技术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好的职工队伍。而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3.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的管理内容,不但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促进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只有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企业管理体制之中,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才能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当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热衷于追求产值和利润,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这在国有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部分企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投资少,制度不落实,严重地干扰了企业建设和正常经济秩序,将使企业逐渐失去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2.企业中少量职工素质低,技能水平低,企业职工良莠不齐。一些领域道德败坏。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严重地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使部分企业渐渐失去了发展的社会环境。

  3.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化。形式化”现象严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将使企业逐渐失去发展的机遇。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1.企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内容,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是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刚”、“柔”并济,既抓疏导教育,又不放弃经济、行政处罚,使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管理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要根据企业特点,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作用,激发起职工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使职工在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中为企业建功立业。

  2.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保证我们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党委领导企业的全体职工参加全民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仅符合中央的要求,也符合企业的特点,企业里的党员是职工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在企业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充分利用党员的榜样力量,倡导社会正气,在党员中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并以此作为党员的工作评价标准之一。

  3.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加强职工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企业要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职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二是指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首先是指工作本身水平方向的扩大化和垂直方向的丰富化;其次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的先进水平和完备程度:再次则指工作场所的宽敞、洁净、明亮、舒适程度,以及场区的绿化、美化、整洁程度等。

  4.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工队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使职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实践证明,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以“三德”教育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文化活动、办实事之中,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实效。

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范例篇5

  1 概述

  高校人文环境是由人类各种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境况,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及其派生物在高校里的综合反映。按照文化活动及其形成的活动成果的不同,高校人文环境分为人文物质环境、人文行为环境、人文精神环境三个部分。

  高校人文环境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文环境要素直接构成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行为环境中的制度环境、精神环境中的价值观和理念等,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二,人文环境通过师生的大学生活感受质量影响高校教学工作,如人文物质环境中的人文景观环境、生活环境、人文行为环境中的个体行为环境、人文精神环境中的素质环境等,使其产生愉悦、舒适或郁闷、难受的感受,从而影响能力和素质教育。因此,高校人文环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校园的文化生活,对学生起到直接和持久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为建设良好的高校人文环境,实现人文环境建设有效进行,需要构建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三维结构体系。

  2 三维结构体系构成

  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三维结构体系就是将人文环境建设工作分为构成维(人文环境构成内容)、流程维(人文环境建设流程环节)、组织维(人文环境建设责任主体)三个维度,组成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在该结构中,各个相关责任主体根据人文环境建设流程的各个环节业务内容,完成人文环境各个具体组成部分的建设。在不同阶段(环节),根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人文环境建设工作有计划、系统的进行。三维结构见图1.

  2.1 三维结构图

  2.2 各维内容构成

  2.2.1 X轴――主体维:明确人文环境建设各主体的职责。人文建设的主体由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各二级教学单位(院系)、班级、师生个人等部分构成。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建设规划、督促实施、监督评价等职责,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中的协调事务,各二级教学单位(院系)负责落实办单位的建设事项,班级负责组织本班的人文环境建设事务,师生个人负责个人的人文环境建设。

  2.2.2 Y轴――人文环境构成维:明确人文环境的具体构成内容。

  人文环境由三个层次构成:人文物质环境层、人文行为环境层、人文精神环境层。

  人文物质环境是在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叠加了人文特质而形成的人文环境,包括人文景观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人文景观环境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物质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校园景观,包括文物古迹、纪念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等。人文生活环境是指为了生活的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改造自然而形成的利于校园生活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卫生环境等。

  人文行为环境层由师生日常行为所构成,包括三个方面,内在的师生素质、师生行为、所在地区特征行为。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行为是公民素质的外显特征,包括衣食住行、娱、工作、学习等行为方式和行为特征;所在地区特征行为包括风俗习惯,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艺术及手工艺成就等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以及本校特有的行为等。

  人文精神环境包括是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长期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哲学理念、价值观、高校精神、师生素质等,是高校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大学精神、学校制度、文化景观、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和师生员工的价值体系、道德观等。体现在人文物质环境、人文行为环境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环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境,在整个人文环境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通过人文行为环境和人文物质环境对高校师生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2.2.3 Z轴――环节业务维:明确在人文环境建设流程的各个环节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项目的具体内容,使各责任主体清楚应该承担的业务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理论创新、环境设计、舆论引导、参与实施建设、监控评价等。

  ①理论创新:对人文环境的构成及建设理论进行动态研究,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②环境设计及计划制定:设计人文环境构成、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建设方法及措施、评价标准等。③舆论引导:通过公众媒体和校园媒体,向师生宣传人文环境建设的理论、措施及要求,向社会通报高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动态。④建设实施:人文环境建设各责任主体按照人文环境建设计划,完成各项建设任务。⑤监控评价:对人文环境建设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控制偏差;对已实施的建设工作进行业绩评价。

  3 建立三维结构体系矩阵

  3.1 人文环境构成-流程环节业务内容矩阵(Y-Z维)

  为了更加明确各个环节业务的具体建设内容、方式途径,需要编制构成-流程环节业务矩阵,具体见表1.

  3.2 环节业务-责任主体矩阵(Z-X维)

  为明确各主体在不同的环节业务中应承担的责任,需要编制环节业务-责任主体矩阵。具体见表2.

  3.3 构成-责任主体矩阵(Y-X维)

  为明确各责任主体在各个构成部分建设中的职责,需要建立构成-责任主体矩阵,具体见表3.

  4 结束语

  高校人文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各界、高校各责任主体的大力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同时高校人文环境建设又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构成维(Y维内容)的人文环境三层次构成基本固定,但是应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系统、不同地区进行修正。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1984.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党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范例
下一篇:小学生自我介绍范文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