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苗族的传统文化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湘西苗族 赶秋节 传统体育 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95-03

  湘西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内容丰富,神秘而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民风淳朴彪悍而不失热情的古老民族。湘西地区是一个集苗族、土家族和汉族聚居地,而苗族人口达93.7万人,占湘西自治州总人口的33.1%左右。“赶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保靖等地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苗族人民的社会需要,不断地显示出它的社会和体育价值,成为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方式。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背景下,将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节日的不断开展,对不断增进武陵山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推动民族地区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时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及加快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

  1 湘西苗族“赶秋节”习俗的文化生态

  上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安利?斯图尔德开始提倡“文化生态”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那些民族文化生态的差异性有着深刻联系,而文化生态又可大体区分为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三个层次。湘西自治州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北高南低,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水土资源利用率比较高。长期以来湘西苗寨属于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态。“赶秋节”又称“交秋节、秋社节”,是湘西自治州的风凰、花坦、保靖及泸溪等苗族聚集区人民津津乐道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举行,哪个地方逢场就在哪个地方举行。墟场,也就是赶集,每逢“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和“五十”这些日子在逢场的集市进行贸易,花垣县的麻栗场、董马库、排碧、排料、民乐等等都是墟场,哪一个墟场碰到了赶秋,那里的苗民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把逢场赶秋看成上天赐福的征兆,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东道主总是想法设法把赶秋的各项娱乐活动安排得精致巧妙、丰富多彩,对来宾也非常热情,想让大家对举办方留个好印象,力求超过上一届。在赶秋节当天,据估算大约万人左右在此交易不同种类的农副土特产品,圩场成交额初步估算大约在10万元以上,促进了该地区商品贸易的交换。

  在原始社会,苗族人民以狩猎为主,他们自认为是蚩尤部落的后代,自从蚩尤与黄帝决战,战败后他的部落族经历了大迁徙,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过着与日无争的生活。直至明清政府在当地改革并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许多的汉族迁徙到此,定居了下来。苗民向汉族学习吸取先进的水稻、玉米的耕种技术,稻谷及玉米的产量逐年提高。至今仍有路高山远的闭塞之地仍沿袭刀耕火种的传统,大部分苗族地区的耕作方式几乎都适应“耨田、护田、肥田”的模式,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唱苗歌、讲苗语、沿袭着苗族传统节日、办苗家傩祭等传统优秀习俗,虽然受到世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但苗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基本上仍传承了下来,保持了苗族优秀的民风与特色文化。

  2 湘西苗族赶秋节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2.1 湘西赶秋节习俗中体育价值的逐渐呈现

  苗族的赶秋习俗,对于民俗的起源和发展来说,是自娱与娱人的庆祝活动。在这种节日庆祝活动中,庆祝丰收、物资交流及播种爱情是此项活动的文化本源。伴随着苗族聚居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区域格局的整体变迁,赶秋习俗原有祈求风调雨顺,庆贺丰收年景最先在苗民中兴起、播种爱情的原始社会功能已经慢慢淡化,其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逐步显现出来。目前的赶秋习俗参与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当地的苗族群众,但还有从五湖四海特意赶来的观众和体验者,参与其中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受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氛围。因此,苗族赶秋习俗庆祝丰收的原始功能逐渐退却,并逐步由它的体育价值取而代之。通过参与苗族赶秋的节日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要的是获得心理上的调适,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体育元素的比重逐年增加。

  2.2 湘西赶秋节习俗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栽体

  每年立秋那天,苗族群众将“赶秋”与庆祝丰收、欢乐幸福的愿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赶秋节活动极其重视。苗家男女老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敲锣打鼓,舞龙灯,狮子灯,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上刀梯、打秋千、玩龙灯、舞狮子、跳猴儿鼓舞、唱山歌、篮球赛等异常热闹。另外,还有民间绝技绝活展演与武术表演体育项目,增添了欢快热闹的节日气氛。活动有序的组织、培训、前期安排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举办乡镇的村干部或相关工作人员自愿承担,不计报酬。同时各村各寨都有自己的舞龙舞狮队,在活动中努力地进行表演,由现场评委评分,各个参赛队伍都有物质上的奖励。所以,苗族赶秋节习俗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的载体,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苗族精彩绝伦的赶秋艺术才能沿袭至今,原生态的苗族祭祀、吹唢呐、唱山歌、哭嫁等文化活动才能延续下来。

  2.3 赶秋节习俗是苗族人尚武精神的传承

  据史料记载,苗族先民常年居住在道路偏僻交通闭塞的山区,在原始社会里,苗族人们对凶猛的飞禽走兽持有极度的畏惧心理,同时又崇拜它的威猛之力,热切希望自身也拥有这样强大的能力,因此不由自主的将勇猛彪悍、英雄与各种怪兽三者联系到一起,由此产生了崇尚英雄勇武的精神,最初可追溯到蚩尤时期,就开始崇尚武艺。元朝时期‘禁武’尤为厉害,防止老百姓造反,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苗族武术在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发兵极力镇压,但民间习武习俗从未间断;明清政府对当地居住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苗族人处于当时执政王朝的统治之下,经常受到民族歧视和生存压迫,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民间自古就有了习武之风,为了不堪忍受明清政府和当地土司的欺压,就产生了载入史册的苗民起义,虽然以失败而终,但尚武之风愈刮愈盛;清末民初那时,十分重视武术的发展,成立中央国术馆,提倡“保族”运动,苗族武术又达到了鼎盛时期,为以后呈现出大批民族英雄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赶秋节习俗是社会的安全阀

  所谓“社会安全阀”,就是社会中存在一类制度或机制,为公众提供一些正常渠道,以宣泄和消解敌对和不满情绪,进而缓和乃至解决社会矛盾冲突。在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引发各种矛盾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明清王朝时期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当地的少数民族就与迁入的汉族之间发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下,通过传统节日文体活动给群众提供疏通渠道,用以缓解冲突,释放压力与不满,把矛盾遏制在萌芽状态,促进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加剧,大部分苗族青年男女走出大山成为“打工一族”,由于与当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在他们艰辛的打工生涯里,也是矛盾和冲突频发的潜在危机。他们迫切希望在收获的季节回家参与到赶秋活动中去,尽量宣泄和消除隐藏在心里的不满情绪,也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冲突。透过赶秋节历史文化演变进程,清晰的发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俗文化活动对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苗族赶秋节民俗活动对该地区乡土体育文化建设

  3.1 湘西苗族赶秋节可以继承和弘扬苗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通过对近几年苗族“赶秋节”的举办情况进行访问和调查,结果表明:湘西苗族“赶秋节”这一民族习俗与传统体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的内容和形式渗透着体育,可以说是湘西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俗习惯促进了湘西苗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赶秋节期间进行各类型传统体育项目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该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而且以此作为活动的承载体,吸引着世界各地观众的积极参与,对“赶秋节”的由来进行宣传、营造现场浓厚的节日氛围及弘扬湘西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湘西苗族赶秋节丰富了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内容,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推广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并越办越隆重的基石。

  3.2 湘西苗族赶秋节具有良好的娱乐作用,是群众健身的有效组织形式

  在节日期间通过广泛进行民族特有形式的竞技与表演,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印记和精神追求,湘西地区的苗鼓、跳猴儿鼓、舞龙、舞狮子就是苗族人民的文化印记,正是苗族传统体育与苗族各种节庆活动的完美融合,在“赶秋节”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传统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竞技者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综合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使人们一年来积淀下来的所有烦恼、压抑和郁闷的情绪都得到调节和释放,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解,在气势如虹的运动场景中,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巨大的群体力量,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苗族人民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众所周知,体质好坏与健康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赶秋节”中有许多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可以增强苗族人民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改善民族地区的精神风貌,娱乐身心,减少患精神类疾病与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做好宣传,适当加大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村委会和社会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当地文化站、文化中心协同配合,结合当地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并推动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3.3 湘西苗族赶秋节有利于增加苗族地区的体育人口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重点发展民族特色体育,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创办体育节,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各个村寨都有自己的舞龙队,一条龙需要10-11人来舞,有的村寨有两条龙,一个男队,一个女队,目前由于年轻的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所以传统节日主要是以女队参加。为了准备每年传统节日的表演和竞赛,初步估计有至少几百人进行长期的训练,一般选择在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每次集训大约在二小时左右。因此,在当地积极开展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不断激发人们体育活动兴趣,也会唤起他人体育活动参与意识,促使民族地区体育人口基数的增大,使准体育人口成为体育人口。“赶秋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它与苗族传统体育活动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因此,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赶秋节”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透视出传统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并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苗歌;生成境遇;音乐特征、传承;

  苗族是中华民族中历史最长、文化积淀最丰厚、贡献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和自然、社会的斗争中,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艺术。苗歌就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传统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本源,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阅世千古而流传至今。苗歌是苗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当前多种外来音乐文化冲击着苗族民间音乐,苗族民歌面临如何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要实现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要从苗族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境遇两个维度入手,通过探索和挖掘苗族民歌的起源、分类、音乐特征和艺术形式,实现苗族音乐纯洁性特征的保持并与现代社会接轨。

  一、生成视角:地理环境与人文境遇相得益彰

  苗族民歌绵延至今,与其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黑格尔说:“助长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1]123 毋庸置疑,环境对音乐艺术的生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苗歌来说,地理环境与自然因素、历史演变及人文发展,既是苗族文化面貌的基础,也是苗族文化艺术产生的土壤。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崇山峻岭、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极富生命的灵性与韵动。生于斯长于斯,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构成了苗族人民独特的生存背景,世代的苗族人民即与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山水重峦间,大小田坝地,河流、山川、田野、草木,都深深影响着苗族人民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苗族人民就因受这山川秀水的滋润和熏陶,自然而然就生发出了美妙的歌喉,动听的乐声,酝酿出种种神秘、悠远的气氛,创造出自然、质朴、浪漫的苗族民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天天生活在歌声中,劳动的时候唱劳动歌来祈求丰收、赞美生活,祭祀的时候唱巫歌来消灾灭祸、敬奉神灵,谈恋爱的时候唱游方歌来表达情意、繁衍种族,教育子女的时候唱理歌来传诵伦理道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自然地理环境是苗族民族文化与苗歌活动生成的客观基础,苗族音乐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发和创造。 不仅如此,苗族历史与人文生境也对苗歌的衍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苗族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是苗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据文献记载,苗族最初是由以远古时期的亿夷、亿熊融合了三苗、盘瓤西等部落中的一些先民组成。由于苗族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失败后,不得不迁徙退出黄河流域,开始了漫长的大转移。[2]31由于迁移导致苗族人民地域分散, 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政权,在历史上处于“征讨”和长期被统治的地位,备受歧视和压迫。在这样生存境遇下,铸造了苗族人强悍爽直、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影响到文化上,也即形成了苗族族群音乐有关音阶、节奏、曲式、调式、旋法、润腔装饰和唱法的一系列特有的苗族音乐风格特色。可以说,苗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质朴,表现手法独特,是其苗族精神价值取向在人文生态中的提升与投射。根据苗族题材内容的不同,苗歌一般分为游方歌(情歌)、古歌、生活歌、酒歌、童歌五大类;根据声腔的不同,又将苗歌分为抒情性和叙事性两大类。苗歌丰富的音乐题材就来源于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多样的民族风俗文化。苗族音乐的产生、发展与苗族历史的迁徙和融合息息相关。苗族历史在它的苗族民间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种烙印又会反映在他们所拥有的苗族音乐之中。 可见,苗族人民的地理生境与人文生境促成了苗族民歌的生成,苗族民歌的产生、发展来源于苗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是苗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和交流工具。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演变进程,让苗族人民在顺应自然、掌握自然中,建构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生境,创造了内蕴丰富、个性独特的音乐文化,深刻地体现出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智慧、气质、情感、性格、心理以及审美习惯等,是苗族民歌音乐文化衍生和发展的基石。

  二、实践视角:艺术特色和精神特质交相辉映

  苗族民歌简称为“苗歌”,在苗语中称之为“萨”,唱苗歌又叫“歌萨”。一般情况下,苗族人民把苗歌分为“韶晤”和“韶萨”两大歌腔。“韶晤”和“韶萨”是苗语,翻译过来“韶”是歌腔,“晤”即“抒咏”,“萨”即“陈述”,所以苗歌又分为抒咏性和陈述性两种歌腔。在演唱的时候,苗歌开头音节叫“起腔”(苗语称为起萨),中间音节叫做“加腔”(苗语称为沙阿驼初),结尾叫做“绞腔”(苗语称为萨绞边)。[3]217一首完整的苗歌或一段苗歌,是由一个或两个音节加上起腔、绞腔等部分组成,根据需要,演唱的时候重复或反复重复变化,节奏相对自由和比较自由,散而不乱,有节有拍。演唱的时候,苗歌既讲究押韵又注重声调的和谐。首先,苗歌的押韵方式与律诗有所区别,律诗属于在同一诗中的偶句押韵,对首句和奇句没有过多的要求,可押韵可不押韵,而苗歌则不同,不管是奇句的“萨组”或偶句的“萨赖”,都要求押韵,每一句的字音抑扬顿挫,相荡相激、相辅相承,具体表现为奇句的一、二、三或偶句一、二或一、二、三、四句押韵。其次,苗歌注重声调的和谐,格式分为“∧”“∨”两种形式,有点近似于律诗的平仄。譬如苗歌《劝夫词》,奇句四句句末的字音即 11-1,先后为“秘”(仄声)、“bee”(仄声)、“duo”(仄声)、“gou”(仄声),偶句四句字音分别是“xin”(仄声)、“ren”(平声)、“do”(仄声)、“jio”(仄声),都属于“∨”形式。[4]79同时,还运用借代、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把苗族人民不怕困难、勤劳智慧、正直勇敢、真诚质朴等精神表现出来,试图通过歌唱来借物抒情,其唱腔优美,演唱时音节此起彼伏,此唱彼接,此唱彼和,或婉转悠扬,或悦耳愉心,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富有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和浪漫气息。苗族是一个乐观又真挚的民族,他们的苗歌是在现实劳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下来的,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苗族民歌的演唱者其演唱技巧也逐渐提高,日益丰富,其苗歌表现出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和艺术特色。第一,热爱家乡,追求美好的浪漫情怀。苗族人民不仅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民族文化中,还外化到具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特别是音乐文化上,苗歌就体现出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譬如苗族史歌《运金运银》唱到:“祖先的日子多富足!盖的是六根柱头的房屋,穿瓦顶好象穿山甲,屋里摆满了椅子,发出亮堂堂的红光,好象龙宫一个样。家家都一样富足啊,盖房比样子,吃饭比筷子,穿衣比绸缎,比比谁的最好看。”[5]21-22.第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苗族有一段苦难深重、不屈不挠的民族历史,为了记住这段历史,苗歌就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唱段。譬如苗族迁徙史歌《鸺巴鸺玛》就唱到:“沿着长长的河水上来,顺着高高的大山上迁;穿过抬头望不见天的茫茫森林,冲过七拐八弯的激流险滩。”[6]97第三,荡气回肠、坚毅果断的英雄气概。苗族历史上有很多英雄,因此他们的苗歌里也记载了许多英雄事迹。譬如《石三保起义歌》、《女将出在黄瓜寨》、《歌唱吴八月》和《三年打不开龙门寨》等一系列歌颂英雄的苗族史歌,都永远地激励着后世的苗族人民不断向前。可见,苗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了独特的味道和风情,我们在具体的苗歌实践过程中,主要抓住了苗歌的味,就相当于把握到了苗歌的魂,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精神特质和苗歌的艺术特色。

  三、传承视角:保持纯洁性与现代社会接轨相荡相激

  民歌是在特定时代生长起来的特定历史产物。苗歌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境遇而生发出来的特殊音乐形式。信息时代的来临,苗歌因其体现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历史地理等而成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然受到现实严峻的挑战。随着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苗族民间文化正不断流失和消亡,苗歌的文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有关人员统计,每年消失的苗歌就达到数以百计。原因即在于由于科技的进步,时代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苗族人民改变了延续许久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之外来复杂的文化元素冲击着苗族民间文化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音乐形式的引入,让青少年认为苗歌这一音乐演唱方法和形式落后、土气、不时尚,对苗歌的兴趣日益递减并逐渐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传承和发展苗歌音乐文化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苗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朝着两个发展方向发展:一是要重点保护苗歌音乐文化的特性和演唱方法的纯洁性;另一个方向是要努力探索苗歌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轨。苗歌的美,美就美在它很单纯、基本上不要伴奏,体现的是质朴和真挚,苗歌演唱者面对着天地、面对着劳动、面对着自己和他人,用歌声来表达情感。在苗族民俗文化传统中,苗歌是最符合苗族人民的性格、情感、心理和传统风格的,苗歌的纯洁性是苗族人民情感的特有表达方式的,因而我们应该保护它、尊重它,在保护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和苗歌演唱艺术特点时,要始终坚持苗歌的纯洁性。这里苗歌的纯洁性根植于苗族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我们要保留苗歌演唱艺术中传统的民族特征、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有学者指出:“对传统文化最大的冲击,是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不再倾注那么多的热情了,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观和娱乐方式在改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渔民己经不用人力撒网了,开的是机动大船,怎么唱撒网号子”。内蒙古的牧民骑着摩托车去放牧,怎么唱牧歌老百姓有了新的追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迅速改变,这是必然而应该的。在这种背景下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遇到了两难境地。因此主张,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域里,先谈抢救、谈保护。”[7]另外,在保护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的纯洁性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苗歌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轨。众所周知,有特色、有意义的演唱形式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苗歌之所以现在没有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就在于没有与时代接轨,没有与现代社会紧密融合。我们在传承和发展苗歌音乐文化的时候,要发掘苗歌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寻找到苗族音乐文化的基调和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要重点捕捉苗族人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特色,多创作出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歌词。艺术应该是起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全球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苗族民歌演唱者要在原来基础上遵行苗歌歌词的结构韵律,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多创造出体现现代苗族生活景象的具有新意和特色的作品。还要从苗歌音乐旋律和演唱的角度来注重与现代社会接轨。歌声是歌词和旋律的有效载体,如何把握苗歌的音乐旋律,运用好苗歌的演唱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歌曲所表现的风格。苗歌的发声技巧,在演唱时为了继承苗族传统民歌演唱的用声、运腔、运气以及咬字、吐字等,可以借鉴西洋美声唱法,多用假声、直声等润腔方式,使苗族民歌的演唱艺术有进一步的提高,现在一些改编后的民歌,在演唱的时候就巧妙地借鉴西洋唱法的某些元素,既不失民族的风情和风味,使得音质更加圆润和纯正,给人带来了极致美的享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总之,苗族文化音乐是苗族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发展进程中苗族人民保留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苗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资源、顽强的苗族精神,在中国音乐文化中保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苗歌是苗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探讨和保护、传承苗歌传统艺术特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保留原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度的音乐创造和艺术诠释,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才能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大繁荣。

  [1] 黑格尔。 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123

  [2] 《苗族简史》编写组。 苗族简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5:31

  [3] 樊祖荫。 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217

  [4] 伍国栋。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79

  [5] 马学良、今旦。 苗族史诗[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21、97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3

  摘要贵州的松桃苗族是独具特色的一个苗族支系,由于历史原因,松桃苗族舞狮还鲜为人知,通过对它的研究让世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民族体育活动。

  关键词松桃苗族舞狮意义价值

  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她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贵州境内的苗族人口分布广、支系林立,不同地区苗族各有特色。贵州省松桃县是国务院于1956年批准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县之一,松桃苗族是属于湘西黔东支系,使用语言为苗语东部方言,该支系自称“果熊”,外族人称其为“红苗”,现今该地区的苗族同胞绝大部分仍保持着本族语言和服饰。松桃苗族舞狮有着自身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当地的苗族人民热衷于舞狮活动,曾代表贵州省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参与了表演项目的比赛。

  一、研究意义

  人文奥运理念下的北京奥运会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盛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光。2009年7月5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并颁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新的突破,此文件的颁布具有开创性意义。文件内容共二十三条,主要包括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和加强领导,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随后在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机遇。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建设以及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体育事业作为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所形成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有些活动是各民族所特有的,即使有些是相同的活动,也不尽相同。苗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等特点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狮活动虽产生于中原汉族地区,但流传到苗族地区后,苗族人民则赋予了舞狮活动新的涵义。探究它的发生缘由,掌握发展规律及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其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丰富当地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多种功效,并为黔东北苗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注入活力,还能丰富繁荣我国的民族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不能固定化的认为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必须是原生态的,必然是原汁原味的传承,只要稍有改动就不正宗、不地道了。其实,历史是在不断发展中前进的,远古的人类文明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保持到现在,在传承过程中一定会有再创造再发展的变化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科学的进步,苗族人民在贵州松桃这片秀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向世人展示着它那深厚的文明底蕴和神秘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且独树一帜的苗族体育的内涵不断发展壮大。对贵州松桃苗族舞狮的挖掘整理和传承,是贵州苗文化延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的民族政策与体育方针指引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贵州苗族传统体育必定能大放异彩,闪烁出绚丽的光芒。苗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其苗家特色的舞狮活动作为一朵奇葩,若能充分挖掘走出山区走向世界,那必将会载入史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价值

  在苗族民间的史歌和传说中,都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失传,这些说法都是难以考证的。因此,长期以来苗族文化就形成了师承相传、口口相传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将族名统称为苗族,但由于历史原因,苗族人民迁徙频繁、分布广,各聚居区地域差别很大,因此支系林立。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差异,以免被人利用制造民族内部的分裂。可是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差异的存在,各地区苗族风俗习惯、文化现象都各有特色。因此,一直以来世人还是根据其服饰颜色、款式和地域的不同,对苗族有“红苗”、“花苗”、“青苗”、“短裙苗”、“长裙苗”、“岜沙苗”、“清江苗”等各类称谓,以此来加以区分各地的苗族。松桃苗族是因其女性的服饰色彩以红色为主,因而称其为红苗,主要聚居在以梵净山为中心的周围地区,是非常独具特色的一个苗族支系,该族的传统体育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日益明确的与本民族起源、复兴、发展等相关的历史或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尤为强烈,甚至形式上大体相同的舞狮活动却往往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涵义,进而使这些民族舞狮活动也呈现出一些细微但却很重要的差别。

  松桃苗族的舞狮是起源于中原舞狮,但它不单单是普通的一种民间娱乐体育活动,而是神圣的崇神、祭祖的表征,是当地人重大节日、祭祀庆典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松桃苗族的舞狮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整个活动背后蕴涵着人、物、时间、关系、仪式、观念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这些现象进行探究,对其承载的象征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松桃苗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于松桃苗族的舞狮活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才派出学者和专家进入苗族聚居区进行调查整理研究。据目前所能查询到资料来看,针对松桃苗族舞狮的最早研究时间是在1982年。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特殊情况,时间过去了近三十年,对于松桃苗族舞狮的关注度非常低相关研究甚少。通过对松桃苗族的舞狮进行研究,进一步加以系统梳理她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原松桃苗族舞狮的历史真实,揭示其本质内涵,探究松桃苗族舞狮与中原舞狮、其它少数民族舞狮的相关联系,使这项活动逐步的从贵州苗乡走出来,让世人借此走进贵州、走进松桃,去了解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和这土地上勤劳勇敢热情大方的苗族人民。

  三、建议

  (一)松桃苗族舞狮不能被完全的“现代化”,应与时俱进,在始终坚持民族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发展,弘扬与摒弃必须两手抓。在宣传与推广上,要“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步进行,才能让世人更加了解这项民族体育活动。

  (二)松桃地方政府应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出台扶持激励机制,对舞狮活动开展较好的村寨给予适当奖励,引导和激励更多的苗家人来参与保护这项活动。尽管这是每个苗家人应尽的义务,但在市场经济下,奖励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松桃地方学校应积极发挥基础教化作用,把舞狮引入到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聘请专人给学生们传授苗族舞狮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苗族武术基本功。在大型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舞狮表演,既能烘托现场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体育意识和兴趣,使这项活动得到有效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廷贵。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6.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4

  (一)开发乡土教材所谓乡土教材,是指由民族地方具有一定民间文化专长和社会影响力的人组成编写教材领导小组,在具体分析本地区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之基础上,针对当地特定的学生群体,在国家教育目标指导下编制和实施的教材体系。乡土教材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将乡土教材引入学校课程,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苗族调查组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苗族语言文字的干部,用苗族文字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苗族民间文字资料。改革开放后,贵州苗族地区的苗族干部和苗族文化工作者为了普及苗族文化,用苗族文字进行书面创作,编写整理了许多苗族书籍和教材。其中苗族书籍有《张秀梅之歌》、《苗族酒歌》、《苗族古歌古词》、《开亲歌》、《噶百福歌》、《情歌》、《生命知识》、《植物栽培》、《理词》、《豆纽》、《十路酒歌》、《十二路苗族大歌》、《神词》、《施秉民族文学集》、《苗族理歌理词》等。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公开出版的黔东苗文教材和工具书累计12种481,000册,其中《六年制苗汉双语文教学课本》l~7册,苗语《语文》l~3册,《数学》l~2册,《自然》l册,计30万册,黔东苗文扫盲课本2种,《苗文学习》l~4册,累计印发154,000册,《苗汉词典》、《汉苗词典》、《苗语俗语小词典》、《苗语语法》、《黔东苗语基础知识》等工具书共计27,000册。此外,黔东南各县(市)也自编自印了许多乡土教材,如凯里市自印自编的《小学苗文课本》、《苗语语音》、《苗汉词汇》,台江县自印自编的《生词生字苗汉对译教学参考书》,施秉县自印自编的《苗语课本》、《六年制小学苗汉语文课本》(第一、二册)、《读苗文》、《苗文助读》、《苗文课本》等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苗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进苗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苗族文化主体的自觉生成。

  (二)引进民间艺人进课堂民间艺人进课堂,就是将苗族民间熟知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民间艺人邀请到学校,对学校中的苗族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传授和讲解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让苗族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大脑,真正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例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唱苗歌、跳苗舞、学苗绣等,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校。[4]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可以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学习和领会苗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机会,增强苗族青少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苗族地区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苗族村寨向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形成民间艺人与学校教育互动的局面,共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对策

  我国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脱离对本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当担当起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从目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来看,除了一部分民族类院校有民俗学理论教学外,几乎所有中小学课程均未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这是导致我国苗族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生活视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在我国苗族地区,要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必须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苗族文化主体中的主导性作用。

  (一)利用校本课程培养苗族文化主体

  教育人类学认为,学校课程是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被列入课程的文化就有可能被传承和发展,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由某类学校或某级学校的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根据国家指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校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不同时期的中小学教材都是由国家或省市区统一编写的,教材内容主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意识。课程内容疏离学生实际、实用性不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迎合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编写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性文章。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由于采编人员缺乏相关的民族文化基础知识,他们往往把各种民族文化张冠李戴,混为一谈,抹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应有的特色。更有甚者,为了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故意加入一些非本民族的神秘文化事项,从而贬低了民族文化的特征。我国苗族地区校本课程的编写要以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将内容的选取范围适当扩展到其他民族的语言、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等,凸显课程内容的民族特色。我国苗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丧葬文化、婚姻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心理特质和等,是苗族地区开发校本课程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例如台江县的《苗族古歌》、《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等六个项目已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正是我们研发课本教材的蓝本。从2003年起,黔东南地区教育部门还逐步完善了民族文化保护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大、中(职校)、小学教育网络,列为学生素质教育考察内容,让民族文化不“断层”。《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丛书之一,已于2005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教师作为实施教育任务的主体,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和执行者。在开发校本过程中,教师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是其重要环节。我国苗族地区的校本研发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各类教材应明确显示文化的多元性;第二,消除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第三,承认并允许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改变用社会主流文化的标准判断非主流文化的传统。第四,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隐性课程是那种教师不一定教而所有学生却都在学的课程,包括对不同种族、民族、性别、、文化的容忍与并存的理解。这种课程被称为“不教之课”。因此,我国苗族地区的学校教师应当根据当地苗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针对当地苗族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等,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把具有苗族鲜明特色的各种传统文化有体系地、恰当地渗透到教材中去,突出校本课程的民族性特点,剔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的民族偏见和歧视,在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中反映苗族的文化内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苗族民歌、苗鼓、芦笙舞等融入到音乐课程中;将苗族服饰、芦笙制品、苗族图案、刺绣图案、民间工艺品等的制作编入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苗族历史、社会风俗、等相关内容;可以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宣传苗族的丧葬习俗和婚礼文化,有意识地渗透苗族的孝道观念、民族团结精神以及重情感厚礼仪的传统美德;可以在教科书中设计专门的“民族传统文化”章节,便于将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如舞蹈、音乐、节日、诗歌等集中起来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置有关苗族传统文化的专门课外辅助课程。例如贵州省台江县从2003年起,每所小学都在五、六年级增设民族歌舞等课程,着重抓好反排木鼓舞的学习和推广工作,让苗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将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学过程,不仅丰富课程内容,满足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加强苗族地区校本课程的研发,利用校本课程培养苗族文化主体,对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利用双语教学培养苗族文化主体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储存、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根,是民族的传承密码,它承载着文化的命脉,保证民族文化代代相传。母语是一个人最先听到和最先学到的语言,一个人从小到大都离不开母语,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有着特殊的感情。斯大林曾经指出:“为什么要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呢?这是因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只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获得极大的进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功能,人们学习和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继承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因地制宜地搞好民族语文教学是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具体体现。”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苗族语文的试行推广和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贵州省1981开始恢复推行苗族、布依族、侗族的文字,于1984至1985年达到高潮时期,1986年伊始上述少数民族文字的推广和使用便出现衰微之势。因此,要搞好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首先应当在汉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对苗族语言文字的宣传和教育,切实地贯彻苗汉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苗族文化主体的形成。

  (三)利用学校教育宣传手段拓展苗族文化主体

  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宣扬苗族传统文化,引起公众和媒体对苗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可以激发苗族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唤醒苗族文化主体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苗族人民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因此,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宣传苗族文化,是我国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其一,让校园文化体现苗族文化特色。我们既可以在图书馆、教室、会议室、餐厅等的装饰上体现苗族传统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在学校形象标识体系如校标、校徽、校旗、校训、校内指示牌、教职工名片、学生校服、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等方面凸显苗族传统文化的个性。营造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其二,让教学活动体现苗族文化内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间歇时间,让学生讲述有关家乡的风俗习惯,表演地方性民族歌舞,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苗族传统文化,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苗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能力,拓展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主体范围。其三,利用学校教育创造推广和使用苗族语言文字的人文环境。要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必须大力推广和使用苗族语言文字。因此,在我国苗族地区,学校要积极鼓励苗族文字创作,用苗族文字书写各种资料书籍,做好苗族地区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各种读物和工具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开展苗族语文广播,使苗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真正落到实处。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苗族传统文化;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生态景观

  贵州是中国苗族人口聚居最为集中、最多的省份,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文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极具特色,也是贵州在对外宣传、旅游等方面主打的一张名牌。所以在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中,更应该考虑景观中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考虑如何将苗族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强化地域文化,使之成为宜居、宜乐、轻松、舒适且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景观环境。根据景观设计项目所处地理环境中的传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典型性,使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内容更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如何把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苗族传统文化

  苗族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独特的生态智慧。他们生活的环境,从山到水,从水到田,到处是一片绿色。苗族传统地域文化包含了历史文化、崇拜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工艺技术、建筑风格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融入这些元素便能体现出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形成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越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越能为世界所接纳和承认。

  2苗族传统文化的提炼与运用

  2.1从总体构思,总体规划中融入

  在接受景观设计任务之后,我们会先考虑景观设计的规划范围,考察项目及其周边的环境情况,以及周边的规划情况,包括规划决策部门对整个地区的定位及规划,交通规划等,以此来考量这些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然后进行相关的设计分析工作,比如整体规划分析、功能分析、人群分析、项目地形分析、项目绿地分析、所处地水系分析等。做了这些分析之后,接着对项目的地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地域民族历史、生活方式、建筑特点、民俗活动、风俗习惯、民间艺术、饮食文化、民族禁忌、民族恋爱观等。在充分研究项目的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文化元素的归纳、筛选、提炼及总结,将抽象的概念元素转化为具象的视觉元素,使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更好的融合,使文化元素在设计中完美恰当的表现出来,使人感知、感受、产生共鸣。例: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景观设计,根据其项目的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综合性旅游景区。西江镇辖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寨,全镇共有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2万多人,占总人口的90%左右,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这个地区近一段时间来经过政府在“多彩贵州”的统筹规划下,其苗族文化缤纷灿烂,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在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景观设计中,从总体规划方面就充分结合当地苗族文化特色,以苗族神话为切入点,将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设计中,提高园区景观的民族性、文化性和趣味性。从神灵、自然、艺术、民俗、爱情等方面展现苗族文化、实现生态景观,让游客不仅感受到西江的特色风情(美食、美景),更希望游客感受到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立体的、鲜活的“苗族史诗”。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景观设计在总体规划上是按照以下手段来设计的,根据项目地形地势特点和景观的功能分区规划,营造景观空间的连续序列,这个完整的序列便是以景观设计中每个独立节点有机的串联起来的。运用现代手法揉合传统文化元素,主要从神话传说、民俗、艺术(形态、颜色、材料)等方面归纳和提炼并应用到设计中,完整的体现苗族文化内涵。

  2.2从细节构思,节点中融入

  针对具体的景观节点,应该在总体构思下把苗族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具象化,运用现代景观营造手法,寻找恰当的载体或表现形式诠释苗族文化元素。例子一:按照起始阶段、过渡阶段、高潮阶段、终结阶段的空间序列,在园区入口处定位为空间序列的起始阶段,从立意上,这里是起源,象征着民族之源。因此结合此处设置的阶梯设计了一组浮雕景点,内容为蝴蝶妈妈与十二子,象征苗族之源。例子二:沿阶而上,来到中央商业区,从功能上看,这里被定义为商业休闲区,主要以休闲、游憩、购物为主。作为景观空间中的过渡部分,在这里安排了迁徙史景墙,来源于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除了五面景墙表现五次迁徙之外,在地铺和绿植上也融入了苗族重要的乐器———芦笙的元素,造型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感。例子二:沿阶而上,来到中央商业区,从功能上看,这里被定义为商业休闲区,主要以休闲、游憩、购物为主。作为景观空间中的过渡部分,在这里安排了迁徙史景墙,来源于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除了五面景墙表现五次迁徙之外,在地铺和绿植上也融入了苗族重要的乐器———芦笙的元素,造型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感。

  3结语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苗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苗族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炎黄时期的蚩尤部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富地域文化特色。对于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在充分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苗族典型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用概括、归纳、提炼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景观载体做出合理的表现,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使其不仅功能合理、形式美观且具有地域特色,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推广。

  [1]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伍新福。苗族历史探考[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6

  在我国,苗族文化资源的发展主要分布在黔东南一代,且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在能够体现苗族特色文化里面,苗族服饰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苗族服饰中,男装的服饰无论是在色彩还是图案装饰上都显得较为简单。相比之下,女装则显得非常的华丽,具有很强的对比性,深深体现着苗族的民族特色。苗族服饰图案见证者苗族服饰的发展,也是苗族服饰中不可替代的装饰艺术,乃至一直延续运用到苗族人们现在的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是集民族传统文化、祖辈遗训等文化于一身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文化中的色彩和图形研究,将其与当下包装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全新的设计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色彩和图形

  1.苗族服饰中的色彩

  苗族人们对自然界具有崇高的敬意和敬畏之心,这使得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色彩是应该需要汲取的,这也是苗族人们最早对色彩使用的灵感来源。在苗族服饰色彩中,红色、蓝色、绿色、金色、银色、白色等是普遍常用的色调,因为苗族人们大都喜欢追求服饰的华丽和厚重感。在苗族服饰图案上,几乎很难从某一个图案中找到单一色调,都是几种颜色融合在一起相互交叉搭配使用,色彩之间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并以此来突出苗族服饰的特色。

  2.苗族服饰中的图案

  苗族服饰从发展初始到现在,贯穿了苗族民族的发展史。在苗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服饰有效地记录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苗族服饰中的图案又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丰富多彩、绚丽的图形文化,象征着苗族人们对崇尚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苏珊朗格曾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

  苗族服饰中的图案装饰以其自身的规律化、程式化、秩序化创作出适合自身需要的美的形态。苗族服饰中的图案主要装饰在领、袖、肩、襟、背等部位,这些部位将对来说十分引人注目。再其次就是腰带、头巾、围巾、围裙、鞋等部位,相对来说不是十分引人注目。图案本身的题材取决于苗族生活本身,具体可划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图案的背后大多数是和传说和崇拜有关的内容。如向日葵、龙、水波纹、云纹等图案,都是和苗族生活密切相关的。苗族服饰华丽的背后是苗族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坚守以及对生命的礼赞。

  苗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代工艺包装设计产品中的运用

  1.色彩的提取

  人类感官中最为直接的是视觉,而色彩又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在现代工艺包装设计产品中,色彩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彩作为一种最为直接的视觉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由于人类的视觉感官对色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包装设计产品的色彩将是决定信息传播的力度的重要因素。苗族服饰中的色彩不仅是一种视觉语言体现,也是一种体现苗族精神文化的语言。苗族服饰的色彩具有装饰性、象征性和代表性,源于苗族人们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提取苗族服饰中色彩的运用规律,可以深入了解到苗族人们的色彩使用以及搭配。苗族人们虽然没有学过色彩知识,却将色彩的使用与搭配运用的十分和谐,且赋予色彩新的内涵,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设计来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将苗族服饰色彩运用到现代工艺包装设计中,更加能够突出产品的个性化与特色。苗族传统的文化运用到设计中,将会大大提高产品自身的信息传播力度,是现代设计中获取素材的最佳源泉。

  2.图案的运用

  现代包装设计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民俗风尚、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等,因此,包装设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常说:“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现代包装设计的内容要取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要突出民族的文化和特色,体现民族的特征。苗族服饰中的图案与现在包装设计的结合运用,应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创新理念。对色彩和图案加以有效提取,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现代工艺包装设计的需要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苗族服饰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于一身,传承、发扬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苗族服饰中传统的图案纹样以及图案文化是本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库。在现在工艺包装设计中融入苗族传统图案元素,可以有效地弘扬苗族文化,通过苗族的知名度,同时也能提升工艺包装设计产品的艺术价值,丰富包装设计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7

  [摘 要]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关注,本文从分析苗族饰品的文化及特征入手,提出了饰品文化中的旅游商品设计与市场文化接轨。苗族银饰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产生的旅游商品设计,及文化的传承,如何更好的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苗族饰品旅游商品设计

  一、概况:

  苗族分布较广。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饰品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苗族首饰就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饰品文化及特征

  (一)苗族饰品文化

  苗族女性的银饰制品种类繁多造型精美,从使用部位来划分可分为头饰、脖饰、手饰、脚饰及衣饰五大类。银饰图案的题材多以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内容,也有少量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如八仙、寿星、龙凤、麒麟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和欣赏、研究价值的“银饰文化”。

  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比如丹江苗族背部银衣有一个“宗庙”的图像造型,这是苗族原始的核心图样,其巫术的意义厚重,它具有统管全身银衣片的地位。

  苗族银饰中独特的迁徙文化。苗族的银饰虽然出现较晚,但由于苗族口传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漫长的迁徙和征战的历程在已经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依然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依然铭记着祖先迁徙和征战的千难万险,回忆着迁徙途中的风物,崇拜着祖先的勇敢顽强。所以,他们银饰上对苗族长期的征战、迁徙历程、迁徙文化多有反映。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

  苗族首饰中的龙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的地区有招龙、接龙的习俗,把龙视为至尊。但也有好些地区并没有特殊的龙崇拜。

  (二)苗族饰品特征

  工艺精湛,工序复杂,成品美观,工艺较简,艺术性差,但需银量大。银饰主要有银冠、银凤、空花手镯、银线编织手镯、发髻银索等。做工细致,种类繁多,流行面宽,但工序不如第一类复杂,技艺也略逊一筹。常见的成品有:钻花空心手镯、胸牌、镶花银链、泡花项圈、吊铃钻花项圈、细银项链、银泡、银铃、钻花戒指等。

  总体来说:苗族普遍喜戴银制品,制造工艺也更精致纤巧。以大、重、多为美。

  二、文化传承中的设计

  (一)文化传承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苗族的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在各种银饰图案中,寓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占据装饰物的主要位置。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

  再有苗族银饰的迁徙文化,饰品中就会有所体现。比如在雷山丹江的银花头围上,都有武士执刀棍骑马奔驰的造型。苗族迁徙到西部山区以后,不仅在水田里养鱼延续了在东方吃鱼的习惯,而且在银饰上有充分的反映,鱼是苗族 从头到脚各种银饰少不了的纹样和造型。

  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创新,依据文化支撑,苗族饰品就有了文化内涵,与市场结合。旅游商品设计出的纪念品符合市场需要,旅游纪念品有了生命力,可持续发展,商品化成为可能。

  苗族银饰的加工技艺,长久以来在苗族地区流传,改革开放后,其开发前景看好。但是,银饰锻打技艺一般是在家庭内部承传,无法择优而授,根本无法进入商品市场,商品化也就无法进行,随着原有艺人渐渐老去,民族文化的继承问题出现。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扬。继承民族文化,传承技艺,旅游商品设计存在就提供了契机。

  (二)旅游商品设计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历史久远,工艺传承谱系清晰,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传统工艺十分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苗饰有一种展示性,无形艺术的交流,使得苗族的艺术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能促进饰品艺术的不断繁荣。

  毋庸质疑,人类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群体的审美观念是艺术创造的规范。苗族饰品的创新正是遵循这一逻辑而发生的、发展的。由于饰品的需要,苗族对服装的审美意识逐渐同实用意识分离开来,由物质需要的依存关系演化成为审美的主客体关系。由于群体审美观念的规范,在艺术创新过程中,苗族银饰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但高层次的开发必须要与文化结合起来,有了文化,旅游就有高起点;旅游商品有了文化,商品更加能进入人的记忆。旅游吸收了文化,才会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要合二为一,有机结合。设计依据文化内涵与市场接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旅游要发展,必须和文化成为联袂兄弟,才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结语:

  苗族饰品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从苗族饰品中寻找个性,继承文化符号,传承它的技法、图案、款式、造型等。

  相信在对正确路径的探索中,传统文化转化成旅游产品不需太长的时间,苗族饰品文化转化而成的旅游产品,也必将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苗族的传统文化篇8

  一、贵州苗族芦笙舞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尽管原始芦笙与芦笙舞的地位与传统仍在,但青年一代对其厚重的情感与心理却在逐渐向社会生活的边缘滑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未得两全,如何应对外来事物,如何在时展中传承民族艺术,如何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是一项艰难却必须解决的课题与使命。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芦笙舞,既源于苗家生活又是苗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诸多现代因素的影响,以致苗家芦笙舞逐渐进入了一个时代的两难境地。首先是外部大环境的冲击,包括国民经济条件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发生,以及现代媒体对传统生活模式的侵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媒体等各种现代化物品的出现,不仅吸引了老一辈人的眼球,也使得新一代群体沉迷于此。通过现代通讯进行的情感沟通与人际交往逐渐取代了传统广场式与节日礼仪性的活动,使得通过芦笙舞达到交流互动的生活模式,远远落后于现代网络通讯,也逐渐在青年一代心中形成芦笙舞无趣的潜在意识。特别是部分村寨随着留守老人、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青年一代包括一些芦笙传习人都在城市做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家逐渐淡化了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学习与精进。这些都是大环境的改变,与过去芦笙舞多发生与活动在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是中间传承层面的脱节,贵州苗族没有文字,传统芦笙艺术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未能实现有保障、有质有量的传承、保护与教学。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方面青少年对于芦笙舞的热忱在递减,包括许多民间艺人的后代,有的在城里务工,有的在接受现代学校教育,这与过去千百年来芦笙舞口传身授的传统环境大相径庭。有的村落即使办了芦笙舞学习班,可是孩子们既要搞好文化课,又要帮助家里忙农活,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场合及师资,是很难把这门艺术继续完整地传承下去的。另一方面已经怀有芦笙技艺的人们要么也在城市务工,要么没有“生源”,传承方式的单一化留不住学习者,而过去那种家庭与村落式的传授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实施,导致教与学、传与承、老与少之间的断层。再次是微环境中接受群体的心理在发生变化,对芦笙艺术的积极主动性在逐渐萎缩与退化。在没有来得及理解、吸收与承继本体文化与传统的同时,即迅速地汲取外来文明,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外来的文化是先进的,盲目地接收无益于培养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及传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部分领导也在不断呼吁要创新芦笙艺术、改革芦笙舞,殊不知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继承与发展本为两种指标,是国家在制定文化政策时的整体方向,在一个舞种或是一个剧目中,既要发展又要继承,结局只能是四不像。原始崇拜与巫教文化在芦笙舞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记,这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今社会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对世人具有强大的震撼与吸引力。因此继承与保护才是根,只有根子扎得深,枝叶才能长得越来越茂盛,世界上任何传统民族文化的传习都是首先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精神深邃的了解、认同、喜爱及眷恋之上的。

  二、贵州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更好地发展芦笙舞,弘扬芦笙舞中的苗族传统与文化核心,在新时代下我们更应当注重对原生态苗族芦笙舞的保护与传承。第一,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创办苗族芦笙艺术节、艺术园、艺术村等方式,主导或引导大环境。如定期、不定期地在全国、全省或各市县举办不同规模的芦笙艺术节或芦笙艺术大赛。而贵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自然环境,使得贵州布依族、苗族的歌舞里虽然都有芦笙舞,但是风格却不尽相同。即便是苗族,不同的苗族支系,芦笙的演奏与舞蹈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给促成芦笙艺术节或芦笙大赛形成了先天性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氛围、吸引目光,在青少年一代心目中重塑传统文化的地位与意义。另一方面芦笙舞离不开芦笙,也要注意收集、整理并研究芦笙的制作技艺,为老芦笙工匠建立工艺档案,并建立完整的原材料基地,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开设芦笙艺术节的同时也为这些产品开拓市场,如此既适应并调整了大氛围,又从根本上解决并保障了人员的流失,形成一条产业化链条。第二,在辅助民间老艺人传帮带的同时,可以将芦笙舞作为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普通学校的体育或音乐课程中。目前在贵州,芦笙舞有被作为高等教育的体育活动内容提出来,这种方式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得以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使得传统芦笙文化的传承得到保障,这是芦笙舞走进现代教学重要的一步。其实在贵州、广西,包括沿海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都设立有少数民族歌舞班,或芦笙艺术学习班,但我们应当加大这种模式的整体数量,并且考虑从中小学、专科到大学都能够有芦笙艺术课或芦笙文化课,与此同时多创造机会与平台,使校园里的芦笙教学与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大大增加,如校园课外作业,如艺人校园讲学等。芦笙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注重以人为载体来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因此人是传承得以延续的关键,在对原生态芦笙舞的保护中,首要保护的是人,即传承人,在我们注重将芦笙文化引入到现代教学体系的同时,也莫要忘记承载了千百年来芦笙舞精髓的民间艺人与群众。第三,葫芦及芦笙中蕴藏了不尽的苗族神话传说、历史文化与,从艺术表现来看,芦笙舞的表演形式已经远远超过了舞蹈表演的框架,舞蹈中聚集了苗族的远古记忆、价值取向、审美情感和身份认同,芦笙舞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真实存在。因此在对下一代传授芦笙技艺和舞蹈的时候,不妨借鉴当代学校的教学板块与方式,先传授芦笙及苗族文化,在理解文化的前提下,再来学习芦笙舞。同时我们可以参照《大国的崛起》、《舌尖上的中国》等类似的电视记录片,运用现代传媒的力量来营造芦笙主流文化的氛围,以及芦笙舞蹈的幸福感。必要时还可建设芦笙博物馆,由博物馆延伸出苗家服饰、乐曲、舞蹈、艺术、文化等,通过博物馆里的音像文字、图片资料及文物史料增强国内外友人对苗族芦笙文化的感官了解与理性认知,通过展现苗族芦笙文化,达到保护及弘扬传统的目的。

  三、结语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2022.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干部考察报告
下一篇:运动会励志的广播稿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